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

張瑄離開洛陽,郭子儀暫代元帥之責。?

郭子儀將李豫、李光弼迎進了府衙的帥堂,分賓主作罷。?

李豫微笑不語,畢竟因爲傳旨的是李光弼,他雖是皇子,卻也不能越俎代庖。?

李光弼掃了郭子儀一眼,望着昔日這個一直壓制着自己的老對手,李光弼此刻的心情微微有些得意和囂張。他現在是皇帝冊封的平蕃郡王,還即將出任平叛大軍副元帥和范陽大都督,取安祿山而代之,無論是在爵位和官階上,都遠遠凌駕於郭子儀這個飛虎軍大將軍之上。?

郭子儀默然,心裡非常不舒服,卻說不出口來”,?

其實郭子儀是一個非常忠肯持重之人,往年他之所以與李光弼之間發生了諸多不快,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爲李光弼其人『性』情倨傲,不甘居於人下。而按照當年朝廷的任命,在隴朔大都督沒有到任之前,由郭子儀統率整個隴朔事務,李光弼輔之。?

可是李光弼一直不把郭子儀當回事,屢屢與郭子儀發生正面或者不正面的衝突,在朔方自成一體。直到張瑄這個大都督履新,以雷霆手段將李光弼收歸門下,才結束了兩人長達數年的“戰爭”。?

李光弼和郭子儀同爲大唐名將,在軍法謀略上很難分高下。只是李光弼心胸狹隘,不能容人,而且具有野心,因此在軍中的威望,李光弼比郭子儀還是略遜幾分。?

李光弼嘴角浮起一抹驕傲的笑容來,頗有些高高在上地俯視着郭子儀,淡淡道“本帥與郭令公多時不見,不想今日重逢於洛陽,箇中境遇,令人感慨。”?

李光弼的聲音貌似帶着一絲故友重逢的感慨,骨子裡卻隱藏着深深的傲慢。?

聽李光弼自稱“本帥。”郭子儀眉梢一挑,卻只是淡淡一笑,沒有說什麼。?

“本帥奉陛下旨意,率軍來洛陽宣佈朝廷詔令不知永寧王何在?”李光弼又傲然道。?

郭子儀心裡微微生出了幾分火氣。他有些氣不過地望着李光弼,心道你也曾是大帥標下之將,如今剛剛得勢,就開始目中無人囂張忘形了。?

“大帥率軍追擊叛軍,不日即歸,李郡王且在洛陽安心等待幾日,等大帥回返,再宣旨不遲。”郭子儀肅然道。?

李光弼皺了皺眉道“永寧王一軍統帥,怎麼能擅自行動?追擊安慶緒叛軍的事兒,自該由部將服其勞,親自出動有些草率了。”?

郭子儀聽了李光弼這話,臉『色』就變得有些不好看了。?

張瑄如何行動,是不是妥當,還輪不到李光弼來指手畫腳。作爲張瑄的昔日下屬部將如此對昔日主帥狂悖無禮,簡直是豈有此理!?

在座的幾個隴朔大將臉『色』都不好看。僕固懷恩見李光弼此番來洛陽,擺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勢,心裡越來越覺得不爽。見李光弼對張瑄缺乏基本的尊重,僕固懷恩有些氣不過,忍不住冷冷『插』話道,“大帥一向作戰身先士卒,不要說區區河南之地,安慶緒的零星叛軍,當初在吐蕃境內也是縱橫馳騁如入無人之境。說起來李郡王能拿下吐蕃王庭,這都是大帥的威望所致,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結果。?

李光弼最討厭和最敏感的就是有人將他在吐蕃大捷中的功勞歸功於張瑄,僕固懷恩如此語含譏諷,他當即大怒。?

怒視着僕固懷恩斥責道,“僕固懷恩,你竟敢對本帥無禮!”?

僕固懷恩也忍不住發火了雖然李光弼官階高、爵位高,但不代表就能騎在昔日的同僚頭上拉屎,作威作福。?

“在下眼中只有永寧王、張大帥,至於其他人”,…”亨!”僕固懷恩不屑一顧地嘴角一抽。?

“放肆!”李光弼霍然起身,揚手指着僕固懷恩正要再斥責幾句李豫見勢不妙,趕緊打圓場道,“僕固將軍,本王受封爲平叛軍大元帥,而李郡王此番被陛下冊封爲平叛大軍副元帥、范陽大都督封常清部、郭子儀部和僕固將軍等標下軍馬,都歸李郡王轄制。”?

李豫這話一出口郭子儀等人臉『色』驟變。?

如果李豫沒有虛構旨意,那麼,這就說明,張瑄被奪權了,由李豫掛個名,而李光弼取而代之。?

李光弼驕矜地冷笑不語。?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交換了一個震驚的眼神,眉頭緊蹙,心裡隱隱憤怒。?

張瑄率軍接連與叛軍大戰,拿下洛陽,整個河南之地收復大半,此等平叛大功,朝廷不封賞也就罷了,卻在這個時候,奪漲瑄的軍權,豈能不讓人心寒!?

而否定張瑄,就意味着否定他們這些大將的功勳。郭子儀和僕固懷恩不僅爲張瑄抱不平,也爲自身抱不平。?

兼之又想起日後將在李光弼的手下爲將,兩人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似水。?

李光弼和李豫沒有留在洛陽城中,而是回了城外的己軍大營,無非是爲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而已。?

郭子儀一邊派人急報張瑄,一邊與僕固懷恩在密室密議。?

“僕固將軍……皇帝要奪了大帥的兵權,若是一”郭子儀眉宇間閃過一絲焦灼,“這可如何是好!”?

僕固懷恩默然片刻,突然冷笑道,“郭兄,說實話,某家實在沒有想到,這位陛下竟然是如此的刻薄寡恩。大帥對他仁至義盡,要是沒有大帥,他焉能登上皇位……,如今叛軍剛剛失勢,他就急不可耐地要奪功臣,令人心寒齒冷。”?

“爲這位陛平賣命,着實不值。”?

郭子儀長嘆一聲,“僕固將軍,大帥的軍權太重、功勳也太大了,大到一個讓陛下恐懼的程度。所謂功高震主,大抵就是這個道理吧”。?

“郭兄,依你之見,難道大帥就該引頸就戮?”僕固懷恩聽郭子儀的話,不滿地回駁道。?

郭子儀臉『色』一紅,擺了擺手尷尬道,“僕固將軍不要誤會,郭某絕無此意。”?

“郭兄,你我追隨大帥多時矣。不管你我承認還是不承認,咱們都是大帥的心腹,如果大帥失勢,我們將來也很難說。”?

僕固懷恩壓低聲音道,“皇帝不會信任我等,而在李光弼帳下,你我的下場可想而知。?

郭子儀臉『色』有些難看,他知道僕固懷恩說得是大實話。?

“既然如此,我等何不從大帥起兵,反他孃的。如今我軍佔據主動,進可滅叛軍佔據范陽、收復河南、兩淮和江南諸鎮,退可攻陷長安改朝換代……,如此,我等都是開國功臣,豈不強似於在人家手下當賣命不討好的馬前卒!”僕固懷恩說完,目光凜然地凝視着郭子儀。?

郭子儀聞言一驚。他雖然隱隱感覺張瑄不會坐以待斃,但畢竟造反這種事情只要沒有明確,就都不確定:可如今從僕固懷恩嘴中說出這種話來,郭子儀就不能不考慮,這是不是張瑄的授意和試探。?

郭子儀猶豫不語。?

見郭子儀如此,僕固懷恩冷笑了起來,“郭兄,你可要想清楚,大帥的手段。大帥不做決定便罷,一旦做了決定,你我作爲心腹若是不從,嘿嘿……。”?

“況且,大帥也是被『逼』到了懸崖邊上。難道還要坐以待斃嗎?”?

“郭兄你想想看,像大帥這種天命之才,誕生於世不是沒來由的。某家以爲,大帥即是天命之主,這種氣運其實不可阻擋。請郭兄三思。?

僕固懷恩將張瑄稱之爲“天命之主。”郭子儀無言反駁。事實上,這種說法,在軍中廣爲流傳。?

要知道,張瑄士子出身,年紀又輕,以不到三十歲的年紀就如此文韜武略無所不能,接連創造神話,早就在軍中被人爲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天時、地利、人和,大帥皆具。此刻,我等只能”僕固懷恩輕輕而堅決道,“往前推大帥一把,於我等而言,其實也是大幸之事!”?

郭子儀神『色』變幻起來,猶疑道,“此等大事,還需要大帥做主吧,我等部將……。”?

郭子儀的話沒有說完,就被僕固懷恩打斷了,“大帥爲人重情重義,對我等手下寬hou一若不是大帥提攜,李光弼這種小人焉有今日!郭兄,若是大帥成事,我等皆可封王拜相,成爲開國元勳。若是我等眼看大帥失勢,下一個被誅殺的或許就是你我!”?

“郭兄你再想想,若是這位陛下有些善待功臣之心,縱然奪去大帥兵權,也會冊封郭兄或者封大人爲帥,可他將我等全部拋之腦後,將李光弼弄來,用意若何,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郭子儀又是一聲長嘆。?

想起李光弼的囂張得意,郭子儀終於還是咬了咬牙道,“若是大帥有意,郭某當效忠大帥口只是若是大帥若無此意,我等還是認命吧。”?

郭子儀端起案几上的茶盞,小啜了一口,心裡卻是翻騰起了巨浪。?

對於郭子儀這種按部就班循規蹈矩的“老實人”而言,造反這兩個字稍微有些沉重。只是大勢若不可抗,他也只能從之。?

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152章 崔穎的決絕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82章 立威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83章 坦誠相對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68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上)第211章 愛慕、殺機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437章 滅吐蕃,定神武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306章 親情高於政治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325章 塵埃落定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406章 范陽定!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206章 殺威棒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448章 皇帝的心太大!第231章 奪軍權!第204章 收名將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465章 昭武歸化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308章 開恩科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168章 衝冠一怒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235章 再抓郭子儀一子!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447章 野性第476章 一觸即發
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152章 崔穎的決絕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82章 立威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83章 坦誠相對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68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上)第211章 愛慕、殺機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437章 滅吐蕃,定神武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306章 親情高於政治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325章 塵埃落定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406章 范陽定!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206章 殺威棒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448章 皇帝的心太大!第231章 奪軍權!第204章 收名將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465章 昭武歸化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308章 開恩科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168章 衝冠一怒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235章 再抓郭子儀一子!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447章 野性第476章 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