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用兵如神

張片決心已下,無人可擋。

他不經李亨這個皇帝允許,就擅自對吐蕃用兵,當然是有些犯了忌諱。可是大亂將至,等李亨得到消息,估計安祿山也就起兵叛唐了,到了那個時候,李亨還能不能顧得上隴朔這一頭,就很難說了。

至於安祿山叛亂平息之後,其實也就由不得李亨秋後算賬了。

至德元年六月十八日,正是吐蕃青海高原天氣適宜之時,隴朔青海與吐蕃邊境,硝煙再起。

河西大都督哥舒翰親自率兵兩萬大張旗鼓地移動,攻入吐蕃北線,率先拿下吐蕃兩座戍堡,打響了此次張瑄一手發動的唐蕃大戰的“第一槍”。

與此同時,楊漣率軍兩萬自沙柳河南下非川,一路之上燒殺擄掠,讓正在追逐水草放牧的吐蕃牧民望風而逃。

而李光弼則率大軍四萬,繞過扎陵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奔襲納木湖。8萬大軍攻進吐蕃,聲勢之浩大,不需贅言。

消息傳到吐蕃王庭,吐蕃權貴心驚膽戰,惶惶不安。

這個時候,赤松德贊趕到了邏些城。赤松德贊利用幾天的時間登基稱王,然後竭盡所能穩定邏些城局勢,號令吐蕃全國軍馬兵分三路,迎擊唐軍。

張瑄這一戰發動得太突然、太令人不可思議了。

隴朔青海一線唐軍共計八萬人,張瑄竟然命其中的六萬軍馬出動,而只留下兩萬人守防,膽子之大,也算是奪人眼球了。

天唐朝廷新設立在吐谷渾故地上的五州三郡唱起了空城計,雖然張巡建議張殆調神武軍和郭子儀的飛虎軍西進協防,但張瑄並沒有同意。

張片這一招,看似風險很大,其實穩若泰山。

一方面,三路大軍或佯攻或奔襲,攪動了整個吐蕃的局勢,以吐蕃現在的兵力而言,根本無力再進攻吐谷渾故地。赤松德贊不太可能放棄邏些城不保,轉而去進攻青海:

另一方面,退一步而言,即便吐蕃人進犯吐谷渾故地,也正中張瑄的下懷。

他早已傳令三路軍馬,若是吐蕃人舉兵來犯,便閃開空擋,讓吐蕃人長驅直入,然後三路大軍迅速合圍,將來犯之敵就地殲滅於吐谷渾故地。

因此,這一戰,張瑄成竹在胸勝券在握。

唯一的弊端便是,這樣大規模的戰事消耗錢糧輻重甚多,對於即將出徵平叛的隴朔大軍而言,在後勤保障上多少有些捉襟見肘。

好在有天下各道、州府縣遠遠不斷地往隴朔調運糧草輻重,多少解了張瑄的燃眉之急。

六月底。

赤松德贊派大將多林錯率軍三萬阻攔迎擊李光弼大軍於火塘河北岸。

然就在多林錯標下軍馬氣勢如虹準備與來犯唐軍決一死戰的時候,李光弼突然命大軍連夜拔營飛速西進,避開了多林錯軍馬,不戰而進。

等多林錯反應過來,李光弼大軍已經再次折返東進,一連拿下了吐蕃三座糧倉、兩座戍堡和軸重基地,除了補充自身給養之外,李光弼沒有給吐蕃人留下一星半點,全部燒燬殆盡。

李光弼大軍逼近邏些城的西大門,齊林錯城。

消息傳來,邏些城震動。

剛剛纔安穩下來的吐蕃王庭,漸漸又亂了起來,雖然局勢在赤松德讚的鐵腕管制下,不至於失控,但很多吐蕃權貴悄然攜家帶口逃離了邏些城。

這種事情就是這樣,只要有一個人逃,就會有無數人跟風。

每天都有吐蕃大大小小的權貴暗中逃離邏些城,城中氣氛非常悽惶不安。赤松德贊一看大事不妙,立即下了封城令,凡逃離王庭者,一概殺無赦。

赤松德贊手下的兵馬殺了一批人以儆效尤之後,逃跑的事兒才漸漸消停下來。

但留在邏些城裡的吐蕃貴族們,心裡卻越來越不安。

唐軍號稱十萬大軍三路進攻吐蕃,其中的李光弼部竟然已經深入邏些城外圍,若是唐軍……,很多吐蕃權貴不敢想象,如果吐蕃王庭被唐軍佔領,哪怕是暫時的佔領,也是吐蕃王國的不可承受之重。

赤松德贊雖然有些措手不及,但他並不恐慌。相反,他反倒是覺得有些興「啓航冇混混」奮,認爲張瑄這一次是瘋狂了,竟然舉如此重兵進犯吐蕃。如果安祿山得到消息,肯定會即刻起兵叛唐,到了那個時候,且看張瑄如何收場!

在赤松德贊看來,只要安祿山起兵,張瑄肯定要收兵去平叛,到時,吐蕃便可大舉反攻,不僅可以一舉收復吐谷渾故地,或者還可以攙和進安祿山的叛亂中分一杯羹。

所以,赤松德贊一面派兵迎擊大唐三路大軍,一面調整部分軍馬,準備死守邏些城。

他在等待安祿山的叛亂。

他的想法不能說是錯的口而事實上,一旦聽聞張瑄舉兵與吐蕃大規模開戰,安祿山必反無疑口只是赤松德贊錯誤地判斷了形勢,唐軍號稱十幾萬大軍三路入侵,其實真正用於作戰的只有李光弼的四萬人。

張瑄真正防備安祿山的十幾萬大軍絲毫未動。

…………”

靈州,永寧王府。

張瑄伏案批閱諸多卷宗,突然擡頭來望着端坐在下方的張瑄笑了笑道,“張大人,吐蕃那邊可有動靜傳過來?”

“回王爺的話口按照王爺的軍令,三路大軍在吐蕃境內的行動每日一報,由河州急報靈州。根據軍報,目前楊漣正在非川一帶活動,不久前剛拿下一座吐蕃戍堡,殲滅吐蕃軍兩千餘人。”

“哥舒翰大都督親自率軍佯攻吐蕃北線,但未與吐蕃軍馬正面交戰,正在山南對峙。”

“李光弼大軍繞過扎陵湖,奔襲納木湖…”,李光弼避開吐蕃迎擊軍馬,繞道西進,逼近齊林錯城。一路上殲滅吐蕃兵馬數千,焚燬吐蕃糧倉戍堡十餘座。據悉,吐蕃王赤松德贊正糾集兵馬死守邏些城,準備與我軍決一死戰。”

張巡說着有些擔憂地輕輕道,“王爺,以下官之見,李光弼大軍孤軍深入吐蕃腹地,既然目前戰果輝煌,不若見好就收,退守兩寧州。免得陷於吐蕃軍馬重圍,導呃”,”

張巡的話還沒有說完,張丘‘就笑了笑插話道,“張大人勿憂。吐蕃兵力分散,邏些城一線的吐蕃守軍不會超過五萬人。李光弼縱然不能勝,但全身而退還是沒有問題的。”

“赤松德贊想要固守邏些城,與我軍決一死戰?”張肪嘴角浮起了一抹冷笑來,他沉吟片刻,猛然揮手道,“張大人,速傳本王軍令,命楊漣部徐徐折返西進,日進數十里即可。告訴楊漣,要大張旗鼓,聲勢越大越好,可以選擇在一個合適的時機、一個合適的地點、與吐蕃迎擊軍馬正面作戰!許勝不許敗!”

張片聲音慷慨,霍然起身,目光炯炯。

張巡一怔,旋即明白了張瑄的戰略意圖。他眸子中亮光一閃,向張瑄躬身拜了下去,“王爺用兵如神,謀略戰術環環相扣,鬼神難測,下官欽佩之至。”

楊漣本是一支移動的疑兵,但戰場戰況瞬息萬變,根據情況隨時調整,張瑄一個軍令下達,疑兵就變成了大張旗鼓的正面作戰力量,對緊逼齊林錯的李光弼大軍形成有力的呼應。

吐蕃人絕對不可能讓楊漣所部順利西進,與李光媽大軍兩面進攻,對邏些城形成合圍。

赤松德贊一定會分開一支重兵前往阻擋楊漣。而楊漣擇機與吐蕃軍馬交戰,勝則足以瓦解吐蕃軍馬的信心和勇氣。

當然,也存在戰敗失利的可能。

可縱然是失敗,也無所謂,不會影響這一場戰役的整體大局。

楊漣部大不了退回青海,反正這一路進軍,也起到了疑兵佈陣和牽制吐蕃大量軍馬的目的,爲李光弼與赤松德讚的正面大戰,減輕了很大的壓力。

張瑄淡然一笑,“張大人過譽了。兵者,詭道也。本王雖然談不上飽讀兵書戰策,但也知道兵不厭詐的道理。張大人啊,咱們與吐蕃人鬥,不僅要拼軍力、戰力,還要拼腦子。”

張瑄揚手指了指自己的腦袋,“我的腦子還算好使。問題的關鍵在於,李光弼、楊漣這兩位大將軍的腦子更好使。

本王絕對相信,李光弼和楊漣會將吐蕃掀一個天翻地覆!”

“至於安祿山反叛……張大人以爲,憑安祿山一個胡兒,率刃萬大軍就能改朝換代篡國爲王了?難如登天!安祿山叛軍再強勢,鬧出來的動靜再大,最終也不成氣候,頂多是跳梁小、醜而已!”

“但吐蕃不同口若是給吐蕃人喘息和休養生息的機會,吐蕃人很快就變成猛虎和野狼。因此,本王寧可先趁吐蕃這頭猛虎病體纏身要它的命,然後再應對安祿山叛亂的事兒!”

“若是此戰成功,半個吐蕃疆土都將納入我朝版圖”…將來,若是時機成熟,就算是滅了吐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張大人以爲然否?”張瑄聲音凜然,卻充滿着無盡的自信,面上神光湛然。

張巡臉色一肅,抱拳道,“王爺雄才偉略,謀慮深遠,下官鼠目寸光自愧不如也。”(未完待續)

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40章 裴徽拜師第74章 威脅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251章 你想嫁我就能要你嗎?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416章 該怎麼處置李唐皇室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464章 首戰告捷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68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上)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110章 ;鴻門宴(完)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183章 女劍客第142章 槍打出頭鳥第29章 李岫登門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206章 殺威棒第211章 愛慕、殺機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210章 來自長安的消息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第153章 痛斥高力士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61章 阿斯那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442章 卓瑪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312章 衝突、拿下!第347章 大婚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437章 滅吐蕃,定神武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173章 萬春密報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168章 衝冠一怒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30章 針鋒相對第354章 回靈州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344章 宮變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109章 鴻門宴(2)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
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40章 裴徽拜師第74章 威脅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251章 你想嫁我就能要你嗎?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416章 該怎麼處置李唐皇室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464章 首戰告捷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68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上)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110章 ;鴻門宴(完)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183章 女劍客第142章 槍打出頭鳥第29章 李岫登門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206章 殺威棒第211章 愛慕、殺機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210章 來自長安的消息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第153章 痛斥高力士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61章 阿斯那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442章 卓瑪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312章 衝突、拿下!第347章 大婚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437章 滅吐蕃,定神武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173章 萬春密報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168章 衝冠一怒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30章 針鋒相對第354章 回靈州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344章 宮變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109章 鴻門宴(2)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