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

反正是張家的天下,他們作爲皇叔,嫡系的皇叔啊,碩果僅存的皇家長輩,出面總攬朝政理所應當。這是爲了安定張家的江山社稷,又不是篡位謀權,正大光明的,沒有一點風險。

楊國忠走後,張九鳴匆匆把張九皋找來,兄弟兩個關起門來,密議了多時,方纔下定了決心。決定配合楊國忠行事,與楊國忠結盟,分享朝政大權。

小皇子當皇帝,起碼在十年之中不能親征,這大權就會分擔在他們兩個皇叔的手上。

如此深重的權力誘惑,兩人豈能不動心!

暫且不提京城的緊張局勢,先說蔥嶺之上。

中華王朝與大食王朝於火尋國一戰,以中華王朝輝煌大勝爲結果。大食軍馬損失20萬,舉國震動。不僅大食人心內惶然,這個東方大帝國的名字頭一次傳播到大食境內的每一個城市和鄉村;就連大食的諸多屬國,包括更遙遠的海岸諸國,都爲中華帝國的威名所攝。

此一戰,定鼎。此一戰,威懾諸國,中華王朝聲威遠播。

不僅蔥嶺之上昭武九姓之地悉數納入中華帝國版圖,就連大食境內以火尋國爲基準線的方圓兩千裡地域,也統統併入版圖。

張巡已經在考慮,準備給皇帝上書建議,以火尋國爲中心輻射周邊,設立軍鎮,構築無數戍堡和軍事設施,將安西的軍力佈置集中在此處,防衛邊境,經略包括西域、北庭、突騎施故地、葛邏祿故地、昭武九姓之地和火尋國一線的大概念意義上的安西龐大的地域。

安西可以列爲一個軍事意義上的重鎮。以火尋國至昭武九姓之地、安西至北庭、北庭至葛邏祿三線爲邊防線,屯守重兵,將朝廷兵馬防衛的重點從龜茲、北庭等地向外平移,將希瓦城、突騎施故地哈羅城、葛邏祿部族所在地枝節城、吐火羅王城、昭武城構建成以軍事防禦爲主要功能的軍屯之城。

事實上,張巡的建議後來被朝廷採納。上述五城,成爲新的安西五鎮。後來,又將吐蕃的神武城納入進來,稱之爲西北六鎮。

張瑄的思路很明確,就是鞏固住已經獲得的疆土,不容許有任何的閃失。隨着國內政局的穩定,朝廷兵馬逐步向邊防傾斜,至諸道,沒有必要養那麼多的兵馬。

國家機器,是對外防禦的,對內,適當適量即可。

大食在火尋國一戰中被滅20萬大軍,國力大傷,國內權貴亂成一團糟。在國內權貴的壓力下,大食哈里發將逃回大食的國相埃布樂斬首示衆,然後派出了使團前往希瓦城,與中華王朝進行和平談判。

大戰之後的談判和收拾殘局,是必然和必要的。

張瑄給張巡的兩個基本原則是:第一,已經佔有的土地寸步不還,以希瓦城爲圓點,方圓兩千裡都劃入朝廷版圖,大食邊防軍馬後撤;第二,兩國開放商禁,展開東西方之間的貿易,簽署條約,不管是和平還是戰事,都不允許傷及兩國商賈。

談判當然是非常激烈。大食人爲了自身利益,不斷提出各種要求,又不斷進行退讓,在張巡強硬的態度下,終於達成了共識。

一言以蔽之,就是將中華王朝佔領的土地合法化,然後推進通商貿易。這對兩國都有好處。

………………中京城。

大朝會。

雖然皇帝不在,但要維持一個帝國的運行,朝會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主持朝會的是首席宰輔陳希烈,顏真卿次之。

因爲有不少朝臣附庸李倓叛亂,逃離中京,所以朝堂之上少了一些人,一些官職空缺出來,陳希烈和顏真卿商量了一下,決定暫時維持現狀,等皇帝返京再說。

皇帝安然無恙的消息,雖然顏真卿隻字不吐,但陳希烈是何等的老辣之人,早已猜出了結果,兩人心照不宣而已。

陳希烈和顏真卿本來以爲局勢已經盡在掌握之中,不會再出什麼亂子了。但不成想,楊國忠率先發難了。

楊國忠和楊錡這兩位重臣,聯絡十餘位朝中大臣,聯名上書勸進,表示要擁立小皇子張乾爲帝,然後有皇叔張九鳴和張九皋監國。

張九鳴和張九皋趁勢而出,站了出來。

陳希烈和顏真卿臉色一變,這兩人身份不同,是皇帝的長輩,是皇族中的郡王,他們也不好太過怠慢。

楊國忠等人在朝堂之上敲邊鼓助陣,張九鳴故作姿態淡淡道,“陳相,顏大人,諸位臣工,本王是陛下的親叔父,今陛下遭遇不測,可朝中不可一日無主,否則必生禍端。李倓叛亂堪爲例證。因此,本王兩人商量再三,決定推舉張乾爲帝,安定天下局勢。”

“不知陳相和顏大人以爲然否?”

張九鳴咄咄逼人地望着陳希烈和顏真卿。

“這個……郡王殿下,老臣以爲,陛下之事尚未有定論,是不是先等郭子儀回京來再說?”陳希烈尷尬地回了一句。

“陛下駕崩,舉國節哀。郭子儀隱瞞不報,此爲大罪。且大軍行動緩慢,若是等郭子儀班師回朝,還不知要等到幾時!”張九皋冷笑道,“吾等爲皇叔,在社稷危亡之際,當做的了這個決斷。”

“皇子張乾,乃是陛下骨肉,又是皇后所出,繼位稱帝理所應當,天下人誰敢不從?”張九鳴大聲道,“本王希望諸位大人能以大局爲重,隨本王一起上書擁立張乾爲帝!”

張九鳴和張九皋這麼一唱一和,很多大臣都沉默了下來。兩人是皇叔,這天下終歸是姓張的,他們這麼做,倒也不是太離譜。只是誰都心裡明白,兩人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又與楊國忠和楊錡勾結在了一起,真正圖謀的怕還是自己手裡的權力。

安定社稷江山神馬的,都是些無聊的遮羞布罷了。

陳希烈啞口無言。其實他是朝堂上的老油條,自有言辭應對張九鳴和張九皋,只是他太圓滑,不肯得罪兩個皇叔,爲自己的後代遺留後患。

所以就默然了。

顏真卿皺了皺眉道,“兩位王爺,不要說陛下安然無恙,縱然陛下真有不測,此刻尚未服禮,急匆匆讓小皇子登位,着實不妥,是對陛下的大不敬。”

“事急從權,自當權宜行事。”張九皋淡然道,“顏大人不肯擁立小皇子登位,莫非是別有所圖?”

張九皋這句話輕描淡寫地就扔過來一頂上綱上線大帽子。顏真卿臉色一變,額頭上滲出了一絲冷汗,憤怒地急急道,“臣對陛下忠誠不二,絕無二心。皇叔所言,豈不是欲加之罪?”

“那你待要何爲?你非要與本王,與滿朝文武唱反調,到底居心何在?”張九鳴走上前來,厲聲斥責道。

“罷了,你一人之意,無傷大雅。諸位,且隨本王入中宮見皇后和皇太后,請小皇子即位稱帝,安撫社稷!”張九鳴朗聲高呼,擺了擺手,率先行去。

張九鳴和張九皋闊步前行,楊國忠和楊錡微笑跟上。旋即,有很多朝臣也默然相隨。

顏真卿大怒,也是大急,不由高聲怒道,“爾等擅自逼宮,大逆不道,本官縱然是丟了這條性命,也不允許爾等胡作妄爲!”

顏真卿猛然拍了拍手。

殿外,突然涌進一羣彪悍的軍卒來,擋住了張九鳴等人的去路。

張九鳴回頭怒視着顏真卿,揚手斥責道,“顏真卿,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擅動甲兵,脅迫本王和朝廷大臣,你這是死罪!”

“本王繞不得你!”

顏真卿額頭上冒出了一層冷汗。

他知道,無論如何,自己算是得罪了張九鳴和張九皋了。最後縱然是皇帝回來,平息下這場風波,但終歸也不能拿這兩位皇叔怎麼樣,讓顏真卿白白做了惡人。

但前面就算是刀山火海,顏真卿也不能讓張九鳴等人得逞。皇帝尚健在,朝臣就如此擁立小皇子爲帝,豈不成爲了天大的笑話!傳揚出去,皇帝的威嚴何在?!

顏真卿忍不住向陳希烈望了一眼,暗罵老狐狸。到了關鍵時刻,這老狐狸就默不作聲了,當起了老好人。

察覺到顏真卿憤怒的目光,陳希烈嘴角一個抽搐,他明白如果自己再瞻前顧後,等皇帝回來,自己會大爲失分。因此他終於還是上前一步道,“清河郡王,縱然要擁立小皇子稱帝,這朝會之上,也需要滿朝文武達成共識方可,同時事關國體,也不可輕率,需要從長計較,從長計較啊!”

從長計較個屁!張九鳴在心裡暗暗罵了一聲,卻是衝着陳希烈淡淡笑道,“禮不可廢,當然不能輕率。本王以爲,先確定小皇子即位,然後再按照禮制安排登基大典昭告天下!”

張九鳴和張九皋兄弟倆個之前比較低調,如今卻咄咄逼人非常霸道,倒是讓陳希烈有些意外。只是在這件事情上,他不能有任何的讓步。

“還要再徵詢一下皇太后和皇后娘娘的意見,兩位皇叔,不可操之過急啊!”陳希烈就是一個拖字訣,拖下去,等皇帝回京,全部就都煙消雲散了。

張九皋不耐煩地擺了擺手,“本王與諸位大人這就去求見皇太后和皇后——爾等禁衛,速速讓開,否則本王治爾等一個謀反之罪!”

一干軍卒都不禁有些惶恐地往後退卻。眼前這兩人可是當朝皇叔,他們親眼看到連陳希烈和顏真卿都對他們的行動無可奈何,何況是他們這些當兵的小卒子。

見軍卒緩緩後退,張九鳴和張九皋得意地乾咳兩聲,回顧身後衆人道,“諸位大人,且隨本王去中宮求見皇太后和皇后娘娘,奏請擁立小皇子張乾即位稱帝。”

“值此國難之時,吾等不可猶疑!”

衆人緩緩而出,剛要出殿,卻聽殿外傳進一個清朗而又具有磁性的男聲:“兩位皇叔,意欲何往?”

此言傳進殿中,幾乎所有朝臣都渾身一震,呆若木雞。

這個聲音太熟悉了,這是皇帝的聲音啊!

顏真卿和陳希烈狂喜,皇帝終於回來了,在最關鍵最需要他拋頭露面的時候回來了。其實也說不準,以難以揣度的天子心性,誰知道皇帝是不是早就回了京,然後一直在隱匿行蹤,暗中觀察。

張九鳴和張九皋肩膀頭哆嗦了一下,朝臣都聽出了皇帝的動靜,他們作爲皇叔,焉能聽不出。一時間,兩人尷尬地站在那裡,有些失神。

太突然了……怎麼可能?這意味着……兩人腦子有些不夠使的了。

說話間,殿外傳來有力的腳步聲。

皇帝身穿明黃色的皇帝便袍,沒有束冠,手持寶劍,昂首而入,腳步沉穩。而他的身後,皇妃郭芙一身甲冑,英姿勃勃。再往後,是黑塔門神一般彪悍兇猛的皇帝近衛鐵衛。

十八鐵衛手持鋒利的陌刀,執着軍械進殿,殺氣騰騰。

陳希烈和顏真卿第一個反應過來,立即跪拜在地,高呼道,“臣陳希烈、顏真卿,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旋即,衆臣猛然驚醒,立即噗通連聲跪拜在當場,山呼萬歲不止。

張九鳴和張九皋猶豫了一下,也站在原地各自拜了下去,只是躬身施禮,因爲他們是長輩。

張瑄冷冷地掃了兩人一眼,大步行去。

經過這一番試探,他終於明白,爲什麼皇帝家裡無親情了。所謂的親情,在權力面前,一文不值。

張瑄昂首走上自己的皇帝寶座,淡然一笑,“諸位愛卿平身。”

待衆人都慌亂地起身按照次序站好列隊完畢,張瑄這才凝視着張九鳴和張九皋淡淡道,“兩位皇叔,朕尚在人世,你們就這麼着急,想要讓乾兒稱帝,讓朕太失望了。”

張瑄的聲音非常冰冷,張九鳴和張九皋心頭咯噔一聲,垂着頭不敢說什麼。只是心裡暗暗打鼓,不知道皇帝會怎麼處置他們。

第356章 一招臭棋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327章 政治交換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305章 家宴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103章 嚇掉了李鴻的魂第114章 奪兵權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264章 張瑄及其屬下的封賞168章 衝冠一怒第439章 紅粉小妖精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364章 勸降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73章 面拒楊國忠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81章 走馬上任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82章 立威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257章 賜婚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240章 引君入甕第60章 早朝風波第245章 建新軍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352章 蘇扈冬和李騰空的軍職第471章 比試第377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298章 休怪本王翻臉無情!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52章 丈母愛郎,小孩愛糖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308章 開恩科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421章 送李豫去武威!第153章 痛斥高力士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219章 速滾回范陽,若不然必取汝狗頭!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408章 定都?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442章 卓瑪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345章 老皇帝進殿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
第356章 一招臭棋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327章 政治交換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305章 家宴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103章 嚇掉了李鴻的魂第114章 奪兵權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264章 張瑄及其屬下的封賞168章 衝冠一怒第439章 紅粉小妖精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364章 勸降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73章 面拒楊國忠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81章 走馬上任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82章 立威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257章 賜婚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240章 引君入甕第60章 早朝風波第245章 建新軍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352章 蘇扈冬和李騰空的軍職第471章 比試第377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298章 休怪本王翻臉無情!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52章 丈母愛郎,小孩愛糖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308章 開恩科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421章 送李豫去武威!第153章 痛斥高力士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219章 速滾回范陽,若不然必取汝狗頭!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408章 定都?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442章 卓瑪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345章 老皇帝進殿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