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

張瑄在哥舒翰和楊國忠等百餘朝臣的簇擁下,緩緩向長安方向行去。他沒有乘坐皇帝的鑑駕儀仗,吩咐楊國忠將黎駕撤了。他的身邊,彪悍的十八鐵衛跨在馬上將陌刀高舉向天,以一種非常冷酷肅殺的姿態,不僅保護着張瑄的安危,同時也對周遭的朝臣形成了無形的威懾。

這十八鐵衛一看就是軍中悍卒,武藝高強之輩,別看只有十八人,但若是真正發生衝突,十八人所發揮的作用不亞於一支百人衛隊。

長長而鋒利的陌刀橫掃,就是一大片,威力無敵。而細心的哥舒翰還發笑,十八鐵衛都攜帶着一個黑色的皮囊,很顯然,這便是傳說中的張瑄獨創的火器了。

哥舒翰心道,聽說張瑄軍中有一支陌刀軍,由安西名將李嗣業統率,足足有一萬多人。若是這一萬陌刀軍上了戰陣,再加上裝備有火器的神策軍騎兵,張瑄大軍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主公,聽聞主公魔下有陌刀軍一萬、神策軍一萬,裝備有火器,不知傳言可否屬實?”哥舒翰抱拳向張瑄道。

張h‘哈哈一笑,扭頭望着跟隨在後的緩緩行進的十萬大軍主力,朗聲道,“我創立八軍,所謂神策軍、神武軍、飛虎軍、飛豹軍、鷹揚軍、韜奮軍、靖遠軍、巾幗軍八軍,韜奮軍在青海歸楊漣魔下,抵禦吐蕃,巾幗軍協助張同鎮守洛陽

香,由哥舒大帥魔下河西軍組建的靖遠軍因在范陽大敗,潰逃回了河西,目前建制不存。”

“飛豹軍鎮守范陽。如今跟隨在我身邊的主要是神策、神武、飛虎、鷹揚四軍(鷹揚軍是李光弼魔下在洛陽被張瑄收編大部),只是各軍人數擴充了兩倍有餘一至於火器,暫時只有神策軍裝備,神武軍也有一個火器營。”

張瑄耐着性子向哥舒翰介紹着自己的軍事力量,哥舒翰認真傾聽着,暗暗驚歎。

楊國忠則跨在馬上,閉目養神,卻是豎起耳朵來聆聽。

十萬大軍雖然是緩緩行進,但也是聲勢浩大,車馬麟鱗刀槍碰撞旌旗如山如海,撼天動地。

這就是一種無形的氣勢和威懾。

長安城明德門洞開,在留守的楊國忠心腹的佈置下,官道上黃土鋪地灑水淨塵,鋪上了一條長長的紅地毯。而兩列宮禁宿衛手持鼓樂,隨時準備歡迎張瑄進入長安城。而城門的左側,甚至還有來自教坊司的官妓舞女候命,隨時準備獻上歌舞。

官道兩側,人山人海。長安城裡城外的商賈百聞訊蜂擁而至,湊在街道兩側看熱鬧。

張瑄在長安那可是家喻戶曉的名人,而如今,他又即將取代李唐王朝,成爲開闢新朝的一代開國君王因此,張瑄此次進入長安,意義非同凡響,意味着一個朝代的結束和一個朝代的開始,引起了滿城轟動。

從正午時分,一直等

香到夕陽西下,雖然等候的時間非常漫長,但無論是官吏還是軍卒乃至百姓,都熱情不減。很多小商小販推車來城門外販賣胡餅飲食,有些甚至在人羣外圍擺起了小攤。

現場聲音嘈雜。

突然,十餘騎從前方的官道上奔馳而至,高呼道,“來了,準備,準備!”

主持歡迎儀式的禮部侍郎宋平不敢怠慢,立即命官吏、軍卒和雜役、歌姬舞女一干人等做好準備。而隨着洪亮的軍鼓聲響起,現場百姓商賈也都趕緊閉了口,將微微有些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官道遠端。

不多時,就傳來震耳欲聾的馬蹄轟鳴聲,煙塵漫卷如同一條黃龍。

百姓商賈屏住呼吸,心頭凜然。

萬衆矚目中,一支衣甲鮮明統一配備制式火器、弓箭和長槍的騎兵隊伍出現在衆人的視野中,起碼有萬餘人,正是名震天下的隴朔神策軍騎兵。

主力大軍在濡橋安營紮寨,此番跟隨張瑄進城的只有南霽雲手下的神策軍一萬人。這是張瑄軍馬精銳中的精銳,心腹中的心腹,跟隨張瑄進城,自然有穩定局勢保護張瑄安全的考慮。

數十面寬大的帥旗上大書一個“張”字,而在帥旗之下,張瑄一身亮銀甲,手持寶劍,威風凜凜,英氣勃發。

而在他的身邊,有十八名身着黑色鎧甲手持陌刀的彪悍軍卒,面色肅然。

“看到沒有,那就是有名的神策軍,聽

香說裝備了火器,天下無敵啊!”

“是啊,聽聞永寧王就是依靠這支軍馬差點滅了吐蕃,還讓范陽叛軍全軍覆沒了。”

“看到那名身穿黑色鎧甲的青年將軍了沒有?那人身背長弓,就是號稱隴朔箭神的神策軍大將軍南霽雲啊…據說此箭,箭無虛發,萬軍之中射落敵將魁首如同探囊取物。”

“嘖嘖,看這軍紀就知道不同凡響,難怪永寧王奪了天下啊,…”一個四十多歲的文士正要說幾句什麼,突然被他的同伴“噓”了一聲,才猛然知道自己失言了,趕緊左顧右盼,見沒人注意他,這才鬆了一口氣。

張瑄打馬不前,揮了揮手,南霽雲長槍高舉,一萬神策軍列隊止步,陣型井然有序。

哥舒翰、楊國忠等朝臣趕緊縱馬上前,率先馳入明德門下,然後下馬按照品級秩序在城門前列隊跪拜了下去,朗聲高呼着,“臣等拜迎主公進城!”

“請主公起駕!”

張瑄微微一笑,翻身下馬,率先龍行虎步,向前行去,十八鐵衛將陌刀斜背肩上,相隨保護。郭子儀、南霽雲、李嗣業等心腹大將率百餘軍卒亦步亦趨。

什隨着張瑄的行走,絲竹樂聲即刻響起,張瑄面帶淡然的微笑,邊走邊向管道兩側的百姓揮手示意。

就在這個時候,從一側的人羣中突然跌跌撞撞地衝出一個身着官袍的三旬男子來,此人眉清目秀神清氣朗,一看就是

香一個文官。

此人衝在了此刻跪伏在地的哥舒翰、楊國忠等人前面,漲紅了臉,揚手指着張瑄大聲怒斥道,“張瑄賊子,朝廷待你不薄,你卻起兵反叛,禍亂天下。如今你沐猴而冠,竊取大唐天下,不忠不義,大逆不道,當天下共誅之!”

“竊國狗賊,當天下共誅之!”這人站在那裡神色ji憤,喊得聲嘶力竭。

這人“橫空出世”攪鬧歡迎現場,在場百姓商賈都傻了眼。而哥舒翰和楊國忠等人更是震驚非常,一時間倒也手足無措,場上的氣氛頓時變得沉寂起來,只能聽見很多人粗重的喘息聲。

張瑄身後的十八鐵衛之首張尚寶大怒,一個箭步竄上前去,衆人只見寒光一閃,張尚寶手裡的鋒利陌刀已經對準了那人的咽喉。

張尚寶怒吼一聲,“拿下!”

軍卒正待上前將此人拿下,卻聽張瑄淡然道,“且慢,住手!”

軍卒立即止步退了回去,張尚寶也沒有任何猶豫,將陌刀收了回去,卻持刀站在一側,殺氣騰騰。

那人巍然不懼面不改色,面向張瑄冷笑着。

張瑄上前幾步,凝視着此人,淡然笑道,“你是何人?”

“在下王炯,大唐皇帝駕下,侍御史。”王炯冷冷傲然道。

“王炯?”張瑄皺了皺眉。

這王炯是天下四大高門世家之一太原王氏子弟,是王維的從侄,頗有才名,在朝中充任侍御史,也算是太原王

香氏子弟中的佼佼者。

跪伏在地的朝中出自太原王氏高門的大臣們心裡一涼,暗暗咒罵王炯罪該萬死。

楊國忠心裡冷冷一笑,心道太原王氏,完了!

在今天這樣的場合下,當着滿朝文武大臣和衆多百姓的面,王炯如此冒犯辱罵張瑄,張瑄焉能忍受。而張瑄肯定會藉着這個機會,殺雞駭猴,滅了太原王氏,以此震懾其他士族門閥。

不過,接下來,張瑄卻沒有表現出衆人想象中的雷霆大怒,使出冷血手段來。

他淡然一笑,“原來是摩詰先生的後輩。王炯,你說張某反叛,張某不敢承受。張某起兵,乃是被逼無奈。唐皇昏庸無道,聽信讒言,試圖誅殺功臣……張某不會坐以待斃,起兵相抗,既是軍心所歸,亦是自保自救。”

“你說張某禍亂天下,可事實上,張某率軍平息范陽叛亂,滅安慶緒於洛陽之外,收復東都,驅逐范陽叛軍於河南一地,江南和兩淮叛亂自平。進而進軍范陽,滅史恩明叛軍十萬,收復范陽十三郡,同時平定十州奚人叛亂。

“如今天下即將安定,你卻站出來大放厥詞,說張某禍亂天下,豈不是信口雌黃,指鹿爲馬?”

“至於這天下一、並非李唐皇室之天下,有德者居之!前隋無道,李氏滅隋而立唐,今唐昏庸,張某滅唐而代之,都是浩浩蕩蕩不可抗拒的歷史宿命!”

“天下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你王炯出自名門,亦是飽讀詩書之人,卻不通此理,着實可悲可嘆!”

“你太原王氏本是前隋門閥臣子,李唐滅隋,你太原王氏爲何沒有爲隋朝皇帝的盡忠死節?怎麼,到了今日,卻反倒要爲唐皇效死了?……,”張瑄面帶冷笑,語含譏諷。

王炯漲紅臉羞憤難堪,卻是啞口無言。而朝臣中的王氏子弟也是背生冷汗,不敢擡頭。

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89章 殺機!危機!(下)第286章 史詩之戰(8)第79章 文武兼職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327章 政治交換第161章 錦被深處暗生香167章 如煙如玉放歌對李白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393章 氣吞山河如虎!第219章 速滾回范陽,若不然必取汝狗頭!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447章 野性第408章 定都?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235章 再抓郭子儀一子!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268章 致命的**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43章 榮歸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113章 喋血榮王府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406章 范陽定!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153章 痛斥高力士第208章 這吐蕃王子好不識趣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92章 四方雲動第310章 母老虎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347章 大婚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447章 野性第39章 才子佳人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408章 定都?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341章 登基大典(1)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194章 斬,立決!第184章 劫持第43章 榮歸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308章 開恩科第162章 羞死人了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31章 聖旨到!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244章 杖責郭子儀,殺鄭雄!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208章 這吐蕃王子好不識趣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231章 奪軍權!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74章 威脅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39章 才子佳人第38章 太真仙子賦第305章 家宴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396章 黃袍加身
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89章 殺機!危機!(下)第286章 史詩之戰(8)第79章 文武兼職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327章 政治交換第161章 錦被深處暗生香167章 如煙如玉放歌對李白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393章 氣吞山河如虎!第219章 速滾回范陽,若不然必取汝狗頭!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447章 野性第408章 定都?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235章 再抓郭子儀一子!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268章 致命的**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43章 榮歸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113章 喋血榮王府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406章 范陽定!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153章 痛斥高力士第208章 這吐蕃王子好不識趣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92章 四方雲動第310章 母老虎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347章 大婚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447章 野性第39章 才子佳人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408章 定都?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341章 登基大典(1)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194章 斬,立決!第184章 劫持第43章 榮歸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308章 開恩科第162章 羞死人了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31章 聖旨到!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244章 杖責郭子儀,殺鄭雄!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208章 這吐蕃王子好不識趣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231章 奪軍權!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74章 威脅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39章 才子佳人第38章 太真仙子賦第305章 家宴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396章 黃袍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