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滅吐蕃,定神武

吐蕃王赤柱兵敗,死於自己的親兵之手。

十幾個吐蕃王的親兵割下了赤柱的腦袋,帶着向中華王朝的大軍投降。

李嗣業的先頭部隊正是他所部的神武軍,即陌刀軍。陌刀是冷兵器時代最爲先進和鋒利的武器,代表着這個時代的最高戰鬥力。可以想象,一萬多名手持陌刀的彪悍騎兵奔馳衝殺在戰陣之中,那該是一種何等驚心動魄的大場面。

此次大戰,追殺吐蕃兵馬,李嗣業的這支神武軍與南霽雲的神策軍火器營一樣,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某種意義上說,神勇無敵的陌刀軍衝殺起來,更加讓吐蕃人心驚膽戰。

李嗣業率軍一路西進,沿途殲滅吐蕃兵馬無數。初夏的吐蕃高原,成了這支神秘的陌刀軍真正展現猙獰面目的用武之地。

烈馬奔馳,陌刀飛舞,鮮血與夏花更長天一色。

“報!大將軍,有吐蕃兵卒帶吐蕃王的頭顱乞降!”

探馬來報,李嗣業一怔。

他旋即高舉手中的陌刀向天,身後的一萬多陌刀軍便止住馬蹄,迎風佇立在飛揚的煙塵之中,若如泰山,殺氣騰騰。

殺赤柱的親兵名叫藤甲錯,是吐蕃王赤柱身邊的親兵衛隊小頭目。最近赤柱心情非常糟糕,經常酗酒,對身邊這些親兵非打即罵,前不久更是幾乎將藤甲錯杖斃。藤甲錯懷恨在心,也是見吐蕃王走投無路,便動了殺機。

藤甲錯本來以爲,他帶着赤柱的頭顱乞降,就算是一項大功勞。

然而,他沒有料到,這一次來,卻是白白葬送了小命。

藤甲錯噗通一聲跪拜在李嗣業的馬頭前。叩拜連聲。

李嗣業淡然一笑,命士卒將赤柱骯髒的腦袋挑起來。查看無誤,這才點點頭沉聲道,“傳報郭令公和陛下,就說赤柱伏誅,本將當率神武軍直搗邏些城,佔領吐蕃王庭!”

李嗣業的親兵非常振奮。

赤柱一死,相當於吐蕃就滅了。而作爲滅蕃的先頭部隊,神武軍上下這一次立下蓋世功勳。不僅名垂青史,日後皇帝的封賞也是少不了的。

報捷的傳令兵一走,李嗣業就冷冷地掃了跪在他馬頭前的藤甲錯一眼,斷然一揮手冷森森道,“此賊弒主求榮,罪該萬死!來人,將此賊給本將軍拖下去。斬首示衆!”

“李將軍。你不能殺我,我殺赤柱有大功,我要見皇帝陛下……”藤甲錯驚慌失措,狂呼起來。

李嗣業猛然一揮手,眼眸中閃過一絲冷厲。

幾個彪悍的軍卒上前來就將藤甲錯拖了下去,拖到遠處,手起刀落,就將藤甲錯就地斬殺,棄屍荒野。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爲高原蒼鷹和烏鴉的口中美食。

李嗣業嫉惡如仇,忠肝義膽,他平生最痛恨的就是賣主求榮不忠不孝之徒。藤甲錯雖殺赤柱有功,但以奴殺主,正好犯了李嗣業的忌諱,而戰爭之中,李嗣業一個堂堂的大將軍。誅殺這麼一個吐蕃軍卒,根本就用不着稟報皇帝。

李嗣業仰首望天,臉上浮蕩着興奮而熱血的神色。吐蕃大軍幾乎全數殲滅,吐蕃亡國已成定局,只要他率大軍佔據邏些城。就標誌着整個吐蕃王國全部納入版圖——如此蓋世功勳唾手可得,哪怕是沉穩若李嗣業。也忍不住心頭振奮。

李嗣業長出一口氣,朗聲高呼道,“兒郎們,吐蕃王赤柱伏誅!爾等隨本大將軍奔襲邏些城,佔領吐蕃王庭,滅亡吐蕃全國!蓋世功業,就在眼前,爾等還等什麼?!”

“揚我國威軍威,吾皇萬歲萬萬歲!”

李嗣業身後的軍卒發出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聲吶喊聲,陌刀高舉如林,在陽光下反射着浪潮一般的寒光。

“衝啊,殺向吐蕃王庭!”

李嗣業陌刀揮舞,當先打馬奔馳,而他的身後,黑壓壓如雲欲摧的鋼鐵洪流呼嘯着奔馳而去。

吐蕃滅亡大局已定。這個時候,誰先率軍進駐吐蕃王庭,誰就是首功。無論是李嗣業,還是南霽雲,亦或者楊漣,都在竭盡全力,爭取自己這一路首先抵達邏些城。

而郭子儀,則率主力大軍保護皇帝張瑄,穩步推進。一路上,將吐蕃境內的所有軍事戍堡和城防設施全部摧毀,而將糧食輜重牛羊馬匹,據爲己有。

最終還是李嗣業先行一步,率一萬多陌刀軍搶佔邏些城。

目前吐蕃國內全部兵馬全部被剿滅,只剩下部分殘兵分散逃竄在各地,完全剿滅尚需時日。因此李嗣業這一路上,根本就沒有遭遇什麼抵抗,沿途吐蕃貴族紛紛納城歸降。

李嗣業大軍壓境,吐蕃國相多朗率城中大大小小的權貴開城投降。

李嗣業率軍進入邏些城,將中華王朝的軍旗插在了吐蕃王宮頂上,由此正式宣告,威脅中原王朝數百年的吐蕃王國,滅!

李嗣業將數百吐蕃王公貴族關押在一起,等候皇帝到來親自處置。

而就在李嗣業駐防邏些城的第三日晚間,吐蕃大貴族增人德贊糾集千餘名家兵奴僕作亂,企圖逃離邏些城前往小勃律。

李嗣業大怒,立即率軍征剿,下了狠手。他早就想對吐蕃權貴下手,因爲這些權貴不滅,將來必成大患。而增人德讚的鬧騰,就給了他這麼一個公開的機會。

李嗣業親自參戰,將千餘名增人德讚的家兵奴僕斬殺在邏些城內,增人家族三百餘人全部被誅殺殆盡。而由此,還牽連到不少吐蕃貴族。

李嗣業的鐵血手段震撼了整個邏些城,吐蕃人噤若寒蟬,再也不敢輕舉妄動。這固然折射出了戰爭的殘酷無情,但也是不得不爲之的上策。

若是李嗣業懷有婦人之仁,那麼,中華王朝的軍隊在邏些城、在吐蕃根本就站不住腳。吐蕃貴族會不斷起來滋事暴亂,導致更多的流血犧牲。

爲了平定吐蕃的大局考慮,李嗣業毅然出手。

李嗣業進駐邏些城的第十五日,也就是永寧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張瑄親率大軍抵達邏些城。而在此之前,楊漣率軍抵達邏些城南,而南霽雲則率軍進駐邏些城北,分別佔據了兩座吐蕃大城。

至於回紇人的兵馬,則隨張瑄主力一起進軍邏些城。

吐蕃高原的夏季,風吹起來還是有些涼爽。

湛藍的晴空下,高原上視野無比開闊。李嗣業率部將等人站立在邏些城門樓上,視野中漸漸出現了浩浩蕩蕩的主力大軍,以及那掩映在獵獵軍旗之中的明黃色的皇帝冠蓋。

“陛下到了,爾等且隨本將出城相迎!”

李嗣業興奮地揮了揮手,帶頭下了城門樓。

嗚咽的軍號聲響起,蒼涼的軍鼓聲激盪如雷。

一萬神武軍威勢赫赫列陣在城門之側,而李嗣業等人肅立在前。而軍卒的對面,則是黑壓壓一大羣誠惶誠恐的吐蕃大小貴族。

……

……

張瑄的儀仗隊到了近前。

李嗣業猛然一揮手,率先跪拜了下去。

“臣李嗣業,迎接陛下入城!”

而他的身後,一萬多神武軍士卒動作整齊劃一地翻身下馬,跪拜在地,聲浪如潮,“迎接陛下入城,吾皇萬歲萬萬歲!”

那羣吐蕃權貴則慌不迭地噗通連聲跪了下去,深深地埋首在地,不敢擡起。

張瑄翻身從馬上下來,大步走到李嗣業跟前,朗聲一笑道,“嗣業,請起。滅吐蕃,當屬神武軍爲首功!朕當厚厚封賞!”

“謝陛下恩寵。”李嗣業笑着起身來。

“嗣業,朕已經決定,爲了紀念今日滅蕃,將此城更名爲神武城,以彰顯我神武軍兒郎的蓋世功勳!”

張瑄這話一出口,李嗣業精神爲之一震。皇帝能將吐蕃王庭邏些城更名爲神武城,作爲此戰的紀念和彰顯神武軍將士的功績,對於一支軍隊來說,這種精神上的榮耀,勝過大量金銀珠寶的物質賞賜。

李嗣業慨然拜倒,“陛下隆恩,臣與神武軍兒郎感激涕零!”

“揚我國威軍威,吾皇萬歲萬萬歲!”

身後的神武軍士卒興奮地呼喊着,情緒被調動到了一個**。

張瑄在郭子儀和李嗣業等大將的率領下快步進城登臨邏些城城門樓,向下俯視着猶自列隊在城下的陣型嚴整的大軍,猛然揮舞着手臂,奮盡全身力氣高呼道,“我中華上邦萬歲萬萬歲!我三軍將士萬歲萬萬歲!”

城下有了瞬間的凝滯。但旋即,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和萬歲聲就在衆人耳邊轟鳴着,震天動地,無論是將佐還是普通軍卒,都豪情滿懷壯懷激烈,彷彿天與地失去了距離。

蘇扈冬、李騰空、郭芙三女不僅是女軍將軍,還是皇妃,因此都陪在皇帝身側。而郭子儀,李嗣業,南霽雲,楊漣……數十將軍按照官階排列在張瑄身後,臉上的神色無比的振奮。

回紇可汗骨力裴羅則與兒子葛勒並肩站在另一側,望着張瑄高大挺拔而威勢凜然的背影,眼眸中閃爍着豔羨和敬畏。

吐蕃這樣強大的高原之國,歷經數百年的繁榮,卻還是亡在了張瑄之手。如此看來,眼前這個雄才偉略的皇帝女婿必將建立起一個古往今來空前絕後的大帝國,對於回紇人來說,這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呢?

骨力裴羅心裡暗暗嘆息。

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95章 遊說楊國忠(完)第429章 選秀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38章 太真仙子賦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243章 女奴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428章 三大國策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465章 昭武歸化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390章 殺!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355章 建八軍!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200章 監軍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354章 回靈州第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83章 坦誠相對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283章 史詩之戰(5)第257章 賜婚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465章 昭武歸化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40章 裴徽拜師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246章 兵變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138章 李琬自盡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104章 解纓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31章 聖旨到!
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95章 遊說楊國忠(完)第429章 選秀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38章 太真仙子賦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243章 女奴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428章 三大國策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465章 昭武歸化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390章 殺!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355章 建八軍!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200章 監軍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354章 回靈州第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83章 坦誠相對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283章 史詩之戰(5)第257章 賜婚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465章 昭武歸化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40章 裴徽拜師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246章 兵變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138章 李琬自盡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104章 解纓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31章 聖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