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

張瑄止步,緩緩轉過身來,凝視着李白,淡然笑了笑,“太白先生,不知有何打教?”

李白生性狂放不拘小節,不畏權貴,面對張瑄這種當朝權臣也是毫不怯場,他藉着酒意斜着眼眸大聲道,“李白遠在千里之外,就聽聞了張大將軍的名聲,有長安第一才子的美譽。然李白不遠千里而來,當面一見,卻發現大將軍的才子之名其實不過如此,徒負盛名爾。”

“才學如何尚未可知,但這氣度、心胸卻是差了幾分。”

李白的話不陰不陽不冷不熱,充滿了挑釁之意。

周遭的賓客聽了,多吃了一驚,心道張瑄如今權勢沖天,哪怕是楊國忠都要禮讓三分,何況是你李白一個布衣文士!

不過,李白如此倒也不讓人奇怪。當初,李白在玉真公主薦舉下初次入朝,放浪形骸蔑視權貴,曾經當面“調戲”過李林甫和高力士,就是對皇帝李隆基,也並不是那麼卑躬屈膝。

萬春扭頭向這邊看來,清澈的眼眸中光彩一閃,隱隱射龘出了幾分期待的情緒。

她恨不能讓李白和張瑄當場“鬧”起來,她好看看熱鬧。

她倒也不是居心不軌,而實在是天性如此,喜歡“湊熱鬧”。在她看來,李白和張瑄這兩個當世才子,鬥詩鬥文一定是相當精彩的插曲。

楊玉環和楊三姐對視了一眼,交換了一個無語的眼神。

在兩人看來,李白雖是大才,但張瑄的才氣也差不了多少。在這種場合下,在李白一而再、再而三地“邀鬥”下,張瑄不應該退避三舍一一與他一分高下又如何?如果能壓住詩仙李白的風頭,張瑄個人的名望豈不是會更上一層樓?

可惜她們並不懂張瑄的心思。

在場衆人中,大概也就只有崔穎明白,張瑄之所以不迴應李白的“挑釁”,並不是畏懼,更不是擔心會在李白麪前栽跟頭,而是認爲沒有必要。

事實上,以張瑄如今的身份地位,他所作之詩縱然才情略遜於李白,在場衆人也會給予很高的評價,喝彩聲甚衆。因爲張瑄手裡的權力。

這就跟皇帝與臣子鬥詩,皇帝的詩好與不好並不關鍵,關鍵之處在於,誰敢指摘皇帝的詩才不佳?

既如此,他又何必去跟李白計較什麼詩文上的短長?

顯然沒有任何意義。

但李白卻明顯有些不識趣、不識時務了。如此咄咄逼人,張瑄的姿態再高、涵養再深,也生出了幾分怒火,覺得這人有才則是有才,其實卻有些不知進退自命不凡的樣子。

李持盈嚇了一跳,生怕李白的蔑視和傲慢,會徹底激怒張瑄。

雖然李持盈覺得張瑄也是名士,不會因爲一點言語上的細節跟李白“較真”,但張瑄如今畢竟身居高位,在權力高層站着,自有其不可挑釁、也不容挑釁的威嚴。

李持盈趕緊瞥了張瑄一眼,見張瑄神色不變,沒有“惱羞成怒”,這才暗暗鬆了口氣。

張瑄淡然笑了笑,“不作詩、不與太白先生鬥詩,便是風度心胸、格局不夠嗎?先生這話,張瑄看倒是失了當世詩仙的風度。”

“太白先生詩才絕世,名冠天下,號稱詩中仙人,天下公認。與太白先生相比,張瑄些許才學其實不值一提。故而,今日上元詩會,張瑄實不願班門弄斧貽笑大方。”

“不過,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文采風流之事,向來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誰敢妄言自己天下第一,那就純屬是一種無知了。”

“太白先生以爲然否?”張瑄揚手指着李白,嘴角曬然一笑。

李白傲然一笑,“李白自不敢稱天下第一,但自信在這詩文上,並不曾落於人後——白願與大將軍當面一比高下,爲娘娘、殿下和諸位大人助助興!”

李白一則是真驕傲、真有底氣,二則是有意激將。他好不容易逮到這樣的機會,肯定是不想輕易放過張瑄這塊“試金石”,拿定了主意要與張瑄鬥一鬥,借張瑄搏上位。

張瑄的火氣漸漸升騰起來,但面上卻是平靜從容。

李白這話一出口,很多人都開始起鬨叫好,萬春更是嘻嘻笑着坐在那裡拍掌稱好道,“是啊,張大將軍,空口無憑、有詩爲證,鬥一鬥,比一比,纔是真本事。”

楊玉環也暗暗一嘆,柔聲道,“子瞻,既然李太白再三邀鬥,本宮看你也不必謙讓了。

張瑄的眉梢一揚。

他揮了揮手,向前行了幾步,揚手指着城樓下載歌載舞歡聲笑語的人羣,聲音突然變得低沉起來,“娘娘,殿下,諸位大人,在張瑄看來,詩文不過是一種娛樂的工具,頤養身心即可;而一身所學、真正的大境界者,絕非是日日舞文弄墨、吟詩作對自樂樂或者衆樂樂,而應是化爲報效國家兼濟天下的實際行動。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張瑄以爲,這方是天子士子所堅持和秉承的大節操、大氣度。”

“張瑄所願者,大唐江山興盛,政通人和,百姓富庶……安得廣廈千萬間,能庇天下寒士盡歡顏——這便是張瑄有生之年所要努力追求的目標和境界。”

“至於詩文一事,又何必計較一時之短長?!孰高孰低、孰強孰弱,又有何妨?徒費精力、沒有意義!”張瑄猛然向下揮手,然後又回首來望着衆人,目光清澈,聲音慷慨而激昂。

楊玉環和楊三姐兒聽了張瑄的話,眸光中光彩連連,柔情閃現。而萬春,則歪着頭紅着臉喃喃吟誦着,似是回味得癡了。

李亨眼前一亮,暗暗點頭。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安得廣廈千萬間,能庇天下寒士盡歡顏。”王維長嘆一聲,起身來向張瑄長揖爲禮,“大將軍如此境界,如此風骨,如此心胸氣度,王維自愧莫如了。”

蕭復等年輕一輩的權貴士子,正等着看張瑄的笑話,突聽張瑄這番不疾不徐從容慷慨的“境界論”,也不由都漲紅了臉,呆在了那裡。

蕭復雖然嫉妒張瑄,但也不是沒有見識。他心裡不得不承認,單是張瑄這番視野和境界,就不是他所能比的。

崔穎心神激盪,歡歡喜喜地擡頭望着自己的夫君,俏麗的容顏上神光湛然。

不用再比試什麼詩文了,張瑄與李白的境界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真是沒有比的必要了。縱然張瑄作詩不如李白,也不能影響張瑄成爲大唐朝廷的一代頂樑之臣。

張瑄心懷天下、志在輔國安民,文韜武略皆出類拔萃,而李白不過是一介文士,詩才再高終歸還是落了下乘。

這是在場大多數人的真實感受。

原本對兩人的詩文比拼充滿了期待,但聽了張瑄的有感而發之後,這份期待就淡去了。

陳希烈等老臣暗暗長嘆:難怪張瑄以如此年紀便縱橫朝堂,這等心胸豈是常人能及?

李持盈暗暗一嘆,扭頭望着李白。

李白臉色微紅,怔怔地站在那裡,目光閃爍着。

李白並非不學無術之輩,張瑄的話自然深深打動了他。由此,他對張瑄原本不良的印象立即扭轉了過來。

他本來以爲張瑄不過是善於投機鑽營、賣弄權術而已,與李林甫、楊國忠等屬於一類人,不成想張瑄竟然心懷兼濟天下的至誠胸懷。

就憑這番見識,這人應該不是奸佞之人。李白深深地望着張瑄,心裡暗暗點了點頭。

只是李白恃才傲物百訃度天卝唐卝吧快速更訃新與你分享自視甚高,要想讓他因此就熄滅了心中與張瑄一決高下的念頭,怕也是不可能。反而,這樣更加激起了他的好勝之1心。

李白大踏步走過去,向張瑄長揖,朗聲道,“治國安邦,李白不如大將軍,但這詩文傳世,大將軍亦不如我!”

說完,李白平視張瑄,傲然微笑。

張瑄無語地笑了,也是無可奈何地笑了。

這李白也太清高、太孤傲、太目空一切了。

儘管張瑄不得不承認,論起吟詩作對,這大唐天下比李白強的人還真不算太多。縱然是放眼歷史,在這個領域,李白也算得上是拔尖的人物了。

只是這等恃才傲物,終歸還是不合羣、要與這個時代和社會脫節的。

張瑄回望着李白,輕輕搖頭。

李白此舉肯定有在李亨面前“毛遂自薦”心思在內,但這種個性爲文可以,爲人和爲官就很不討喜了。這樣狂放不羈,李亨心裡怎麼會喜歡?

張瑄搖着頭,深深望着李白,輕輕笑了起來,“太白先生的自信和傲氣,着實讓張瑄無語。”

“這天下有才之士,如若過江之鯽,只是有人願意顯露才華、如太白先生一般人前顯赫,而更多的人則寧靜淡泊不爲世俗名利所動……太白先生切莫小視了天下人。”

張瑄的笑聲漸漸變得冷淡起來。

“李白卻知大將軍並非隱士元詩會,大將軍何苦謙讓至斯?”李白針鋒相對,看這架勢,今晚張瑄若是不作詩,他是不肯罷休了。

李白說着凝視着張瑄。他當然是驕傲的,但卻沒有驕傲到一根筋。到了這個份上,他之所以還扯住張瑄不撒手,主要是因爲潛意識裡想要靠鬥詩來壓張瑄一頭,爲李持盈出口氣。

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262章 捷報再入京師!第347章 大婚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200章 監軍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310章 母老虎第358章 勸反第294章 李騰空犯案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332章 猜疑第400章 感動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7章 羞煞蕭復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108章 鴻門宴(1)第110章 ;鴻門宴(完)第16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448章 皇帝的心太大!第364章 勸降第305章 家宴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332章 猜疑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358章 勸反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306章 親情高於政治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406章 范陽定!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110章 ;鴻門宴(完)第109章 鴻門宴(2)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64章 楊貴妃召宴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354章 回靈州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89章 殺機!危機!(下)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368章 部署被打亂!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43章 榮歸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38章 太真仙子賦第16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142章 槍打出頭鳥第231章 奪軍權!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63章 指點迷津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283章 史詩之戰(5)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115章 兵臨宮門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429章 選秀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106章 安祿山和李琬終於進甕了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
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262章 捷報再入京師!第347章 大婚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200章 監軍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310章 母老虎第358章 勸反第294章 李騰空犯案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332章 猜疑第400章 感動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7章 羞煞蕭復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108章 鴻門宴(1)第110章 ;鴻門宴(完)第16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448章 皇帝的心太大!第364章 勸降第305章 家宴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332章 猜疑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358章 勸反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306章 親情高於政治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406章 范陽定!第396章 黃袍加身第110章 ;鴻門宴(完)第109章 鴻門宴(2)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64章 楊貴妃召宴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354章 回靈州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89章 殺機!危機!(下)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368章 部署被打亂!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43章 榮歸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38章 太真仙子賦第16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142章 槍打出頭鳥第231章 奪軍權!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63章 指點迷津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273章 移民之亂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283章 史詩之戰(5)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115章 兵臨宮門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429章 選秀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106章 安祿山和李琬終於進甕了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