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

楊家衆人飲畢,皆用熱切的目光注視着楊國忠。

之前的楊國忠就已經算是楊家一族在長安的代言人,而如今楊國忠登堂拜相,更是成爲楊家的一棵大樹,爲楊家族人遮陰避涼的。

當然,所有楊家人包括楊國忠在內,最大的靠山還是宮裡的楊玉環。如果沒有得寵的楊玉環,楊家人狗屁都不是。這種無上的富貴榮寵,其實並不牢固,旦夕之間或許就會蕩然無存。只是這一點,時下沒有幾個楊家人能清醒地認識到。

虢國夫人算是一個聰明人,知道楊家的權勢來自於楊貴妃,該高調的時候高調、該低調的時候低調,所以雖然平日裡極盡奢華,但卻很少囂張外放,過多樹敵。不像其他的楊家人一樣,飛揚跋扈不可一世。

楊國忠微微有些志得意滿的目光從衆人身上掃過,然後就端着架子淡淡道,“蒙聖上恩寵,某今日奉旨入相。由此,我楊家算是在長安真正站穩了腳跟……某別無所求,只盼諸位能戮力同心,攜手一致對外。”

“某初掌相權,政局不穩,由此更需要諸位鼎力相助。從即日起,希望諸位能與某家共同進退……”

“楊家宗族累世之富貴,就掌握在吾輩手中。該何去何從,希望諸位自個兒都掂量掂量。某是大唐右相,領銜中書門下,此刻當與往日不同……吾輩應兢兢業業、克儉奉公,以樹楊家清譽、以報聖上隆恩,爲大唐社稷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日後,自某以下,楊家族人那些鋪張奢糜的飲宴、出行、日常等一應用度,該減的減,該免的免,切忌不要再落人口實,免得讓皇上對吾等失望。”

楊國忠如此大義凜然,駙馬都尉楊錡趺坐在那裡心裡暗笑:你楊國忠不過是一夯貨爾,不學無術,貪贓枉法,投機鑽營溜鬚拍馬能爲,這克儉奉公報效朝廷之說,當真是天大的笑話。

對於楊國忠的得勢,楊錡心裡其實頗不以爲然。他一向認爲,楊國忠鄙陋粗俗,不堪爲楊家代表,而他自己能文能武方是大器。只是奈何命運難以捉摸,楊家這些人還偏偏就是楊國忠爬到了高位上。

都處在同等的起跑線上,楊國忠能跑得更快更遠——由此可見,楊國忠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

因此,楊錡頂多是在心裡腹誹兩句,並不敢真正形於顏色。要知道,他雖然是駙馬都尉,但太花公主已經辭世,他只是一個空頭的駙馬爺。如果得罪了楊國忠,縱然是一家人,也會被楊國忠無情打壓。

“喏。”楊錡拱手朗聲一笑,“吾等唯三哥之命是從。”

楊國忠心滿意足地點了點頭,卻又轉頭向楊錡道,“某最近接到藩鎮和諸多下臣參奏李林甫結黨營私專權誤國的密報……李林甫雖死,但李家的影響尚存,爲了確保吾等楊家的地位,某……”

楊國忠頓了頓,聲音旋即變得陰沉壓抑起來,“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某決定,上奏朝廷,匡正歪風,革除奸黨——錡弟,汝不僅是駙馬都尉,還是侍御史,當率先起而彈劾,爲百官做個表率。”

楊錡一怔,遲疑道,“三哥,李林甫方薨,如若小弟就起而參奏,似乎……”

楊國忠眸子裡閃過一絲陰狠,淡淡道,“爲國鋤奸,何懼而有?李林甫禍國殃民,乃是天下人衆所周知之事……當然,錡弟可先向李林甫黨羽下手。如那囂張跋扈的御史中丞吉溫賊子——”

楊國忠說到這裡,想起昔日吉溫依仗李林甫權勢傲慢驕矜瞧不起自己的點點滴滴,不由冷笑着沉聲道,“此賊乃李林甫麾下第一干將,貪贓枉法無所不爲,實乃國賊,當先除之。”

楊錡不敢再質疑什麼,只得點了點頭。

……

……

當晚,張瑄在崔家飲宴。崔穎特意從玉真觀返回崔府,一起作陪,盡歡而散。

第二日上午,有些朝臣陸續往李府去拜祭李林甫,但多數人還在觀望。

而昨日左相陳希烈在第一時間去拜祭完李林甫,回到府中便心煩意亂地自斟自飲。後又聽說他的一些門生包括崔家的崔琚在內,都沒去李府拜祭,不由更加惱火,在府中咆哮良久,耍了半天的酒瘋才作罷。

陳希烈官拜兵部尚書、左相,封潁川郡開國公,但實唯李林甫之命是從,所謂高級走狗而已。因此,李林甫驟然而薨,對於陳希烈的衝擊很大。這些年,陳希烈與李林甫一唱一和可沒少擠兌楊國忠,如今楊國忠得勢,豈能有他的好果子吃?

陳希烈的鬱悶暫且休提。

整個長安城裡因爲李林甫之死,無形地籠罩上了一層風雨欲來的陰霾。只是長安作爲大唐第一都市同時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浮華的城市,這城裡的歌舞昇平之風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背地裡,當然是酒照喝歌照常舞照跳,飲宴狎妓者仍舊是紛至沓來。

平康坊裡,娼妓如雲,士子摩肩接踵。

崔煥與相熟的長安士子焦青有約,今日去平康坊的怡心園飲宴作樂,說白了就是去妓院找個樂子。崔煥就約上了張瑄一起,張瑄本不願去,後考慮到崔煥的面子,就答應同往。

長安城坊市規劃整齊,制度嚴密。以貫通南北的朱雀大街爲中軸,分東西兩區。平康坊位於東區第三街第五坊,東鄰東市,北與崇仁坊隔春明大道相鄰,南鄰宣陽坊,都是“要鬧坊曲”。而尚書省官署位於皇城東,於是附近諸坊就成爲舉子、選人和外省駐京官吏和各地進京人員的聚集地。

平康坊和崇仁坊夾道南北,考生和選人每年少則數千,多至數萬人,雲集京城赴選應舉,上述兩坊“因是一街輻輳,遂傾兩市,晝夜喧呼,燈火不絕,京中諸坊,莫之與比”,因此平康坊成爲諸妓聚居坊曲自可想見。

張瑄與崔煥、焦青二人並肩緩步而行,身旁不時匆匆行過一個個滿面春風的青年士子,乃至神情倨傲的達官貴人。

張瑄左右四顧,心裡頗爲感慨:這麼大的一片合法的紅燈區,不僅空前而且絕後了……這大唐風氣開放一至於斯,當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正行走間,一匹雪白的駿馬馳過,馬背上高坐着一個身材健碩臉色凝重面白無鬚神清氣朗的青年漢子,坐在馬上上身挺得筆直,而腰間則橫跨一柄紅纓寶劍。

駿馬當街馳過,濺起的塵土揚了焦青一身,焦青雖是普通官宦子弟,平日裡也識書達理並不驕矜,但也忍不住惱火道,“當街行馬、衝撞行人,真是豈有此理!”

_______

晚上肯定還有更新。

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第161章 錦被深處暗生香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128章 保太子第380章 下野?第448章 皇帝的心太大!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26章 趁人之危裝什麼正人君子第231章 奪軍權!第95章 遊說楊國忠(完)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360章 用兵如神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358章 勸反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325章 塵埃落定第16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43章 榮歸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194章 斬,立決!第106章 安祿山和李琬終於進甕了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83章 坦誠相對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128章 保太子第380章 下野?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16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236章 郭子儀絕望,張瑄如何處置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168章 衝冠一怒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111章 鴆殺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77章 楊勳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9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3)第341章 登基大典(1)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第147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下)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113章 喋血榮王府第283章 史詩之戰(5)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88章 殺機!危機!(上)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第35章 楊貴妃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17章 羞煞蕭復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358章 勸反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270章 李輔國之死第341章 登基大典(1)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
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第161章 錦被深處暗生香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128章 保太子第380章 下野?第448章 皇帝的心太大!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26章 趁人之危裝什麼正人君子第231章 奪軍權!第95章 遊說楊國忠(完)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360章 用兵如神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358章 勸反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325章 塵埃落定第16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43章 榮歸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194章 斬,立決!第106章 安祿山和李琬終於進甕了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83章 坦誠相對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128章 保太子第380章 下野?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16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236章 郭子儀絕望,張瑄如何處置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168章 衝冠一怒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111章 鴆殺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77章 楊勳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9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3)第341章 登基大典(1)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第147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下)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113章 喋血榮王府第283章 史詩之戰(5)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88章 殺機!危機!(上)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第35章 楊貴妃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17章 羞煞蕭復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358章 勸反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270章 李輔國之死第341章 登基大典(1)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