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現役武官制

章理和高堯康並轡走在通往靈州城的官道上,身後還有一大羣天理教和靈州軍武官模樣的壯漢策馬跟隨。後面更是簇擁着大隊的鐵騎,真是威風凜凜。

官道兩旁都是金燦燦的稻田,靈州的農夫都戴着斗笠在田中手割。看着他們的最高領主高堯康帶着鐵騎隊通過。這些曬得漆黑的農人們,全都大氣都不敢出一口。他們經過之處,無論男女,都一律向着官道彎腰鞠躬!

這樣的場面在大周共和國的鄉村,還有那個十三州合衆之國的鄉村,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雖然大周共和國有大量的封建殘餘,相對北宋在某些方面還存在倒退。但是大周的莊園主並不是封建領主。

他們擁有的僅僅是莊園的使用權——付出的代價是服兵役,對於下面的佃戶和僱農,是沒有任何封建權力的。

而且大周共和國的佃戶和僱農擁有暢通的上升道路,雖然不會一步登天變成“縣公安局長”,但是上升成爲公民,或者進入大城市成爲一個富裕平民,或者出海冒險搏一個富貴的機會還是非常多的。

另外,現在大周共和軍已經是冷熱兵器交替時代的軍隊了。在這個時代,騎士的地位開始下降,步兵的作用開始上升,而優秀的職業軍官變成了軍隊真正的核心。

所以大周共和國的軍事力量其實是以軍事學院出身的職業軍官(大部分出身騎士家庭)爲核心,以步兵、炮兵爲主力的。

在這種情況下,大周共和國的騎士已經不可能變成封建領主,而僅僅是富裕的小貴族農場主。

至於十三州合衆之國,雖然有國君,有貴族,但是絕不會有這種儼然的封建秩序,人家是資產階級自由化的!

但是在靈州這裡,經過二十多年的演變,一個封建騎士(武士)階級已經出現了!

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奇怪,靈州本就是西夏故地,根本沒有什麼平等的概念。

外來的高氏政權又得外抗朝廷,內製西夏遺民。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追隨高俅到靈州安家落戶的猛士和西軍、河東軍的騎士。

所以在高俅時代,靈州騎士的地位和特權就遠遠超過界河騎士(後來的周國騎士)。等到高堯康即位後,爲了安撫當時人心惶惶的靈州騎士集團,又不得不給予他們更多的特權和土地!

與此同時,靈州的府兵階層又因爲跟隨高俅兵敗,遠氣大傷(和騎士相比,府兵家庭的財富和規模都比較小,風險承受能力也就差了),漸漸消亡。

因此到了宣和六年的時候,靈州也和涼國一樣,建立起了以騎士爲中堅的封建統治。

大約1000個騎士家族臣服於高氏政權,佔有了靈州三分之二的土地,並且直接統治莊園內的民戶,代價則是承擔高氏政權的兵役。通過這1000個騎士家族,高氏政權可以隨時集中3000名以上的鐵甲騎兵和同樣數量的輔兵。

而餘下的三分之一土地,則由高氏家族佔有,所得用於維持高氏政權的日常開支。

在這樣一種體制下,靈州的勞動人民不用說了,當然淪爲了類似農奴的存在……

農奴當然不能大模大樣的直視他們的主公高堯康了!

“天理子,”早就習慣高高在上的高堯康也不看那些向他行禮的農奴,只是和章理說話,“現在官家遷都長安,我作爲臣下,自然該去朝見。順便探一下長安的情況,如果復古黨的那一套能在關中推行,那咱們就不可造次。如果關隴的豪強不服復古之法,鬧將起來,呵呵……”

“呵呵”的意思,當然不是什麼好事兒了。

在完成了向封建化的轉變後,靈州高氏政權也和西涼天理教政權一樣,都具有了較強的擴張性。

至於是追隨西宋尋找對外擴張的機會,還是以西宋爲目標,就得看西宋復古的情況而論了。

章理點了點頭,“我讓鳳鳴山和你一起去,再帶上3000匹西極馬,以貢馬的名義而去。”

“好!事不宜遲,我馬上起身出發!”高堯康笑了笑,“且看他如何復古?”

……

就在章理和高堯康在西北靈州密會,商定對宋方略的時候。已經在長安府城內安頓下來的大宋官家趙桓,正揹着手,在始建於唐末五代,現在已經非常破舊的城牆上踱着步子。

一個穿着紅色官袍的中年官員跟在他的身後,正滔滔不絕講述着什麼。

“……陛下,據臣所知,現在的復古黨人,是分爲武學派和文學派的。武學一派,都是武學宮出身的武官,主張速行復古,強行分配關中土地。文學一派,則是以原本的復古六君子爲首,都是文臣。他們主張緩行復古,不可強奪民田。兩派人物在出開封府西行的途中就開始爭吵,一路吵到此間。現在更是針鋒相對,真不知道會不會打起來?”

向趙桓彙報朝着復古鬥爭新動向的,正是太宰蔡攸。他和知樞密院事耿南仲一起,成了趙桓最相信的臣子了。

沒錯,趙桓現在就相信他們倆!最多還有一個掘開黃河大壩的杜充。

杜充現在官拜京西、河東兩路宣撫大使,東京留守,判河南府事。是西宋軍隊的前敵總指揮,對陣武好古的長子武義勇。

而蔡攸和耿南仲則分別掌握東西二府。

至於復古君子和復古軍人……太兇惡了!趙桓膽子那麼小,怎麼可能不害怕?

這兩夥人之前搞政變,殺太宰,煽動百姓衝擊宣德門,還擅自調動部隊陳兵萬勝門……簡直就是唐朝的藩鎮牙兵再世,趙桓相信他們不是腦殘了?

可是趙桓現在也不敢動他們了!

真是悲催啊!

本來應該將從中御的大宋官家,現在居然成了沒有槍桿子、刀把子的光桿皇上。

當然了,沒有槍桿子、刀把子的還不止趙桓。連一手煽動了開封復古革命的復古君子們,一不小心也把槍桿子、刀把子給丟了。

跑到長安府的新軍軍官們現在抱團結黨,形成了復古黨下的“武學派”,和以復古君子爲核心的“文學派”對立。

而造成兩派對立的原因,從表面上看就是復古變法的進度。

武學派激進,最好幾道大詔就把關中平原的土地都給分了。

文學派則保守,主張慎重推進均田制……至於如何推進,則需要從長計議。

當然了,在復古變法進度上的分歧,只是兩派對立的原因之一。

“陛下,”太宰蔡攸嘆了口氣,“臣還聽說,復古黨中的武學派還主張武官管軍……”

“武官管軍?”趙桓一愣,“現在不是武官在管軍?”

“陛下,他們的意思是要讓武官掌管兵部和樞密院……”

“什麼?”趙桓吸了口涼氣,回頭看着蔡攸,“消息可靠?”

“應該是可靠的……”蔡攸又是一嘆,“武學派的人認爲河北、河東戰敗的主要原因,除了兵力太少,就是武官不能全面掌軍。以文御武是不行的……”

趙桓語氣放沉:“那將從中御是不是更不行了?”

“陛下也聽說啦?”蔡攸苦笑着點點頭,“的確有這個說法……武學派的人認爲宮中不應該以中旨、陣圖干預指揮。軍事應該全權委託給樞密院和兵部,宮中和宰相只需要決定戰和大略。”

“反了!反了!他們怎麼敢……”趙桓也是昏頭了。人家當然反了,不反現在做皇帝的還是趙佶,哪有他的份?

“陛下息怒,息怒啊!”蔡攸連聲道,“文學派的人都是反對的……所以現在這事兒還沒拿到朝堂上討論。”

“他們一幫書呆子反對有用?”趙桓連連搖頭,顫抖着說,“現在兵權在人家手裡啊!”

他現在是真的急了,不僅急,都有點後悔了。根本就不應該支持什麼復古黨,也不該把老爹從皇位上趕下去。

現在怎麼辦?

復古黨文武兩派分裂,武學派擺明要奪軍權。如果軍權完全入了武學派之手,以後大宋官家的生死廢立,還不都是一幫有文化的武夫說了算?

“陛下,”蔡攸也是束手無策,只好安慰趙桓道,“文學派還頂着,應該能頂一陣子的。

現在的關鍵就看趙鼎和宗穎什麼時候能把黃金白銀運到。有了錢,軍隊就能暫時安撫住。也有辦法贖買土地了……”

趙鼎和宗穎所率領的運輸金銀的部隊現在沒了下落,沒人知道他們在哪兒了!

現在復古黨的分裂,也與這事兒有關係。

“可要是他們一直沒消息呢?”趙桓問。

“那就……”

蔡攸搖搖頭,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如果不在關中均田分地,那麼現在包圍西宋朝廷的軍隊就都是僱傭軍。

僱傭軍是要發軍餉的!

靠關隴這點破地盤,能搜刮到幾個錢?不趕緊分地,新軍隨時再來一次兵變!到時候蔡攸這個太宰,會不會也被人給宰了?

想到這裡,蔡攸蔡太宰就是一陣哆嗦。

這個官兒,真是太難當了……

第383章 叛徒的救贖第二十一章 半片老紙(求收藏,求推薦)第266章 最強軍師第202章 奪命的寫真第466章 地產興邦 九第1258章 貨幣戰爭第800章 兒臣趙乾順 七第268章 西門女俠的煩惱第73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七第769章 高俅冤枉 十第1364章 大宋式的勝利第594章 徒孫第948章 合衆之國 中第1482章 讓大汗先走第七十章 有理想的和尚(求推薦,求收藏)第931章 好大的隱患第1325章 阿骨打之死——周軍動了第1442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221章 入黨第402章 東華門外落馬第320章 洞房中的立法會第五十一章 潘家有女初長成第345章 商人的手段第827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四第672章 常敗爲王第631章 有腐敗第217章 最好的時代第1282章 真理有點小第277章 誰做塞外之王?第354章 范進不哭第341章 大藝術家第712章 中計了,沒錢了第605章 安得房奴兮 上第十七章 摹本也貴(求收藏,求推薦)第357章 立憲老爺第1407章 靖康恥要來了第636章 從菜市場到公民城市 下第1409章 共和國的煩惱第1273章 滿朝親貴有公敵第1060章 戰爭與和平——鬥法和出家第169章 畫仙觀 下第1228章 大遼真的崩了第1376章 宣和復古——嶽衙內進步了第444章 點亮燈塔 一第1152章 大宋朝廷的如意算盤第99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北丐延禧第344章 平州張覺第1085章 想當宰相米友仁第464章 地產興邦 七第1136章 官家,有人要賣國!第99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蘇轍請郡第503章 這很封建 十八第1166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二第279章 能一手牽一個嗎?第823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完第820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一第698章 強盜來了 下第232章 一路有你相伴第九十章 米芾第319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下第1141章 金融不好玩第1246章 國崩之危 二第1395章 西北王第473章 房奴 一第129章 當童貫遇上了馬植(求收藏,求推薦)第1080章 抄襲的最高境界第117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五第610章 誰是好漢 三第97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王牌第878章 鍾大頭,冤大頭 上第879章 鍾大頭,冤大頭 下第1016章 兵臨城下——甩鍋第1477章 殷人保留區第846章 我們是來搞建設的第1014章 兵臨城下——大遼天兵來了第624章 假的生女直第760章 高俅冤枉 一第98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跑了,跪了第653章 太壞了第1464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從今天起一更)第1198章 北海道,渤海州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72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第1148章 現在要進攻!讓契丹人去防守吧!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550章 以德服人 二第502章 這很封建 十七第219章 奸臣奸黨第1284章 怎麼人人都有炮了?第1084章 小米監軍第399章 客自遠方來 上第1223章 軍國 六第1354章 南宋VS北周?第491章 這很封建 六第160章 送你升官發財(第四更)第1339章 好一個武義久第675章 敵在開封府 三第1449章 鐵牛第753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三第1395章 西北王
第383章 叛徒的救贖第二十一章 半片老紙(求收藏,求推薦)第266章 最強軍師第202章 奪命的寫真第466章 地產興邦 九第1258章 貨幣戰爭第800章 兒臣趙乾順 七第268章 西門女俠的煩惱第73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七第769章 高俅冤枉 十第1364章 大宋式的勝利第594章 徒孫第948章 合衆之國 中第1482章 讓大汗先走第七十章 有理想的和尚(求推薦,求收藏)第931章 好大的隱患第1325章 阿骨打之死——周軍動了第1442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221章 入黨第402章 東華門外落馬第320章 洞房中的立法會第五十一章 潘家有女初長成第345章 商人的手段第827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四第672章 常敗爲王第631章 有腐敗第217章 最好的時代第1282章 真理有點小第277章 誰做塞外之王?第354章 范進不哭第341章 大藝術家第712章 中計了,沒錢了第605章 安得房奴兮 上第十七章 摹本也貴(求收藏,求推薦)第357章 立憲老爺第1407章 靖康恥要來了第636章 從菜市場到公民城市 下第1409章 共和國的煩惱第1273章 滿朝親貴有公敵第1060章 戰爭與和平——鬥法和出家第169章 畫仙觀 下第1228章 大遼真的崩了第1376章 宣和復古——嶽衙內進步了第444章 點亮燈塔 一第1152章 大宋朝廷的如意算盤第99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北丐延禧第344章 平州張覺第1085章 想當宰相米友仁第464章 地產興邦 七第1136章 官家,有人要賣國!第99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蘇轍請郡第503章 這很封建 十八第1166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二第279章 能一手牽一個嗎?第823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完第820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一第698章 強盜來了 下第232章 一路有你相伴第九十章 米芾第319章 武好古的牢籠 下第1141章 金融不好玩第1246章 國崩之危 二第1395章 西北王第473章 房奴 一第129章 當童貫遇上了馬植(求收藏,求推薦)第1080章 抄襲的最高境界第117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五第610章 誰是好漢 三第97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王牌第878章 鍾大頭,冤大頭 上第879章 鍾大頭,冤大頭 下第1016章 兵臨城下——甩鍋第1477章 殷人保留區第846章 我們是來搞建設的第1014章 兵臨城下——大遼天兵來了第624章 假的生女直第760章 高俅冤枉 一第98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跑了,跪了第653章 太壞了第1464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從今天起一更)第1198章 北海道,渤海州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72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第1148章 現在要進攻!讓契丹人去防守吧!第235章 忠臣馬人望第550章 以德服人 二第502章 這很封建 十七第219章 奸臣奸黨第1284章 怎麼人人都有炮了?第1084章 小米監軍第399章 客自遠方來 上第1223章 軍國 六第1354章 南宋VS北周?第491章 這很封建 六第160章 送你升官發財(第四更)第1339章 好一個武義久第675章 敵在開封府 三第1449章 鐵牛第753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三第1395章 西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