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貨幣戰爭

大周共和二年,五月初八。

就在五月初四運動發生後的第四天,遠在天津的武好古就接到了楊戩所書寫的報告。

楊戩是大宋宮廷出身,在皇城司裡面有不少朋友。所以很容易就探聽到了事件的概況——五月初四的亂子是由四學學生伏闕上書,反對武好文賣國而起的。

也不知怎麼,上書忽然變成了大規模的抗議。至少有十萬開封府百姓參與其中,抗議奸商操作房價、糧價。在抗議過程中,還和開封府的廂兵發生了多起衝突。場面一度失控,最後朝廷一面逮捕武好文,還查封了幾家據說操縱了房價、物價的商行;一面調動新軍彈壓。才把亂子給壓制下去。

“怕是還要亂啊!”

天津市,元首宮,大書房。武好古正和幾個心腹在開小會,討論剛剛得到的開封府動亂的消息。

武好古嘆了口氣,第一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怎麼會?”米友仁笑着,“不是已經平下去了嗎?”

“呵呵,”武好古笑着,“平下去了?分明是朝廷讓步了。

現在開封府的那些暴民看到了自己的力量,還會像以前那麼順從嗎?而且開封府的物價騰貴,房價高昂,又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以後啊,亂子還有的好鬧了。

元暉,大郎,咱們必須要從開封府撤資了。”

“元首,”同樣在開封府坐擁大筆投資的蘇大郎皺眉問,“真有那麼嚴重?開封府的錢可容易賺啊!”

開封府的手工業不發達,普通老百姓也賺不到什麼錢。但是房地產和金融業卻非常發達,是個賺大錢的地方。

武好古笑着:“不能把錢都賺光了,留一口給別人吧……開封府的房價漲不了太久了!咱們須得設法從中抽身,能賣的都賣了。把金銀抽回天津府,現在看起來還是天津好啊。”

開封府的變亂,讓武好古看到了北宋朝廷的虛弱。不僅是對外虛弱,對內同樣虛弱。根本無力壓制以四學生爲代表的新式或半新半舊式的知識分子。

而且開封府的朝廷也不敢貿然使用新軍彈壓開封府的變亂,因爲駐開封府的新軍幾乎都是由本地人組成的——募外鎮壯士倒是可以鎮壓開封府的百姓,但是外鎮募兵太容易被軍官控制,對朝廷太過危險。

除非朝廷廢棄新軍軍官,再恢復禁軍兵將不知的傳統……

但是現在宋國新軍又有了尾大不掉之勢,不是輕易可以廢棄的了。

所以大宋朝廷,現在已經陷入了武好古想要儘可能避免的革命陷阱中去了。一方面朝廷必須依靠開封新軍保衛;另一方面,開封新軍又被新式軍官和開封市民影響。

而宋朝新式軍官大部分都很窮,開封府的市民同樣生活困難。

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開封府很有可能在未來變成一個革命搖籃!

如果真的變成那樣了,開封府的房產還有什麼投資價值?法蘭西大革命的時代誰吃撐了去投資巴黎的房產?

“可是那麼大筆的金銀抽回來又往哪兒投呢?”蘇大郎思索着問,“光是萬家行持有的土地、房產就價值一千多萬啊!如果全部拋售,再償了貸款,也能抽回七八百萬緡,至少可以兌成100萬兩黃金。”

“咱們現在存了多少金銀了?”武好古問。

“大周銀行裡面存了大約3100萬兩白銀,另外還有200萬兩黃金。”大周銀行總管潘興業也參加了今天的會議。

他管着的大周銀行並不對外營業,而是一家銀行的銀行,也就是中央銀行。根據大周共和國的《民法典》,凡是在大周共和國境內(包括本土和殖民地)開業經營的銀行、質庫、金銀絹帛交引鋪、長生庫等等。都必須將所吸收存款的兩成,兌換成金銀,上存到大周銀行作爲備付金。

另外,大周共和國政府也會將財政庫金,兌換成金銀存入大周銀行。

而蒐集到大量金銀的大周銀行,雖然不直接參與放貸收息的買賣,卻也有自己的生財之道——遠程匯款和金銀兌換。

遠程匯款是指天津匯往星州(南洋都護府駐地)的匯款業務,包括銅錢和黃金,都可以從天津匯往星州。白銀當然也可以匯,不過很少有人會這麼幹。因爲白銀的價格呈現東貴西賤,在目前的天津市,一兩黃金可以兌換到六兩白銀。而在星州,一兩黃金則可以兌換到八兩白銀。如果到了紅海和地中海間的西奈共和國,一兩黃金則可以兌換到十兩白銀。到了西歐,一兩黃金則可兌換到十二兩白銀。

東西方之間巨大的金銀差價,就成了大周銀行獲利的機會。大周銀行每年秋季都會利用海軍炮艦南下巡航的機會,將一定數量的黃金送上炮艦,運往南洋星州的分行。然後再星州將黃金換成白銀,在次年春天運回天津市。

而紀憶控制的京東銀行和南洋都護府開辦的南洋銀行,則會將星州的黃金運往西方,換成白銀再運回。

通過這個過程,東西方間的金銀價格,正在慢慢接近。而大量的白銀,也因此匯聚到了天津市的大周銀行金庫。

“天津銀行金庫裡面也有不少白銀,”武好古點點頭說,“大約也有兩三千萬吧?大相國寺長生庫和潘記銀行手頭也有不少白銀……幾方面加一塊兒,沒有一億也有八千萬。是時候發行銀幣了。”

發行銀幣的計劃,早在武好古割據燕地前就開始制定了。當時的計劃是由天津銀行、京東銀行聯手鑄造“一兩”幣。

一兩幣重一兩,用銀同合鑄而成,其中白銀佔85%,銅佔15%。和白銀的兌是一枚一兩幣換一兩白銀。和銅錢的兌價,則是一枚一兩幣兌換1540文,也就是不足陌的兩緡。

也就是說,一兩幣的鑄幣稅就是百分之十(鑄造過程中有損耗和人工),對於銀行而言是個穩定的收入來源。如果能把市面上能夠蒐集到的白銀都鑄成一兩銀幣,上千萬的收入也能有了。對於私鑄而言,卻沒有什麼利益。至少“真銀私鑄”是不行的。

不過武好古推出一兩幣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爲了獲取鑄幣稅——真的要鑄造上億枚銀幣也不是一兩年就能完成的,多半要忙活上十年。所以每年可以獲取的利益也不是很多。

武好古推銀幣的目的,主要是爲了給“銀行券”的發行提供一個“錨”。

所謂的銀行券,則是私交子的進化版。也就是由銀行發行的可兌換紙幣,或者也可以看成一種可流通,可兌換的無息債券。

這種紙幣和後世由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是不一樣的,是由商業銀行發行的。沒有中央銀行背書,全靠商業銀行自己的信譽做擔保。

當然了,在中世紀是不會有多少人用真金白銀去換銀行券的,無論發行方是誰。因爲金銀是良幣,銀行券是劣幣,只有劣幣驅逐良幣,少有良幣主動兌換成劣幣。至少在驅逐完成之前,這樣的情況不會大面積發生。

但是銀行券還是能夠大行其道,因爲這種可兌換可流通的票據,擁有放大基礎貨幣和降低市場利率的作用。

金銀作爲基礎貨幣,數量是很少的。如果沒有銀行券去放大,那麼市場必然是不斷緊縮的。高利率和通縮就會同時存在,對於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而銀行券則可以作爲銀行信貸的工具——銀行通過貸出銀行券,製造出更多的流動性,從而降低利率,活躍市場。

“大宋的錢引就快垮了!”武好古思索着道,“所以咱們也得張羅銀幣和銀行券了,要不然市場利率就得漲得不像話了。銀幣年內就發行,銀行券明年推出……銀行券盯住銀幣,一兩幣兌一兩券,只能由符合資質的大銀行發行。”

“錢引會垮?”潘興業難以置信,“不大可能吧?”

蘇大郎也不相信,“元首,錢引不錯啊,兌換銅錢都是一比一。怎麼會垮?”

“當然會垮!”武好古笑着,“錢引和什麼掛鉤?鹽、茶、酒、鐵嗎?”他搖搖頭,“不夠的,主要還是房產,開封府的房產。開封府的房產一年的交易額上億,官地發賣每年隨隨便便就圈回幾百萬上千萬。而朝廷一年發出的錢引不過兩千多萬,怎麼都不會垮。除非開封府的房子大跌!”

“開封府的房子會大跌?”武好古的“首輔”米友仁一怔,“老師,咱們要進軍開封府了?”

“進開封府?”武好古笑了笑,“那幫騎士、府兵嗷嗷叫着要打仗了?沒有吧?”

大周國的軍事公民當然有極強的擴張意願,但也不一直擴張、擴張、擴張的。而是和騎士戶、府兵戶的繁衍生息掛鉤,在他們的下一代成長起來前,軍事公民們是沒有太強的擴張動力的。

“咱們不打,開封府的房子怎麼會跌?”米友仁道,“老師,一百多年來,開封府的房子基本上是隻漲不跌的。”

武好古搖搖頭,“那是過去了!而現在,開封府無房、無錢、無妻的苦漢子已經鬧起革命來了!”

第413章 不一樣的綠色第274章 高人第二十四章 唱賣 三 (求推薦,求收藏)第724章 精兵是怎樣練成的 下第659章 又有妙計了第1235章 前面捉了個南霸天第1212章 三家同盟——太后生了第1180章 共和國的崛起——大遼還有救第1267章 復古黨人 二第1463章 武好古老了第四十六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上第1293章 錢荒了第579章 論道 九第五十六章 西園雅集第847章 國際奸臣武大郎第八十二章 梁山寇 五(求收藏,求推薦)第1103章 黑鍋背起來第1399章 一起來宰肥豬吧第380章 忠奸如何辯第210章 張擇端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第302章 梁山是這樣用的第245章 遼東路第454章 殿前武士 五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509章 這很封建 完第458章 地產興邦 一第875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完第1273章 滿朝親貴有公敵第1239章 大宋真封建第659章 又有妙計了第258章 在歷史的機遇面前第377章 要宮變了?第562章 我們做裁判員第280章 夜訪相府第949章 合衆之國 下第97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坑到爪哇國去了第441章 船政學堂 下第1340章 天佑皇宋第1198章 北海道,渤海州第481章 房奴 十第720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五第99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北丐延禧第762章 高俅冤枉 三第1340章 天佑皇宋第445章 點亮燈塔 二第1349章 百萬歲幣第1241章 野人女真第842章 高麗徵夷大將軍第1358章 當打仗變成了生意第825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二第460章 地產興邦 三第542章 奸黨的崛起 十第367章 高度自治第647章 常敗將軍第503章 這很封建 十八第1400章 革了地主老財的命第129章 當童貫遇上了馬植(求收藏,求推薦)第637章 房奴猛男西征 一第912章 關隴的幽靈 中第620章 海東霸主 三第1426章 光明頂第683章 奸商和戰爭第581章 論道——奪道統第1497章 閃電戰?第1332章 阿骨打之死——完了第874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三第七章 造假團伙 (求收藏,求推薦)第99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蘇轍請郡第97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四第815章 卑鄙無恥殖民者第947章 合衆之國 上第175章 賺錢的路子可真多啊第1431章 發現號第1222章 軍國 五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105章 海上有云臺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381章 勉爲其難聽個政第115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五第1449章 鐵牛第79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完第271章 西門嫁給誰?第1220章 軍國 三第765章 高俅冤枉 六第751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一第868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八第1148章 現在要進攻!讓契丹人去防守吧!第265章 爲國捐精第934章 好大一盤棋 下第390章 好男兒 中第139章 潘巧蓮和趙佶的故事 (第三更,求首訂)第115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四第668章 宋人果然狡詐第132章 好學生,好兄弟(求收藏,求推薦)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418章 千年大計第343章 遼人的盤算第1116章 國賊,軍亂 七第1061章 終於可以賣國啦!第896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七
第413章 不一樣的綠色第274章 高人第二十四章 唱賣 三 (求推薦,求收藏)第724章 精兵是怎樣練成的 下第659章 又有妙計了第1235章 前面捉了個南霸天第1212章 三家同盟——太后生了第1180章 共和國的崛起——大遼還有救第1267章 復古黨人 二第1463章 武好古老了第四十六章 潘巧蓮寫真圖 上第1293章 錢荒了第579章 論道 九第五十六章 西園雅集第847章 國際奸臣武大郎第八十二章 梁山寇 五(求收藏,求推薦)第1103章 黑鍋背起來第1399章 一起來宰肥豬吧第380章 忠奸如何辯第210章 張擇端第1013章 兵臨城下 一第302章 梁山是這樣用的第245章 遼東路第454章 殿前武士 五第167章 媚上和欺下第509章 這很封建 完第458章 地產興邦 一第875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完第1273章 滿朝親貴有公敵第1239章 大宋真封建第659章 又有妙計了第258章 在歷史的機遇面前第377章 要宮變了?第562章 我們做裁判員第280章 夜訪相府第949章 合衆之國 下第97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坑到爪哇國去了第441章 船政學堂 下第1340章 天佑皇宋第1198章 北海道,渤海州第481章 房奴 十第720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五第99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北丐延禧第762章 高俅冤枉 三第1340章 天佑皇宋第445章 點亮燈塔 二第1349章 百萬歲幣第1241章 野人女真第842章 高麗徵夷大將軍第1358章 當打仗變成了生意第825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二第460章 地產興邦 三第542章 奸黨的崛起 十第367章 高度自治第647章 常敗將軍第503章 這很封建 十八第1400章 革了地主老財的命第129章 當童貫遇上了馬植(求收藏,求推薦)第637章 房奴猛男西征 一第912章 關隴的幽靈 中第620章 海東霸主 三第1426章 光明頂第683章 奸商和戰爭第581章 論道——奪道統第1497章 閃電戰?第1332章 阿骨打之死——完了第874章 輪到武好古倒黴了 三第七章 造假團伙 (求收藏,求推薦)第99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蘇轍請郡第97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四第815章 卑鄙無恥殖民者第947章 合衆之國 上第175章 賺錢的路子可真多啊第1431章 發現號第1222章 軍國 五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105章 海上有云臺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381章 勉爲其難聽個政第115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五第1449章 鐵牛第793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完第271章 西門嫁給誰?第1220章 軍國 三第765章 高俅冤枉 六第751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一第868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八第1148章 現在要進攻!讓契丹人去防守吧!第265章 爲國捐精第934章 好大一盤棋 下第390章 好男兒 中第139章 潘巧蓮和趙佶的故事 (第三更,求首訂)第1158章 共和國的崛起 四第668章 宋人果然狡詐第132章 好學生,好兄弟(求收藏,求推薦)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418章 千年大計第343章 遼人的盤算第1116章 國賊,軍亂 七第1061章 終於可以賣國啦!第896章 存天理,滅邪魔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