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

在中國一副中興氣象的同時,遠在東海彼岸的島國之上,已經綿延了超過百年的戰國時代,似乎也真是有了終結的氣象。

與幾十年前的日本相比,那種某大將倉皇來報有五十名強敵來襲的情形不多見了,各家大名已經將各小勢力或是剷除,或是收服,只剩下寥寥無已的幾大勢力,每一家都是擁有數萬人左右的兵力。

比如十幾年前“上洛”的織田信長,在其第一次入京都時,他的盟友德川家出兵助陣,加上織田家和其餘幾個小盟友,一共湊了兩萬農兵,就這樣還擊敗了六角家和三好家,擁立了新的將軍,上洛成功。

等到了現在,織田家光是常備兵而不是農兵就超過當年的數字了,在擊敗了武田家的騎兵之後,織田信長派出柴田勝家,羽柴秀吉等重臣經略各地,他自己改稻葉山城爲歧阜城,仿周文山在歧山的例子,除了中國的毛利家和本願寺之外,整個日本已經幾乎沒有幾家能和他掰腕子的勢力了。

在這個時候,誰都相信,織田氏一統日本,擁立公家,自己成爲新的幕府已經最多是三五年內的事,日本的戰亂,終於可以平定下來了。

“參見右大臣閣下!”

在高大的日式閣樓之內,第三層的寬闊房間之中,被稱爲大魔王的佛敵織田信長歪躺在地上,身上只有一張席子,兩個年輕的武士跪坐在他身體的左右兩側,目不轉睛的看向趴伏在十步之外覲見大名。

相對於其餘的人,眼前這人身材實在太矮小了,大約只有不到一米五的身高,身體又瘦,躬伏在地上,頭髮也是不多了,看起來就象是一隻掉了毛的猴子。

雖然心裡這般想,但這些少年武士受過嚴格的訓練,絕不會在臉上顯露出任何的表情。

況且,眼前這人也是不能夠輕視的,已經擁有百萬石高的領地,麾下大票能征善戰的武將,能在一個商人家裡長大,以一個普通的町人成長爲織田家現在最具實力的大名,本身也說明了眼前這人的實力。

“猴子啊,好久不見你了。”

被織田信長稱爲“猴子”的這位大名,便是後來名氣不下於信長,開創了日本戰國時代終結的局面,成爲關白,後爲太閣,赫赫有名的一代豪強,豐臣秀吉。當然,現在這個人還叫羽柴秀吉。

以前,因爲是町人的身份,秀吉在織田家尋得的第一個差事就是足履,也就是專門負責替織田信長拔封的下人,從這個職位,再到足輕,侍大將,部將,奉行,城主,大名,一路走來,秀吉自是付出比常人更多十倍的艱辛……不用多說,日本這樣階級分明的國度,一個下層人走到最上層,付出的東西,絕對比其餘國家要多的多。

信長以前是叫秀吉“猿”,後來叫猴子的人多了,便也隨衆人一起叫,秀吉習慣了,倒也絲毫不覺得有慚愧之意。

“此次前來,是有一些軍務,另外有一件要緊的事,想與主上商議。”

“先說軍務。”

“是!”

秀吉毫不懷疑,以信長的暴燥性子,自己敢有質疑或是猶豫,會遭遇什麼樣的疾風暴雨,事實上,他見的多了。

當下侃侃而言,最近他在中國的軍事行動十分順利,打的毛利家節節敗退,同時還威脅到信長的老對手上杉謙信,這些成績,足可叫信長高興。

“哈哈,打的好,猴子,我要和你喝兩杯,慶祝一下!”

雖然已經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但信長和當年“尾張的大傻瓜”時沒有任何不同,做事率性而爲,沒有應該或不應該的想法,他當即擊掌,令人取來好酒,他與秀吉對坐共飲。

這個時候,主君與臣下的氣氛就變的親切的多了,秀吉感覺機會良好,趁機將自己心中所思說了出來。

“又是想攻打唐國?”信長歪着脖子,看着秀吉,狂笑道:“你這猴子膽氣還真是劍豪的水準啊。”

“打下唐國,主公可爲唐國皇帝。”

信長沉默下來,天並不熱,但他的額角也有一點汗珠顯現出來。對這個狂人來說,當唐國皇帝,也是一個難以想象的誘惑,同時,他也有一種十分可怕的感覺。

這番對話,對這兩人並不是突如其來,而是秀吉一種整體大戰略的體現,事實上在天正五年之前,也就是信長第一次上洛成功之後,秀吉就曾經在征戰之餘,考慮到結束日本戰國之後的事情了。

在他看來,日本不過是一小國,無法真正凸顯自己和主公的威能,最好的道路,就是征服唐國,以朝鮮爲跳板,再攻入明朝,最後,統一三國。

用秀吉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混元一宇,“顯佳名於三國”。

這無疑是瘋狂的想法,但對當事人來說,這種想法並不是毫無來由,也絕不是空穴來風。

事實上日本對明朝的瞭解一直沒有停止過,從嘉靖年間到萬曆,這幾十年來,倭寇就是日本的第一手情報來源,然後彙集在長崎的中國人也或多或少給日本人提供着最新的情報。

在秀吉的想法來說,明國雖大,卻毫無力量,寫給信長的信中,秀吉曾經大吹牛皮,形容“我軍攻明,如大水崩沙,利刃劈竹,無堅不摧!”

當年倭寇在大明沿海的勝蹟,毫無疑問就是秀吉底氣的由來。

大明嘉靖年間,倭寇橫行中國沿海,深入內地,曾經攻佔多個州府,在戚繼光等名將興起之前,明軍雖然調集大軍,卻屢戰屢敗,戰績十分難看,甚至幾十個倭寇一至,可以嚇跑一城的軍民,縱使當初的倭寇多半是沿海的中國海盜,真倭並不算多,但整個對明朝武力很輕視的看法,卻是在日本流傳開來。

在秀吉的認知之中,明朝就是這樣的形象,大而無當,大而軟弱,只要信長在三五年內統一日本,集結二十萬百戰精銳,滅明絕無問題!

事實上後世的中國人總是嘲笑秀吉太過狂妄

,其實這廝只是挑錯了時間而已。他動手是萬曆十九年到二十年,那時候雖然萬曆已經怠政,不見朝臣,但張居正打下的底子太豐厚了,庫藏豐厚,繼續足夠,明朝不僅打了壬辰倭亂一役,還打了寧夏一役,再加上楊應龍一役,三大徵打完,用銀超過千萬,如果不是張居正十年之功,明朝哪有這個能力打三大徵?

到萬曆四十年之後,努兒哈赤開始作亂,憑藉六萬男丁的小部落,四萬核心兩萬披甲,輕鬆奪得遼東全境,到皇太極手中,輕鬆將蒙古收服,朝鮮收服,數次入關,戰火一直燒到南直隸邊緣,然後中國內亂,清軍入關,龐大的帝國被一個兩萬披甲的小部落給征服了。

看到這麼一段歷史,以一國之力,二十萬精銳倭軍,徵明之業,果真是不可能實現的迷夢嗎?

“這件事已經很久未提,近來又是你和部下吹牛皮了吧?”信長擦了擦汗,他雖狂妄,還是感覺眼前的秀吉過於瘋狂。

這個町人,這個猴子,因爲出身的過於卑賤而被人嘲笑,現在一心想以更大的功績來證明自己,這種心理,信長十分明白,越是貴族出身的人,身上可能有很多毛病,但這種急於證明自己的毛病,只有出身卑賤的人才會有。

能力越大,就越瘋狂,秀吉就是最明顯的例證。

“最近和部將們喝酒。”秀吉很坦然的道:“加藤清正說,如果將來能征服大明,他想當寧波城守就滿足了。”

“還有個傢伙,就說最少給他二十個縣當封地,一個縣最少有十萬石,他也就成二百萬石高的大名啦。”

“哈哈,你的部將們還真敢想啊。”

日本是小國窮國,但稻米較爲高產,其餘的物資十分缺乏,或者說,日本的發展較爲畸形,到目前爲止,連金銀銅都不能自己採煉,比如銅錢,日本市面上流行的銅錢全部爲明朝鑄造,甚至有不少宋錢,畢竟明朝的鑄錢並不算多,宋人的銅錢就很多了。因爲貴金屬不足,所以日本的貴族都以“石”來計算領地,象信長半部下半聯盟的德川家康,他的領地就有二百萬石的年收入,是一個實力很強勁的大名。

不過坐擁二百萬石的德川家又嚴重缺乏金銀,在信長第一次上洛時,就是贈送了兩口袋黃金給德川家,最終是德川家康提供農兵的一大動力。

當時日本的農民,一顆梅子,一點大醬,加上一點米飯,就是豐盛的一餐,論起被盤剝之慘,倒是遠在中國的農民之上。

以中國之大,一年田賦不過兩千六百萬石,以日本之小,所有大名加起來恐怕也是和中國相差不多,固然是中國還有正賦之外的各種補充,日本基本上只是田賦爲主,但日本貴族擠壓農民的本事,可見一斑。

若是果真將二十個江南的縣當成封地給日本大名,恐怕二百萬石很輕鬆就擠出來了。

各種狂言,秀吉邊飲邊談,過不多時,將信長也是說的大爲心動了。

(本章完)

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十一章 衝突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九十章 說古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五十章 賜金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七十章 異人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一章 山村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二十章 長兄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
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見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十一章 衝突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九十章 說古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五十章 賜金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七十章 異人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一章 山村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二十章 長兄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