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的浪濤,不知疲倦地一次次撲上沉寂的海岸,在礁石上撞得粉碎,留下漫天的白沫,和轟然的巨響。
只是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碼頭區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七曜花環商行北地行商執事歐倫,忍不住久久的在岸邊駐足觀看。
嗯,歐倫現在已經從副執事升爲了執事,邁過了人生中從副職到正職的,這至關重要的一個坎。
在他這個年紀,說一聲前途無量,毫不爲過。
不過,每每來到瀚海領,他總感覺自己像是一隻,只能在森林地表腐葉中蠕動的史萊姆,前進的太慢,太慢了!
上一次看到這裡時,還是一片坍塌的海岸,條石散落在清澈的海水裡,綠跡斑斑;一排排早已腐朽不堪的木樁和石墩,歪歪斜斜的插在沙灘上;鏽跡斑斑的鐵環,半埋在卡滿泥土的石縫裡;某些年代久遠的建築殘骸,甚至和石頭完全嵌合在了一起,彷彿它們生長出來時就是這個樣子。
現在,這片殘垣斷壁,已經變成了一個熱火朝天的大工地。
堆積如山的材料之間,一艘海船的巨型骨架已然成型。
這段時間,兢兢業業的矮人索爾廠長,帶領着分配給他的領民和半人馬,切削木材,鋪設龍骨,固定肋板,釘合船殼……兩班倒,連軸轉,除了睡覺就是幹,總算是趕在領主計劃的時間線內,完成了這艘大船的主體制造。
在略顯簡陋的翡翠海灣新船塢內,這光禿禿的巨獸骨架靜靜地臥着,工人們如蟻羣般忙忙碌碌,進行最後的船板鋪設和縫隙填塞。
空氣中混雜着新鮮木材的清香和防水漆料刺鼻的氣味。
讓人感覺古怪的是,它沒有桅杆座,沒有槳窗,只有一個被套起來的巨大尾舵,以至於看到它的第一眼,見多識廣的歐倫幾乎把它當做了一個固定的水面平臺。
或者是浮動碼頭?
那位年輕的領主說這玩意是船,連煙囪都沒有,要怎麼行動?
難不成靠那些微弱的電力? 身後的記錄員顯然也是這樣想的,發出了小聲的嘟嘟囔囔,顯然還在對剛纔瀚海衛兵那句“此處禁止魔法拍攝”忿忿不平。
“這種連桅杆都沒有的破船,難道要全靠魔法陣驅動嗎?有錢也不能這麼糟蹋吧!”
嗯,瀚海領主有錢,商行的每個人都知道,在過去這一年中,瀚海一家的大宗採購,就佔到了七曜花環北地行商所交易量的五分之一。
歐倫上位執事,哪怕競爭者再眼紅,都撼動不了。
“少發牢騷,通知附魔師團隊,抓緊幹活!”
這艘大船的圖紙再怎麼完美,工藝再怎麼精湛,終究還是有幾道逃不過的工序。
第一是防水。
木板和木板之間結合的再緊密,也很難完全杜絕滲水,所以這些縫隙,都是要用特殊的麻絲材料填充之後,用產自幽暗森林外圍的“史萊姆膠”再刷上一遍。
按照傳統造船工藝,刷完史萊姆膠之後,得在防水狀態下靜置暴曬四到五個月。
瀚海領可等不了這麼久。
所以,就需要工匠中的附魔師們來加速這一過程。
這些附魔師雖然都沒達到一轉,但是作爲商會專門供養的技術型人才,擅長的就是各種輔助法術、魔法陣、符文、卷軸等等,很快,他們飛速的架起了幾座“驕陽”魔法陣,魔法靈能之焰溫柔的開始炙烤。
特地前來觀賞的陳默按下了計時器,同時在場的多個攝像頭都開始全方位記錄。
法力靈晶在陣眼中嗡嗡作響,空氣中的水汽彷彿被瞬間蒸乾,船殼上的膠質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乳白變爲透明,表面泛起細密的光澤。
嗯,這些資料送回去,老家又要頭疼好一陣子了。
每隔十幾分鍾,附魔師的頭頭都會停止魔法陣運行,帶人快速的檢查一遍,然後調節“驕陽”魔法陣的法力靈晶搭配,繼續下一個階段。
最多也就四十分鐘左右,附魔師的頭頭第五次檢查完畢,舉手示意。
商會的協調員滿臉堆笑:“領主大人,執事大人,附魔師們已經完成了防水膠的固化工作,您可以安排人檢查了!”
真快!
當然,也是真貴! 陳默看着那一組十二個穿着商會魔法袍的傢伙,心裡癢癢的。
一旦有機會,自己無論如何也要搞一組這樣的附魔師出來,實在是太有用了! 檢查是個漫長的過程,索爾帶着工匠們爬船艙的時候,領主邀請歐倫和隨行人員共進了一份豐盛的午餐。
接下來,下午的活更大。
要給整條船上桅杆啦。
之所以沒用傳統的桅杆和蒸汽驅動,當然是爲了應用來自藍星東夏的黑科技系統。
不是陳默不想節約運力,但瀚海領情況特殊,雖然有了船,他依然無法解決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船員。
在海上乘風踏浪,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做的到的,哪怕是一艘小帆船,沒有足夠時間的歷練也玩不明白。
在瀚海的領地上,能湊出一批不暈船的就已經不容易了,會駕駛操船的,一個也沒有。
所以,傳統的桅杆,風帆這一套系統,就算是裝上了,沒有合適的海員,也沒人能弄得明白。
至於蒸汽輪機,這玩意工藝倒是挺成熟的,和魔偶動力,並稱爲繁星大陸上的兩大通用動力來源。
但是,陳默居然遭到了該死的技術封鎖。
蒸汽輪機的主要供應方,矮人的重要聚集地之一的霜嵐公國,拒絕了瀚海領的採購。
明面上的理由給的很足,第一,這是高端戰略物資,要審慎評估資格;第二,訂單排滿了,得先申請再等待;第三,到達瀚海的路上都是戰區,不安全。
實際上,那因素可就複雜了。
霜嵐公國不大,且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也處於一個標準的四戰之地,上下左右都是比它強的政權。
按道理說,誰強大了都得來錘它一下。
但是,也正是因爲它的地理位置過於重要,不僅扼守着巨龍之脊山脈上唯一的低地山口,同時也直接連通着從棲月王朝到鏡湖王國,過紅樹高地,至溪月聯邦,到達南端的白銀公國的這條縱向交通線,所以,誰都不能容忍自己的敵人和對手佔據這個核心交通樞紐。
誰敢打霜嵐,就有極大概率遭到羣毆。
說到底,還是大陸局勢過於均衡,沒有一家獨大的時候,這種戰略要地的小國就有了拉攏的價值。
所以,霜嵐有點像是一個“中立國”的地位,和各個大國的關係都不錯,甚至不接壤的霧月神庭都相談甚歡。
同時,因爲這種交通要道加相對安全的環境,霜嵐也成了各個種族躲避戰爭的首選,最大的矮人族羣,鐵臂族羣,就在霜嵐公國擁有一塊不小的地盤。
那麼,左右逢源的霜嵐,看不起瀚海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同時,瀚海領現在得罪的勢力似乎也不少,誰知道有沒有什麼傢伙在背後搗鬼。
總之,這差點讓陳默沒吐出血來。
我,東夏接班人,老家都已經飛天遁地上月球了,我要什麼都是予取予求,現在在本地買個蒸汽機,你告訴我這是高端戰略物資……
卡我脖子?
陳默無奈的從老家弄來了一套混合動力系統。
在船體制造的時候,東夏提供的工程圖紙就已經爲這套系統留好了空間,在本地艙體建造完畢之後,造船廠又用了足足十五天的時間,在細緻到每一顆螺絲位置的視頻指導下,完成了龍骨加強筋,合金船肋,桅杆底座的安裝,將電池組、電機和推進器放置就位。
整條船一共用了六根主桅杆,技術來源爲東夏的智能可收納折迭風帆,每根重量爲1.74噸。
是不是看着眼熟,沒錯,這是防止陳默同學一直升不了級,那就運一根用一根,慢就慢點。
還是那個思路,先解決有無的問題。
因爲暫時還運不來大噸位的吊裝設備,陳默不得不借助商行的附魔團隊,來完成風帆集成桅杆的安裝。
附魔師們開始起新的魔法陣。
這玩意相當於一個超大型的法師之手,驅動靈能之力,將粗壯的桅杆一根一根插入船體上固定好的桅杆底座之中。
附魔師們圍繞着巨大的桅杆構件佈下複雜的法陣,符文線條在地面亮起淡藍色的光輝。
法力共鳴使得空氣微微震顫,在主控師的操縱下,龐大的桅杆被無形的魔法之手緩緩擡起,穩穩的對準船體基座,在細微的金屬齧合聲中緩緩下沉、鎖定。
整個過程,充滿了力量與精準結合的美感。
當所有桅杆全部安裝就位之後,最後一步,所有無關人員全部離船,半人馬電工組上船,開始完成最終的線路連接,傳感器檢查,控制系統確認,以及導航設備調試。
全艦採用直流電力發動機,吊艙式推進器,合金螺旋槳推進,同時配備了全套的風帆動力系統。
六面風帆,可以根據感應器採集的風速、風向數據,結合前進方向自主實時調整風帆的攻角,在逆風條件下都仍能通過Z形機動,獲得不錯的推力。
當風力足夠的時候,船體前進過程中,還能進行動能回收,給電力設備補電。
只要設備不出故障,缺電的情況,應該永遠都不會在這艘船體上發生。
駕駛系統方面,雖然目前還沒有衛星定位,但是,以手動設置、加水面雷達、加水底聲吶,加地形記憶等整合而成的全套智能操控系統,基本可以實現在近海,有明確標誌物的情況下,短程和中程的自動駕駛和躲避礁石。
最大程度上規避了瀚海領缺乏有經驗老水手的短板。
三月初,防波堤打開,海水灌入,船體進行了首次海試。
三月十日,第二次近海航行完成,在海港領民的一片沸騰的歡呼聲中,領主大人親自給這艘船命名:“啓明號”。
三月十五日,啓明號的武器系統調試完畢,包含一門遠程主炮,一門輕型速射加防空炮,一套蜂巢無人機偵查兼打擊系統,以及一個小隊的人族入階戰士,一百二十名民兵加船員的防護力量,全部就位,整裝待發。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半人馬野戰集團軍小隊,七成的半人馬暈船,剩下的也出現了明顯的不適應症狀,最終沒有一個能上船的,全軍覆沒。
陳默暫時還沒有大建海軍的想法,畢竟在沒有搞定海族之前,戰艦也只能在岸邊轉圈圈。
最終成型的這條大型電動風帆戰艦,滿載排水量約一千九百噸,扣除自重和武器系統之後,可載重量在九百噸上下。
武器裝備還是太吃負重了。
在啓明號第二次海試完成,各項數據發回藍星,經確認一切正常後,終於開始了第一趟遠行。
北上,北上! ——
劉載嶽同志率領的瀚海之刃,在獲得了雷霆崖部落的允准之後,一路向東,晝夜兼程,抵達了白鹿平原最東端的海岸線。
澎湃的海浪,無情的拍打着這片海岸。
老牛站在一處高聳的礁石上,頂着鹹澀的海風久久的凝望南方——那是瀚海領的方向。
“首領,我們抓到了幾個本地的人族,他們說,這裡有好幾個海灣,水深都夠,應該停得下家裡來的大船!”
短爪眯着眼睛,小心翼翼的站在一塊岩石上,保持着自己略低於首領,但又不至於讓領主說話還要彎下腰的高度,手舞足蹈的報告。
海灘這一片,獸族懶得來,自然就成爲人族的躲避區。
雖然這裡的土地較爲貧瘠,出產有限,但是有經驗的人族可以通過在海邊撈一撈海貨,捕捕海魚,也能勉強活的下去。
只是,沒了獸人的襲擾,自然也沒了獸人營地的庇護,遇到流竄的匪幫,那隻能自求多福。
“好!給領主發報!”
老牛就這點好,他智商不高,所以從來不費那個腦子,一切聽領主安排。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瀚海之刃】的成員們開始在海灘後方一片相對平坦的砂石林地建立起臨時基地。
獸人士兵們揮舞着巨大的斧頭清理灌木和矮樹,人族士兵則負責搭建簡易的營帳和防禦工事,防禦夜間可能出現的野獸或是小股匪徒。
隨後,老牛派出了好幾支小隊,沿着海岸線分別向兩面展開探索,每到一處看起來不錯的深處區,就垂下海底探測器,收集水下的信息。
花了六七天的時間,他們最終在一片被本地人叫做海螺口的地方,確認了一片深水港區。
這裡的海面位於陸地的南方,右側有一片巨大的蛤蜊形礁石,有效的阻擋了風浪的侵襲,離岸十幾米,海水深度就達到了二十多米,且水底沒有亂七八糟的暗礁。
雖然有些狹窄,算不上什麼特別好的大港,但是一次停一兩艘大船,還是毫無問題的。
接下來,就是建設簡易碼頭和豎立標誌。
食人魔成了施工的主力,沒有大型工具,他們就依靠魔法和蠻力,一點點的在礁石上砸出一道緩坡,同時清理周圍的碎石,開出一塊可以停船的泊位。
接下來是標誌物。
老牛在臨近海灘的位置豎起了一根近二十米長的大木,頂端插着一面巨大的、用獸皮和鮮豔染料繪製的紅色旗幟。
看起來像是獸人部落的營地,不過自己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瀚海領的先遣隊。
旗幟上面的頂端,還懸掛了兩枚太陽能燈,分別向左右兩側的斜向發出橙色的光芒,雖然不那麼亮眼,但是足以穿透茫茫海霧,讓海上的行船在十幾公里外就看見它。
等待的日子似乎格外漫長。
老牛每天都會爬上標誌杆所在的岩石,一次次向瀚海的方向眺望,海平面一如既往的空曠,只有海鳥和永不停歇的波浪。
直到那天下午,負責瞭望的士兵連滾帶爬地衝進營地,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船!大船!打着紅旗,有信號燈,朝我們來了!”
整個營地瞬間沸騰了!所有人一窩蜂的衝向海邊,擠上高處的礁石。
遠方的海平線上,一個優雅而巨大的白色身影正破開海面的霧氣,緩緩駛來。
它的船身線條流暢而有力,甲板上非常清爽,幾根簡潔粗壯的金屬桅杆,張開着寬闊的智能風帆,鼓盪着風力一路前行。
當然,最大的特點,還是它沒有煙囪。
老牛幾乎立刻就確定了,這是領主大人的船! 哨兵們開始打出燈光信號,營地後方,三堆烽火沖天而起,這是最終確認的訊號。
這艘遠行而來的大船,正是來自瀚海的“啓明號”。
這艘戰艦暨運輸船緩緩駛入海螺口,放下小艇,完成對接,並最終慢慢靠近了岸邊的臨時碼頭。
緩衝氣囊和木樁輕輕壓在巖壁上,跳板架起,全副武裝的瀚海衛兵率先走下,開始建立警戒線。
老牛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皮甲,扶正胸前的徽章,大步迎了過去。
從這一刻開始,什麼剃刀要塞,旗山山口,都已經沒那麼重要了。
這片白鹿平原的格局,即將從這個隱蔽的港灣開始,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