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槍復仇成功!槍王用自己做誘餌,迷惑了雲上飛和所有的鳳凰隊員,讓他們以爲這次襲擊有什麼問題,成功的拖延了時間,讓自家的隊員能夠完成包圍圈,而已經成爲甕中之鱉的鳳凰,雖然也非常努力的想要掙脫,但最終還是失敗了,獵槍雖然也是慘勝,可畢竟最後站在場上的,只有他們的隊員。
雲上飛很鬱悶,回到休息室的他,第一時間查看的便是剛纔自家的戰鬥錄像,他連其他戰鬥的結果都沒有在意,專心致志的看着戰鬥錄像,而關注的重點,當然是獵槍的行動。
當他看到獵槍從最初的偷襲騷擾開始,就已經開始佈置包圍圈的時候,露出了非常驚訝的表情,這個時間比他想象的提前了很多,在他看來,這個時候雙方的局勢還非常的不明朗,現在就佈置這樣一個巨大的包圍圈,那就有些孤注一擲的感覺了。
在雲上飛看來,這個時候的獵槍,應該還是有很多更加穩妥的做法的,比如說利用追跡者一系電子隱蔽的優勢,快速的進行穿插襲擾,然後讓其餘大部隊靠近鳳凰,擔當誘餌的同時,也可以伺機進行攻擊,在石林鬼城這樣的地圖上,鳳凰無法完成大規模的集中,這對於獵槍來說是個很大的機會。
但是槍王放棄了這樣的機會,反而去賭那樣一個很有可能中途夭折的戰術,這對於以穩定著稱的鳳凰和雲上飛來說,很難想象。
之後,他又看到自己的衝鋒命令恰到時機的撞破了獵槍的戰術,這個時候,雲上飛沒有高興,而是一頭冷汗,那個時候真的只是碰巧,雖然有點獵槍很詭異的感覺,但並沒有察覺他們的戰術。雖然破壞了對手的戰術,但對於沒有看出對手的目的,雲上飛還是非常的自責。
鳳凰開始衝鋒,這是第二個關鍵點,而之後的第三個關鍵點,便是槍王親自帶隊的突襲了,而這。也是看到錄像的雲上飛最無法原諒自己,最爲鬱悶的一個關鍵點。
他已經看出,鳳凰實際上距離衝破包圍圈已經不遠了,那個時候只要不理會槍王的突襲,然後繼續衝鋒,就會很快在雷達上看到包圍圈上最近的紅點。到時候有了方向的指引,完全突圍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自己一貫追求穩定的性格起到了巨大的阻礙作用,看到槍王親自前來,就想當然的認爲這次的突襲不簡單,對方很可能要到達的目的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拖延時間。
而當現實沒有按照他的想法進行下去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當他看到倒地陣亡的槍王,和其他完全沒有任何動搖繼續戰鬥的追跡者,就明白了槍王已經將自己的陣亡算進了戰術之內。
雲上飛看到了槍王倒地陣亡,而獵槍的其他隊員將包圍圈構築完成的一瞬間,休息室內終端的光幕上,兩支隊伍的其他隊員還在繼續對戰,但是雲上飛的注意力已經不在那上面了。
他深深的嘆了一口氣,看了看身後垂頭喪氣的其他隊員。他明白,身爲隊長自己該做些什麼,接下來還有第二階段的比賽,與其在這裡嘆氣,不如好好的休息一下,看一看敗者組的比賽,或許還能找到更多的情報。雖然輸了這場戰鬥,但是鳳凰還將繼續在決賽中征戰。
隨着鳳凰戰敗,獵槍復仇,勝者組的比賽就已經完成了三場。還剩下冰山和血龍的比賽還在進行,看起來,本來不怎麼擅長持久戰的兩支隊伍,似乎並沒有立即結束比賽的樣子,反倒是敗者組,此時又有一場比賽到了最關鍵的時刻,看上去馬上就能分出勝負。
在魔鬼無壓力獲勝,火神勉強保留的現在,敗者組也經歷了和勝者組一樣的比賽時間,天魔和兄弟聯盟這一對互相剋制的敵人看上去還在互相妨礙着對手的,另一邊,諸神和聖堂的戰鬥卻已經到了最終決戰。
同爲世界級職業公會,諸神和聖堂的整體實力相差不多,但本身的建成經歷決定了他們不同的風格,此時的戰鬥,對於雙方來說都是輸不起的,因此,他們的風格在這裡發揮的淋漓盡致。
草根出身,一路戰鬥到現在,終於像滾雪球一般形成了世界級職業公會的諸神,有着戰鬥力強悍的精英隊伍,雖然他們自始至終就沒有多少資金,但強悍的戰鬥風格和處世原則,是他們壯大的最重要原因,雖然相比而言沒有多少資金,但隊員之間的默契卻是聖堂學不來的。
而從一開始就有着大筆資金去吸引成員購買裝備的聖堂,則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路子,論戰鬥力,他們的精英隊員大都是挖角得來的,凝聚力自然比不上諸神,但他們充裕的資金,完全可以爲他們的精英隊員打造出一身豪華的裝備,甚至還能設立數額不低的勝利獎金。
很明顯,如果限定裝備,那麼諸神就有着很大的優勢了,他們的個人實力明顯更強,而現在已經開放自制武器,這就爲聖堂帶來了很大的機會,如果不限人數,聖堂一定完爆諸神,但一百人的限制,卻同樣對聖堂是不小的掣肘。
因此,在數量限定,武器不限的這場戰鬥中,雙方都沒有明顯的優勢劣勢,從一開始就非常的公平,也正是因爲如此,兩支隊伍打到現在,纔算是進入決戰。
這場戰鬥關注的人不少,但也不多,兩家公會的成員以及支持者們都在看,但除此之外,關注的玩家就很少了,頂尖級的玩家,更是對這邊毫不理會。
原因很簡單,諸神擅長的正面進攻,聖堂也不怎麼使用精妙的戰術,於是兩支隊伍之間的戰鬥,自然而然的就變成了非常常規,非常無趣的正面對抗。
偵察,雙方都在做,但偵察卻對他們沒有多大的作用,簡單的偵察之後,兩支隊伍便衝了上來,開始進行正面對抗,觀衆們本以爲這樣的戰鬥會結束的很快,但結果卻是雙方的實力過於接近,從一開始,就是膠着僵持狀態。
這樣的狀態下機甲外裝甲耐久度的下降速度慢的驚人,而兩支隊伍又遲遲找不到擺脫這種狀態,搶佔主動權的穩妥方法,所以這場大決戰從開場不久之後開始,一直進行到了現在,纔算是看出了一絲結束的苗頭。
當然,這麼長時間的消耗,就算是下降速度慢,雙方的外裝甲耐久度也不多了,從耐久度上來看,戰鬥結束也就是幾分鐘之內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