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之前,《三丁目的夕陽》在國內獲得的觀影人數達到了30多萬,累計票房2000萬人民幣。
寒假開始後,華夏的電影市場也正式進入了賀歲季。大量專精賀歲題材的國內商業片和有限的好萊塢大片,都會爭奪這塊市場的資源。任何票房表現不好的影片,院線方面給出的排片率會急速下降。
經過兩天的磨合搏殺,排片率被擠掉一部分水分之後,《三丁目的夕陽》最終日均票房穩定在了每天五六百萬人民幣、不足十萬觀影人次的程度上。
考慮到這部片子國內人沒共鳴,暫時也就這樣了,以後等歷史來檢驗吧。一個寒假過完,至少可以夠上億元俱樂部的一員了,也算是把顧誠個人的品牌影響力消耗得差不多了。
對於國內電影圈而言,02年以前是“億元俱樂部”頭銜比較值錢的年代。自從02年老謀子的《英雄》上映之後,國產片票房過億已經開始變得不像當年那麼稀罕了,每年至少都能有那麼兩三部。
到了05年,連《無極》這種被網民惡搞噴成“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東西,也能輕鬆過億。
這種局面要一直持續到08年,然後隨着米國金融危機帶來的全球產業鏈重組、國內高度重視文創產業、華夏電影市場瘋狂撈快錢,然後所有票房數據在未來七八年間會翻上十倍。
誠品影視的相關工作人員卻沒有顧誠那麼好的定性,他們還怕老闆責怪大家宣發工作不到位,一時人心惶惶。最後還是顧誠主動給大家表態,讓大家不要有壓力,於是纔沒人去在乎票房了。
顧誠本人,逼也裝了,態度也表了,預言帝也當過了。哪怕是公事公辦的算錢,考慮到文藝片沒有特效、沒有大明星,投資本錢不大,光靠扶桑那邊的票房,哪怕按照票房數的三折計算誠品影視的收益,也至少賺了五倍不止了。算上華夏和東夷,乃至將來的其他亞洲市場,賺個十倍不成問題。
事實上,整部片子投入進去的最大無形成本,是顧誠本人的時間。
折算下來,他至少投入了兩個月的全部精力去處理和這部電影相關的一切事務。如果純粹爲了錢的話,以他的地位和能耐,兩個月精力擺到哪兒不能賺更多的錢?
……
自從跟中島美雪見面談妥之後,顧誠就再也沒有親自過問過電影的事兒,他把寒假之前最後這幾天的精力,都投注到了yy娛樂方面,親自督導《誅仙》的正式收費改版工作。
因爲採用了項目負責制,所以《誅仙》的一切工作都由祖龍工作室的負責人王宇直接向顧誠彙報,越過了yy娛樂的行政層人員。
這天,是遊戲道具收費後第三天,算是“讓子彈飛”了一會兒,業績也明晰了起來。在yy娛樂總部,王宇拿着整理出來的數據,包括兄弟單位的一些經營數據,統一向顧誠報告。
“《誅仙》前天改版後正式開放了線上商城功能,進入‘免費遊戲、道具收費’的運營模式。更新後首日同時在線人數即突破30萬人,開放的百條線路每天至少有10個小時以上處於全部爆滿狀態,不得不開啓排隊等候模式。只有每天凌晨2點到早11點、下午3~6點可以確保不用排隊。
《誅仙》的電子版小說在某點中文網得到14萬人的均訂,另外在各大盜版小說網站上,根據可靠數據總計有超過600萬用戶全本讀過本書、1500萬用戶涉獵過本書。自去年年底完本以來,全套實體書在‘鐺鐺網’上銷量達到了3萬5千套……”
這些簡單的數據,顧誠粗略地聽了一遍,知道個大概就行了。他也不準備每個都聽,於是主動提問打斷了王宇:
“日活人數出來了麼?你剛纔說30萬人同時在線、百線全滿,所以在正式版我們設計的是一片服務器支持3000人咯?遊戲消費情況呢?我們畢竟是免費遊戲,同時在線人數說明不了盈利能力。”
王宇有些緊張,解釋道:“確實是設計爲3000人一條線,原先的《奇蹟mu》和國外的《魔獸世界》都是做五千人一條線,但是《誅仙》的單個用戶數據傳輸量更大,做3000人一條線技術上比較穩妥。
日活數據還沒出來,主要是有很多擁堵帶來的誤差和水分,後臺數據也……不過根據慣例,一個網遊的日活人數至少是同時在線人數的四到五倍,周活大約是同時在線的10~15倍、總有效用戶數是20多倍。所以,我估算《誅仙》的活躍用戶可以有400多萬,更翔實的數據本週一定可以拿出來。”
顧誠點點頭,不過他對王宇的這個估計值,還是持保留懷疑的。
因爲他知道王宇是按照普通的月卡或者點卡計費網遊的慣例在推測。但是實際上,當“免費網遊、道具收費”這種模式出現後,免費網遊的活躍用戶數與同時在線人數的倍數關係,會高出收費網遊好幾成。
這個道理其實說透了很簡單:
傳統收費網遊,往往更注重平衡性,靠把人拉在線上促進消費,所以往往很注重合作黏性,組隊打怪練級有加成,或者跟《魔獸世界》那樣不組特定職業構成的隊伍就下不贏fb。這種情況下,玩家更容易在熱門時間段扎堆上線。
要是所有公會裡其他成員都是約好了晚上7點開卡拉贊,一個魔獸玩家上午就算有時間,上線了也就逛逛拍賣行。
但是免費網遊注重氪金體驗,即使不願意過度破壞遊戲平衡性,多少也要保障“氪金可以省時間、換時間,更注重減少非組隊合作不可的難關”的用戶體驗。
在《誅仙》或者平行時空的《完美世界》裡,一個玩家一早上別人都在睡覺、他就上線修仙,遇到任務小boss打不過,氪金一張pve時專用的回血符,說不定就不用滿世界求組奶媽職業了。
所以,兩款最高同時在線人數差不多的網遊,其中一款免費一款收費,免費的日活人數肯定多得多。
但氪金網遊就算玩的人多,也不代表盈利能力就強。因爲這裡面還存在一個氪金轉化率的問題。
大多數做的不好的氪金網遊,有八成玩家一分錢都沒衝過也有可能。當然在顧誠這裡不至於那麼惡劣,因爲《誅仙》的平衡性設計還可以,定位成“稍微花點小錢就能獲得不少便利、節省不少時間。大量氪金也不能無限變強神擋殺神”。
如果走後一條路線,那就不是《誅仙》了,是史育豬的《征途》了。如今《征途》還沒有上市,巨人網絡這款未來會臭名昭著的網遊,現在還在研發測試階段。
“算了,別糾結日活人數了,你直接彙報氪金用戶規模吧,我要詳細的消費構成。”顧誠決定不再糾結細節。
“是,目前每天登陸的人數因該有將近200萬,其中前三天有過充值記錄的人數,大約是55萬人。
購買率最高的道具是雙倍經驗符和雙倍元神符,充值人數當中至少80%的人都買了。這兩個道具是很實惠的高度必需品,可以讓玩家的練級時間節省一半,售價也不貴,只要8元就能持續一週、20塊就能包月,相當於是月卡,但是比市面上所有的月卡都便宜至少一倍。
其他喇叭、傳送符、復活石這些收費道具銷量也非常高,佔到付費人數的七成以上。最後纔是時裝、翅膀、坐騎這些奢侈品,購買頻次很低,但單筆金額非常可觀,在剛剛開服的這幾天,翅膀帶來的衝動型消費金額總數,甚至超過了經驗符的消費……”
顧誠微微有些驚訝,然後問了一下定價策略,被告知目前最貴的時裝和翅膀都才定價88塊,很良心。但是這種東西一個賬號一輩子只要買一次就好了,所以以後銷售額肯定不如細水長流的雙倍經驗符。
他想了想,批評了王宇一句:“看來付費人數比例還是有點低啊,200萬人玩,居然才50多萬人買雙倍經驗符?區區二十塊錢,就能讓他們一個月裡練級經驗翻倍,那麼好的事情他們居然不幹?在網吧裡多練10幾個小時級,都能花掉那麼多上網費了吧?這方面得好好整改促進、拿出新的運營策略纔好!”
王宇覺得挺委屈,如今市面上並不是沒有其他免費網遊——從04年開始,免費網遊這種模式已經出現了,只不過沒有《誅仙》這種純3d可飛行的大製作免費網遊。
其他免費網遊的付費轉化率比《誅仙》還要低得多呢。
他覺得自己已經比下有餘了。
“顧總……我覺得我們是不是應該現實一點……確實有很多喜歡免費遊戲的玩家,沒有付費習慣的。”
顧誠犀利地反駁:“那難道這些人在‘免費網遊’出現之前,就不打遊戲了?這些人當初難道沒打過傳奇、沒打過奇蹟?你別告訴我都是今年剛剛觸網的應屆生啊。”
王宇的大腦高速地運轉着,辯解道:“那不一樣,傳奇和奇蹟是非掏錢不可的,他們會賣遊戲裡的裝備、寶石、遊戲幣這些東西換點卡。”
“那爲什麼現在他們就不能用遊戲幣和打到的裝備換……等等,我是說,爲什麼不讓他們直接換‘商城元寶’呢?”顧誠想了想,發現自己有些被繞到坑裡了,“你把支付寶的負責人給我找來,我覺得你們有必要好好聊聊怎麼促成‘元寶在遊戲裡的直接交易’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