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目光

在張家,朱瞻基見到了許久未見的卡爾索利。

在朱瞻基從西洋帶回來的一萬三千多歐洲人和阿拉伯人裡面,卡爾索利可以算是混的最好的一撥人之一。

索菲亞拋開長相,性格溫和,又有大明女性缺少的堅韌大氣,很快就贏得了原本是小戶人家的老彭城伯夫人的喜歡。

老彭城伯夫人性格直爽,要不是女兒成了太子妃,就是農村那種熱鬧人。

這種性格在皇家是很討喜的,要不然,她也不會得到朱棣的喜歡,允許她出入宮廷。

而她雖然成了彭城伯夫人,卻也閒不住,整日在貴族裡面做媒,這讓她得到了好人緣。

張武隨着朱棣出征,她優寧維喜歡上了索菲亞,絲毫不嫌棄她是個西夷人,不僅沒有把她關在家裡,還整日帶着她出門。

直到發現索菲亞有了身孕,纔好吃好喝地伺候起來。

因爲她的關係,卡爾索利也被張家接受了,貴族都接受了卡爾索利,官員們就更接受了,這對他融入大明有着很重要的幫助。

雖然許久沒有見他,但是他也聽到了不少關於他的消息。他如今主持的競技場建設,已經完成了地基澆鑄,開始砌牆了。

這個競技場一開始還不引入注意,但是當腳手架搭建起來,高度超過十米以後,就吸引了無數大明百姓去看稀奇。

論高度這個競技場跟報恩寺塔不能比,那個可是有二十層樓高。而競技場,最多隻有二十多米高。

但是在此之前,除了城牆,還沒有任何一棟建築有這麼大。長度超過了兩百米,寬度超過了一百米,這樣的建築可以算得上是龐然大物了。

以前的時候,工部不少人,包括吳中在內,對朱瞻基讓卡爾索利擔任總工還有些不服氣。

但是在高度結構上,西方的確有東方工匠需要學習的技術。

如今工部的那些人也都服氣了,這讓他的日子過的更加逍遙起來。

因爲誰都知道,技術官員在大明屬於低級官員,卡爾索利就是再有本事,也成不了大員,對其他人都沒有威脅。

現在他有朱瞻基這個後臺,女兒又嫁到了彭城伯府,不是涉及到巨大的利益,沒有人會跟他起紛爭。

而他還處於瞭解大明的階段,自然不會涉及什麼巨大利益,所以沒有人會爲難他,現在過的開開心心。

等老彭城伯夫人趕走了圍在他身邊的勳貴們,讓心愛的外孫休息一會兒,朱瞻基纔有空把卡爾索利喊來聊了幾句。

卡爾索利還沒有學會委婉,能跟朱瞻基說話,他就開心不已,直接問道:“殿下,據說皇宮和天地壇是最輝煌的建築,可是這兩個地方我都進不去,能不能給我一份手書,讓我進去看看?”

平日裡最維護朱瞻基形象的李亮都被忍不住逗笑了,絲毫不覺得卡爾索利是冒犯了朱瞻基。

王彥更是笑的眼淚都差點出來了。“殿下,這個老卡真是二桿子脾氣啊。”

卡爾索利早就習慣了大明人稱呼他爲老卡,他不僅無心糾正,還感覺這是一種親切的稱呼。

他這個時候也顧不得王彥他們的嘲笑,盯着朱瞻基的臉,想要得到一個答案。

朱瞻基笑着吩咐道:“王太監,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只要不是敏感區域,就對老卡開放,包括建築圖紙。希望過不了多久,就能給我大明培養出一箇中西合璧的建築大師。”

對科學技術保密,但是對建築設計,朱瞻基並沒有保密的心思。他身在還希望大明的建築風格能直接傳播出去,影響到世界上的每個國家。

文化輸出,在後世是每個國家都在盡力去做的,如今這個時代還沒有人注意到這個方面,但是朱瞻基不會疏忽。

當全世界都以大明的建築風格爲美,當全世界都以學習大明的文化爲榮,那個時候的大明,自然也就走到了世界的頂端。

皇宮和天地壇在這個時代是最爲神聖的場所,但是在朱瞻基看來,也就是那麼回事,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只要卡爾索利不是去故意褻瀆這些場合,讓他去觀摩學習,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張家的婚禮舉辦的非常熱鬧,有張氏和朱瞻基親自坐鎮,文武大臣們哪個都給幾分面子。

不過婚禮還沒有結束,宮中的孫林又傳來消息,前往亞歐邊境的唐賽兒她們,與一個瓦剌部落,發生了一場大型衝突。

神奇的是,面對四千多輕型騎兵的衝擊,他們贏了。

朱瞻基曾經多次想過唐賽兒她們會面對金帳汗國各部落的襲擊,從兩百年前,蒙元人建立金帳汗國,如今的金帳汗國早已不是原本以蒙元人爲主體的部落聯盟了。

洪武十三年,白帳汗脫脫迷失藉助帖木兒的力量擊敗大汗庭的權臣馬買,控制了欽察汗國的主要疆土,成了欽察汗國大汗,從此欽察汗全都出自白帳系。

金帳汗國呈現衰敗局面,花剌子模、克里木、保加爾逐漸從金帳汗國中分裂出去,金帳汗國同時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的侵襲。

但是,他們依舊控制了東起額爾齊斯河西部,西到斡羅思(俄羅斯)西北部、烏克蘭,多瑙河的下游,南起巴爾喀什湖西部、裡海北部、黑海,土庫曼斯坦西北部,北到北極圈附近的遼闊廣大地方(包括諾夫哥羅德)等地。

即便是帖木兒國,能控制的區域跟他們比起來,也相差甚遠。

朱瞻基一直將金帳汗國當做大明在陸地上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因爲俄羅斯,就是源自於他們之中的莫斯科公國。

這個如今還是一個小型地方勢力的公國,在後世卻因爲對土地的貪婪,成爲世界第一大國。

朱瞻基對金帳汗國關注,卻沒有想到,反倒是如今大部分部落已經歸附大明的瓦剌人,主動襲擊了唐賽兒他們。

“回宮,我要知道戰鬥的整個過程,他們是在哪裡發生的戰鬥,如今那個部落逃向何處。”

古今地名的不同,讓朱瞻基在很多時候看到情報,也不知道位置。只有看到地圖,朱瞻基纔會知道,原來這場戰鬥發生在這裡啊……

五千山東健兒在抵達北明山以後,他們受到了監軍亦失哈的歡迎,就連一直在外聯絡各部落的鄭亨,都還回來見了他們一面。

他們順利地從亦失哈的手裡接收到了朝廷爲他們準備的各種武器和火藥,食鹽等物資,然後不顧亦失哈的勸阻,在北明山只是休整了兩天,就踏上了漫長的西進之路。

在朱瞻基的安排下,他們這五千人本來可以在北明山接受一個月的正規培訓。但是不論是林三,還是高羊兒他們,都擔心自己的兄弟被朝廷拉攏,根本不敢接受朝廷的培訓。

但是,他們並沒有拒絕朝廷的兵書,以及派出的培訓人員。

他們這些人只有少部分的山賊和土匪,大部分都是老實本分的百姓,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行軍佈陣。

他們不敢在北明山接受培訓,但是不代表他們認識不到自己的短板,準備利用前往唐林城的這幾個月時間,好好地訓練一番。

朝廷一共派出了兩百人跟隨他們一起前往唐林城,這兩百人大部分都是老兵,斥候,正副統領是畢業於羽林衛學第一期的兩位年輕守備謝正和與劉高。

他們爲唐賽兒她們這五千人提供各種服務和培訓,充當嚮導,將他們帶到目的地。

北地的五月,草長鶯飛。

雖然這裡的夏天來到很晚,也很短暫,但是唐賽兒她們在最合適的季節進行萬里跋涉,有着羽林衛學士兵的定位和斥候的引路,他們並沒有遇到太多的困難。

但是,在這個連道路都還沒有的年代,萬里的跋涉遭遇的困難依舊是他們難以想象的。

從北明山前往唐林城,在蒙元西征的時候,已經打通了一條通道。

但是這個通道主要是輕騎兵的通道,那些車輛在這樣的道路上前行,十分艱難。

特別是經過許多河道的時候,因爲當地的一些部落爲了安全,拆毀了原本河上的橋樑,讓他們不得不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瓦剌部原本就生活中以葉尼塞河爲主的八河地區,他們在蒙元大興的時候南下,佔據了新疆北部色楞河地區。

也就是說,後世的整個東西西伯利亞,一直到蒙古和新疆,都是他們的地盤。

永樂十二年,朱棣北征瓦剌,直至土剌河。翌年,馬哈木等人被阿魯臺抓獲,運到應天府賜死。

在馬哈木之後,他的兒子脫歡繼任。他立元皇室後裔脫脫不花爲可汗,自爲丞相。

但是瓦剌部落因爲大明興旺而衰落,他們東部的部落許多都歸附大明,剩下的不想歸附大明的部落,退回到了八河地區。

他們已經不是大明的對手,他們的騎兵,面對大明的火槍,已經徹底失去了威脅。

但是在八河地區,他們依舊是毋庸置疑的霸主,不管是北方的野蠻人部落,還是西部的金帳汗國各部,他們都不敢與瓦剌人爲敵。

唐賽兒他們五千人一路西進,帶着充足的,能讓他們食用一年的糧食。

朱瞻基對他們也是下了血本了,給他們每人按五百斤麥粉提供了糧食,還給每人準備了二十斤種子。

雖然這些糧食不足以滿足一年的需求,但是他們手裡有武器,有工具,北地的森林裡面有着數不清的獵物。

當他們一路西行,這些糧食,還有那些食鹽,布料,都成爲了許多部落眼紅的目標。

但是他們人多勢衆,一般的部落根本不敢打他們的主意。

一直到他們橫渡葉尼塞河,抵達了瓦剌部落西部的外刺拉部落。

外刺拉部落居住在後世的德勒格爾河至葉尼塞河上游的原始森林中,住地爲八河流域。

他們過着以狩獵爲主、輔以漁牧的生活,爲“林木中百姓”一部分。人數衆多,有“禿綿(萬)斡亦剌”之稱。

在被大明驅逐出蒙古高原之後,他們不敢再東進,南下,只能躲在北地的森林中艱難度日。

對他們這些部落來說,不管是布料,還是食鹽,都是他們急需之物。

如今大明對待歸附的部落,願意提供各種精美的布料與鹽巴,包括香料。但是這些交易都被大明嚴格控制住了數量,他們自己吃夠,想要再轉賣就不夠了。

外刺拉部落野性未訓,不肯臣服大明,那麼他們自然也就沒有鹽巴可買,在他們部落之中,不少人都已經患上了無力症。

現實迫使他們只能向西南的白帳部落進行交易或者乾脆劫掠,那些哈薩克人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部落勢力,而突厥人更是抵擋不住他們兇猛的襲擊。

但是,他們只能欺負一些小部落,因爲實力的緣故,他們並沒有直接進攻中亞鹽池的能力。

唐賽兒他們攜帶的物資,充滿了巨大的誘惑。

唐賽兒他們在一個多月的行軍途中,一直在進行各種戰術的演練。

大明自從有了可靠的火槍之後,各種陣勢的演練就變成以優勢火力消滅敵人爲主,這些陣勢是不適合只有五十支火槍的唐賽兒她們。

但是唐賽兒她們並不需要研究野外的對戰,因爲她們前往極西,建立唐林城的目的是爲了生存,而不是爲了征戰。

所以這一路上,他們更多地演練的是各種防禦戰。

林三雖然是這支隊伍名義上的首領,但是他能控制的人還不足千人,五千人分成了七個小團體,各有各的利益訴求。

謝正和與劉高早就得到了授意,一直在暗中挑撥各家之間的關係,不讓他們形成一個完整的團體。

他們本就是一個鬆散的聯盟,現在需要朝廷爲他們提供各種服務。即便是他們以後在唐林城站穩了腳跟,但是依舊需要跟大明的貿易,才能維持基地的生存。

在面對異族的時候能夠通力合作是必須的,但是如果面對大明他們也一塊鐵板,就不利於朝廷對他們的約束。

所以在這個團體裡面,林三雖然是最強勢首領之一,但是像高羊兒他們,對林三絕對不是言聽計從。

相反,因爲唐賽兒的女人身份,她反倒在各大團體之間成爲了一個絕佳的潤滑油,她的話在許多時候,比林三的話更管用。

度過葉尼塞河,唐賽兒他們途徑的地點是後世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這裡也是後世俄羅斯最著名的礦業城市。

在這裡,她們直接進入了對方的包圍圈。

戰鬥發生在一片森林之外的平原地帶,外刺拉部落想要利用平坦的地形來增強靈活性和戰鬥力。

但是唐賽兒他們早有準備,一千兩百輛裝滿物資的板車迅速組成了一個巨大的圓形方陣,幾百女人和數千馬匹被圍在中間。

他們雖然都有馬匹,但是大明提供給他們的馬匹大多是駑馬,而他們的騎術當然也比不上從小生活在馬背上的外刺拉人。

所以,他們不會以己之短,去迎敵之長。

這個巨大的方陣因爲連綿數裡,自然不可能沒有漏洞。但是別忘了,他們有五十支火槍,而且他們手裡的弓箭也遠遠勝過了外刺拉人手裡的短弓。

這場戰鬥從一開始就不是公平的,外刺拉人圍殲了三天,也沒有佔到一點便宜,只能怏怏退兵。

但是他們根本沒有預備到,高羊兒他們都是土匪,本就不是好人,怎肯白白吃了這個虧。

有謝正和他們幫忙探尋外刺拉人的老巢,他們很快就掌握到了外刺拉人的底細。

五月初三的晚上,他們兩千人離開了大部,用一夜的時間趕到了外刺拉人部落之外。

第二天的天色漸亮之時,他們先點火,釋放牲畜,然後發動了總攻。

雖然他們只有兩千人,但是以有心算無心,外刺拉人還沒有清醒過來,就遭受了滅頂之災。

這一戰從凌晨一直到中午,他們殺死了超過三千壯年男人,抓獲了足足五千老幼婦孺。

老人和孩子全部被高羊兒他們直接殺死,只留下了女人和女孩,依舊超過了兩千人。

這個近萬人的部落,只逃走了不到兩千人。

而高羊兒他們的損失卻不大,只死了不到三百人,另有上千人重傷,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爲這一戰,他們打出了名氣。

朱瞻基看到這些戰報,內心還是非常愉快的。

中華民族因爲是農耕社會,所以一直缺乏對外的徵略之心和野性。

高羊兒他們在大明境內稱得上是暴民,亂民,但是現在他們到了邊疆,卻能替大明肅清邊境的安寧。

雖然他們人還沒有到亞歐分界線的烏拉爾山那裡,但是朱瞻基已經看到了將他們打發到那裡去的好處。

只希望,他們能再給力一些,在那邊安穩地站住腳跟,有他們開路,只要幾年的時間,大明就能形成對當地的物資充足供應和治政管理。

沒有了烏拉山以東地區,俄羅斯人只有歐洲區域,那就不可能形成一個強盛帝國。

將目光在地圖上南移,朱瞻基看向了波斯灣,不知道朱棣現在是否已經抵達那裡……

(不好意思,今天跨年,事情有點多,這一章也寫的不算好,只能先更五千字了。)

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五十章 交戰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三十章 心態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一二五章 選才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六十五章 文臣一百五十二章 勢成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十九章 變化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四十八章 備戰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五十章 老人第一一一章 消息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二二九章 分婆娘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三章 皇宮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七十章 欽差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四十章 遠行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六十五章 激動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九十章 工部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七章 遷都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六十二章 規則與分化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一三四章 爺孫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五十一章 後記1第十二章 藉機第五十三章 風暴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七章 遷都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四九章 包圍
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五十章 交戰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三十章 心態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一二五章 選才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六十五章 文臣一百五十二章 勢成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十九章 變化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四十八章 備戰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三十九章 趙王(求推,求收)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五十章 老人第一一一章 消息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二二九章 分婆娘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三章 皇宮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七十章 欽差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四十章 遠行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六十五章 激動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九十章 工部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七章 遷都第三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六十二章 規則與分化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一三四章 爺孫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五十一章 後記1第十二章 藉機第五十三章 風暴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七章 遷都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四九章 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