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祈年宮中,姬發還沒喲說話,楊玉環和武媚就圍了過來,“夫君,夫君,我們看看,我們看看!”兩女圍着姬發,想要看看這親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給,這是朝服,這是印璽,別玩壞了。”姬發順手就把朝服和印璽交給了兩女,他對於這玩意纔沒有什麼顧忌的,想玩就玩。
夏巽站在一邊,看着姬發這渾不在意的態度,心中也是一緊,不過很快就舒展開來,又不是自己,着急幹什麼,再說了,她們倆個小丫頭,還不至於會玩壞的。
“夏伯,父皇這一次說,明年開春之後,就要我們跟着去東征東夷,只不過這一次我們大周也不知道會去多少個軍團,而且我也不知道這一次能夠去哪一個軍團,這就比較愁人了。”姬發對於這一塊才比較擔憂。
“仲發,其實這件事情你並不需要擔憂,反正就那幾個軍團,我只要大致的把這些都交給給你聽你就知道了。”夏巽準備把自己知道的介紹給姬發,讓他明白這裡面都有什麼訣竅、。
“咱們大周的面積很大,所以軍團也很多,軍團也分南衙和北衙,南衙是從國庫拿錢的,南衙十六衛的大將軍們,其實以前都是地方勢力,只不過被陛下給收編了,北衙十六軍其實才是陛下的嫡系部隊。”
不用夏巽介紹,其實姬發也知道,看看南衙和北衙的待遇就知道了,只不過姬昌還算是做的不錯,有什麼都還沒有忘了南衙十六衛,要不然它們絕對要造反的。
“咱們大周在北方有好多個關隘要防守大漠的,對於西域也有幾個軍團,在南方也有幾個軍團,主要是防備百越的,不過百越他們也沒有膽子敢來這裡的,剩下的就是在東方,防備東夷的,還有一些就在關中,在中原,在河東,在江淮,這些地方都是有駐軍的。”如果大周在這些地方沒有駐軍,那麼大周對於這些地方飛統治力基本就是零蛋。
“一般來說,南衙十六衛和北衙十六軍都是一半一半,一半在邊關,一半在內陸,而且五年調換一次,邊關的來內地,內地的去邊關,每五年輪換一次,這樣對於軍團們也比較公平。”那可不是?要是不輪換的話,憑什麼你在內地吃香的的喝辣的,自己就在在大漠吃沙子呢?憑什麼?這樣太不公平了?所以這纔有了五年一次輪換的政策,而前年的時候,纔剛剛輪換一邊,之前字啊邊關的現在已經來到了內地,之前在內地的,現在也都在邊關。
看守北方邊關的差不多就是一半的軍團,也就是十六個,不要以爲這個數字很多,但是大周的北方實在是太長了,真的是太長了,從遙遠的山海關,一直到西方的天下腳下,都是大周的疆域,從東邊到西邊,至少也有兩萬里路遠,十幾個軍團駐紮在這裡,每個軍團的看管的長度都要超過一千里路的,看起來很多,但是在地圖上看一看就知道不是很多了,畢竟北方的大漠那邊有着很多的政權,十來家政權,很多的強大的政權,他們一家隨隨便便的就能夠拉出來五六個騎兵軍團,對於他們來說,大漠的壓力還是很大很大的。
除了對於北方大漠的軍團之間,對於西方也有一些,準噶爾,烏孫,甚至是更遠一些的花剌子模,塞爾柱,珊珊波斯,阿拔斯王朝等等,他們都有可能威脅道帝國的西域,不過他們就算是來,也先要打敗掌握西域的那幾個國家。
還有在長江沿岸的那幾個軍團,主要是爲了照看南方百越政權的,誰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腦子一熱就來進攻,所以還需要幾個軍團,這樣一來,三十二個軍團,還能機動的,也就十來個軍團,再加上關中還需要兩三個軍團,那麼就算是把內地所有的軍團都安排上,也不會超過十個軍團,所以,只需要把內地這幾個軍團給仔細的分析一下就知道了。
姬發正了正色,準備聽夏巽給自己仔細的介紹一下還在內地的這些大將軍們。
“首先就要說左衛大將軍劉秀,他非常的有名氣,有實力,甚至他的運氣也是非常非常好的,只要他打仗,總是有很順的風水伴隨着他。”夏巽首先給姬發介紹起來劉秀的事情,“他的手下有很多有名氣的武將,無論是能力還是武學修爲都是很強的,這裡面比較著名的有鄧禹,賈復,耿弇,岑彭,馮異,竇融,馬援等等,這些人都是非常有實力的武將,只不過這一位左衛大將軍也是被陛下收編的,他以前的力量非常的強大,他的哥哥其實能力更強,只不過他的哥哥去世了,所以才輪到他成爲地方勢力的代表。”
姬發上輩子就聽說過劉秀的大名,也聽說過三千破四十萬,大魔導師召喚隕石之類的話,也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到時候還有沒有這樣的事情出現,不過姬發估計應該是沒有了,劉秀首先現在已經有了十萬軍隊,不可能再出現三千人破四十萬的事情了。
“第二位就是右衛大將軍孫權,他和劉秀的事情一樣,也是因爲他的哥哥死了,所以大將軍的位置才輪到他,不要因爲他看起來很年輕,就以爲他沒能力,其實他很有能力,雖然打仗不是他最大的長處,但是他對於凝聚軍心的能耐還是很大的,再者,他的手下的將軍們也很強大,諸如周瑜,陸遜,甘寧,太史慈,呂蒙,程普,周泰,黃蓋,淩統等人,他們的能力是很強大的,這一位也是不可以小覷。”
夏巽首先介紹了這兩位左右衛大將軍的情況,姬發也不知道他們倆人怎麼就成爲了左右衛的大將軍呢?姬發記得在隋唐時代,左右衛大將軍一個人只管一萬多人,怎麼來了這個世界,就變成了一個軍團?
不過姬發也沒有說什麼,在這裡有這裡的規矩,畢竟這裡的面積和後世不一樣,而且這裡的人們是可以修煉的,和後世地球更是不一樣。
“說完他們兩個之後,就要說其他人了,首先就是左驍衛大將軍劉裕,他有兄弟三人,非常的厲害,而且他的手下也非常的厲害,劉裕原本只是一個寒門之人,他能夠走到如今這一步,全部都是靠他的努力和天賦。”
在大周也是有豪門寒門之分的,想姬氏家族這樣的就是屬於皇室,這是最頂尖的,像鎬京城裡的這些三公九卿大將軍們,他們就屬於豪門,至於像豫州的那些千年家族,他們屬於世家,至於門閥,這個世界目前還沒有產生,姬發也知道絕對不能夠讓門閥的產生。
所謂門閥,掌握政治權利還不夠,他們還掌握了軍隊,這樣對於皇帝來說,就太要命了,如果掌握政治權利也就算了,最多和明朝的文官集團一樣,政府的運行我交給你,但是如果軍權也被他們掌握了之後,那皇帝就有可能隨時隨地的沒命,如果你要是聖元境還好說,能夠壓制住其他人,萬一你要是不行呢?姬發知道自己行,但是自己的後人呢?誰又能夠確定到時候能夠壓制住其他人?
姬發允許大周帝國有豪門,但是絕對不允許有門閥,更不允許有世家。
門閥對於中央的威脅很大,世家對於朝廷對於地方的治理威脅更大,這也是姬發不能忍的。
世家的存在,肯定會想方設法的兼併土地,肯定會想方設法的逃稅漏稅,如此一來,帝國收稅就變少了,帝國的自耕農就變少了,帝國的基石就變少了,這樣的事情,姬發是絕對不會允許的。
寒門,並不是後世人所理解的普通人,不是,,完全不是,寒門只是相對於豪門,豪門指的是在朝廷在中央有三公九卿這個級別的存在,他們的家族就屬於豪門,而寒門卻沒有這樣的官員存在,他們只能在地方上有一些影響力,或許家族中能夠出一個縣令,能夠出一個郡丞,能夠出一個刺史之類的,也僅此而已,所以稱之爲寒門,可千萬不要以爲寒門就是普通人。
普通人那叫泥腿子,那叫黔首,那叫庶民,放在這個時代,他們連姓氏都沒有,只有一個名,一個代號。
可以說,只要在這個時代有姓氏的,有名字的,他們最低也是一個寒門。
“劉裕的手下也有很多的知名的武將,他們也是很厲害的,非常的厲害,劉裕本人就是一個氣吞萬里如虎的大將軍,他的麾下還有王鎮惡,檀道濟,裴方明,沈慶之,沈攸之,臧質,沈璞這樣的武將,如果陛下要是安排你去了南衙,劉裕倒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爲他真的很能打,你跟着他也會得到一個非常不錯的軍功。”
“劉裕是左驍衛大將軍,而右驍衛大將軍就是蕭道成,他看起來並沒有什麼顯著的戰功,也有很多人這樣的認爲,但是可千萬不要被他給欺騙了,凡是蕭道成主動領兵打仗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大勝,也就是說,不出則已,一出驚人,蕭道成的手下也有幾個非常厲害的武將,周盤龍,崔慧景,陳顯達,裴叔業等等,這幾個人都是很厲害的。”
“還有一個左武衛大將軍的蕭衍,他和孫權和劉秀也是一樣,因爲他大哥去世了,所以他才當得上大將軍,但是這並不是說他沒能力,蕭衍的政治能力很強,察言觀色的能力很強,而且蕭衍和蕭道成也有一些親屬關係,他們的祖上是一個祖宗的,只不過後來分家了,到了他們這一代,兩家的關係並不是那麼的親密,而且也正因爲他們有關係,所以他們倆從來不會單獨的在一塊,陛下也把他們兩家的家族給搬到了兩個地方,一個在南方,一個在北方。”
對於蕭衍,姬發還有一些印象,似乎這個傢伙年輕的時候是一個很有作爲的皇帝,等到老了以後就變成了昏君的模樣,把自己賣到寺廟去,然後讓大臣花錢把自己給贖回來,這樣智障的事情,也就他能夠做得出來。
當然姬發也知道,在後世地球上,凡是上了年紀的皇帝都是一樣,畢竟年齡大了,想的就多,疑神疑鬼的就多,從秦始皇到漢武帝,從蕭衍到楊堅,從唐玄宗到宋高宗,從元世祖到明太祖,從嘉靖到萬曆,從康熙到乾隆,都是如此。
不過姬發卻知道,在這個時代,蕭衍應該是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這個時代是沒有佛教的,嗯,不能說沒有佛教,而是佛教應該還沒有從印度半島傳到這裡來,但是姬發隱隱約約的聽說了,已經有所謂的和尚從西域來到鎬京。
姬發不需要任何的宗教來幫助自己統治,學過馬列主義的姬發很清楚,無論是道德還是宗教,都是統治階級的工具,所以姬發不需要什麼三綱五常,也不需要佛教道教之類的,雖然姬發不能做到人人如龍,但是姬發也可以讓他們好好的做一個人,只需要做一個敬畏天地,敬畏祖先的人就行了,至於其他的神,該上哪兒就上哪兒去,我大周的子民還是和現在一樣就行了,祭祀祭祀天地日月,祭祀祭祀自己的祖先,祭祀祭祀山川河泊,幹嘛非要祭祀其他國家的神靈呢?
姬發打定主意,等自己成爲皇帝以後,一定要禁止這些宗教的產生,自己雖然是一個穿越者,也已經能夠證明這個世界是有神靈的,但是姬發還是希望未來的華夏子民都能夠成爲一個無神論者,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人定勝天,而不是遇到了什麼事情都要去求神拜佛,如果神靈真的有用的話,還能讓你遇到哪些事情嗎?不會的。
只不過這個事情,姬發從來沒有和其他人說,畢竟在這個世界,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也就是現在是大周,要是換成大商,那就不得了了,基本上每一天都要去祭祀,祭祀已經成爲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一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到了大周,哪怕是取消了大商的周祭,但是大周也有一句話,叫國之大事唯祭與戎,這就說明了,祭祀和戰爭是同等重要的,姬發也知道,在出徵前,也一定會去祭祀的,這是一定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