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結束了,太陽也要快落山了,皇宮中的宮燈也開始點燃起來。
這個時代的宮燈使用的還是牛油或其他動物油脂製造的蠟燭,又或者是直接使用油燈。
姬發對此並沒有好說的,想要使用石蠟製造蠟燭,不太可能,畢竟提煉石油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唯一能夠讓姬發想到的好的燈油,只有是鯨魚的油脂。
不過一想到那可愛的小鯨魚,姬發的心中還是有一些不太舒服的感覺,不過很快他便把這個想法給拋之腦後了。
這個時代是古代,不是後世,沒有後世那些普世價值,捕殺鯨魚一點都不會受到人們的譴責,另外,還有一件事情就是,如果能夠推動捕鯨行業的發展,絕對會把大周這個帝國推廣海洋思想造成很大的順利。
大周,或者說是整個中原,就沒有一個有海洋思想的,哪怕是東夷都沒有,他們東夷最想做的就是揮師西進,想要佔據整個中原,而不是向大海討生活。
這個時代不是沒有漁民,而是大海對於人類來說,風險實在是太大了,有的時候出海的捕魚的漁船出去十艘,能回來五艘都算是不錯了,所以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去向大海出發的。
其實也不是這樣說,主要還是在在大海之上沒有找到暴力的物品,如果有十倍的利潤,就算是冒着生命的危險又如何?馬大鬍子說的很經典,只要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敢踐踏人世間任何的法律,更不要說十倍的利潤了。
這年頭的鯨魚絕對比上個世界的地球多,畢竟人類還沒有大規模的捕殺鯨魚,海洋中的鯨魚不知道有多少,看看霓虹海,之前就是叫鯨魚海,主要就是那裡的鯨魚多的數不清。
東邊的黃海,東海的鯨魚也有很多很多,除了渤海,主要是渤海的平均深度比較低,要是來了大型的鯨魚,指不定就會擱淺,鯨魚們也知道那裡可以去,哪裡不能去。
姬發也值得哦啊,這個世界上的大海還是很危險的,這個世界比地地球的面積要大四倍,所以海洋的面積也會大四倍,相對應的,海浪這種潮汐肯定也會比原來的地球要大得多,一米兩米的浪花估計是常態,再加上現在的航行技術非常的落後,也就導致了漁民們只敢在海岸線附近進行捕撈。
這海岸線距離岸邊並不遠,大陸架也在,所以想要見到鯨魚的機會都不多。
想到這裡,姬發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這個世界的大海那那麼大,這要是產生的颱風威力又會是什麼樣的?會不會隨隨便便一個颱風就是超強颱風?甚至會出現地球上永遠都不會出現的那種級別的颱風?
這是很有可能的,看看上個世界的地球,超強颱風的範圍有上千公里,換成這個世界,豈不是有三四千公里的範圍,這麼大的範圍,姬發想來,十六級可能打不住。
“老子沒想到這個世界的颱風竟然也有這樣的強悍,要是以後南征百越的時候,肯定不能選擇夏秋天去,一定要選擇冬天和春天,要不然夏天的時候,很容易來臺風。”
或許海邊的人民知道什麼是颱風,但是內地的這些人應該不會知道是是颱風的,這要是一腳他進去,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這打仗還真的是麻煩啊,不是玩網絡遊戲,動動鼠標就行了,什麼都要考慮到!”沒學過這方面的知識,姬發永遠都不會了解這一塊,當他了解到之後,就深深地明白,爲什麼軍事指揮人才要學習,不學習的話,根本就不行。
這氣候,這地理環境,甚至是風俗習慣都要考慮清楚,否則很容易會出事的。
比如說,打北方大漠,肯定要在春夏天去,冬天去,豈不是要找死?
在大漠上,也一定要注意地理環境如何?什麼地方可以休息,什麼地方不能休息,比如羊盤到底有什麼作用,這都是需要考慮到的如果不清楚的人,只會在大漠中迷失了方向。
再比如有的部落會有特殊的節日,就好像是中原人除夕一樣,這個時候要是來一場突襲,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
姬發坐在了一張桌案後面,桌案不大,只有半米多寬,一米半長,自己坐在一張墊子上,老老實實的跪坐着。
由於這個時代是沒有內庫的,所以大家一般都是跪坐,只有自己在家中才會怎麼舒服怎麼來,人多的時候,千萬不能岔開腿坐,這是極爲不文明的事情,甚至是一種嘲諷的意思。
姬發想到當年的荊軻去刺殺秦始皇的時候,刺殺失敗了之後,荊軻就坐在地上,岔開了雙腿看向秦始皇。
除夕的晚宴是有酒的,不過不是白酒,而是一種黃橙橙的酒品,姬發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釀造的,不過還是有種甜甜的味道。
他沒有多喝,坐在最上面的姬昌開始說起話來,左右不外乎是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在座的作爲宗室子弟,要起到帶頭的作用,一定不能做出作奸犯科的事情,一定要多多的爭取獲得功勞。
除了皇帝的兒子之外,其他宗室子弟也是要上戰場纔可以的,他們只有一個兜底的爵位,這個爵位只是和縣令一般,七品的待遇,想要獲得更好的待遇,只能去戰場上獲取。
現在就連皇子們也要上戰場了,不去不行,皇子們一般會有三個爵位,國公,郡王和親王,最不行的皇子只能封一個國公,但是和那些依靠軍功成爲三公的國公來說,那是遠遠不如。
大周的官員或者說是宗室子弟的待遇是分成三個方面的,第一個就是你的爵位的待遇,只要你有爵位,你就可以獲得一定的待遇,第二個就是你的職位的待遇,通俗來說,就是你工作崗位的崗位工資,第三個就是食邑,無論是伯爵還是侯爵還是公爵,都會有一定的食邑的,一般來說,伯爵的食邑是百人最多幾百人,侯爵是千人,不會超過三千人,國公的食邑最低也是五千人,最高是一萬人。
其實食邑纔是這些人收入的大頭,但是宗室子弟要是沒有戰功,那麼不好意思,你就沒有辦法獲得相應的崗位工作,那就沒有崗位工資,第二,如果沒有崗位工作,那麼你的食邑就會是最少的,因爲你對國家沒有貢獻,所以只能拿最低的。
而且大周的爵位只保證本人,不會世襲罔替,當然,那幾個世襲罔替的侯爵除外。
哪怕就是呂尚這個國公,到了下一輩,他的長子獲得爵位的時候,也只能獲得一個侯爵,呂伋的兒子再繼承爵位的時候,就會變成伯爵,一代一代的下降,最後成爲平民。
大周的爵位一般分爲公侯伯子男和勳爵,勳爵其實並沒有任何實際上的待遇,他們沒有任何的經濟補貼,只有身份上的認同和待遇。
有很多人一輩子都會爲了這一個勳爵的爵位而努力着,就好比之前的鄂友三,他是一個校尉,如果沒有特別的情況的話,他一輩子也最多是一個勳爵,甚至如果你的功勞不夠的話,還不會給你這個爵位。
大家一個個的都低着頭仔細的聽着姬昌說話,至於到底有沒有仔細聽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姬發聽得不是太仔細,他的腦海中還想着明天要怎麼辦。藏書閣的那羣人竟然敢不給自己面子,自己看來也不需要給他們面子了。
反正這已經是父皇答應過的事情,自己到時候直接上門。
在就姬發魂遊天外的時候,姬昌喊道了他,“仲發,你來說說,你這一年都做了什麼事情,都有什麼收穫。”
姬發聽後立馬老老實實的站起來,想了一下說道。“回稟父皇,兒臣這一年來在父皇的教育下收穫很多,首先就是學會了一個道理,我大周的來之不易,一定要勤儉。”姬發直接拍着馬屁說道。
姬昌是最提倡節儉的,每頓飯都不會超過十個菜,甚至有的時候連酒都不喝,主要就是爲了勤儉,衣服也是穿過多次,並不會穿一次就不會再穿,洗一洗還是繼續穿的。
姬昌對於浪費是深惡痛絕的,他曾經說過,上天降生萬物是來養人的,人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回報上天,所以一定要勤儉節約,不能浪費一丁點的糧食。
姬昌還曾經下過聖旨,要求皇宮中的飯菜一律不得倒掉,只要是發現了,就會打四十大板,有的時候姬昌吃不完的菜餚就會賞賜給宮女和閹人,在剩下的就曬乾了去喂鳥,總之就是不能浪費一粒糧食。(這個事蹟來自雍正。)
姬發這一句話就說道了姬昌的內心之中,而且據姬昌瞭解,姬發也同樣不是那種表裡不一的人,他的確很勤儉,每頓飯甚至比自己吃的還要少,往往他和他的兩個侍妾只會吃幾道菜,一般情況下都是四葷四素和兩道湯,一共是十道菜餚,這在所有的皇子中已經是很節儉了。
不是沒有其他的皇子聽說過這件事情,他們對之是嗤之以鼻的,認爲是姬發沒有母族,家中窮,吃不起那麼多,所以只能吃這麼一點。
和姬發有着鮮明對比的就是老三姬鮮,他每頓飯都要吃二三十道,往往還會因爲飯菜不和胃口而大發雷霆,摔碟子砸碗筷的,這些姬昌都知道。
姬昌有的時候還是很腹黑的,他有一些目的都會說出來,但是並不會特意的點醒下面的人,就看他們是不是上心了?就看他們心中有沒有自己?
現在看來,自己的那些皇子中,也只有老二姬發和老四姬旦兩人是比較節儉的,每頓飯都是個位數。
“其次,兒臣在父皇的教育下,還學會了如何行軍打仗,更是在東去豫州的時候瞭解了民間疾苦,百姓生活不易,吾等當要勤儉,當要努力。”姬發有的時候也會去春風樓去喝酒,不過他去的次數卻很少,還是重生過來的時候去過一次,這一次出征回來之後去了一次,而且還不是姬發自己去,害死姬奭和其他人邀請姬發一塊去的。
說道鋪張浪費,姬發無論如何都輪不到他,姬發也沒有什麼不良嗜好,沒有酗酒,沒有鬥狗,沒有鬥雞,沒有玩物喪志,天天不是搞一些發明,就是在家中和兩位侍妾在一塊讀書寫字。
姬發是最喜歡讀書的人,無論是不是自己的兒子,他認爲,只有多讀書,只有讀通書纔會明白人世間的道理。
前一段時間,姬發和自己說了那些話,姬發有的時候都會懷疑,是不是姬發讀了那麼多書?
自己的皇子中,喜歡讀書的只有老二和老四,其他幾個都是應付功課。
皇子們在六歲以後,就會和宗室子弟在一塊學習,一般來說,六歲到十歲之間的在一個學堂,十歲到十四歲之間的在一個學堂,超過十四歲的在一個學堂,按照大周的制度,一直要到二十歲,也就是他們成年了,也不用去學堂學習。
不過這半年來,姬發等人都沒有去學習,其實這個時代的書籍很少,在七八年的時間裡已經教的差不多了,其他的都是一些雜書,用不了那麼多的時間。
所以有些皇子只會在學堂上學習,回去之後便不再讀書,讀書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讀書是沒有什麼用處的,自己是皇子,讀那麼多書幹什麼?又不用去做文人士子。
但是姬發和其他的皇子不一樣,他倒是挺喜歡讀書的,尤其是這些書籍,後世的地球早就消失不見了,比如這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後世也只有名字,一句話都不知道寫的什麼。
姬昌對姬發的話點點頭,這個二兒子說的話很中聽,不過姬昌是何許人也,一聽就知道姬發在拍馬屁,不過他並沒有揭穿。
因爲姬發說的是實話,而且姬發也是那樣做的,不是說一套做一套,那是不可能的。
姬發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出那種欺騙父皇的事情,因爲說的謊話是騙不過父皇的,父皇想要知道什麼,根本瞞不住他,所以姬發只能老老實實的說着話。
姬發一五一十的說了好幾條,幾乎每一句都有姬昌在其中,都是說父皇教育的好,兒臣跟着父皇纔有了今天的進步,多麼的感謝父皇,巴拉巴拉的,看的其他的皇子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