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莉哀嚎着,被拉了起來。
神奇的是,她不找警察,反而對秦平瞪大銅鈴般的眼睛。
她咬牙切齒:“都怪你,都怪你,要不是你,我就成功了,你該死,你罪該萬死!”
旁邊的警察隨即補充,“威脅國士,罪加一等,等着被審判吧!帶走!”
聽到這話,秦平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對方嘻嘻一笑,道:“昨天全魔都上下都發了您的照片,所有人都知道您在魔都了。以後不用擔心被誣陷。”
他指的,應該是李大人將秦平抓進局子裡的事。
那不是誣陷,那是又蠢又壞。
秦平道了聲謝謝,他們便走了。
兩個保鏢,識趣地離開病房,找個地方藏着。
他們迫不得已暴露,都是因爲董莉莉。
以後是沒機會再在暗中保護秦平了。
因爲都認識他們,通過他們,就會暴露秦平,所以他們已經不適合繼續保護秦平。
不久之後,會有人接替他們。
病房內。
董楠吃着最愛吃的酸湯花甲粉。
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第二天,兩人帶着董立傑,乘坐高鐵回燕京。
雖說魔都的醫療條件,並不比燕京差。
但是把董立傑帶在身邊,董楠更爲放心。
經過一個月治療,董立傑終於恢復了正常。
這時候再跟他談投資超靈活型打洞機的事,就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了。
作爲一方富豪,二十億對他來說,只是九牛二毛。
臨別前,董立傑單獨請秦平吃飯。
這事兒,董楠是知道的。
爲此,她還埋怨,爲什麼光請秦平吃飯不請她。
董立傑並沒給理由。
至於吃飯時,兩個大男人說了什麼,董楠也不得而知。
所以董立傑一走,董楠就追着秦平問,兩人私底下聊了什麼。
女人嘛,都愛八卦。
尤其是一個自己暗戀的人和自己的老爸單獨吃飯,很難不令人遐想。
她從董立傑那兒得不到迴應,就只有找秦平了。
秦平的辦公室裡。
除了董楠,還有另外一個吃瓜羣衆。
“秦院士,說說嘛,我也挺好奇的!”林院長好奇道。
秦平看向兩人,問道:“真想知道?”
兩人當然點頭。
滿足好奇心,是人的本能。
“哎,不告訴你們,我就不說,哎,就是玩兒。”
董楠:“……”
林院長:“……”
李時珍的皮。
拉到投資後,秦平立刻拉人,成立項目組。
要建造一個足夠大的地下空間,容納上億人,挖洞的技術極爲關鍵。
這肯定不能靠人工的。
時間成本,人工成本,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打動機器的好壞,就至關重要了。
因爲超靈活型打洞機是新款機器,需要重新搭建生產線。
國內有能力搭建新的生產線的公司和企業,沒有幾家。
即使有,也沒這個魄力。
招標的時候,許多企業看過要生產的產品,表現出了興趣。
可是當深入瞭解後,大家都放棄了。
還是秦平辦公室。
負責招標的董楠,氣鼓鼓道:“都是些什麼人啊,聊着聊着突然說做不了,要不就是認爲價錢給低了。要這樣下去,沒人給我們搭建新的生產線啊。”
秦平笑着道:“你也不能怪他們,對他們來說,超靈活型打洞機是一次性產品,生產不了幾臺,新搭建的生產線就得關閉,對他們來說,成本是很高的,不願意實屬正常。”
“關閉就關閉啊,又不是沒得賺,只不過是賺得少而已。”董楠嗤之以鼻,“我看啊,就是嫌賺得少,不肯做。一點奉獻也不肯,做什麼企業家。”
“哎,道德綁架可不行。”
“秦院士,我沒有道德綁架,我說的是事實,”董楠據理力爭,“你做這些,爲的可不是你自己,是爲了全人類,他們做點犧牲又怎麼樣呢?”
說到這兒,董楠更氣不過。
秦平做的一切,都沒有得到理解。
也沒得到支持,甚至相信他判斷的人也不多。
但他依然堅持,沒有因爲別人的不信任,就自暴自棄。
僅憑這一點就值得尊重。
“算了,不說這些,當務之急還是儘快找到能夠搭建新生產線的企業。”
秦平倒是想過自己搭建。
等到災變來臨前,還可以繼續用。
怎麼說到了那時,許多人應該已經意識到災難的嚴重性,知道唯一能避難的地方就是地下。
到時候,全世界都需要打洞挖洞,超靈活型打洞機自然會有用武之地。
因爲這是系統給的,一定是最爲先進的科技。
想解決燃眉之急,必須用這款打洞機。
可那樣一來的話,他的資金就不足了。
第一個避難所,是明燈,指引的燈塔,當然要做得很大,設施很完善才行。
這些,都需要大把大把的錢。
正發愁之際,林院長帶來一個人。
“趙謀!”
“秦院士!”趙謀敬禮。
“我找到趙謀,他說軍工那邊,願意搭建一條新的生產線,用來生產超靈活型打洞機。”林院長從旁解釋道。
“真的?”秦平驚喜地看着兩人。
最近爲了這事,可是忙得焦頭爛額。
特別是看到那些有實力的大企業,紛紛撤出招標,秦平以爲這事要耽擱一段時間了。
沒想到趙謀出現了。
“是真的,”趙謀微笑道:“但不是我的意思,是魏老。”
“魏老?”
這倒是讓秦平沒想到。
之前大會上,投票沒通過他的流浪計劃。
他以爲魏老那邊,不會再支持了。
“魏老說了,秦國士做的,都是爲國爲民,不是一己之私。雖說大多數人都不同意,但是能支持的,他一定會支持。”趙謀複述道。
秦平鬆了口氣,臉上洋溢起笑容。
有魏老在,龍國定會長久存在下去。
“麻煩趙哥轉告魏老,時間會證明他的決定是多麼的正確。將來的某一天,當全世界都陷入災難時,只有龍國是最後的避風港!”
秦平一席話,讓辦公室裡的三人熱血沸騰。
……
新的生產線,在軍工所搭建起來了。
速度很快,只用了不到半個月,就全部搞定。
這就是龍國軍人的速度。
其中包含的,是責任與使命。
再經過半個月的調試,差不多就可以正式生產了。
第一次先生產三臺。
兩臺投入使用,一臺存着備用。
一經生產完畢,就送到西南基地去了。
那邊爲了建造天梭飛船,專門挖了一個地下室。
範圍很廣,再擴充的話,能在短時間內建造出一個巨大的地下空間。
另外就是,除了那裡,暫時沒別的地方給秦平挖。
不是他不想,而是上邊不批。
西南基地,就成了一個示範點。
而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董楠終於把論文寫出來了。
這天,她拿着論文,到秦平的辦公室,請他幫忙看看。
“秦院士,你幫我看看哪兒還需要修改的?”
秦平認真看完,說道:“很好,沒有要改的,但是我想知道,你準備在國內還是國外發表?”
“國內國外都發表。”董楠說道。
“那你要想好了,也許會引起巨大的反響,也許什麼反響也沒有。”
“那沒事,我又不指望這個出名。只要能起到警醒的作用就好了。”
說到這兒,董楠又泄氣了,“可是我預估,能警醒的人只在少數,你看國內,相信你的人就沒幾個。”
“做我們力所能及的就好,我常說,時間會證明一切,只是會不會太晚而已。”
“那署名我把你的也一起寫上去了。”
“好。”
秦平想不答應都不行,她肯定不會同意。
過了幾天,論文終於順利在國內外發表。
這篇名爲‘極熱即極寒’的論文,一開始是沒引起多大的重視的。
直到有人看到這篇論文的署名上,有秦平的名字時,才引起了大範圍的討論。
別看秦平平平無奇,實際上在國內外,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甚至是影響力。
這也是董楠要在署名加上他的原因。
光有她一個人,根本沒人關注。
沒人關注,更不可能知道全球變暖之後所帶來的災難。
然而,看完論文之後,國內外的評論幾乎都是負面比正面更多。
“這就是那位龍國國士寫的論文嗎?還不如我小學的弟弟寫得好。”
“太沒水平了,純粹就是胡謅,哪可能極熱之後是極寒嘛,明明就熱死了。”
“一天天的杞人憂天,多幹點實事不好嗎?淨搞這些來嚇唬人。”
“國士最近似乎沒什麼轟動性的研究成果了,是江郎才盡了嗎?”
“是功成名就,開始享樂了。這些人啊,就是這樣的,有了點成就就開始飄了。”
“未來肯定不會出現極寒的現象,只會越來越熱,我敢肯定!”
“你拿什麼肯定?秦院士可是專業的,發表論文了,你寫個論文來看看?”
“你別不信,等着瞧。”
……
國內的專家們對此沒發表任何評論。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這本是個蹭熱度的好時機,可是蹭熱度的對象是國士,那他們就得掂量掂量了。
倒是國外的專家們,看完這篇論文之後。
開始了各種角度刁鑽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