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大將張遼

天已經漸漸的亮了,長安城下的戰事來得快,結束的也快。

雖然戰場戰爭中,劉儉面對的是天下強軍西涼兵,但沒有董卓作爲他們的主將,且已經四分五裂的西涼軍根本不可能是河北軍的對手。

如果說西涼軍一開始糧草充足的話,如果說李傕、郭汜還有李儒這些人依舊在西涼軍中的話……

如果說,所有的西涼軍都是由董卓一個人所統領的話……

西涼軍一定是劉儉最強大的敵人!

這場戰爭或許會遷延到數月乃至半年以上才能分出勝負,甚至也可能是一年。

但是現在,作爲西涼軍首腦的董卓已經歸降了朝廷,華雄也已經歸降了朝廷。

呂布、張遼、張濟等人與胡軫之間有矛盾,各自爲政,彼此間互相攻伐。

李傕、郭汜、樊稠等大將又已經戰死。

這樣的西涼軍,即使單兵能力作戰再強,又有什麼用呢?

在劉儉看來,他們遠遠不是自己的對手。

……

日出東方,一夜的戰事已經過去了。

誰又能夠想到,威震天下的西涼軍,竟然在一夜之間就讓劉儉弄的潰不成軍,再也無法成氣候了。

戰爭結束之後,劉儉並沒有着急派人追擊胡軫,因爲他估計胡軫是跑不掉的,他一面讓人安撫長安城中的民衆,穩定百姓的情緒,一面又命令曲義派出兵士在城外打掃戰場,屍體該掩埋的掩埋,兵器該收繳的收繳,輜重該沒收的沒收。

還有投降過來的西涼軍士卒,該安頓的也要進行安頓。

畢竟長安乃是大漢的都城啊,乃是首善之區,經過了一場大戰之後,一定要恢復往日的繁華景象!這事關大漢朝的尊嚴,也是大漢帝國強大的證明。

這些事情辦完了之後,劉儉隨即派人請呂布、張遼、張濟、董璜、董旻等投降的西涼軍將領擇日前來長安城內,自己要親自接見他們。

董璜和董旻目前尚在長安城的幾十裡之外,呂布、張遼、張濟三個人眼下就在長安城外。

於是,劉儉決定在收拾好戰場之後的第二日就接見他們。

呂布算是劉儉的老朋友了,而且兩個人相識的時間比較早,當年兩個人相識的時候還都是起於微末之時,那時候呂布想要在幷州刺史董卓麾下謀一個出路,當時還是劉儉給他說的好話。

只是後來時過境遷,時隔十多年,兩人之間的身份地位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一晃到了現在,呂布也已成爲了一位知名的大將,而劉儉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

“末將呂布。”

“末將張遼。”

“末將張濟。”

“拜見丞相!”

三位邊郡出身的猛將皆拜倒在劉儉面前。

“三位將軍,快快請起!”

劉儉大手一揮,很是豪氣的對三個人說道。

三人站起之後,劉儉感慨地說道:“如今我主持大漢朝政,不想竟有奸佞之賊想要謀朝篡政,妄圖顛覆大漢江山!三位將軍能夠在這個時候站出來保家衛國、守護朝綱、維護正統,實乃大漢之良將也!劉某在這裡替陛下感謝三位將軍昨夜奮死殺敵,守護長安之功業。”

呂布朗聲說道:“吾等身爲大漢之臣,爲國效忠,乃是本分之事,何功之有?”

劉儉搖了搖頭,說道:“劉某人執政乃是以功績作爲評判一個人的能力和價值,奉先,你立功就是立功了,不必妄自菲薄。”

“奉先啊,你我乃是舊識,昔年,我就對你的勇武和能力非常讚賞。如今伱能夠歸順朝廷,與我共同輔佐天子,吾心甚慰!我已經決定向天子表你爲徵西將軍,還望你多多建立功業!爲朝廷開疆拓土,只要奉先不負於我,則吾必不負於奉先!”

呂布聽了這話,露出了激動的神情。

他當即單膝下跪,衝着劉儉拱手道:“布蹉跎半生,未遇明主,今番能夠得見丞相,實乃平生之大願也!布願拜丞相爲……”

說到這兒的時候,呂布一下子不知道往下說什麼。

他能拜劉儉當什麼呢?

論年齡,劉儉比他要小,他總不能拜劉儉爲義父吧?

可不拜義父,難道他還能拜當今丞相爲義弟嗎?

想到這裡,呂布很是尷尬,適才一不小心,順嘴說多了……

不過也算是他這些年政治履歷經驗猛漲,很快就想到了說辭,隨即改口說道:“布願以丞相爲主,從此鞍前馬後的爲丞相效力!”

呂布適才想說什麼,劉儉心中多少也能猜到,他下意識的笑了笑,沒當回事兒。

“奉先如此忠心,我心甚慰!”

隨後就見劉儉看向了呂布身旁的張濟:“張將軍棄暗投明,能夠在關鍵時刻迷途知返,功勞不小!”

“張將軍,吾拜你爲中郎將,依舊統領舊部,爲朝廷效力,日後但有新功,自當擢升。”

劉儉的言辭誠懇,毫不弄虛作假,甚有誠意,讓張濟很安心。

他先前一直擔心的就是劉儉對他有什麼想法,怕劉儉會以自己先前隨同胡軫治自己的罪,但是再見到了劉儉的面之後,發現劉儉和他想象中的大不一樣。

就聽張濟對劉儉說道:“丞相恩德,濟沒齒不忘!雖肝腦塗地,亦萬死不辭也。”

劉儉收服了三員大將,很是高興。

他說道:“今日得三大良才,實乃國家大幸,吾當設宴,宴請三位將軍!”

“只是長安城眼下剛剛經過戰亂,太倉之存物大部分用於安置關中的黔首流民,所以,我已經下令禁止長安城中的官員乃至地方的富戶有奢靡之風,所以咱們今日這頓飯也只能是從簡了,你們可不要覺得我這個丞相吝嗇。”

呂布等人又不是沒吃過飯,劉儉請他們吃什麼,他們都高興,

別說是吃飯了,劉儉就是請他們吃屎,他們該往嘴裡放的也一樣香。

當天晚上,劉儉安排三將赴宴,菜品相比於董卓昔日布的宴席確實簡單且清淡了不少,但是還算精緻。

宴席之上,還有劉儉專門從河北給他們帶來的美酒。

河北的酒業如今也是冠絕大漢,畢竟糧食高產的地方,酒業也就順帶着發達,在這方面,現在的河北確實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

張濟和呂布都喝了不少,酒宴過後隨即告辭,各自返回居所休息去了。

不過張遼卻比較剋制,他沒有喝那麼多,依舊能夠保持着清醒。

張遼剛剛走出相府的大門,劉儉的侍從從後面突然趕了上來,對着張遼說道:

“張將軍!丞相有請張將軍!丞相有話想跟張將軍單獨說一說。”

張遼聽到這的時候,精神不由一震。

他急忙整理了下衣衫,隨着那名侍從返回了相府。

那名侍從請張遼來到了劉儉的書房,隨後便撤去了。

此刻的書房之內,只有劉儉與張遼兩個人。

劉儉早就在房間中命人佈置好了茶具和滾燙的熱水,他親自泡茶。

“文遠啊,來,坐!”張遼見狀,不由嚇了一跳。

他急忙對劉儉道:“張遼何等身份,焉敢與丞相對坐?”

“哈哈,不打緊,讓你坐你就坐下吧!”

見張遼還是有些猶豫,劉儉的面色一板:“難道吾對你下令,讓你坐下都不行?”

張遼聽劉儉這麼說,自然是不好在繼續矜持了,他隨即坐在劉儉的對面。

劉儉往河北製造的瓷器之中,倒了一盞茶給他。

“嚐嚐。”

張遼雖然也知河北茶道,不過平日裡卻不沾染此物,今番見劉儉爲自己準備好了茶,就算是不愛喝,卻也只能是硬着頭皮喝了。

張遼端起了茶盞,像模像樣的往嘴裡灌了一口,隨即咧了咧嘴。

“苦?”

張遼點了點頭。笑道:“是,有些苦。”

劉儉端起面前的茶盞,喝了一口,道:“茶這個東西,先苦後淳,雖然不似酒入口那般烈,但卻越品越甘醇,可持之飲也,”

“酒之物傷身,暢飲雖舒爽,但卻有長久之遺害。”

“飲茶雖不似飲酒那般痛快,但是相比於酒,我還是更願意飲茶。”

聽劉儉說了這麼多,張遼在此端起茶盞,細細的品種。

他也是通透之人,喝了一會之後,確實感覺口感頗有不同。

特別是他剛剛喝完酒,此刻喝茶,卻是倍感舒坦。

“丞相果然所言甚是!”

劉儉笑着繼續爲張遼倒茶,卻見張遼急忙欲伸手接過茶壺替劉儉,劉儉卻道:“不必,你不懂此道,還是我來!”

張遼頗有些尷尬的收回了手。

“文遠啊,你可知曉,我爲何今夜飲宴之後,獨獨將你召回來嗎?”

張遼搖了搖頭,道:“不知。”

“就因爲你張文遠可比爲一壺好茶!一壺可以一直讓人喝,且不用喝的那麼着急的茶!若說天下諸將皆爲白水,你張遼就是水煮濃茶。”

聽了劉儉的話,張遼有些不明所以。

“丞相……您!?”

劉儉哈哈笑道:“難道你張文遠當不起這份評價嗎?別的不說,就說這一次臨陣說服張濟從叛軍之中投降過來,文遠你就功不可沒!你可知曉,說服張濟投誠,對於平定叛軍一戰,起到的作用有多大?幾可說是決定勝敗之舉!”

張遼見劉儉如此評價自己,心中屬實感動。

其實今天在呂布和張濟的面前,劉儉對張遼表現的並不關注,他主要一直都是在詢問呂布,並安撫張濟,對張遼只是偶有詢問,這讓張遼的心中有些失落。

不過當時的張遼仔細想想也就釋然了,畢竟有呂布這樣的猛將在,劉儉的注意力在他身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直到這個時候,張遼才反應過來,自己有些看錯了劉儉。

“久聞丞相乃是體恤下屬、知人善任之人。今日一見,果真如同傳言一般,丞相真乃當世英主,張遼實在是敬佩之極呀。”

劉儉笑着說道:“文遠,你覺得呂奉先乃是何等樣人?”

面對這樣的問題,張遼有些遲疑,畢竟劉儉現在詢問的乃是他的舊主。

呂布一直是他張遼的好搭檔,而且是他的頂頭上司,但如今,劉儉已經成爲了張遼的新主人。

一個新的直屬上司向他詢問一箇舊的直屬上司,這當中的奧妙可不好揣摩呀。

不過張遼乃是一個心胸磊落之人,他只是略微躊躇了之後,便直接給出答案。

“不瞞丞相,呂將軍乃是天下難遇的豪傑,勇武過人,擅於行軍佈陣,並且聲望在幷州軍之中極高,可謂是我大漢良將。”

劉儉鄭重道:“文遠的這番評價可謂是極爲中肯,那我想問問你,你覺得你與呂奉先相比又如何呢?”

“某豈敢與奉獻相比,自然是遠遠不如的。”

“不!”

劉儉搖了搖頭,說道:“在我看來,你張文遠的本事遠勝於呂奉先,日後的成就也會遠遠超過他。”

張遼驚道:“這……”

“聽我說完!”

緊接着,就見劉儉擡起了一隻手,擋住了張遼的話頭。

:“論及勇武,你雖不及奉先,卻也是幷州軍的豪勇之將,論及用兵,你張遼有你自己的風格,這些年來逢戰必勝,少有敗績,論及用兵之急智,單從這次招降張濟這件事就能看出來,你乃是幷州軍中的第一,無人可比,而且論年紀,你也要比奉先年輕,論潛力,你張遼的成長空間遠遠超過他,吾此言何錯之有?”

張遼聽到這,頓時愣住了。

誰都喜歡被誇讚,特別是一個有着極強能力的人,再被另一個有着極強能力之人認可的時候,心中的那股滿足感,可謂無以復加。

“丞相……!”

張遼心中激動,一時間不知該說些什麼。

“文遠啊,這一次你招降張濟,功勞甚重,我本當遷你爲大將,只是你與奉先一向有主從之誼,我若是將你升遷過甚,恐奉先心中有隙,我先拜你爲中郎將,賜爵關內侯,你且放心,我一定會好好重用你,日後你的前程,也不會僅限於此的!”

張遼急忙站起身,道:“丞相放心,遼絕非貪圖名位之人!哪怕只是能夠丞相當一馬卒,遼亦心甘情願。”

劉儉笑着衝他招了招手,道:“坐下,莫要站着說話!”

隨後,便見張遼坐了下來。

“文遠啊,我有意讓你率你本部兵馬回幷州,建功立業,增加自己的本錢。”

張遼一聽這話,頓時精神一陣。

“願聽丞相吩咐!”

劉儉道:“文遠,經過了這段時間的征戰,你和呂奉先的幷州軍本部,都受到了不小的損傷,積需補充,我大漢的軍隊之中,也需要有幷州健兒來填補位置,以強軍勢。”

“我若是將此事公開,諸人定都會推薦奉先前往,但是對於奉先,我另有調用。”

“昨日接到了幷州刺史的奏疏,近年來幷州的匈奴已經被安撫的差不多了,該投降的投降,該歸順的歸順,不過從幽州遷移到幷州北方大漠的鮮卑部落,最近似乎是有所異動,需要討伐!”

“我想借着這個時機,將你派到幷州去!你在幷州招募當地健兒,平定幷州被地之亂,然後在拓展縱深,如此一來,我日後提拔你爲大將,也可堵住衆人悠悠之口,屆時,你就是名列於奉先之前列,也是理所當然的了,你可明白我的苦心?”

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215章 攔路虎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698章 夢第653章 君君臣臣去醫院,請假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411章 朱車騎第726章 宛城攻略第420章 此戰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77章 肉由我分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789章 魏延的覺悟第549章 關,張出馬整理一下思路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2章 涿縣四虎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576章 試探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739章 大捷報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273章 魚水君臣春節快樂!第411章 朱車騎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80章 幕後策劃大師劉儉第780章 跨海急先鋒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428章 龍虎鬥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399章 呂袁先爭,劉儉分化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806章 歲如河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36章 共成大事!第406章 袁家仲公,重新振作第761章 蜀亂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75章 與誰買醉?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3章 兄友弟恭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428章 龍虎鬥第220章 劉儉屯雒陽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119章 曼成之苦無人知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21章 佈局第69章 內外相合第764章 願效死力
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215章 攔路虎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154章 正義士族,鉅鹿田豐第210章 殺亂之始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523章 此曹操非歷史之曹第698章 夢第653章 君君臣臣去醫院,請假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411章 朱車騎第726章 宛城攻略第420章 此戰之後,我就是天下第一牧守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699章 徐州談判使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77章 肉由我分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789章 魏延的覺悟第549章 關,張出馬整理一下思路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2章 涿縣四虎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302章 同爲宗親,你的人馬就是我的第576章 試探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739章 大捷報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752章 擺臺唱戲第707章 袁家後人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783章 曹操鼓足全力第273章 魚水君臣春節快樂!第411章 朱車騎第733章 袁,曹,孫都慌張了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508章 這個時代,有劉儉,有劉備,有曹操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628章 終歸還是老毒物厲害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80章 幕後策劃大師劉儉第780章 跨海急先鋒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428章 龍虎鬥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186章 劉虞新任東青州牧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475章 今日之事,可推給劉儉也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399章 呂袁先爭,劉儉分化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806章 歲如河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36章 共成大事!第406章 袁家仲公,重新振作第761章 蜀亂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771章 十年磨劍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75章 與誰買醉?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3章 兄友弟恭第766章 軍師歸天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524章 陶恭祖各處求救第537章 劉儉的王牌大將第428章 龍虎鬥第220章 劉儉屯雒陽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119章 曼成之苦無人知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21章 佈局第69章 內外相合第764章 願效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