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各種大事

第361章 各種大事

劉儉說讓關羽和公孫瓚留在幽州,這多少有些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在關羽看來,中原方面和朝廷方面,似乎更加的需要他們。

劉儉是關羽的兄長,他這個兄弟在想些什麼,劉儉非常清楚。

他耐心地對關羽解釋道:“幽州這邊,治理方面要靠荀文若,田豫、田疇、憲和等人,但是征戰和拓土方面,我需要你,伯珪,翼德,漢升……還有曲義都留下!”

關羽沒有想到,劉儉居然要把他們這些猛將全都留在幽州,心中大爲不解。

“兄長,我大漢這些年內亂不止,蟲豸從生,當此時節,我等兄弟不回返中原報效國家,卻在這邊境之地躲清閒,是爲何故?”

劉儉說道:“眼下南面的局面,有我,有玄德,趙子龍,有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有徐榮,高順,程普,韓當等人,足矣!”

“我適才說了,你們的任務相比於平定大漢的內亂更爲艱鉅。”

說到這,劉儉帶着他們二人,走到廳中的輿圖之前。

“如今,烏桓三王部在荀彧的策劃下,已經發生了嚴重的內耗,兩年之內,我大漢將徹底的收服烏桓,將他們所有的子民併入到漢人之中,在施政方面,有荀彧等人替我把持,我放心。”

“但軍事方面,我必須把你們全部留下,”

“如果不出意外,在融合烏桓部落的前期,反叛會不斷髮生,這是絕對無法避免的,所以一開始就一定要打個好底兒,將烏桓併入我大漢前期,要把所有的叛亂都壓制到規模最小的程度。”

“我可不想把幽州變成第二個涼州。”

劉儉的話所指的意思,就是大漢朝在涼州對待羌人的態度,羌人常年反叛,始終無法與漢人完全融合,這其中包括許多因素。

地方政府將羌人視爲二等公民,彼此間矛盾太深,這肯定是排第一的原因。

同時也會有着經濟,生產力,民生,以及軍事戰略錯誤等各種問題。

這些問題,劉儉都會吸取教訓,盡力規避。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雖然有好的策略,但也一定要有能夠徹底執行他命令的人。

除了荀彧之外,他這幾個兄弟嫡系對他而言是不二的人選。

關羽聞言點了點頭,似乎是有些明白了。

劉儉又道:“另外,除了烏桓之外,難道幽州的北疆就沒有我們需要對付的敵人了嗎?”

劉儉一語驚醒夢中人。

公孫瓚首先反應了過來。

他的拳頭攥緊,關節發出了“咯嘣咯嘣”的響聲。

“鮮卑!”公孫瓚咬牙切齒的說道。

劉儉點了點頭:“不錯,檀石槐死了,和連也死了,鮮卑分成了各個小部落,四分五裂,彼此之間互相征戰,但這不代表他們就不會再統一起來了。”

“我手下的斥候一直對鮮卑保持高度的重視,現在的鮮卑雖然依舊處於分裂的狀態,但已經開始漸漸融合成了幾大勢力。”

“一旦他們再次統一,則必將對我大漢形成前所未有的威脅。”

“這不是危言聳聽,特別是在我大漢朝目前也處於內戰的情況下,外族之勢一旦把控不好,毀滅大漢的或許不是內賊,而是這些乘虛而入的塞外諸族!”

“我想過了,爲了以防萬一,與其等鮮卑諸族逐漸融合,慢慢的將注意力轉移到我大漢朝身上,反倒不如咱們先行謀劃動手,趁着檀石槐樹死後,將草原諸族四分五裂,讓他們永世不能翻身……”

說到這兒的時候,劉儉看向了關羽。

“只是中原和朝廷的事情太多,我不可能留在這裡處理這些事情……我只有把你們留在此處,謀靠荀彧,田豫,田疇等人,但真心硬碰硬時,就必須要靠你們了!”

“二位,當年是你們陪我一起北上出塞,斬殺了和連,使鮮卑四分五裂,今日,我又將這份大任轉交給你,還是那句話,要讓大漢強盛,雄立於天下之巔,光靠我一個人是不行的。”

聽到這兒的時候,關羽和公孫瓚齊齊變了臉色。

他們的表情變得非常鄭重。

少時,只見他們兩個人一同向着劉儉拱了拱手。

公孫瓚道:“德然,你爲了這個國家,思慮竟然如此之遠,作爲你的師兄,我若不能爲你分憂,實在的枉了一番同門之誼,你放心,你說的話我全都記住了,這輩子,吾若不能使北疆異族盡滅,我公孫瓚這輩子不會再入中原一步。”

公孫瓚的嗓門本來就大,說話也非常的有氣勢,感染力極強。

聽了公孫瓚的話,劉儉也是心潮澎湃,被他的態度所深深的感染。

劉儉伸手拍了拍公孫瓚的肩膀。

“伯珪兄,有你這番氣勢,我就放心了。”

“不過你適才說,要盡滅鮮卑,此言實在有些不妥,不是,我不贊成這種策略,而是若要盡滅一個民族,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試想,鮮卑各族盤附於幽州各郡之外的草原上,他們向北可以退走的疆域幾乎和我大漢朝的版圖一樣大,這麼大的縱深,我們怎麼可能將他們全族殲滅?我們也沒有足夠的糧秣和軍餉支持我們打這種戰法。”

公孫瓚哈哈大笑:“我只是打個比方而已,但具體要怎麼做,還得是靠德然你全盤綢繆。”

關羽說道:“兄長,還請指點。”

劉儉道:“針對鮮卑的戰術,其實無外於仿效烏桓的戰術。”

“第一點,首先是要使其內耗分化,最大限度的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

“現在這個時間段就非常好,檀石槐死了,和連死了,和連的兒子騫曼年紀小,兄子魁頭代立,但是各部皆不服氣,因此回頭目前無法統一鮮卑,現在隨着騫曼長大,我料定他一定會與魁頭爭奪首領的位置。”

“這種事情,我們大漢朝原先歷來皆不參與,這種態度是不對的,我已經與文若,憲和……還有田疇、田豫等人打過招呼了,從今日起,這種事不但要參與,我們還要當成自己家的事兒來辦。”

“魁頭與騫曼之爭,絕不可以輕易停止,要想盡一切辦法,暗中資助勢力較弱的一方,不可以輕易讓一方將另一方滅掉,一定要拖着打,給他們充足的保障,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的往死裡打,他們死的男丁越多,大漢就越安全。”

“當然了,在某些關鍵時刻,你們這些駐守在幽州的良將也要出兵,千里出塞,主持草原的正義,替我大漢揚威吐氣。”

“正義?”公孫瓚對這個詞耳生,不過,他還是能夠品出這個詞的意義的。

“這草原上的異族皆爲蠻夷,他們自己懂得什麼是正義嗎?”

劉儉笑道:“他們不懂,但你要教他們懂,這草原上的正義,其實很簡單。”

“就是要保持原樣,誰也不能壓死誰,各方勢力都要存在,若有一方非得要滅掉另一方,那他就是非正義的,就需要打壓一下了。”

關羽與公孫瓚是何等聰慧之人,能夠成爲一方統帥的人,思想自然都不會平庸。

劉儉話中的三味他們已經瞭然。

就在他們兩個人低頭沉思的時候,劉儉再度開口。

“除了烏桓和鮮卑之外,你們還要和文若一起發展遼東。”

“遼東?”

劉儉點頭道:“不錯,遼東地處邊陲之地,開發較淺,徐榮的同鄉公孫度如今就居於遼東,此人昔年曾是玄菟小吏,繼升尚書郎、冀州刺史,後來免官……如今客居遼東,在當地頗有威望。”

說到這兒,劉儉看向公孫瓚:“不知此人與你們遼西公孫氏可有關係?”

公孫瓚搖了搖頭:“沒有……玄菟的公孫氏至少近幾代是與我們遼西本家無關,但要是再往前推一推,卻也不知道了。”

劉儉道:“遼東地處邊陲,朝廷政令難抵,因而這些年地方豪強日盛,官署政令不通,那公孫度,我會啓用,但不可以之爲遼東之長,只是讓他給文若打個下手。”

關羽道:“那公孫氏在遼東也頗有威望,若是官職授予的低了,只怕……”

“由不得他,我要啓用他。他若敢退役。你們二人就給他來點兒硬的。讓他知曉。厲害。記住,從現在開始,在幽州邊境之地。務必不能軟弱,凡事繼續強硬些。”

關羽又問道:“兄長爲何執意要發展遼東?”

“以遼東爲落腳點,殖民三韓。”

(本章完)

第32章 關長生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33章 董卓的金燕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253章 關羽副手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786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4章 同窗可用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69章 內外相合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793章 君擇臣,然臣亦擇君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394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檔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807章 強漢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80章 幕後策劃大師劉儉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479章 皇帝的天真第530章 讓徐州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626章 差距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182章 劉使君,對不起,我大錯特錯第86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182章 劉使君,對不起,我大錯特錯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652章 圍京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297章 坦誠相待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331章 劉儉手中有件利器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
第32章 關長生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33章 董卓的金燕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96章 誰纔是真正的威脅?第253章 關羽副手第38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第349章 新設司州,雍州第571章 兄弟重逢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329章 少年英傑出世第786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168章 潛龍入海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4章 同窗可用第177章 冀州軍組建!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169章 來冀州,先會田豐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69章 內外相合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793章 君擇臣,然臣亦擇君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394章 前世死仇,今世搭檔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40章 孝廉 察廉 徵辟 屯邊第24章 大漢朝的優秀演員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807章 強漢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80章 幕後策劃大師劉儉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479章 皇帝的天真第530章 讓徐州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626章 差距第765章 天下大勢已定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392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704章 劉儉出馬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182章 劉使君,對不起,我大錯特錯第86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182章 劉使君,對不起,我大錯特錯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652章 圍京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戰功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437章 虛心納諫劉玄德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592章 前無古人第614章 你倆入股吧第389章 偉大的漢胡共榮第368章 袁術猶豫,曹操教唆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297章 坦誠相待第351章 雙邊美人計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151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第764章 願效死力第331章 劉儉手中有件利器第736章 整治新領土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