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江南新秀

其實,盧植在朝中的聲望,以及他在士人中的名望,呂布不是不知道。

呂布雖然是邊郡中人,但他並不是純純的傻子,他也知道成就功業,最需要的東西是什麼。

但對呂布來說,有些東西並不是他能擁有的,無論他怎麼努力,都是遙不可及的。

跟隨董卓這麼多年,呂布也算是看到透徹了……董卓從一開始進入京城,向望族閥閱以及天下士人示好,但不論他如何示好,大漢朝中樞之人依舊無法接納他。

最終雙方撕破面皮,你幹我我幹你,鬧到了現在的這個不死不休之局。

董卓尚且不能得到士族的好感,呂布並不覺得自己能比董卓強到哪裡去。

呂布思來想去,覺得自己這樣的邊郡武夫,若是想要出位成就一番功業,似乎也只能去走董卓走過的路。

與士族羣體太過客氣,熱臉貼着冷屁股,不但得不到任何的利益,最終還會被對方算計利用,恐怕連個善終的結局也得不到。

在京城中待了這麼多年,呂布見識的東西多了,心思也活份了,野心也增長了……

他不想再以一個邊郡武人的身份碌碌無爲的渡過這一生。

他想讓他的子孫後代也能夠登堂入室,成就功業,成爲被後世瞻仰稱頌的人物。

呂布現在想要改變命運的心理極爲迫切。

而科舉這件事,似乎也讓呂布看到了天下晉升仕途被打破的希望。

是的,呂布也從這裡面看到了希望!

雖然他的子孫後代想要讀書走仕途的希望依舊渺茫,但是科舉的問世,讓呂布看到了這個天下的晉升渠道已經開始逐漸的放寬!

在科舉沒有問世之前,家族背景不符合條件的人,他就是當不了官的!

人與人的差別,比人與豬的差別還要巨大!

但是隨着科舉的問世,一切彷彿都不一樣了!

呂布看到了希望,雖然目前這些事和邊郡武人的關係不大,但是矗立在入仕通道上的壁壘高牆,正在被一點一點的開鑿着。

一旦科舉被普及認可了,誰敢保證若干年之後,朝廷對邊郡武人不會有一個新的態度?

呂布心中很高興!

這一次協助董卓在司州落實科舉制度,要功勞爲其一。

其二,若是科舉真的能夠落實,那對於呂布這樣出身的人,無異於也是看到了希望。

只是沒有想到,這些酸儒實在是太可氣了!

這些該死的太學生,爲了他們的一己私慾,竟然集結起來鬧事!

放着大好的科舉制度不去執行,反倒是要嚷着吵着要恢復舊制,這不是鬧嗎?

是可忍孰不可忍!

還有這個盧植,嘰嘰歪歪的跟自己一通說,說到底還不是跟那些太學生們穿一條褲子!

這個不讓打,那個不讓殺的……

不打不殺,怎麼可能起到威懾的作用?難道還要跟他們喝酒不成?

這個盧植是真礙事!

還是暫時將其囚禁,待自己將雒陽的事辦妥之後,再將他放出來就是了。

……

盧植被魏越押解了下去後,被軟禁在滎陽的驛館之內。

其餘的三名太守,還有牛輔都替盧植說情。

“奉先,有些事不可做得太過,盧植的名望極高,司州之地乃是豪富與望族雲集之所,天子昔日遷都長安,特意將雒陽交給盧植打理,就是因爲盧子幹海內人望,雒陽當地的望族貴人衝着他的聲名,不敢過於造次,如今你將盧植捉了,我怕會引起事端。”

牛輔今日也是難得的清醒了一次,從旁勸諫呂布。

呂布卻道:“我又不曾虐待他,只是讓他暫時居於滎陽不要礙事,回頭牛方伯好吃好喝的招待盧子幹,讓他好好的休養一段時間,就當是告假了,如此又能引起什麼事端?難道呂某人好生招待他還招待出錯了?”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弘農太守令狐邵站了出來。

在司州所有的太守刺史中,包括郡丞等主要幹吏,董卓基本都委任的是自己涼州的嫡系親信,唯有弘農太守令狐邵乃是幷州太原人。

按道理來說,此人也是呂布同州同鄉。

不過令狐邵的出身與呂布卻相差甚多,令狐邵乃是太原名族出身,其父當年乃是烏丸校尉,亦是兩千石之門,與皇甫嵩的家族發展頗爲類似。

只不過令狐家相比皇甫一族名聲差的太多。

但即使如此,在正常情況下,令狐邵也不是呂布這樣階層的人能夠比得上的。

不過今非昔比,現在朝中的情況,乃是董卓所親信的一票武人集團勢力龐大,昔日類似於皇甫氏和令狐氏這樣的高門將官之後,如今在朝中並不吃香了。

不過令狐邵這個人多少還是有一些小聰明的。

他自思其家族並非經學之門,乃是靠着祖輩的功勳到達了今天的位置,一旦拖延的長了,至使祖輩打下來的功勳渠道被堵住,或是父輩的威名一旦相隔的時間太久,就會令自己下一代的晉升受阻……

因此,在沒有辦法的辦法下,令狐邵決定暫時投效董卓。

當然,也只是暫時的。

但這對於董卓來說,可是一個好兆頭。

能夠得到太原令狐氏的投誠,令董卓感到振奮。

爲了彰顯自己海納百川的胸襟,董卓便將令狐邵提攜爲了弘農太守。

他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世人,只要願意歸順他董卓的,必當都前途無量!

身爲幷州豪右級別的人物,令狐邵的見識絕對是超過牛輔等人的,他此刻就想到了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

“呂都尉,伱讓盧子幹留在滎陽,雖然是好吃好喝的厚待於彼,但就怕有心之人拿此事做文章……畢竟,並無旁人看到你如何對待盧子幹,若是那些太學生中,有心之人故意傳播流言蜚語,說你囚禁雒陽太守,不尊朝廷法度,煽動雒陽當地人心,那此事可就難辦了。”

呂布挑眉道:“當如何?”

令狐邵道:“依我看,還是放盧植回雒陽,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且盧植也是有見識的人物,呂都尉縱然是讓他回雒陽,他也不會耽誤呂都尉的事……畢竟他也是先帝所遺留的老臣,還請都尉三思。”

令狐邵的話,可謂是老成持重,但呂布依舊不肯聽。

不過,太學生們會利用此事做文章這一點,呂布倒也是承認。

那些腐儒!他們什麼事做不出來?

略微沉思片刻之後,呂布當即下令,讓手下的軍士對外散佈,說是盧植在滎陽感染了風寒,得了重病,短時間內不能返回雒陽,需要在滎陽養病。

在呂布看來,這個藉口可謂是天衣無縫,不會讓人挑出任何的破綻。

但事實上,他把事情想的有點太簡單了。

……

……

目前,荊州與豫州方面,曹操自打接替了袁術佔據了江淮之後,便用棗祗在豫州以及江淮之地大興屯田之策。

同時,他在黑山軍與豫州黃巾之中抽調精銳,組成了豫州兵,用來作爲自己的軍隊根基。

相比於中原的殘破,南方因爲沒有過於受到黃巾軍的迫害,相對安定富庶一些,特別是這些年來,北方戰亂實在是太過頻繁,各地黃巾餘孽以“天補均平”爲口號到處攻伐,導致衣冠南渡,如此倒是使長江南岸開始逐漸發展了起來。

曹操也就是利用這個時機,在江淮佔住腳跟之後,準備

率兵過江,以刺史的名義佔據江東諸郡,同時又借袁紹的名頭,招攬江東諸多英豪爲己用,勢力逐漸擴大。

現在的江東,就是一塊未開發的寶藏,讓曹操能夠在此施以拳腳。

畢竟,在政治方面,袁術和曹操可是完全兩個檔次。

歷史上,在袁術手中被弄的民不聊生的江淮,如今在曹操的管理下,竟有了勃勃生機之態。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袁紹突然找曹操,告知他自己想要前往司州,乘着太學生鬧事,奪取司州爲己用,希望曹操能夠相助。

針對這件事,曹操多少有點頭疼。

現在的曹操,主要的注意力還是放在江南。

如今的他已經佔據了江淮,同時還協助袁紹一同佔據豫州半境……

曹操的下一步,是親自渡江收吳郡、會稽、豫章等地作爲大後方。

待全拒東南之後,再以長江天塹爲屏障,坐觀天下局勢成敗。

他可不想在這個時候攪和到司州的戰事中去。

但袁紹是他的老恩主,此時此刻若是不幫助袁紹,曹操不知道接下來到底還會發生什麼事……

不過現在的曹操手下並不是沒有能人,他到了江淮之後,也招攬到了一名極強的智者,並引之爲心腹。

關鍵時刻,曹操便與此人共同商議天下大事。

這個人年紀很輕,他就是廬江周氏的官宦子弟,名叫周瑜。

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54章 鄭家婿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703章 論袁今天覆查,還是有點問題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547章 兄弟玄德第296章 都是人精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10章 以少搏衆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507章 定胡虜!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128章 劉備來了第58章 劉儉上雒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92章 酒醉獻子第309章 和談第207章 劉備謀袁第789章 魏延的覺悟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407章 左將軍不會欺負任何一個人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576章 試探第13章 牛棚思過第347章 劉儉放煙霧彈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458章 撫遠大將軍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95章 四大金剛第99章 上架感言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737章 接班人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270章 袁揚州,心有所謀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347章 劉儉放煙霧彈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347章 劉儉放煙霧彈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
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651章 諸劉入京第54章 鄭家婿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703章 論袁今天覆查,還是有點問題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542章 儒生大將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583章 誰主徐州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223章 劉儉,沮授共論天下大勢第372章 劉儉萬福,震懾宵小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547章 兄弟玄德第296章 都是人精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466章 主從之試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10章 以少搏衆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171章 他一定還有後招第507章 定胡虜!第123章 將軍之言有理,是我偏執了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716章 追取南陽第581章 誰人替我打徐州第153章 皇帝的威望,唯宗室可保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128章 劉備來了第58章 劉儉上雒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714章 主公啊,撤兵吧!第92章 酒醉獻子第309章 和談第207章 劉備謀袁第789章 魏延的覺悟第116章 涿郡固若金湯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407章 左將軍不會欺負任何一個人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38章 殺人也可名揚士林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289章 是牛是馬?第37章 一轉眼,蓋世奇功來了(今日更8600字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576章 試探第13章 牛棚思過第347章 劉儉放煙霧彈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458章 撫遠大將軍第237章 誰敢造次,先過我兄弟這關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95章 四大金剛第99章 上架感言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第366章 玄德替你把把關第737章 接班人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270章 袁揚州,心有所謀第276章 各有佈局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260章 劉儉欲將我置於爐上燒烤耶?第483章 寧朝廷負我第347章 劉儉放煙霧彈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655章 進宮面聖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347章 劉儉放煙霧彈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48章 不高尚的猛將第491章 這場競賽,對方必輸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