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鴛鴦陣

家老阿公給背山村陳氏送去了戰書,背山陳氏自然是大肆嘲笑了一番,但還是接下了戰書。

福廣械鬥不僅僅是暴力武鬥,同樣也是一種宗族之間約定俗成的解決爭端方式。

這種方式可以說是殘忍,可以說是野蠻,但也是一種規矩。

此時的福廣械鬥也還沒有到後世清代民國不死不休的地步,基本上的原則還是不出人命。

出了人命官司,掏的就不是一兩二兩的械鬥罰銀了。

縣衙裡的差役在各村都有暗哨,一旦要發生械鬥,衙門公差就會站在邊上觀戰。

若是出了人命官司,那麼官差立刻就會借題發揮,將動手的人拷走。

進了縣衙大牢,那可是處處都有盤剝的地方,不死也要脫一層皮。

所以如今械鬥更像是一種公開約架,或者說解決問題的賭鬥。

長寧衛下了戰帖,背山陳氏反倒是開心的接下,這種正式械鬥一方贏了,輸的一方就要放棄蘆田。

而其他村子也會被震懾住,掂量着自己的分量,暫時不會和背山村陳氏爭奪這片蘆田。

長寧衛這邊,蘇澤站在家祠前的廣場上,拿着一堆奇門的武器講解道:

“這鴛鴦陣其實不難,一陣共有十一人,陣列中是小隊長,負責指揮調度小隊。”

“小隊長不僅僅是指揮者,也是全陣的總後備和總負責人,戰場上若是一人退,則罰一人,若是一隊退,則罰小隊長,明白了嗎?”

衆人紛紛應下,蘇澤繼續則繼續說道:

“前排爲盾牌手,原版是用藤甲盾,大家用鍋蓋就可以,主要負責格擋對面的長兵器和暗器。”

蘇澤拿着一個鍋蓋演示了一番,接着又拿起一個奇怪的長兵器。

這種兵器是蘇澤請林顯宗製作的獨特兵器,在竹竿上綁上分叉的樹枝,看起來就像是一棵小樹。

蘇澤示範揮舞了一下說道:“這武器名叫狼筅,用起來也很簡單,只要對着人扎就可以了,如果敵人上前,左右狼筅手就用狼筅叉上去。”

這武器雖然奇怪,但是用起來也很簡單,蘇澤讓個頭高力氣大的村民擔任狼筅手,站在盾牌手的後方。

蘇澤又舉起鋤頭和魚叉。

“狼筅手製服了敵人之後,長槍手就上去補刀,具體的動作是這樣的。”

蘇澤比劃了一下揮舞和劈砍的動作,這兩個動作和幹農活的動作很像,長寧衛民們很快也就掌握了。

兩個手持鍋蓋的盾牌手,兩個手持狼筅的狼筅手,三排六個手持鋤頭和魚叉的長槍手,再加上一個使用投石索攻擊的小隊長,一個鴛鴦陣(農村械鬥版),就被蘇澤搞出來了。

蘇澤帶着人操練,小蘿蔔頭們也看着有趣,林良珺也聚攏了一批孩子,他自領是小隊長,帶着十個孩子跟隨蘇澤一起操練。

實際上的鴛鴦陣可沒這麼簡單,戚繼光的原版鴛鴦陣裡還有鳥統手,對付不同的敵人還有針對性的變種陣法。

不過蘇澤的對手只是一羣混混和農民,用鴛鴦陣屬實有些高射炮打蚊子了。

操練了三日之後長寧衛民們也有一些默契,幾個小隊總算是列隊前進了。

蘇澤又將他們分成兩組開始對攻訓練,贏的人可以多吃飯,輸的一方則要被扣掉伙食。

這些村民們放棄田裡的莊稼在這裡操練,一方面是因爲衛所宗族的榮譽感,另一方面就是家老阿公那句“吃飯管夠”。

這些軍餘子弟平日裡很少能吃飽飯,所以才能這麼認真的隨着蘇澤操練。

用吃飯激勵他們操練,這下子更迸發了他們的兇性,每天家祠前的廣場上都滿是喊殺聲。

林良珺今天又帶着小夥伴在家祠廣場前操練了一天,等他回到百戶府的時候,發現今天姐姐竟然從校場回來了。

爲了防止正卒參加械鬥,那天宗祠搖人械鬥了之後,林默珺就帶着正卒們住在了校場。

見到姐姐,小蘿蔔頭立刻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諂媚的說道:

“姐你回來了?吃飯了沒?”

林默珺沒有接茬,而是直接問道:

“你這幾日都在家祠前練兵?”

林良珺連忙點頭說道:“是啊是啊,我跟着阿澤哥練習嶽武穆的戰陣呢!”

林默珺是世代百戶的傳人,也是讀過書的,自然不像是其他長寧衛人這麼好騙。

她皺着眉頭說道:“咱們福建各個衛所,都說自己有家傳的兵書,這嶽武穆遺書的說法聽聽就好了。”

“你且將他訓練你們的法子說一說,還有那個鴛鴦陣。”

林默珺這幾天在衛所校場裡,也聽說了蘇澤折騰出來的動靜。

長寧衛也是有戰陣的,但是長寧衛的戰陣時行軍打仗的大陣,在械鬥這種場合沒什麼用處。

聽說蘇澤搞出這個鴛鴦陣,林默珺一開始的想法這就是書生讀了點兵書,搞出來的花架子。

但是聽完林良珺講解完鴛鴦陣之後,林默珺陷入到了思考中。

這個十一人的小陣似乎真的可行啊?

可是這個陣法怎麼不像是對抗金人騎兵的陣法?

反而更像是對付倭寇的打法啊?

林默珺帶領衛兵和倭寇打過幾仗,其中倭寇最擅長的就是快步突入的戰法,總能給大明朝軍隊造成巨大的傷害。

所謂的快步突進,就是在幾十步的距離的時候突然快速接近,然後通過劈砍進行攻擊。

很多明軍就是被倭寇這種戰法搞的非常狼狽,被劈砍搞的傷亡慘重。

而倭寇另外一個擅長的打法是弓射,到了如今這個時代,衛所的口糧都成了問題,弓箭裝備和訓練都疲敝,倭寇擅長使用弓射,經常在遠程對明軍造成傷害。

而蘇澤的這一套軍陣,盾牌兵防護遠程弓射,狼筅這種奇特的武器則可以防止倭寇快步突進,簡直就是爲了對付倭寇而量身定製的戰法啊?

而且這種戰鬥方法以11人爲一個小方陣,在陸地小規模遭遇戰能用,在船上接舷戰也能用,竟然還是一套是海步兩用的戰法。

林默珺越是琢磨,越是覺得這個戰陣妙用無比。

等到林良珺說完,林默珺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

她嚴肅的說道:“好好操練,說不定真的能打敗背山陳氏。從今天開始,你每天都要把蘇澤練兵的過程講給我聽!”

“我懂了!姐你是要偷人學藝!”

林默珺終於忍不住火氣說道:“那叫偷師學藝!不會說話就別說話!”

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667章 政治仗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106章 紅陽教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060章 吃飽飯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198章 解元!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185章 去月港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170章 縣試前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322章 震驚!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628章 大赦第123章 打擂臺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623章 教亂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012章 煙薯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106章 紅陽教推一本朋友的書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24章 徐渭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049章 縣衙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78章 銃炮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666章 棄遼第211章 沖繩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
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667章 政治仗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106章 紅陽教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419章 高拱倒臺第294章 技能:博物學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639章 集團利益和首領意志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426章 梁山好漢東渡朝鮮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543章 期貨祖師爺於公子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060章 吃飽飯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684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中)(馬上更新下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198章 解元!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185章 去月港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427章 湯顯祖考申論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170章 縣試前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322章 震驚!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389章 武昌易幟第628章 大赦第123章 打擂臺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623章 教亂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477章 投機與投資第012章 煙薯第603章 河南請降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106章 紅陽教推一本朋友的書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468章 政治身份和爭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224章 徐渭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049章 縣衙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18章 公車上書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046章 南平縣學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272章 吾未壯(本卷完)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78章 銃炮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666章 棄遼第211章 沖繩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261章 鹽法開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