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棄遼

東南海軍的這支科考船並沒有太費力就控制了永明城,這些海軍部的軍人們一絲不苟的佈置城防,設置據點,而徐錦則建立測繪點,考察當地的氣象和地理,以及港口通航的條件。

正在雪原中行進的李如彘並不知道目的地發生的變化,實際上李如彘這不到千人已經在關外的戰爭中無足輕重了。

朝鮮派出了接近三萬人的遠征軍,他們抓緊時間沿着建州到瀋陽一線修建防線,收攏海西女真,控制附近村莊軍屯,和出山海關而來的李成樑形成對峙的勢頭。

李成樑在山海關整頓兵馬的時候,就遇到了從遼陽逃回來的兒子李如鬆。

李成樑勃然大怒,當場就要以違抗軍令爲理由斬殺李如鬆。

要不是手下老將求情,李如鬆就已經被李成樑斬殺了。

等到接到了前線消息之後,李成樑不顧後方的糧草補給還沒跟上,火速北上遼陽。

等到李成樑抵達遼陽,見到了被炸藥炸燬的城牆,看到荒涼蕭瑟的遼陽城,更是直接提起馬鞭狠狠抽了被捆住的李如鬆,這才下令全軍進城。

進入遼陽城後,李成樑立刻召集手下進行軍議。

將關外的情況說完,衆將領紛紛無言,最後又是山蒿先站出來說道:

“大將軍,屬下有一句話,也許不當講。”

攻打遼東根本不會對明廷產生任何實質性的好處,反而會不停地放血,削弱其他地區的守衛力量。

正如同蘇澤在《戰爭論》中所說的那樣,“在戰爭中主動一方纔有決定結束戰爭的權力。”

衆將士譁然,但是大家又露出情理之中的表情。

遼東苦寒,又有女真人作亂,還背靠朝鮮,如果以前那樣靠着建州女真還能維持均勢,遼東也能給明廷提供一些原材料和賦稅,自然是不錯的地區。

但是現在遼東這個樣子,且不說打敗朝鮮軍隊需要多少人力物力,遼東如今四處亂起,又有東南的勢力介入,短期內都是要長期輸血投入,根本不會有任何的產出。

其實李成樑也知道,棄遼纔是最好的選擇。

“就算是拼盡全力來爭奪遼東,得到遼東之後也未必能夠帶來多大的裨益。”

這些賬,李成樑自然是算的清楚,但是很多時候軍事上最痛苦的地方,並不是簡單的算賬,也在於人心。

棄遼的好處顯而易見,通過山海關沿線的控制權,可以阻擋關外的進攻,而且東南要控制偌大的遼東地區,消化也需要時間,那明廷只需要少部分兵力就可以擋住北方威脅,專心集結兵力打決戰。

山蒿先說道:“屬下以爲,當棄遼。”

山蒿先說完,很多將領都暗暗點頭,李成樑也沉默不語。

李成樑立刻說道:“先生但說無妨。”

“屬下以爲,齊遼纔是上上之策。”

山蒿先說道:“遼東雖然是我大明重鎮,但是遼東之地物產並不豐饒,而且有山海關可守,並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兵力就可以守住。”

現在不是李成樑要不要棄遼,而是他根本無法承擔棄遼的責任。

李成樑的精銳核心都是他在遼陽的班底,這些人的家屬可能已經遷往了京師,但是遼東都是他們的老家,一旦決定棄遼,那對於整個明廷新軍的打擊是重大的。

這份責任李成樑擔不起! 除此之外,在李成樑執政的時候,明廷丟失了接近一半的領土,如今連自己起家的老巢遼東都要丟了,對於李成樑的政治威信也是巨大的打擊。

當年李成樑就是靠着李春芳的政治危機才上臺,而且上臺後李成樑利用武人的手段解散言官,強力控制朝政,也得罪了很多讀書人,一旦他露出虛弱,那就會受到更大的攻擊。

很顯然,這都是李成樑無法直接選擇棄遼的原因。

看到李成樑這個樣子,山蒿先嘆息一聲,還是說道:

“若是大將軍不能行上策,那就只能行中策了。”

“先生請說。”

“打朝鮮!”

什麼?

“東南賊之所以沒有自己北上,肯定是遼東的變化發生太突然,所以來不及調集軍隊北上,才能依仗朝鮮的僕從軍。”

“實際上,朝鮮人未必願意爲東南賊流血。”

“我們只要跨過鴨江,以扶持朝鮮國主的名義攻打朝鮮,那朝鮮的將領必然會帶領軍隊回援,那我們就可以圍點打援了。”

“若是朝鮮軍隊不退,那我們正好收回朝鮮,那扶植朝鮮繼續和遼東的賊軍對峙,我們依然可以退回關內,應對接下來的戰爭。”

這個計策讓李成樑動搖了一下,他還是搖頭說道:

“太冒險了,朝鮮北部多山,平城不容易攻打,而且朝鮮也有很多港口,東南賊可以迅速支援,現在攻打朝鮮也已經晚了。”

李成樑說道:“若是一仗不打就返回關內,那是沒辦法向陛下和太后交代的,李某必須要打上一仗再說。”

李成樑指着瀋陽說道:

“敵軍孤軍深入,補給不足,海西女真又是牆頭草,我們先攻打瀋陽,等奪回瀋陽後才返回關內整備!”

山蒿先只能坐下,這就是他計劃中的下策,無論戰果如何攻打一次瀋陽,做出要收復關外的姿態。

李成樑散會之後,對山蒿先說道:

“山先生,其實我已經佈置好了退兵的準備,只等瀋陽一戰後就退出關外。”

山蒿先卻嘆息說道:“大將軍,遼東本來就是東南的閒子,遼東對東南來說,本身就是試一試來的,朝鮮軍更是湊數的,本身就不是東南賊用來決戰的。”

“用我軍精銳,來消耗朝鮮這些僕從軍,大將軍您覺得值得嗎?”

李成樑嘆息一聲說道:

“我知道不值得,但是身爲一軍統帥,又豈能只算這些,若是一仗不打撤回關內,恐怕這兩鎮精銳的銳氣都沒了,日後就再也不能用了。”

“無論此戰結果如何,打完瀋陽我就返回京師,籌備和東南賊的決戰!”

李成樑堅決的保證道。

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224章 徐渭第322章 震驚!第617章 打老虎第653章 滾雪球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675章 宣傳戰推一本朋友的書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388章 印花稅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017章 衛學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311章 從“賊”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61章 淨海王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018章 船塢第173章 案首第322章 震驚!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657章 拼命第533章 活該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435章 髒東西第053章 虎狐犬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494章 爹的事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555章 關稅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531章 歌舞團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043章 筆架
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224章 徐渭第322章 震驚!第617章 打老虎第653章 滾雪球第339章 瘋狂的冬衣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675章 宣傳戰推一本朋友的書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134章 倭亂的根源第184章 勞動者的智慧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608章 瘋狂的股票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388章 印花稅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677章 毫無誠意第017章 衛學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187章 愚智對答第316章 共軛貨幣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311章 從“賊”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562章 爆火的劇團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061章 淨海王第376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361章 留下的伏筆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第293章 照明推動啓蒙第018章 船塢第173章 案首第322章 震驚!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269章 文學的紫色被動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657章 拼命第533章 活該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435章 髒東西第053章 虎狐犬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494章 爹的事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349章 裕王從唐肅宗故事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041章 螳螂和黃雀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555章 關稅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244章 有疾,吾往矣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242章 晚年不詳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531章 歌舞團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315章 開會的“藝術”和藝術第043章 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