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

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

宣旨的並不是太監。

大明有行人司,凡頒行詔敕、冊封宗室、撫諭四方、徵聘賢才,及賞賜、慰問、賑濟、軍務、祭祀,則遣其行人出使。

行人司有品級的朝官三人,分別是行人司正和左右行人司副,皆由進士擔任,也算是清流官。

在朝官三人下,還有人數不等的流外官,和海瑞的縣學教諭一樣,也是由舉人充任。

行人司的司正司副負責的是出使藩國之類的差事,而負責冊封官員的工作則是不入流的行人來做。

來宣佈任命的戴行人是有根的,但是一個人的品行和有沒有根倒是沒太大的關係。

行人司是清水衙門,正常情況下都是在京師各部衙門遞送公文,出來冊封大臣都是好差事。

戴行人好不容易搶到了這個好差事,扯着朝廷大事的虎皮,沿途搜刮了不少銀兩,終於在朝廷規定的最後期限內抵達了南平縣。

大明朝各衙門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敲詐方法,戴行人出京之後,到了驛站就以朝廷要務爲由敲詐驛站,索取驛站最好的馬。

然後這位戴行人搶了好馬之後,立刻將好馬換成駑馬,再慢悠悠的前往下一個驛站。

等到他晃到延平府的時候,已經到了最後的期限。

這位戴行人先遣驛站的人通知府衙接旨,自己再趕來府衙宣旨。

聽說朝廷來了行人,延平府推官張思敬匆忙從城外遊山玩水中趕回來,本以爲是朝廷要復起自己,得意洋洋的來到府衙門口。

“府尊大人,行人司的人還沒到嗎?”

方知府瞥了這位同年一眼,自從上任延平府推官之後,這位張推官是一件正事不做。

府衙推官有勘驗再審縣衙判決的職責,而這位張推官上任後,遇到上訴的案件一律發回重審,連審問當事人都沒有做過,每天就和南平府的名流廝混在一起,空談陽明心學。

據說這位張推官,還命令推官府內的衙役,在五峰山上建造了一座“陋室亭”,取唐劉禹錫陋室銘中“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用意,無功名者不得入亭,府學生黃時行頗得這位張推官青睞,據說還要將黃時行舉薦給新來的汪督學。

方知府已經對這位同年非常失望,這傢伙竟然聽到消息從城外回來了?

難不成還以爲行人是來給他宣旨的?

看到張思敬得意洋洋的樣子,方知府翻了一個白眼。

張思敬心中充滿期待,幻想着是不是自己的奏章讓皇帝幡然醒悟,知道屈了自己這個賢才,下旨召喚自己回京擔任要職,從此之後就是平步青雲。

張思敬本來就看不起方望海這個三甲進士,此時更是鼻孔朝天,感覺封侯拜相就在眼前。

戴行人趕來了縣城,他拿着吏部公文,趾高氣昂的問道:“知延平府事,方望海何在?”

方知府正了正衣冠,立刻上前:“臣在。”

然後他伸出手,將準備好的紅封塞進戴行人的手上。

這下子戴行人的口氣好了很多,他拱手對方知府說道:“請知府大人設下香案,接旨吧。”

張思敬站在一邊,是方望海接旨?

怎麼可能?

他一個地方知府,就算是升遷也只是朝廷正常的升降,根本不需要朝廷派遣行人啊!

朝廷派遣行人,那都是拜清貴機要之職,他方望海一個三甲進士,憑什麼啊?

張思敬已經快要發狂了,戴行人掏出吏部的公文,開始宣讀朝廷的詔令。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張思敬更是嫉妒發狂,這可是正四品的清流官!

四海齋醮使?江南、浙江鈔關使,這是什麼職位。

等到聖旨宣讀完畢,張思敬終於知道了,方知府突然得授要職,是他上了平倭策!

佞臣!倖進!

張思敬立刻給方知府打上了嚴黨標籤!

讓皇帝拜海神,這不是奸臣是什麼?

還有什麼鈔關使,自己雖然沒聽懂,但這不是盤剝百姓與民爭利是什麼?

張思敬心中狂恨,只可惜自己不是言官,不能上書彈劾奸臣!

張思敬很快想到,自己在京師還有好友,馬上寫信!

一定要讓他們彈劾方望海這樣的奸臣!

張思敬已經嫉妒到模糊。

站在觀禮隊伍中白知縣就是心中充滿了羨慕。

作爲南平縣的正印官,白知縣也跟着上奏了平倭策。

他也曾經幻想過一策而入青雲,卻沒想到這樣夢幻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邊。

白知縣突然想起縣裡一個傳言,蘇澤是靠着一策而被方知府點爲案首的,難道方知府所上的策,是受到蘇澤策論的啓發?

白知縣默默的看向站在生員隊伍中的蘇澤,也是了,上一次蔡家的案子中,方知府繞過縣裡幫着蘇澤對付蔡家人,看到蘇澤年輕的面龐,白知縣突然想到一個可能性。

此時白知縣只恨自己沒有適齡的女兒。

作爲這次的主角,方望海心中是懵的。

他可沒想到朝廷給他這麼大的獎勵!

正四品的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更重要的是差事!

江南、浙江鈔關使!按照大明升遷的慣例,這一類外任的欽差如果做好了,返回朝堂就是升遷。

而正四品往上,本身就是朝堂升遷的一道坎了。

因爲從正四品往上,官員的數量就急劇下降,正式的步入高級官僚的行列。

正三品的六部侍郎,這就是六部的副長官了,往後可以做掌管閣部事務的重臣了。

方知府只要幹好了鈔關使這個差事,那就可以青雲直上成爲朝廷重臣!

這樣的速度,即使放在庶吉士中也是飛快的了!

完成了全套的儀式,方知府又繼續打點了戴行人,接過了朝廷準備的新官袍和印綬,以及上任的任免狀等文書。

方知府也看到了縣學生中的蘇澤,他此時都想要帶着蘇澤一起前往江浙上任,但是他很快就忍住了。

蘇澤馬上要參加鄉試了,對於讀書人來說舉人的功名至關重要,可斷不能誤了他的功名。

知府衙門中自然是一番喜氣洋洋,等到晚宴過後,方知府對着李夫人說道:

“朝廷命令來的急,我馬上就要準備行囊前往江南上任,籌建鈔關。”

李夫人也很欣賞,夫妻一體,丈夫升職加薪,自己自然也是一榮俱榮,頓時理解的說道:

“老爺你儘管去,家裡我會照顧好的。”

方知府點頭說道:“如今江浙的局勢緊張,我暫時不想要帶你們上任,你帶着兒子女兒先回泉州府孃家,等我安頓好了再接你們過去。”

李夫人點點頭,大明朝的官員自然可以選擇帶家眷上任,也可以不帶家眷上任。

不過方知府的祖籍在北方,所以方知府幹脆先安排她們去孃家,等自己安頓好了再接她們過去。

李夫人問道:“蘭兒的婚事?”

方知府說道:“我這就請海教諭爲媒,先將聘書下了!”

李夫人本來還要等着蘇澤考上進士,但是看到蘇澤的策論讓丈夫火箭升官,退後一步說道:

“那也要等到考上舉人再完婚!”

方知府瞪了這無知女子一眼,不過也說道:“我本想要帶上蘇澤去赴任,但是不能壞了他的前程,等到下聘之後,你在泉州府也要多照拂他,切莫擺出官宦人家的傲慢來。”

李夫人回瞪回去道:“你當年讀書的時候比姑爺可差多了,我也沒嫌棄過你,又怎麼會嫌棄他!”

夫妻二人商議完畢,方知府立刻請來了海瑞,請他向蘇澤提訂婚的事情。

海瑞自然答應下來,他很看中蘇澤,方知府治家嚴謹,方家女兒自然是蘇澤的良配,立刻返回縣學。

縣學書房中,海瑞溫言說道:“方知府請我做媒,他府中女公子和你年歲相仿,也未曾有婚約,如今要和你結親,你意下如何?”

蘇澤一下子愣住了,結親?

海瑞又說道:“方知府剛剛受朝廷要職,你也要參加今年鄉試,只是先將聘書下了,先把婚事定下。”

“我知道你父母都不在了,但這種大事還要家族中長輩做主,我放你幾天假返回長寧衛,請宗親長輩來籌辦?”

這是不是太倉促了?

蘇澤張開嘴,卻說不出拒絕的話。

要知道這可是禮教森嚴的大明,一旦自己拒絕那就等於絕了交往,一想到方若蘭蘇澤隱約也有些心動。

可是腦海中又浮現另外一個身影。

海瑞看到蘇澤沒有拒絕,他自然也清楚蘇澤的情況。

海瑞本來就認爲這是一段好姻緣,繼續說道:“平日裡你喊我老師,你父母不在,我這個老師也就做主,方家姑娘我曾經在內宅見過,確實是良配,我陪回長寧衛一趟,把這婚事定下來!”

蘇澤腦子嗡嗡的,卻又不知道怎麼拒絕。

海瑞又說道:“馬上你就要鄉試了,把事情快點定下,你方可以好好讀書。”

對方已經體諒到這個地步,如果再不接受恐怕就要結仇了。

蘇澤仔細想想,方家確實也是個不錯的結親對象。

方家不是大族,但是方望海調任江浙,自己是不是可以靠着他在江浙佈局?

江浙是大明朝的糧倉和財稅重心,如果方望海真的將鈔關法落實了,那就等於掌握了江南商稅的咽喉。

不從利益角度看,蘇澤也承認這位方小姐是良配。

他拱手向海瑞說道:“學生聽老師做主。”

海瑞心情愉悅,果然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和蘇澤一起返回長寧衛。

連續的暴雨過去,清明後的鄉野生機勃勃,海瑞和蘇澤騎着馬向長寧衛而行,這還是海瑞第一次去長寧衛。

沿途在建溪水壩邊上停下來,看着束水衝沙的工程,海瑞摸着鬍子說道:

“汝霖的治水術果然不凡。”

緊接着看到沿岸開荒的長寧衛百姓,他們見到蘇澤紛紛圍上來,海瑞更是覺得長寧衛彷彿世外桃源一般。

海瑞跟着蘇澤一起進了長寧衛,看到長寧衛生機勃勃的忙碌景象,海瑞更加高興的說道:

“若是沿海衛所都能如長寧衛這幫盡心用命,何愁倭亂不平啊!”

這纔是他心目中的鄉野生活,百姓富足安居樂業,還能聽到衛學中郎朗的讀書聲。

只是海瑞並不知道,蘇澤穿越前長寧衛的樣子,更不知道長寧衛的富足,還有林默珺在海上假扮倭寇打劫的成果。

若是按照洪武皇帝的設計,長寧衛不餓死就不錯了。

蘇澤知道這時候的海瑞心中還滿是忠君思想,他這一類的讀書人總有一種“洪武爺總是好的,是下面的人念歪了經”的想法。

海瑞並不是衛所長大的,並不瞭解沿海衛所制度中的問題,更不瞭解衛所的困境。

就算是林百戶父女這樣的好百戶,也只是將長寧衛帶入更加困頓的境地,沿海衛所參與走私才能活下來反而纔是常態。

衛所凋敝的原因自然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楚的,蘇澤也知道現在的海瑞還不是日後那個上治安疏的海瑞,他對於大明官場的黑暗還不夠了解,而不安全清楚百姓的困苦。

“教化一方,纔是我輩讀書人要做的啊!”

看到蘇澤重修的衛學,海瑞又考了幾個學童,更是覺得蘇澤在長寧衛做得很好。

聽說縣學教諭要來,家老阿公和九姑婆也忙着過去迎接。

海瑞對兩位長者行禮,然後說明了的目的。

“我是爲方府君家小姐做媒而來的。”

家老阿公看向蘇澤,立刻明白了是知府家要和蘇澤結親?

九姑婆心中卻是咯噔一下,想到了一個人影。

只可惜有緣無分啊,九姑婆內心嘆息一聲,蘇澤要走科舉之路,知府家小姐顯然是良配。

長寧衛不大,蘇澤要和知府家結親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百戶所。

林默珺正在百戶所內練槍,當林良珺將這個消息告訴她的時候,林默珺緊握紅纓槍。

她看了一眼今年長高了很多的林良珺,冷冷的說道:“換衣服,陪我練槍。”

感覺到了濃濃的殺氣,林良珺全身發抖,他如今對於男女之事也有了些瞭解,老姐你可不要把氣撒在我頭上啊!

林良珺還是被血脈壓制,成了林默珺的活靶子,等到林良珺被教訓的快要昏過去之後,林默珺手持紅纓槍看着海上。

蘇澤的志向到底是什麼?

東奧島上,蘇澤編戶齊名,又讓林默珺維持鹿大王的存在感。

蘇澤宛如自虐一般的苦學,他所做的一切志向到底是什麼?

林默珺的性格是從小就不服輸的,她看着海上,又看着府城方向,沉默了良久。

大陸後是無邊無際的海洋,林默珺想起蘇澤描繪的廣闊世界。

那知府小姐能陪他馳騁大洋?

踢醒裝昏的弟弟,林默珺說道:“你替我去送賀禮!”

明代初期的三互法很嚴格,南人北官,北人南官,但是很快到了明中期就執行不下去了,因爲出缺的官位可不管你南北。

三互法也要避姻親,不過嘉靖年間只要不在同府就基本上沒人計較了。

另外,不能在本地當官的三互法,是漢桓帝發明的,此法作爲一種組織人事的潛規則,沿用至今。

就是那個漢桓帝,只能說歷史真神奇。

(本章完)

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83章 練銃兵第525章 分產令第027章 鴛鴦陣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566章 睢陽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265章 歸有光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625章 三本書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004章 龍王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131章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022章 畝產第628章 大赦第547章 破蜀道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495章 陽謀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231章 當家難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237章 水戰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245章 李時珍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435章 髒東西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97章 再破題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491章 橡膠樹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038章 入編捷徑
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83章 練銃兵第525章 分產令第027章 鴛鴦陣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480章 讓草原再次偉大第020章 四書五經大全第024章 械鬥罰銀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067章 化工技能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566章 睢陽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212章 殺倭使!(求月票)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265章 歸有光第537章 人事辦人事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513章 內鬥是大明特色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625章 三本書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004章 龍王第86章 大明平均戰力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131章第642章 民族決定論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373章 琉球商人真的太給力了!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022章 畝產第628章 大赦第547章 破蜀道第662章 制憲會議再開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495章 陽謀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133章 風將起,雨綿綿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231章 當家難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484章 狂熱和剋制第196章 鄉試開始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400章 李舜臣的選擇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45章 致進步者的演講第237章 水戰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062章 三角貿易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245章 李時珍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435章 髒東西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97章 再破題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491章 橡膠樹第331章 還政於民檄文(卷末求票)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286章 【六經注我】!啓動!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148章 雞肋的紫色被動第038章 入編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