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地上空那飛舞的身影,正是李青雲。
縱然夜色朦朧,他那周身閃爍的金芒與刀罡無比顯眼,如同人間最後的神王,將至黑之夜撕扯出一線光。
“是李大人!李大人來了!”
營寨周圍的士兵們爆發驚天呼喊,看似崩潰的軍心瞬時凝聚。
他們曾無數次見識過李青雲的神威,如今身陷絕境,再見那熟悉身影,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
穆桂英緊抿嘴脣,激動得語塞,緊緊攥住刀柄大喊:
“全軍聽令!隨李大人一起反擊!殺——”
話音剛落,李青雲已與怪物羣正面碰撞成一片慘烈風暴。
明眼人都能看出,他整個人形容略顯萎頓,似在強撐。
可那刀光的爆發力卻仍震懾羣魔。
一時血肉橫飛,怪物潮被他單刀劈成兩截,前後合不攏,大片敵影倒臥血泊,不斷抽搐。
他的到來,如同天地間一股龐大意志降臨在此,將剛纔不可一世的外神怪物瞬間壓制。
接着,何仙姑、王玄甫、呂洞賓、穆桂英等人帶着殘存兵士順勢衝殺,聯合李青雲把怪物陣線割裂成塊,戰局終於得到喘息。
遠處那紫色光紋似乎感受到威脅,忽而急劇翻騰,引來更大數量的怪物援軍,想要圍堵李青雲。
可李青雲非昔日那個初出茅廬的修行者,而是踏入真神境界的強大存在,即便尚有暗傷封印,若真正燃起戰意,刀下仍是寸草不生。
“殺——”
李青雲低吼一聲,刀罡如焰火噴發,捲起宛如狂風呼嘯的劍氣風暴,在混沌的霧夜中轟然擴散。
身側數十頭撲來的怪物被這風暴瞬間絞碎,濺起的黑血如雨下墜,被黏液覆蓋的地面又增添無數破裂屍塊。
慘絕人寰,卻讓士兵們士氣高昂。
周遭士卒目瞪口呆,看見那一道刀光在漫天怪物裡左右縱橫,每一次閃動都帶走數條乃至十數條怪物性命。
空中亦不時落下扭曲飛禽,卻還未近身,便被李青雲翻掌一刀斬落,砸回地面化作扭曲腐爛的一堆血肉。
有人忍不住高聲喝彩:
“李大人真無敵也!”
王玄甫奮勇截住正想偷襲李青雲的一隻百足怪物,他看那怪物張牙舞爪,卻在與李青雲的刀勢對撞中被震斷肢體,只餘半截身子在地上哀嚎。
東華帝君抓住機會一槍戳穿它的心核,冷冷道:
“在李大人面前,你們再囂張也得伏誅。”
半空傳來刺耳嗡鳴,一些更強大的異形怪物聚成小規模尖刀隊,試圖夾擊李青雲。
他們中有的背生毒刺能夠遠程噴射酸液,有的身體半虛半實,閃爍鬼火般影子,能突破不少凡人武器防禦。
然而李青雲只是眉頭緊皺,刀鋒再亮,一股更熾烈的金光噴薄而出,在猙獰喊殺聲中又一次衝殺到敵陣中央。
金光劃過,暗影鬼火紛紛潰散,那些精銳怪物連同酸液噴射都被勁風震得四下爆裂,血雨將數十步外都染成污紅。
這毀天滅地的刀威讓所有怪物心生恐懼,不少衝在前方的兇獸本能後退,或者仰天怪嘯不敢再上。
可裂縫深處的紫色光紋發出尖嘯,宛如長鞭狠抽,讓它們不得不重新發狂涌來。
場中再次陷入白熱化廝殺,可李青雲的刀光卻猶如恆星之火,照亮着整片絕望的戰場。
穆桂英見多了大場面,可如此狂猛的殺戮仍讓她心驚。
她望着李青雲的背影,卻能感覺到他體內仍在暗自掙扎,因爲那光芒帶着一絲紊亂,每一次大爆發後,他的姿勢都會微微顫抖一下。
可他沒有退縮,強行壓住封印與傷勢,以血肉之軀扛住滔天怪潮。
那種捨我其誰的勇氣,令所有人欽佩得無以復加。
“頂住啊……”
穆桂英懷着莫名的酸澀輕聲自語,然後將刀橫於胸前,帶領部隊再度向怪物羣發起衝鋒。
他們要抓住李青雲撕裂敵陣的良機,一舉摧毀這波外神攻勢。
無數士兵在血泊中嘶吼,刀槍並舉,與李青雲刀罡交相呼應,破開更多怪物的肢體與軀殼。
夜幕之下,戰火熊熊,血流成河的景象似把整片土地都點燃了。
遠處,忽然有粗壯的鳴嘯破空而來,數枚巨大的灰褐尖刺呼嘯射向李青雲,速度極快,彷彿連空氣都被撕裂。
那是某隻巨怪從遠方發起的遠程攻擊,想抓住李青雲舊力已衰的新空檔。
可李青雲卻只是眼中閃過寒光,刀身一旋,凌空劃出半月般的罡波,將這些灰褐尖刺截斷,碎屑四落,被風捲入夜色。
緊接着他一個俯衝,抓住那巨怪尚未收回攻擊的空當,刀光如雷霆擊下,那巨怪慘叫都來不及喊全就被劈裂成兩截,斷面處冒出詭異黑煙。
這一幕看得兵士們情緒高漲。
紛紛吼着“李大人威武”“殺啊”之類,鼓舞士氣。
衆位陸地神仙們趁此機會將陣線向前推進數十丈,收復了部分被怪物佔領的廢墟。
營地內那些看似危如累卵的臨時防禦,也終於有了重新構築的時間與機會。
與之相對,怪物一方的攻勢出現明顯慌亂。
有些中層怪物首領狂鳴指揮,卻仍無法壓住部下的畏戰情緒。
多數怪物已體會到那金白色刀光的可怖,無論它們多堅韌或扭曲,都擋不住那刀下瞬斬的命運。
然而後方那道紫色光紋仍在催逼,不斷加持某些怪物的殘暴。
場中一時間陷入微妙膠着:人類無法在短期內殺光所有怪物,怪物也難以突破李青雲的鋒芒。
恰在這時,裂縫旁的一片黑暗中忽然隆起一道可怖影子,高達十丈有餘,形似一頭爬行巨獸卻拖着滿是棘刺的尾巴,身軀被漆黑甲殼覆蓋,甲縫裡傳來滾滾熱浪。
看它每走一步,地面就冒出火紅熾焰,似某種岩漿形態的異能。
這怪物的眼眶裡閃着幽藍火光,顯然更高階,遠非雜兵可比。
何仙姑驀地看見它爬過來,臉色一沉:
“又是個極強的首領?看來它不甘就此敗退,要以此怪破局。”
王玄甫觀察那刺尾巨獸,發現它周圍氣浪翻滾,能燒焦地表與敗屍,一旦靠近人類陣地,必然造成巨大破壞。
李青雲也感覺到了那傢伙的危險。
他顧不得多喘息,再次點足飛身,刀光宛如閃電刺入怪物羣,試圖直取那刺尾巨獸首級。
刺尾巨獸察覺威脅,猛然噴射一道熔岩火流,好似半空落雷,璀璨刺目。
李青雲反應神速,刀罡在身前凝成護壁,火流被強行分流,餘波卻還是令周遭冒出騰騰濃煙,灼得不少怪物亦慘叫不已。
他眼神凝重:這巨獸來歷非凡,恐蘊含更純粹的外神精華,已經十分接近真神。
而且其面對真神,竟無絲毫退縮之意。
於是李青雲咬牙強提神力,刀光再度爆發出耀眼鋒芒。
他硬頂着那火流闖入對方身邊,一式斜斬,在巨獸的甲殼上留下深深裂痕。
那巨獸痛吼震天,狂甩滿是利刺的尾巴,朝李青雲猛抽。
若被擊中,縱是神級肉身也可能重傷。
千鈞一髮之際,李青雲身形詭異一旋,刀光自下而上反撩,將那尾巴生生挑開。
甲刺雖堅硬,卻在刀罡怒勁下飛落幾截,黑色血液伴隨火星噴濺。巨獸憤怒狂吼,半邊身軀亂顫,燒出更高熱浪。
李青雲袖間淺灰霧氣一閃,他身形微晃,似封印之痛刺入神魂,但仍強行聚力,對着巨獸身體最薄弱處再度轟出刀罡。
那聲音如天鼓炸裂,巨獸胸腹被當場劈穿,無數內部器官噴灑而出,甚至冒出灼熱岩漿樣的骯髒液體。
它顫抖欲掙扎,卻無法支撐住身體這致命傷,轟然倒在碎石血污中。
所有人看的極其暢快,連怪物羣也驚恐後退幾步。
王玄甫不由得嘖嘖讚歎:
“這就是真神的力量麼?”
何仙姑眼中藏着激動,卻注意到李青雲那一霎的身形搖晃。
她心頭一緊:他再如何英勇,暗傷終究還未痊癒,每動用大招都在消耗大量神力。若再拼殺下去,萬一體內封印發作,後果不堪設想。
但李青雲根本無意收手。
他大口喘息,臉上毫無退讓之色。
既然踏上這戰場,就要爲人間撐下去,哪怕今日連命都捨去不要。
怪物潮尚未徹底潰敗,後方還有更多未知的險惡。
他揮刀斬去火焰殘渣,以刀尖指向怪物陣列深處,雄渾的聲音在夜色裡迴盪:
“誰敢再上?”
短短一句話,卻如雷音橫空,激起人類將士心底無窮戰意,怪物則被嚇得畏縮。
它們智商雖低,卻能感知到這人類強者的恐怖。
若紫色光紋還不下最終命令,恐怕它們難再主動進攻。
場中氣氛凝結,宛如刀鋒對峙。
這一段時間裡,諸位天罡榜上的強者已經指揮殘部加固營寨,將倒地傷兵扶起,整頓武器弓矢,將那些暫時失控的怪物逐個補刀,以防死灰復燃。
破舊城壘裡重新升起幾堆火把,爲慘淡戰場帶來一絲溫暖。
許多士兵向李青雲投來崇敬目光,連敵血與同袍的屍骸都不再那麼刺眼。
李青雲收起刀勢,懸空立在那兒,背對人類營地,凝神望向裂縫與黑夜深處。
縱然渾身疲憊,封印撕咬着他的內腑,他仍要在怪物面前保持絕對威懾,像一座高山聳立天地間。
風捲起他略帶血跡的獵獵衣衫,黑袍映襯着無邊的蒼涼。
遠方,紫色光紋緩緩斂退,似在評估形勢後決定暫退,或許另有大計。
怪物潮無可奈何,只得聽命逐漸退回黑暗裡,消失於夜霧。
事到如今,這波外神大軍衝擊算是被李青雲硬生生攔下。
斷壁殘垣之中,慘烈的呼吸與聲聲哀鳴在夜風裡一浪接一浪,如同紀念此役的悲歌,也映射出李青雲超凡的刀光在這一刻護住了人間絕境。
戰事暫息,然而血腥景象教人無絲毫輕鬆。穆桂英強撐力氣,登上瓦礫堆俯瞰周圍,哪兒都是屍橫遍野。
人類的、怪物的,糾纏交錯,宛若修羅地獄。
她深吸口氣,對楊排風示意:“速集合能動者,救傷員,伐木結柵,今晚必須徹夜戒備。外神隨時可能再來。”
“火帥”微微點頭,雖重傷卻仍堅毅。
她看向李青雲,只見那道單薄卻威嚴的身影依舊面對夜色,沒回頭。
也不知他在思考何種困境,或許封印刺痛在拉扯他的神魂,又或許他在預感更深處的陰謀。
無論怎樣,此刻所有人的心情都不無振奮:李大人來了,臨危之際一戰威震四方,爲衆人贏得一絲生機與希望。
那刀光宛如在夜幕下點燃星火,告訴所有陷於恐懼與絕望者,人間尚未徹底淪陷。
軍士們打掃戰場過程中紛紛討論李青雲的霸道刀勢。
有人私下敬佩:
“這纔是真神之威,倘若外神還敢再犯,大人一刀斬之!”
也有人憂慮低嘆:“可大人自己也似有隱患,不可再勞累過度。”
更多人只是感激地望着那背影,喚起心底久違的自豪,彷彿整個大宋的脊樑未曾折斷,尚能與外神對峙到底。
城頭篝火燒得噼啪,映照李青雲依稀泛白的雙頰。
他沉默半晌才長長吐出一口濁氣,轉身對穆桂英、王玄甫等人緩聲道:
“當務之急,先穩住此處陣地,嚴防再有異動。我去查看那裂縫餘波。”
穆桂英剛想勸他別再逞強,卻見他眼中暗光閃過,似乎暗傷又在隱隱作痛。
她知他意志堅定,只能點頭服從。
李青雲隨即腳尖輕點,血跡還在他腳下凝固,卻不影響他踏空而行,飛向那陰深破裂之地。
他想確認外神是否另有後手,也要藉機查探某些詭異符文的源頭,爲後續清剿做好準備。
夜色下,他的背影孤獨又執着,讓人心生敬畏。
他飛越數百米,到達怪物退去的中央區域,發現地面大坑被黏液覆蓋,依稀殘存某些深色符文印記,宛若蠕動的字樣。
他想靠近查看,可灰霧裡卻散發強烈惡臭,有股邪力隱隱牴觸他的神識。
他強自運轉刀罡護體,踏足其上,才勉力沒被那股腐蝕狂潮侵蝕體表。
可體內宮殿的封印卻在此刻大幅震動,讓他額角冒出冷汗。
“該死……”
他低聲咒罵,卻並不退縮。
若此時給外神留下破綻,天下危矣。
他右手凝聚金色刀芒,對着腳下那蠕動符文切下一斬。
光華爆裂,黑色污液四溢,裡面似乎發出淒厲古怪的尖嘯。
最終刀勁抹除了那符文大半痕跡,邪力也減弱不少,化作污泥散開。
這一刀過後,他胸口撕裂般的疼痛愈發明顯,封印在抽搐般猛撞心神。
可他還是咬牙扛住,雙眼再次巡視四周,在目及之處挖掘更多外神痕跡,一一毀去,方纔感到些許安慰。
對於他而言,每清除一處怪力,就等於少一分後患。
哪怕自己隨時可能爆發“寂”之反噬,也絕不能懈怠。
當他踉蹌着返回營地時,穆桂英帶領士兵已把戰場簡單收拾完畢,傷者得到救治,圍牆也加固了幾分。
見到他面色更顯憔悴,穆桂英快步迎上:
“青雲,何必親自涉險?你該留些餘力,以防外神再來啊。”
李青雲對她微笑擺手:
“無妨,能多毀幾處怪力,便多幾分勝算。”
這一句雖平淡,卻讓穆桂英鼻頭酸澀。她見他目光深遠,神色不屈,心知他受封印所苦,卻仍爲蒼生強行撐着半邊天,怎能不讓人欽服?
軍士們亦崇敬地目送李青雲走到營地中央,人羣自發散開一條道,紛紛抱拳行禮。
有人想大聲呼喊讚美,卻又被那種肅然之感所鎮住,唯有帶着感激與仰望的沉默,凝成滔天的敬意。
對神明的崇拜之情,若有實質。
這種數百人仰首等候、萬衆矚目的場面,讓血腥氛圍中多了一絲莊嚴。
李青雲本想淡淡一句“各自歇息”,可見衆人神情,微覺責任更重,他沉吟少頃,然後擡手示意衆人:
“此戰雖捷,可外神尚未真正退卻。諸位同袍皆有傷,有些也倒下了,但人間絕不容怪物肆虐。你們已爲大宋血戰到此刻,當再接再厲,共度此難——我在此,與諸君同生共死。”
這番話不算煽情,真摯樸素,卻瞬間觸動所有人的內心。
有血流滿面的士兵猛拍胸甲,喊道:
“願隨李大人再殺百回合!”
其他人齊聲應和,羣情激昂。
連呂洞賓等人也在旁握拳,眼中迸射出新的戰意。
燈火照映下,李青雲身影像夜風裡的刀鋒,帶着凜然寒意,又帶着淡淡悲憫。
他又緩聲道:
“運送傷員、封堵城垣,今夜需輪班防守。若有異動,鼓聲三響,吾必當先。”
這話一落,連已經疲累不堪的士兵們也重新鼓起幹勁,踉蹌着奔向各自崗位。
穆桂英欲言又止,最終低聲提醒:
“青雲,你也請保重身體,若再度激戰,你……恐要小心體內傷勢。”
李青雲微笑苦笑:
“我曉得。待此關穩住,再做調息。”
說着他將神刀收起,轉身隱入篝火昏暗處。
多人只看見他離去的背影,感到那背影依舊堅挺,卻暗暗擔憂他何時會因暗傷不支。
可此刻,不容任何人多問或強留。
他必然要繼續坐鎮,迎接可能的二次乃至三次衝擊。
夜漸深,外神怪物似退居裂縫彼端,一時沒有再來進犯。
但所有人都保持高度警惕,不敢閤眼。
血腥與腐臭覆蓋了這片大地,死者殘肢遍佈城外,慘景讓人心顫。
唯有不時閃爍的火光和天邊的沉雲昭示,今夜尚未真正結束。
在這刀光與哀鳴的世界裡,李青雲終於掃平一次外神狂潮,以無雙殺伐之姿,重振軍威。萬衆矚目下,他宛如天神下凡,刀刀都伴隨霹靂般的爆響,將絕望生生斬碎。
那股震撼的畫面定格在人們腦海:一個人對抗無數怪物,腳踩血泊,刀芒縱橫,翻手間傾滅羣妖。
或許,這纔是大宋軍民最想看到的“神蹟”。
他們需要一個英雄,需要那柄能刺穿黑暗的刀,哪怕英雄已傷痕累累,也要以毅力和信念站出來。
人們相信,只要李大人不倒,人間就還有一縷生機。
然而李青雲深知自己不過是稍稍延緩了末日的來臨,真正的風暴還潛伏在更深處。
玉虛宮或許在暗中窺視,外神主力隨時會再度發難。
而他體內的“寂”封印如一記重錘,敲打神魂,隨時可能崩潰。
再多榮耀與喝彩,也無法撫平胸腔裡那撕裂痛楚。
可那又如何?
他心意依舊堅決:既扛下了守護人族的職責,便不容回頭。
大宋此刻形勢絕險,他唯有一往無前,等待或創造逆轉時機。
刀在手,血未冷。這一戰能否改變大勢,皆寄託在他能否撐到最後。
夜風沉沉,血跡乾涸於黃土地,火把的倒影跳躍在營牆內外,如鬼影亂舞。
王玄甫與穆桂英等人率少部分戰士在外圍巡查,回看中央營火處,李青雲就在那兒沉默打坐,眼簾微垂,卻依舊散發一縷刀意警戒四周。
所有人不約而同地想:倘若明日外神再來,他便會再度挺身,刀破千軍,一人獨擋億萬怪。
那一幕,想起來就令人心潮澎湃,也帶着無盡的擔憂。
但無論如何,這夜裡,人們記住了李青雲如何從天而降,在萬衆目光裡大殺四方,血影飛舞裡重燃生之希望。
此乃拉鋸戰的關鍵時刻,人族能守得住這座雁門關,便能延續更多希望。
星光漸漸黯淡,遠方的雷與裂縫依舊蠢蠢欲動,可此時的營地裡卻升騰出一股屬於“人”的溫暖。
彷彿只要一人屹立,便能令萬軍有所依靠,令滿地瘡痍不再絕望。
怪物暫退,刀氣猶存。
李青雲收回微光的利刃,仰頭看去,夜空裡似有無邊黑暗壓下,然而在他心裡依然殘留一道堅毅火焰。
待日出之時,他將再度行走戰場,無所畏懼。
戰與殺還未終結,卻已給後世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外神欲撕裂人間,李青雲再度出山,以孤膽刀鋒映照衆生期待。
那一瞬,他不再是半神、真神,或傳奇,而是天下所有人心中的“曙光”。
在這瀕臨崩潰的亂局裡,只他一人,也要爲凡人抵擋洪流。
營火幽幽,將他面龐勾勒得更顯峻冷。
泛白的鬢邊還是挺直的脊背,這便是他給人間的答案:縱傷痕累累,仍要仗刀而行。
遠方的紫光裂縫似陰冷目光窺探着這裡,彷彿嘲笑人族的垂死掙扎,但也不能阻止當下的片刻平靜。
或許,等血月之夜再起波瀾,外神軍團會以更狂暴的姿態捲土重來。
而李青雲,亦會毫不遲疑地再度抽刀,縱然代價是耗盡最後一分神魂火光,也絕不退後半步。
他已用這場“萬衆矚目的大殺四方”昭示:人間雖苦,刀鋒不折;蒼生雖弱,仍可撼神。
夜幕沉沉,風攜走許多哀鳴,也帶來英雄的沉默與豪情。
所有餘生者彼此相互依靠,在這絕境中迎來短暫的休整。
無論今夜後方玉虛宮又如何謀算,外神又醞釀何等恐怖攻勢,至少今夜,邊關尚有一位最強神祇坐鎮。
火光和刀芒交織在人們的記憶裡,也許會被記錄在史書或後人口述裡。
那一幕,李青雲一人撐起人族尊嚴,和無數浴血的將士並肩殺出血路,扭轉了眼看必敗之勢。
人間的靈魂,也在刀光映照下多了幾分不屈熱度。
也正是此夜,人族軍民見識到究竟何爲“力挽狂瀾”——哪怕李青雲已帶傷出征,卻仍硬抗外神大軍之狂潮。
這個夜晚將註定流傳,讓絕望中生出新的曙光,也預示更大的波瀾和對決,終將於後世的塵埃裡驚雷再現。
刀在手,心如炬,血流成河卻不退。
這是李青雲的選擇與爆發時刻,也是人間在絕境中蓄力的契機。任那裂縫的暗影如何反撲,他也將以鋒芒橫絕之姿,用鮮血與無畏寫下新的篇章。
若外神再來,唯有再殺;若絕望再生,便用刀光照破。
於是今夜的營地,在慘淡月光下沉沉躺着無數遺體,卻也燃起火把與希望。
所有幸存的將士們懷抱敬畏的心情,看着李青雲坐於殘破營壘上默默調息。
呼嘯風聲中,他身形不動,宛如沉睡火山。
一旦下一波風暴降臨,他定會讓刀光再度炸裂人間。
沒有多餘言語,也無需更多煽情。
這一幕已足夠讓後來的史家與民衆津津樂道:當外神軍團勢欲摧枯拉朽之際,是這名滿身傷痕的真神,在萬衆矚目下以震古爍今的無敵刀勢,破盡千軍,再度爲人族撐起一片天空。
血與火交織成他背後的光環,把不可名狀的噩夢深淵硬生生拖延,給大宋留下一線生機。
夜色既深,也預示大戰未了,而李青雲刀鞘裡的寒芒仍蓄勢待發。
下一個戰場,若外神攜更可怕的力量來襲,他仍會舉刀自背後現身,替整個天下負重前行。
在所有人心裡,這一刻,他便是戰神化身,也是眼下抵禦滅絕洪流的唯一曙光。
兵士們或輕聲祈禱,或默默擦拭刀劍,借李青雲那份豪邁刀意激起心底的熱血。
何仙姑、穆桂英等人目光也凝重,卻燃着那點微弱喜悅。
畢竟,人間還活着,一切尚有希望可言。
一夜的堅守與清理,讓破敗的營寨在翌日黎明時分重新站立,哪怕搖搖欲墜,卻沒有徹底失守。
東方曉光破雲而出,照見那裂縫深處黑霧翻涌,卻未見昨夜般兇猛推進。
似乎外神也需要喘息,或者,它們在等待更強大的統領下令。
李青雲望着天邊微茫曙色,胸口輕嘆一聲。
他知道,新的戰火還未真正休止。
可至少今天,他們拼來了朝陽,把大宋的生機再往前延了幾步。
只要自己還能提刀,就絕不會讓怪物踏碎這片土地的所有希望。
那一刻,天下萬衆彷彿皆在默默呼喊:李青雲之名,不滅之刃。
他是朝堂最後的倚仗,是百姓心裡冥冥中的護國戰神。
有人甚至激動想大聲歡呼,卻見他捂着胸口,神色略顯虛弱,立刻都自發噤聲,懂得大人在強撐。
刀與血交融的夜,王者般的大殺四方,讓人見識到他雖有傷,卻仍浴血廝殺,爲人間奪回關鍵的存活餘地。
無須宣揚,這一擊足以名震四方。
從今往後,若外神意欲再戰,李青雲刀意當燒得更熾。
縱然封印之痛愈演愈烈,亦不改破敵之志。
萬衆矚目中,他的背影彷彿揹負蒼生與仇恨,用孤身站成峙天之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直到最後關頭,不屈不退。
朝陽撥開雲霾,鮮血在地表凝結成深黑痕跡。
一片靜寂裡,纔有輕輕的馬蹄聲響。
穆桂英率人巡視營寨,走近李青雲,含着敬畏說:
“青雲,你苦戰整日,當稍作休息,我等會守護周遭。”
李青雲微微頷首:
“辛苦了。此地尚未脫險,日後再演惡戰。大帥當且備之。”
穆桂英遠遠看着,眼裡不捨:她知他再這樣強撐下去,對身體與封印的損耗何止千鈞,但此局勢逼人,又能如何?
唯有暗暗祈願:但願這個年輕人能撐至那最終逆轉之刻,但願世道尚存曙光。
在這戰後的清晨,壯麗悽絕的刀意依然迴盪。
人羣似不約而同地望向裂縫遠處,陰影深邃,好似另一個世界在呼喚。
可他們堅信,有李青雲在,終能用血與刀勢撼動外神之強。
今夜之戰便是明證,那雷霆萬鈞的刀氣,將化作後續篇章裡最壯闊的勇氣之火。
時至此處,外神軍團的二度合圍被破,李青雲於萬衆矚目下大殺四方,力挽狂瀾。
他的名字,將在所有生者的記憶中刻下最熾烈的一筆,也宣告了拉鋸戰的關鍵時刻並未結束,卻稍顯曙光。
有他一日,人心尚能燃起鬥志。
血與煙尚未散盡,地面血河猶溫,人們就在如此悲痛與榮光交織的氛圍裡,開啓又一次短暫的歇息。
沒有人會忘記剛纔那閃亮的刀光如何撼動天地,也無人敢保證外神下次會帶來怎樣的恐怖。
然而,此時此地,他們見到一個男人斬開絕望,奪回明日。
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卻在士兵眼中——近乎神祇。
當初升的朝陽把夜色染出金紅色邊線,破敗的營地迎來又一個白晝的忙碌。
李青雲輕捂胸口,壓制住那暗傷翻涌的痛苦,然後深吸口氣,緩緩走向斷壁處。
他仍需要佈防,也需要思考下一步。
或許玉虛宮、外神、乃至靈界三方博弈的風暴纔剛剛揭幕,他卻得以先斬一局,爲人間堆出血路。
人羣送他注目禮,刀光之餘隱含崇拜。
他回以淡淡頷首,心中卻明白:此刻只是暫時穩住局勢,若要徹底破局,還需更多犧牲與謀略。
可他不會退,這正是他選擇的路。既無從避免,就讓刀刃染滿血色,迎頭逆戰到底。
日光下的戰地塵埃逐漸散去,天空仍沉澱着烏雲。
一副劇幕才合上第一卷,又將揭出更加兇險的下一幕。
李青雲大殺四方的畫面將在諸多戰士靈魂裡重複回放,爲更艱難的明日造就不滅之勇。
執刀之人無懼刀下千軍,就算血染蒼天,也要護這一方天地無恙。
這一夜,刀光凜冽、血流如注,卻讓萬衆矚目下一次黎明,燃起破曉的期待。
也讓他因戰鬥激起的鋒芒,暫時照破外神帶來的無窮黑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