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

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定)

元豐八年,四月丙戊(二十三日)。

今日不是聽政日,但來自天下州郡和都堂的奏報,依然經由通見司送入宮中。

向太后於是領着趙煦,在保慈宮裡,一邊批閱,一邊教着趙煦理解這些事情。

而趙煦自然很乖,向太后教,他就聽,向太后批閱他就乖乖的在旁邊捶肩倒水,看的太皇太后也吃味不已。

於是趙煦立刻跑過去,也給太皇太后捶捶肩膀,倒倒茶水。

保慈宮中,頓時洋溢起歡樂的笑容。

而趙煦在這個過程中,一點點的知道了,現在大宋天下在發生什麼?

樞密院言:樞密副都承旨張山甫,自元豐以來,任職勤勉,無有過錯,乞加恩。

命依故事,推恩張山甫子女。

乃錄其子張詠爲右班殿直,女婿陶器爲太廟齋郎,特酬其勞!

嗯,這是大宋常態了。

高官的子女,必然有蔭封!

但子孫不成器,也註定被內捲到極致的大宋官場卷碎。

最好的例子,就是那個趙煦惡趣味召回京城的晏幾道了。

混了幾十年,越混越回去,要不是趙煦拉他一把,他還得繼續沉淪在地方,做不入流的差遣。

韓絳奏:保甲舊法,頗有不便,乞下詔,令天下保甲戶保丁,久病及體弱者,或家丁不足二人者,及五等戶有田不足二十畝者,罷保甲校閱。

兩宮詔可。

這是韓絳射出的第一支箭!

也是保甲法改革的序幕。

趙煦一看就知道,韓絳這個糟老頭子,肯定瞄着的是罷廢除了河北河東陝西等邊塞外其他地方的保甲。

但他不好直接提出來,就用這種辦法日拱一卒。

知成都府呂大防上奏:大行皇帝推恩成都百姓準年與三萬石米麥,低價售與成都貧弱之民,乞兩宮依舊推恩,照此舊制,依舊撥米三萬石與成都。

兩宮自然從善如流。

然後就是一封御史彈劾。

彈劾的就是剛剛上奏的呂大防。

監察御史安惇奏:伏聞成都府逐年撥米三萬石售與貧弱之民,近聞知府呂大防許官府舉人置歷購買,因緣請託,享此厚利,乞委官覈實!

兩宮看到這裡,就都皺起眉頭來。

“這呂大防,到底在做什麼?”兩宮都在心中犯嘀咕。

畢竟,前面呂大防還是一副爲民做主,給兩宮請示,請求兩宮繼續推恩,轉頭就有御史說他把這些朝廷低價撥的米,賣給了官戶舉人,當起了掮客。

這誰受得了?

一種被矇蔽和欺騙的感覺,頓時涌上心頭。

這就是如今這個時代,要統治天下所面臨的困境了。

信息上,嚴重的不對等!

當兩個截然不同的說法,被擺在面前時,作爲統治者,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做出判斷——相信誰!

大宋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派出內臣到地方擔任‘走馬承受公事’,充作皇帝的眼睛和耳朵。

讓這些人定期報告地方上的情況。

但這些派出去的內臣,經常被人腐蝕,成爲了和地方官同流合污的存在。

他們的報告,也不在完全可信。

“六哥怎麼看?”向太后拿着御史的彈章,問着在旁邊的趙煦。

太皇太后也看了過來。

趙煦笑了一聲,答道:“兒不太懂這些事情……”

“不過……兒有疑問……”

他拿着彈章:“這位御史的彈章,怎就恰到好處的出現在成都府的上奏後面?”

兩宮聽着,都是皺起眉頭來。

是啊!

向太后立刻對石得一吩咐:“去取御史安惇的告身腳色來……”

取來一看,好傢伙!

安惇,廣安軍人,太學上舍及第,爲成都府教授,去年升任監察御史。

他就是成都府的人!

所以,解釋的通了。

現在,就只有兩個可能了。

一:呂大防真的在將原本應該要把低價賣給貧困百姓的米,賣給了當地的豪強大戶,賺了中間價。

二:有人希望呂大防這麼做,但他不肯,於是,就誣陷他,要把這個人調開!

哪一種最有可能呢?

所以,安惇意欲何爲?

向太后和太皇太后對視了一眼,然後問趙煦:“六哥有什麼想法嗎?”

趙煦搖搖頭:“兒不太懂……”

“不過……這個呂大防兒倒是知道一些……”

“嗯?”

“兒看過此人給父皇上奏的許多奏疏……也看過父皇對其的批示……”

“其中有一句,父皇是這麼說的……”

“乃師張載,天下知名,國家大儒,望汝以張載名句自省自身……”

“當不負橫渠教誨,不負朕之期盼……”

太皇太后想了想,問道:“橫渠?張載?”

在殿中的石得一趁機躬身答道:“此國家前代大儒也!曾受范文正公指教,棄武從文,於橫渠講學,故號‘橫渠先生’……”

“今已亡故,但留有橫渠四句,至今爲天下稱頌……”

“那四句?”向太后對這種大儒,素來很有好感,於是問道。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於是,向太后和太皇太后,都是嘆道:“呂大防既是這等大儒真傳弟子……”

“又安能做此等蠅營狗苟之事!”

“此必爲人誣陷也!”

簡單嗎?

但這就是現實。

在物理上的距離,使得事事都去詳查的成本太高。

就只能寄希望於相信,某人的道德操守。

很幸運的是——這一次兩宮賭對了。

呂大防這個人,是真的清廉!

在道德操守上,他沒有問題。

這是趙煦上上輩子,章惇查了無數次的結果。

章惇用盡辦法,都沒有找到呂大防的毛病,只能揪着扣帽子。

從這裡就能知道,呂大防絕不可能做那種事情。

而趙煦之所以,要幫一把呂大防。

自然有他的目的。

舊黨才三派!

太少了!

朕給舊黨加一味!

加上張載的橫渠學派,湊足四派,豈不是很威風?!

可橫渠學派在張載去世後就已經腦死亡,想要重新興盛,就只能靠皇權下場了。

所以,趙煦纔會出手,纔會特意提及張載和橫渠先生的名字。

這樣子一來,其他人就該知道。

張載大名,趙煦是知道的,甚至是仰慕的。

就會有投機客出現,當然,最重要的是給橫渠學派剩下的那些還在堅持的人希望。

譬如說遊師雄這樣文武雙全的人才希望!

(本章完)

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419.第397章 傷兵院第974章 科舉作弊和反作弊338.第321章 天子賜神物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37章 間幕:兄弟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492.第466章 章惇的相位危機第921章 蔡京:章惇!吾可取而代之!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第747章 東海艨艟節度第660章 白河法皇的哀嘆第911章 餐桌上的菜第1025章 向高王學習第927章 金盃共汝飲(1)第656章 越次第753章 章惇要守制了第40章 太子(3)170.第161章 劉昌祚第887章 向太后要撤簾356.可以訂閱了!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944章 輿論(2)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第539章 坐而論道第767章 朕不願傷太母之聖德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第922章 鐵錢與鉅艦第719章 韓絳致仕第851章 君恩如山319.第303章 蔡京的決斷第695章 冤假錯案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第785章 新的交子(2)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374.第354章 弟弟們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636章 章惇在廣西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第708章 大宋小呂布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188.第179章 經筵之地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第561章 封賞(2)第588章 逼捐(5)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第45章 文德殿上 (1)205.第195章 汴京沙盤333.第316章 開戰!開戰!第1028章 蘇軾回京第961章 宋遼會談(2)251.第238章 三國的中秋節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679章 皇考牌總是很好用第63章 司馬光入京第543章 狡兔三窟第998章 元祐大典第810章 面試(1)第1033章 蕭不噠野:在日本實行大漢軍功勳爵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第776章 扣闕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160.第151章 傾軋第567章 虎狼之師第1011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3)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56章 韓絳187.第178章 苗授第538章 吐蕃使者第995章 禮部試(1)第943章 輿論(1)第889章 一忠遮百惡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第678章 密詔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289.更新要晚一點201.第191章 賞功第807章 聖師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871章 耶律洪基真的要改劉姓了?第592章 聞戰則喜(1)第1014章 省試名單出爐第1035章 殿試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第690章 傳國玉璽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
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419.第397章 傷兵院第974章 科舉作弊和反作弊338.第321章 天子賜神物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第535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2)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37章 間幕:兄弟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492.第466章 章惇的相位危機第921章 蔡京:章惇!吾可取而代之!第655章 西夏議和競賽第747章 東海艨艟節度第660章 白河法皇的哀嘆第911章 餐桌上的菜第1025章 向高王學習第927章 金盃共汝飲(1)第656章 越次第753章 章惇要守制了第40章 太子(3)170.第161章 劉昌祚第887章 向太后要撤簾356.可以訂閱了!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944章 輿論(2)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第539章 坐而論道第767章 朕不願傷太母之聖德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第922章 鐵錢與鉅艦第719章 韓絳致仕第851章 君恩如山319.第303章 蔡京的決斷第695章 冤假錯案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第785章 新的交子(2)325.第309章 趙煦:要斷章取義374.第354章 弟弟們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636章 章惇在廣西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第708章 大宋小呂布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286.第272章 黨爭的味道188.第179章 經筵之地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第561章 封賞(2)第588章 逼捐(5)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126.第121章 沈括的想法第45章 文德殿上 (1)205.第195章 汴京沙盤333.第316章 開戰!開戰!第1028章 蘇軾回京第961章 宋遼會談(2)251.第238章 三國的中秋節182.第173章 挾契丹自重!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679章 皇考牌總是很好用第63章 司馬光入京第543章 狡兔三窟第998章 元祐大典第810章 面試(1)第1033章 蕭不噠野:在日本實行大漢軍功勳爵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第776章 扣闕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160.第151章 傾軋第567章 虎狼之師第1011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3)449.第426章 韓絳:累了,毀滅吧!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56章 韓絳187.第178章 苗授第538章 吐蕃使者第995章 禮部試(1)第943章 輿論(1)第889章 一忠遮百惡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第678章 密詔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289.更新要晚一點201.第191章 賞功第807章 聖師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871章 耶律洪基真的要改劉姓了?第592章 聞戰則喜(1)第1014章 省試名單出爐第1035章 殿試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第690章 傳國玉璽140.第134章 司馬光:連堯夫也已經退縮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