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我挖我自己牆角

兩宮如何去知曉趙煦的心思?

所以,在聽到趙煦說出‘此輩小人,確是辜負皇考與朕的期盼’後。

太皇太后就開始引導起來:“既是如此,官家便令有司,將綾錦院諸官,盡皆除名,以警效尤可好?”

這位太皇太后,遇事一直是如此的。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趙煦搖搖頭,道:“太母之法好是好……只是孔子曰:不教而誅是爲虐……”

“荀子也言: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

“何況,諸官如今都在積極退贓退賠……孫臣以爲,還是當給他們一個機會,許其等戴罪立功!”

趙煦做這些事情,鼓動這麼大的輿論。

自然不可能是爲了追求什麼正義,主持所謂的公道。

這些是大臣,準確的說是御史臺,是大理寺,是開封府的事情。

而非皇帝的事情。

皇帝的事情是什麼?

戰略、大局、方向!

所以,趙煦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拒絕了太皇太后想要息事寧人的算盤。

不過,他說出來的話,也讓兩宮眼中露出歡喜。

“官家……真是宅心仁厚啊!”太皇太后讚許着。

向太后則道:“娘娘,六哥仁厚,朝野皆知……”

兩宮這兩天,其實也挺煩。

主要是皇城大內的那些仁廟的太妃以及先帝的妃嬪們,都在找她們說話。

話裡話外,都是埋怨、抱怨。

甚至有那等潑婦,直接陰陽怪氣說什麼‘當今官家聖明,口銜仁義,臣妾等涼薄之人,無功國家,早該去永裕陵(永昭陵)中啦’。

兩宮聽着,是刺耳不已,偏只能耐着性子安撫。

沒辦法,這些人都是無兒無女,沒有牽掛、羈絆的人。

真鬧大了,鬧出人命。

對國家來說,就是顏面盡失了。

此外,其實兩宮也不想看到諸司這個皇室的錢袋子,出什麼問題。

原因嘛,很簡單。

她們真的有一頭牛在諸司!

如今,聽到趙煦連綾錦院的官員,也肯給機會,也肯給出路。

兩宮一直懸着的心,才終於放下來。

“六哥打算讓他們怎樣戴罪立功呢?”向太后問道。

“兒臣是這樣想的……”趙煦答道:“除了管勾綾錦院外,其餘大小官吏,只要如數退贓退賠,便讓內侍省與彼等籤一份契書……”

“讓彼等去組織織工,建立工坊,購置各種紡車、織機,僱傭工匠、女工,自負盈虧而內侍省則只按大內及有司所需,與之定約,購其布帛……當然也可以由有司提供原料,由彼等加工,然後支付工錢!”

“如此一來,綾錦院之弊,或可解決。”

這就是在現代,赫赫有名的哈耶克的解決之道。

將綾錦院這個皇室壟斷機構私有化。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等於是趙煦在自己挖自己的牆角。

兩宮聽着,是目瞪口呆。

因爲,趙煦的這個方案,在她們看來,簡直就是自廢武功!

“官家……”太皇太后嘆了口氣,道:“祖宗以來,綾錦院每歲不過費三五萬貫以及戶部所納蠶絲,就可得綾羅綢緞數萬匹,其他布帛絲絹十餘萬匹……”

“若按官家之法,老身恐怕,從此每歲所費,將達百萬貫之巨!”

向太后連忙對太皇太后道:“娘娘且稍安勿躁,或許六哥有自己的盤算呢!”

說着,她就看向趙煦稍微有些緊張。

因爲這個事情若這孩子沒有想好就提出了這樣天真的計劃。

那麼一旦傳出去,就必然有損其威信!

更會讓百官,乃至天下輕看!

試想一下,若百官和天下人知道,當今官家是一個天真幼稚的君王。

他們會怎麼看?

感激涕零?欣喜若狂?

或許吧!

但更大的可能,還是會讓人失去對皇權的敬畏。

就像那黔之驢的故事!

向太后是很清楚,這大宋的文臣士大夫們的心思的。

尤其是那幫新黨大臣們的心思的!

“無爲者上之道,有爲者下之道……”

“本在於上,末在於下;要在於主,詳在於臣……”

於是,堂而皇之的公開宣揚:道則有天道有人道,無爲而尊者,天道也;有爲而累者,人道也!

而這些話,他們是說給皇室聽的。

所以,天道就是指皇帝,人道指的是大臣。

過去的文彥博,還只是說:陛下乃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天下人治天下!

新黨,從王安石以下,主張的可是——天子行天道,天道無爲,不應該干涉人間庶政。

這人間庶政,讓吾等賢士大夫們,在當代的新聖人(王安石)的率領下處理就可以了。

趙官家您啊,歇歇吧!別微操了好不好?

這就是王安石二次罷相的真相!

也是元豐元年開始,舊黨勢力回潮的背景。

更是先帝託孤,之所以要選呂公著、司馬光,而放棄王安石的緣故。

那可不僅僅是顧忌姑後,懼怕皇嗣難保。

更是忌憚王安石!

其他人說要當週公,也就圖一樂!

王安石真要回朝,那他就肯定會當周公!

這些事情,向太后心裡面和鏡子一樣清楚。

因爲她的丈夫,在重病臥牀時,與她交過底。

除了二大王趙顥,就屬王安石,最讓她丈夫忌憚!

這樣想着,她就看着趙煦,輕輕撫摸着趙煦的頭,鼓勵道:“都是一家人,六哥與太母將自己的想法說清楚便是了。”

而在同時,一直在向太后身邊的尚宮張氏,已經在向太后的暗示下,悄然退到了簾外。

爲可能的封口做準備。

沒辦法!

這大宋的士大夫們,一旦看到了皇權的軟弱和可欺。就一定會得寸進尺!

仁廟的時候,就已經有這個跡象了。

如今的話,他們必然跳臉!

這一點,作爲士大夫家的女兒,向太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趙煦笑着頷首,道:“母后、太母,可還記得,我在去年曾請向、高兩位國親去熙河,爲熙河亡魂建寺祈福?”

兩宮點點頭。

“除了建寺之外,我還請了兩位國親,在熙河種些木棉……”

兩宮當然知道這個。

當時她們知道後,還在心中歡喜——官家(六哥)果然仁善,這是變着法子賞賜呢!

只是,綾錦院的事情怎麼就拐到木棉身上去了?

“兩位國親自履任後,便在熙河上下,發動百姓,曉瑜州郡良善,墾荒爲田,於那渭河、洮河等流域,廣種木棉。”

“數日前,兩位國親就已經運回了第一批採摘的棉鈴……”

“總計是十一萬五千餘斤!”

兩宮聽着到這個數字,忍不住嚥了咽口水。

多少?十一萬五千餘斤!

“如今這些棉鈴,皆已在專一製造軍器局中,由沈括指揮工匠,以其所發明之軋棉機去仔!”

“以一匹吉貝布,幅寬兩尺兩寸,長四丈,率用棉花約四斤,向、高兩位國親此番運回之棉鈴,去仔之後可織得吉貝布三萬餘匹,以市價二十貫算,值錢六十萬餘貫將近七十萬貫!”

“而這只是第一批運回汴京之棉鈴!”

“以兩位國親所奏,今歲熙河各州,種有棉田十萬餘畝,畝產棉鈴約十一二斤,去仔之後至少百一十萬斤棉花,可織得棉布近三十萬匹,價值六百萬貫上下!”

“而我與兩位國親,約定之棉鈴收價,以兩貫一匹算,需要給付兩位國親六十萬貫!”

兩宮聽着,人都傻了。

她們怎麼都想不到,向宗回、高公紀這兩個傢伙,揹着她們在熙河,不聲不響就搞出這麼大的動靜來了。

這可是價值六百萬貫以上的產業啊!

就算是官家(六哥)給付的收購錢,也是六十萬貫以上!

他們怎麼搞的?

兩宮根本就不知道!

但趙煦還在繼續說:“這還只是今年的!”

“明年,熙河諸州的棉花種植面積,可能達到三十萬畝,甚至四十萬、五十萬畝!”

“後年的話估計能到百萬畝!”

“哪怕吉貝布價格跌倒十貫一匹,這也是每歲一兩千萬貫的產業!”

“只消三年,熙河一路,歲產價值一兩千萬貫之棉鈴!”

兩宮的心臟撲通撲通跳起來。

過去,熙河路是純粹的賠本之地。

朝廷歲費數百萬貫,以維持在當地的統治。

所以朝野纔有棄熙河的聲音。

但現在,熙河一路就有着可以創造千萬貫以上財富的能力。

若此事成真,那麼熙河路就將成爲大宋的財稅重地!

更妙的是,對皇室而言,等於是拿着國家的錢,在做自己的買賣!

只是……

“這與綾錦院有何干系?”太皇太后問道。

趙煦笑起來:“太母可還記得孫臣在今年的坤成節所獻的太母車?”

太皇太后點點頭。

“太母可知,太母車沈括在專一製造軍器局中試用後,發現可用來紡棉紗,其紡紗效率數倍於其他紡車!”

“而沈括又奉我旨意造聖母梭爲母后生辰禮!”

“這聖母梭,用於織布,數倍甚至十倍於其他織機!”

“換而言之,太母車、聖母梭,二聖慈恩,可使紡紗、織布之工大減,織工持之一日可織布數匹!”

自秦漢以來,布就是錢!

無論它是什麼布,都可以直接當錢用。

官府認,民間也認!

所以,熙河路產的那裡是棉鈴?

分明就是銅錢!

兩宮聽着趙煦的描述,面色變得潮紅。

太母車、聖母梭!

若官家(六哥)所言爲真,那麼她們兩人的歷史地位,那是奔着嫘祖去的!

嫘祖教百姓養蠶抽絲,永垂青史,受百世祭祀!

她們同樣可以因太母車、聖母梭,永垂不朽!

可問題是……

她們還是沒有想清楚,官家(六哥)爲何放着好端端綾錦院這麼好用的機構不用。

非要將之散出去,百萬貫不是錢嗎?

趙煦看出了兩宮的疑慮,道:“鄧學士在經筵上,講過盱江先生之言,曰:先王之法,其所以有天下而民不富者乎?孔子謂:既庶矣富之,既富矣教之!”

“管子有言:倉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然則民不富,倉廩不實,衣食不足,而欲教以禮節,使之趨榮而避辱,學者皆知其難也!”

“故此,爲君者,需使民富,唯民富方能國強!”

“古之聖王,皆藏富於民!”

“司馬相公也曾言:天下之財,官府得多,則民得少,民少則天下難安!”

趙煦再次擡出了李覯、司馬光的牌坊。

第626章 聖明天子第962章 遼國挖了,就是大宋挖了第746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2)第934章 實有淳古之風的文及甫!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155.第146章 憋屈的司馬光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第792章 正在變成績效機器的趙煦第747章 東海艨艟節度第890章 死人比活人有用324.第308章 狄詠:臣願爲陛下效死盡忠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48章 聖天子(1)第910章 朕到現在,連高麗一句感謝都沒聽到過!第686章 兩宮歸還決策權100.第97章 老臣手段第675章 默許第572章 文彥博:妥了!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第593章 聞戰則喜(2)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187.第178章 苗授469.第445章 戰後(1)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734章 呂惠卿回朝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881章 中古的五星天皇?!第972章 耍無賴的趙官家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第910章 朕到現在,連高麗一句感謝都沒聽到過!367.第347章 出幸開封府(2)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441.第418章 惡龍第1031章 變臉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90.第89章 至善至仁(1)【求月票】第678章 密詔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450.第427章 廷推(1)477.第452章 血手人屠章子厚第485章 王家是病虎第880章 趙煦的和平提議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第861章 釣成翹嘴第651章 蘇軾回京第673章 停戰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第930章 扶持買辦(2)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131.第126章 範純仁入京第489章 蔡京的決心289.更新要晚一點第765章 呂惠卿的見聞(2)第969章 後嘉佑時代開始356.可以訂閱了!第1005章 努力給孫女攢嫁妝的文彥博386.第366章 謀國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668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1)第541章 格物風潮(1)第573章 外交(1)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第1002章 相見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第822章 廢稅(2)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第752章 君臣(1)423.第401章 大興土木吧!太皇太后!第881章 中古的五星天皇?!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第807章 聖師第897章 雙標的趙煦第41章 太子(4)461.卡文第764章 呂惠卿的見聞(1)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368.第348章 交子務第488章 機會第594章 戰前(1)498.第472章 視察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第487章 這是陷阱!第615章 吃幹抹淨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896章 柴家的詛咒
第626章 聖明天子第962章 遼國挖了,就是大宋挖了第746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2)第934章 實有淳古之風的文及甫!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155.第146章 憋屈的司馬光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第792章 正在變成績效機器的趙煦第747章 東海艨艟節度第890章 死人比活人有用324.第308章 狄詠:臣願爲陛下效死盡忠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548章 聖天子(1)第910章 朕到現在,連高麗一句感謝都沒聽到過!第686章 兩宮歸還決策權100.第97章 老臣手段第675章 默許第572章 文彥博:妥了!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第593章 聞戰則喜(2)第853章 朕代汝父好好教育汝一番吧!187.第178章 苗授469.第445章 戰後(1)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734章 呂惠卿回朝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881章 中古的五星天皇?!第972章 耍無賴的趙官家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第910章 朕到現在,連高麗一句感謝都沒聽到過!367.第347章 出幸開封府(2)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441.第418章 惡龍第1031章 變臉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90.第89章 至善至仁(1)【求月票】第678章 密詔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450.第427章 廷推(1)477.第452章 血手人屠章子厚第485章 王家是病虎第880章 趙煦的和平提議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第861章 釣成翹嘴第651章 蘇軾回京第673章 停戰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353.第335章 交趾君臣第930章 扶持買辦(2)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131.第126章 範純仁入京第489章 蔡京的決心289.更新要晚一點第765章 呂惠卿的見聞(2)第969章 後嘉佑時代開始356.可以訂閱了!第1005章 努力給孫女攢嫁妝的文彥博386.第366章 謀國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668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1)第541章 格物風潮(1)第573章 外交(1)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第1002章 相見398.第378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479.第454章 條約與尊號第822章 廢稅(2)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第752章 君臣(1)423.第401章 大興土木吧!太皇太后!第881章 中古的五星天皇?!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第807章 聖師第897章 雙標的趙煦第41章 太子(4)461.卡文第764章 呂惠卿的見聞(1)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368.第348章 交子務第488章 機會第594章 戰前(1)498.第472章 視察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452.第429章 對曾布的安排第487章 這是陷阱!第615章 吃幹抹淨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896章 柴家的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