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宗澤仗劍

秦和看着躺在地上,已經進氣沒有多少的血人。

他皺起眉頭來。

而這個時候,蕭館鎮進出的官道上,已經有人圍攏起來,在指指點點。

“看什麼看?!”秦和揮舞着哨棍:“此獠乃是盜匪!”

“對!盜匪!”他的手下也都紛紛喊着:“此獠乃是一個僞裝成商賈的盜匪,被俺們識破了!”

“爾等休得議論!”

“都給我滾!”

“快點滾!”

說着,這些人就揮舞着還沾血的棍棒,驅趕起人羣來。

秦和扭頭看向還躺在地上的李三用,一咬牙,喊住了兩個相熟的胥吏:“張三兒、王大……”

“過來一下!”

他對着地上的李三用一努嘴:“把他擡走,擡到汴河堤上去……”

汴河是最好的拋屍之地。

每年都有數不清的人,被拋入汴河,多數爲魚蝦所食,只有少數飄到下游的閘口。

但也面目全非,連個囫圇都拼不全。

叫張三兒和王大的胥吏,走過來後,卻並沒有馬上動手,而是看向秦和。

秦和當然懂他們的意思——得加錢!

秦和無奈,道:“俺在蕭館鎮的那間酒鋪,給你兩人留一份乾股!”

張三兒和王大這才喜笑顏開的上前,開始動手。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騎着馬從汴京方向來的士子模樣的年輕人,似乎注意到了這邊的情況。

秦和發現了對方,連忙上前去阻攔:“官府緝盜,閒雜人等散開!”

但對方卻根本不怕也不信秦和的話,反而是繼續上前。

然後他就看到了散落在地上的蔬菜,被打爛的雞蛋,還有那一個個被砸開的雞籠子以及躺在地上,已經不再動彈的一個男子。

他眉頭一抖,被氣笑了:“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爾等竟敢指鹿爲馬?”

說着,他就跳下馬,徑直向着躺在地上的的李三用走過去。

“爾定是那盜匪的同夥!”秦和見到這個情況,立刻跳腳。

他最怕的就是這個了。

一個汴京來的士子!

鬼知道他什麼來路?

但現在,已顧不得那許多了。

“汝既敢強出頭,那就怪不得老子了!”秦和惡狠狠的想着,揮舞着手中的哨棍就對着那士子砸了上去。

然而……

對方雖然看上去文質彬彬,溫文儒雅的樣子。

但身體卻靈活的不像話。

只是輕輕一閃就躲過了秦和的哨棍。

秦和見狀,當即大怒,招呼起其他人來:“大家一起上,定要逮住這盜匪的同夥!”

其他胥吏聽到秦和的話,互相看了看,都有些畏懼不前。

畢竟,人家可是穿着儒衫的。

秦和無奈,只好喊道:“想一起死嗎?”

衆胥吏這才反應過來,他們手上也都沾着血。

只能是硬着頭皮,揮舞着棍棒,衝了上去。

然而,那士子卻根本不怕。

轉身牽住馬,就從馬背上抽出了一把雪白的劍刃。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吾乃太學上舍生宗澤!”

胥吏們聽着,嚇了一大跳:上舍生?!

這可是文曲星般的人物啊!

將來註定要當大官的!?

而且,帶着劍?

這該不會又是個張乖崖吧?

張乖崖當年仗劍走四方的故事,是開封府中流傳了數十年的經典,是無數人從小聽到大的傳說。

秦和看着其他人的模樣,只能喊道:“爾等想死不成?”

“還不趕快抓住這冒充太學生的匪類?!”

一個上舍生,叫他活着回到汴京,所有人都活不成。

只能想辦法將他留在這裡,扣押下來,就還有得談。

實在不行……

還能和他換命!

胥吏們猛然驚醒過來,一咬牙,跟着秦和持着棍棒圍了過去。

秦和更是拿出了他一直系在腰間的一把朴刀。

他帶着人步步緊逼。

“爾若束手就擒,或可免皮肉之苦……”

“不然……”

“不然怎樣?”對面的太學生笑了起來。

他拿着手中劍,從容的面對着眼前的胥吏,眼中滿是不屑。

想他宗澤,從小跟着父兄務農,在田間地頭就練出來一身蠻力。

十二三歲的時候,十里八鄉的人都知道宗家出個少年郎,未及弱冠,就能肩挑三百斤,手提百斤。

十四歲後,父兄帶着他舉家搬到家鄉的廿十三鎮上,在廿十三鎮,他開始進學,學到了聖人的經義與詩書。

同時,他也聽說了,國家內憂外患,於是立志要當大丈夫,效仿先賢,爲國出力。

而要爲國出力,不僅僅要讀聖人書,還得會弓馬騎射。

於是,他又在鎮上,尋訪曾在軍中當差的人,與他們求教武藝、弓馬。

十八歲後宗澤辭別父兄,開始了他的遊學生涯。

此後數年,他遊歷四方,增長見識,拜謁學者,求知若渴。

直到他被明州知州陳睦賞識,一紙薦書,讓他入了太學。

在那之前,宗澤在遊學路上遇到過英雄好漢,也碰見過僞裝成英雄好漢打家劫舍的廂軍。

而他從未吃過半點虧!

甚至還曾手刃過好幾個被官府通緝的強人!

所以,他是真正見過血,和人正面廝殺過的。

不是秦和這等,平日仗着身上的公服,威壓百姓,恃強凌弱的潑皮可比!

於是,當宗澤仗劍迎上秦和等人後,結果毫不意外。

不過一刻鐘,官道上就橫七豎八的躺着四五個差役。

剩下的人,都已經喪膽,瑟瑟發抖的看着他:“真是強人啊啊啊……”

他們滿眼驚恐,看着面前的儒生,如同看到一個魔鬼。

比是都說儒生手無縛雞之力的嗎?

眼前這個儒生是什麼情況?

他到底是太學生?還是商洛羣山裡佔山爲王的山大王啊?!

宗澤看着這些人,搖了搖頭。

他將劍收起來,不再管他們,徑直走向那個躺在地上,血肉模糊的商賈。

宗澤蹲下身子,伸手探了探對方的鼻息。

已經是沒有氣息了!

他嘆息一聲。

然後,宗澤看向四周。

那些被胥吏們扔的滿地都是菜葉子,打爛了,流滿了車身的雞蛋,還有那輛釘着了各種大大小小木板的破舊驢車。

他已經差不多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樣的事情,宗澤走南闖北,聽人講過無數回了。

儘管如此,但直面這樣的慘劇,他還是動容不已,更是莫名想起了石壕吏的詩句。

宗澤看着身前的可憐人,忍不住問着自己。

這是誰家的兒子?

又是誰的兄長?

誰的丈夫?誰的父親?

他的父母兄弟妻兒,定在家中掛念着他吧?!

而吾乃是太學生!

是聖人的學生,是聖人的弟子,更曾受官家勉勵。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士大夫,遇到這種事情,絕不能坐視不理!

所以……

這事情,他管定了!

哪怕把官司打到大理寺,他也要爲這個素未相識的陌生人討回公道!

當今天子聖明,朝中更是衆正盈朝,君子濟濟,想必也定不會容忍這種事情!

這樣想着,宗澤站起身來,看向前方。

方纔還在的那幾個胥吏已一鬨而散,不知跑去了哪裡。

只有地上的傷者在掙扎着慘叫。

宗澤看向那些在圍觀的人羣,拱手問道:“敢問諸位父老,陳留縣縣衙在那個方向?”

……

“大家……大家……”

睡夢中的趙煦,聽到有人在喊自己。

他睜開眼睛,看到了狄薔那張,宛如凝脂,沒有半點瑕疵的俏臉。

她似乎有些緊張,宛如桃花般的眸子,在和趙煦的視線撞上後,立刻就垂了下去,不敢再直視。

“什麼事情?”

“石都知星夜乞見……”狄薔柔聲說着。

“石得一?”趙煦坐起來,狄薔連忙將一件袍子,披到他身上。

“出事了?”趙煦問道。

狄薔低着頭道:“臣妾不敢問……”

向太后調教女官,是很有一手的。

在她的親自教育和監督下,趙煦身邊的三女以及其他女官,一個個都是規規矩矩,不敢有絲毫行差踏錯。

“哦!”趙煦起身道:“叫他進來說話吧!”

“諾!”狄薔盈盈一禮,然後轉身對着一個矗立在寢殿一角的老女官說了一聲。

那老女官從牆腳出現,對着趙煦拜了拜。

然後就領着殿中的宮女、女官以及狄薔,退到了帷幕外。

而趙煦站起身來,走到寢殿門口,看向放在門口的那座漏刻。

“子時三刻了呀!”他輕聲說着,皺起眉頭來。

這個時候,石得一忽然求見,想來應該是發生了大事了!

過了一會,石得一的身影,出現在帷幕前。

“入內內侍省都知臣得一給大家問安!”

“朕安!”趙煦道:“都知進來說話吧!”

“諾!”

石得一再拜而起,但沒有馬上進來,而是在門口接受了那位老女官的仔細檢查。

以確保他身上沒有攜帶任何硬度超過木條的東西。

這同樣是向太后的安排。

士大夫家出的皇后,在這方面,確實是很細心的。

於是,不僅僅是內寢的安保很嚴密,在寢殿外,還有着燕援三兄弟率領的御龍直,十二時辰三班倒的守衛。

檢查過後,石得一又整理一下衣冠,才躬身走入帷幕中,來到趙煦面前,拜道:“大家!”

“什麼事情?”趙煦沒有寒暄,直接問道。

“大家出事了……”

“恩?”

“陳留縣的邏卒急報,就在昨日下午,蕭館鎮的稅吏,打死了一個進京賣菜的小販……”

趙煦眉頭一皺:“不是說,讓爾等選遠離汴京的地方嗎?”

陳留縣離汴京太近了!

近到汴京人,都可以去當地察看。

萬一被人抓到了雞腳,怎麼辦?

到時候揮淚斬馬謖嗎?

是的,趙煦安排了探事司的邏卒,到地方上去煽風點火。

而且是兩邊拱火。

一邊選幾個膽子大,不怕事,沒有父母兄弟妻女的愣頭青。

鼓勵他們,慫恿他們不要怕,就是幹!

還拿着汴京新報上的文章,給他們鼓氣。

一邊在胥吏羣體裡,利用內線,找幾個類似鎮關西一樣的人物。

給他們點火,說法不責衆,同時放大胥吏們的恐慌,儘可能的挑動這些人心中的惡魔。

這就是效仿現代的FBI,在兩邊埋暗子,都下鉤子。

生怕搞不出大新聞!

但,趙煦怕探事司業務能力不過關,被人抓到了雞腳,給牽出來。

所以要求探事司,只能在開封府府界的邊境搞,而且,直接排除了北邊——太近了!

所以……

這是怎麼回事?

被趙煦盯着,石得一有些發毛,連忙拜道:“奏知大家,陳留縣的事情,完全是意外……”

說着,他就將陳留縣連夜報上來的情況,與趙煦做了介紹。

趙煦聽着,坐回到牀榻上。

不知爲何,他感覺有些冷,忍不住緊了緊身上的衣袍。

“所以說……是意外?”他輕聲問着。

“是……”石得一俯首拜道。

趙煦嗯了一聲,他感覺着寢殿越發的寒冷了。

其實,早在趙煦將監當官們全部調走,卻不任命新的監當官的時候。

他就已經知道,這樣的事情的發生概率是無限接近百分之百!

道理很簡單。

胥吏們本就是在鄉中橫行霸道慣了,習慣了作威作福的羣體。

過去,有監當官們盯着,尚且時不時的要冤死幾個商賈。

每年開封府,都會接到幾十個類似的案子。

這還是有苦主,且苦主願意告狀的。

那些沒有苦主,或者苦主來不了的冤案,不知道有多少!

如今,他們上面連個盯着的他們的人都沒有了。

以他們的性子,鬧出命案是遲早的事情。

也就是,趙煦緊跟着,就下令廢除過稅。

讓這些人不得不裝孫子,看風向,有所忌憚。

不然……

類似的事情,早就發生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只是……

趙煦到底還是有些良心的。

雖然不多!

他也到底受過現代文明十年薰陶,加上他上上輩子,就是一個頗具儒家仁愛關懷的君主——不然,他也不會同意朝臣們的請求,因爲擔心沿邊諸路的大軍殺良冒功,於是將生擒党項婦孺的賞格,提高到和斬首的賞格,相同的水平,以制止殺戮,防止濫殺無辜。

所以,此刻的他感覺,這寢殿裡陰森森,彷彿有冤魂在哭訴一樣。

因爲他的良心告訴他。

若他的心沒有那麼大,若他僅僅只是想讓開封府的胥吏換個新主子,其實是不必死人的。

他有無數不流血的辦法。

奈何!

他想要的太多,太大!

所以,流血是必須的。

爲此,他甚至讓石得一主動的去拱火,生怕不死人!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趙煦在心中告訴自己:“朕沒有錯!”

然後,他就鬆開了衣襟,這寢殿也不再寒冷。

他告訴自己:“朕不可能有錯!”

每一個上位者,都必須擁有一個品質——已經決定的事情,做出的決斷,不能有任何動搖、後悔!

瞻前顧後,猶猶豫豫,最終只能飲下失敗的苦果。

念頭至此,趙煦便平靜的看向石得一,問道:“探事司的邏卒報告說,當時有太學生在場?”

“是!”

“叫什麼名字?”

“宗澤!”

趙煦瞪起眼睛來:“宗澤?”

“是!”

“他目睹了現場?”

“沒有,他是後來到的,在發現了苦主被胥吏們毆打至死,準備將苦主屍體搬走時,他出現了……”

“然後呢?”

“宗澤攔住了胥吏們……”石得一答道:“諸吏自然不肯,還欲誣陷宗澤,宗澤便拔劍而起……”

“拔劍了?”趙煦問道:“結果如何?”

“一死三傷!”

“這麼厲害?!”趙煦驚了,旋即他就釋然了。

這可是宗爺爺!

而且女真人嘴裡的宗爺爺!

在現代歷史書上,在靖康之難後,在黃河以北,力挽狂瀾,幾乎以一己之力,恢復了北方部分地區,並在汴京周圍重建了防禦的人物。

若非是他碰到的是完顏構。

但凡換個有些膽色的……不,哪怕是個中人之姿的帝王,譬如劉禪這樣的。

說不定,宋軍能在宗澤與岳飛這兩位英雄的鼓舞下,反推回去,真正的踏破賀蘭山闕!

奈何,他遇到的是完顏構!

一個廢物!

不對,廢物都比完顏構強!

想到這裡,趙煦就撫掌讚道:“善!有勇有義,不愧是朕所看中的年輕才俊!”

“宗澤如今何在?”趙煦問道。

“陳留縣縣衙大牢……”

趙煦猛地起身,怒目而瞪!

“縣衙?大牢!?”

“他是太學生,誰抓的!?”

石得一拜道:“臣聽說宗澤似乎是在發現殺人後,主動到縣衙自首的……”

“糊塗啊!”趙煦在心中搖頭嘆息:“要自首也該到開封府自首!”

“怎麼能到陳留縣縣衙?這不是羊入虎口嗎?”

但在心中,趙煦對宗澤的忠勇已是無比滿意。

這纔是他想要的大臣!

這樣的忠臣必須保護起來!

“狄小娘子!”趙煦對着帷幕外道。

“臣妾在!”

“去把燕辰給朕叫來!”

今夜在保慈宮外輪值的是燕達最小的兒子燕辰。

“諾!”

片刻後,穿着甲冑的燕辰,到了帷幕外,屈膝而拜:“御龍左直指揮使臣辰,恭問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今夜值守東華門的是誰?”趙煦問道。

“回稟陛下,是樑押班!”

“樑從吉嗎?”

“是!”

“卿立刻去東華門,傳朕的旨意給樑從吉……”

趙煦說到這裡,忽然停下了繼續下令,要求樑從吉立刻調兵的衝動。

因爲大宋宮禁森嚴,宮門落鎖後,除非是宰執大臣,且在有皇帝旨意的前提下,纔可以出入宮闈。

其他人,是絕不能踏出或者進入宮門半步的。

違者——族!

這是有血的教訓的。

而在這樣的深夜,若他以皇帝的身份,對樑從吉下令,命令其帶兵出宮、出城。

難免,會讓京中騷然——汴京城,可是沒有宵禁的。

現在這個時候,正是汴京城的夜市最熱鬧的時候。

御街兩側,州橋南北,都是人流攢動,車水馬龍。

在這個時候,東華門開啓,跑出一堆皇城司的兵馬,叫人看到了,會怎麼想?

明天一早,大臣們怕是都得來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趙煦能告訴他們——朕是爲了救人嗎?

這不是等於把宗澤放在火上烤嗎?

但人卻是必須立刻救出來的。

趙煦真的有些擔心,陳留縣的王八蛋們,會爲了捂嘴而下死手。

所以,在思考後片刻,趙煦說道:“卿去告訴樑從吉,叫他帶上幾個人,換上便裝,拿着皇城司的印信出城,連夜趕到陳留縣,接管陳留縣監牢……”

“要快!”

“卯時前必須趕到陳留!”趙煦強調着。

至於樑從吉能不能在兩個多時辰裡,趕路五十多裡?

肯定能!

因爲,樑從吉可是與西賊廝殺了十幾年的猛將!

數年前,他還曾在和西賊作戰中身被十餘創,力戰不退。

如今,他雖然回京養老了,但本事還在。

連夜趕路,兩個時辰,完全夠他來回了。

“諾!”

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第952章 蔡確回京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第481章 蔡京的循循善誘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880章 趙煦的和平提議第620章 戰局(2)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840章 風暴(1)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第877章 向太后:但願二大王從此以後安分守己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第607章 戰局(1)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第558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1000章 日拱一卒第994章 蕭不噠野攻取石見第953章 親倖蔡府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795章 對壽康公主的安排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64.第344章 千古佳話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141.第135章 範純仁:又是一個拗相公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第958章 宋遼的默契第855章 太皇太后:馮氏爲什麼不肯去死?!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第855章 太皇太后:馮氏爲什麼不肯去死?!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87.第86章 京東鐵馬(1)第613章 議諡198.第188章 賞要快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第67章 旋渦第960章 宋遼會談(1)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368.第348章 交子務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第70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88.第87章 京東鐵馬(2)第725章 武侯遺稿第863章 完顏阿骨打在汴京?!第640章 攻心爲上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253.第240章 新約(2)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第608章 戰局(2)343.第326章 章子厚夜遊瓦子第757章 想要白嫖的高麗第859章 大宋最特殊的地區河北第989章 水力鍛錘第814章 人事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第689章 虛空造牌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第523章 說客(1)第506章 入甕第994章 蕭不噠野攻取石見470.第446章 戰後(2)第907章 暴富的趙煦156.第147章 趙煦:烏鴉們,起來幹活了!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第963章 冊封大理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258.第244章 黃金的呼喚(1)第39章 太子(2)159.第150章 軟肋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第935章 義薄雲天文及甫第592章 聞戰則喜(1)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98.第95章 文彥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第1013章 韓絳教弟(2)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488.第462章 交趾認輸第995章 禮部試(1)第745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1)第13章 乖巧懂事第34章 命運之日(1)328.第312章 工具人司馬光(2)第59章 太皇太后:王珪之罪,罪莫大焉!第19章 高太后:到頭來,竟還不如六哥知禮數第793章 趙煦:不賺就是虧第42章 卡bug第795章 對壽康公主的安排
第29章 儒學就是如此第952章 蔡確回京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第481章 蔡京的循循善誘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880章 趙煦的和平提議第620章 戰局(2)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840章 風暴(1)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第877章 向太后:但願二大王從此以後安分守己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第607章 戰局(1)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第558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1000章 日拱一卒第994章 蕭不噠野攻取石見第953章 親倖蔡府第614章 黃毛之心第694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795章 對壽康公主的安排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364.第344章 千古佳話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141.第135章 範純仁:又是一個拗相公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第958章 宋遼的默契第855章 太皇太后:馮氏爲什麼不肯去死?!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第855章 太皇太后:馮氏爲什麼不肯去死?!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87.第86章 京東鐵馬(1)第613章 議諡198.第188章 賞要快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第67章 旋渦第960章 宋遼會談(1)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368.第348章 交子務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370.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第70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88.第87章 京東鐵馬(2)第725章 武侯遺稿第863章 完顏阿骨打在汴京?!第640章 攻心爲上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253.第240章 新約(2)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285.第271章 仁多保忠:求賜姓第608章 戰局(2)343.第326章 章子厚夜遊瓦子第757章 想要白嫖的高麗第859章 大宋最特殊的地區河北第989章 水力鍛錘第814章 人事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第689章 虛空造牌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第523章 說客(1)第506章 入甕第994章 蕭不噠野攻取石見470.第446章 戰後(2)第907章 暴富的趙煦156.第147章 趙煦:烏鴉們,起來幹活了!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第963章 冊封大理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258.第244章 黃金的呼喚(1)第39章 太子(2)159.第150章 軟肋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第935章 義薄雲天文及甫第592章 聞戰則喜(1)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98.第95章 文彥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第1013章 韓絳教弟(2)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167.第158章 高公紀:家賊,爾敢如此?488.第462章 交趾認輸第995章 禮部試(1)第745章 遼國水師威脅論(1)第13章 乖巧懂事第34章 命運之日(1)328.第312章 工具人司馬光(2)第59章 太皇太后:王珪之罪,罪莫大焉!第19章 高太后:到頭來,竟還不如六哥知禮數第793章 趙煦:不賺就是虧第42章 卡bug第795章 對壽康公主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