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說客(1)

元祐元年六月丙申(初十)。

一大早,大宋的勳貴外戚武臣們家裡的命婦,就開始絡繹不絕的入宮。

這些命婦們都帶着一個或者兩個,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小姑娘。

兩宮看的,眼睛都挑花了。

於是,都笑了起來。

“太后,這許多的小娘子,可都是衝着官家來的呀……”太皇太后隔着帷幕,見着這盛況,非常高興,對向太后問道:“太后可有中意的?”

向太后搖搖頭,道:“奏知娘娘,新婦素在宮中,鮮與外廷往來,與諸勳貴外臣家的女兒,並不瞭解……”

太皇太后臉上的笑容更盛了。

她的權力慾很強,控制慾自也差不到哪裡去。

至少,想要在未來的後宮裡,擁有足夠的發言權。

這是當年,還在濮王邸的時候,就認下來的。

也比如說文薰娘在日常會喜歡讀書、寫字。

提起孟氏女,太皇太后的臉上就洋溢起了止不住的笑容。

自然,很想主導着這個宮裡面的事情。

可是……

文薰娘終究是士大夫家裡教出來的女兒。

自然與向太后更親密。

最重要的是——她是太皇太后看着長大的。

太皇太后輕笑着,道:“不瞞太后,老身在今日入宮的這許多小娘子中,還是有幾個比較瞭解的。”

剛好,孟氏女年紀也只比官家大三歲。

簡直就和親孫女一樣!

沒辦法,孟氏之母,華元郡君王氏是這位太皇太后的乾女兒。

文彥博的孫女,延安郡君文薰娘,雖然乖巧懂事,甚得她喜歡。

比如說,文薰娘去保慈宮的次數更多。

其出生後,就被送到宮裡面,給她瞧過。

很多細節上,都能表現出來。

“比如說,故眉州防禦使孟元的孫女孟氏,就是老身看着長大的。”

那個小娘子,她是真喜歡!

連小名都是太皇太后金口所取。

性格溫柔,爲人恬靜,年紀雖小,卻非常懂事。

這就多少有些不美了。

女大三,抱金磚。

太皇太后覺得很合適。

正好,滎陽郡王曹佾也上表推薦了孟氏女。

這讓太皇太后很開心。

曹佾,是勳貴外戚的代表。

他推薦了孟氏女,自是意味着勳貴們不會有意見。

所以,孟氏入宮就剩下最後的障礙了——向太后。

畢竟,自古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向太后是官家嫡母,母子感情又極爲親密。

向太后卻是皺起眉頭。

“娘娘……”她輕聲笑了笑,勉強維繫着一個媳婦在姑前該有的體面:“孟家的門第,是不是有些?”

孟家和這位太皇太后的關係,向太后當然知道。

王廣淵的外孫女太皇太后的乾女兒所生嘛。

不然,王氏的華元郡君誥命怎麼來的?

難道還是靠她那個在汴京城裡混吃等死的丈夫?

只能是太皇太后的恩典!

可問題是——孟家已經衰微了!

孟父孟在爲,現在只是一個合門邸候而已。

而大宋歷代皇后,都是什麼人家?

真廟的元后章懷皇后,出自大名府潘氏,乃父就是國朝名將潘美。

仁廟的元后郭氏是平盧節度使郭崇之女。

便是英廟,當年還只是團練使的時候,就蒙了仁廟恩典,指婚瞭如今的太皇太后。

而太皇太后,出身亳州高氏。

乃祖就是國朝名將高瓊! 至於她這個太后,更是出生於國朝宰相之後。

怎麼,到了六哥這裡,皇后備選居然出身一個小小的防禦使?

孟家的地位,太低了!

根本拿不出手!

太皇太后微笑着,握住向太后的手,道:“太后,章獻明肅出身也低,但不也照樣母儀天下,扶保仁廟?”

向太后不說話了。

章獻明肅,那是真廟自己選的。

人家樂意!喜歡!

現在算什麼?

而且,哪怕是章獻明肅那麼強勢的人,當年給仁廟選後,也是千挑萬選。

雖然沒有如仁廟願,選他喜歡的。

可至少,選上來的郭皇后,無論身世還是門第、教養、模樣都是上上之選。

即使如此,仁廟親政後,郭皇后還是逃不了被廢的結局。

太皇太后看着向太后不說話,知道這個媳婦在心裡面計較孟家的門第。

於是,笑了笑道:“這也不是說,孟氏女入宮就要立後。”

“皇后還是要看官家喜歡的……”

向太后這才露出笑容來:“新婦一切都依娘娘的……”

太皇太后微微頷首。

她所求的也只是將孟氏女帶入宮中。

至於之後?

那就要看孟氏的造化了!

畢竟,現在的官家,年紀雖然小,但卻不是個可以被人隨意糊弄和操縱的。

最重要的是——他已經得到了朝野的擁戴和支持。

無論是宰執,還是士大夫,甚至太學生們。

都已經歸心於他。

三衙禁軍,更是早早的就已經效忠於他。

燕達、苗授、劉昌祚。

這三位禁軍大將,如今更是乾脆一副‘天子爪牙、官家鷹犬’的做派。

特別是苗授——他連鑿井子太尉的諢號,都欣然接受。

所以,哪怕是太皇太后,也知道,其實皇后的選擇權,在那個孫子自己手裡。

哪怕是她這個太母和向太后聯起手來,他若不喜歡,也不可能硬塞一個皇后給他。

何況,向太后這個樣子,像是會跟她這個姑後聯手的嗎?

恰在此時,帷幕外傳來了粱惟簡的聲音。

“太皇太后、皇太后……”

“彰德軍節度使張公之妻隨國夫人入覲乞見。”

“隨國夫人怎麼入宮了?”太皇太后和向太后都很詫異。

張方平的妻子隨國夫人馬氏,可不是簡單人物。

馬氏是馬條的女兒。

馬條此人在國朝名聲不彰,很少有人知道。

但,他有個好爹——馬誥。

沒聽說過?不要緊,馬誥有幾個名聲不算太大的好朋友。

他們的名字是:寇準、向敏中、王旦、李沆、張詠……

這些人加上馬誥,共同組成了太平興國五年的進士天團。

他們的關係非常親密!

因爲這些人都是姻親!

比如說,馬條的大女婿是王繹——王旦的次子。

他的小女婿就是張方平了。

現在知道,張方平的入仕早期的靠山是誰了吧?

而張方平和馬氏所生的女兒,後來又嫁給了王鞏。

王鞏他爹叫王素,祖父是王旦……

而王鞏和蘇軾又是好朋友,關係鐵到親兄弟一般。

所以烏臺詩案,王鞏是被牽連最深的人,跟着蘇軾一起倒黴,被貶去了廣南西路的賓州,監酒稅去了。

去年才被聖旨起復,和蘇軾一起回朝了,出任了宗正丞。

所以,張方平爲什麼這麼喜歡蘇軾,原因就在這裡了——自家女婿的鐵哥們啊!

所以馬氏在宮裡面的關係網也不簡單。

最起碼,她在向太后這裡是說得上話的——她是向太后的生母,向老太夫人的乾女兒。

就和華陽郡君王氏在太皇太后面前的地位一般。

第688章 心態各異的使者們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760章 魯迅說得對。498.第472章 視察420.第398章 汴京風雲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675章 默許第778章 太皇太后:孽障啊!431.第408章 感動的羣臣第599章 西北狼煙(4)418.第396章 戰前(2)第651章 蘇軾回京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第684章 王安石的請求119.第114章 司馬牛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歡錢!別拿錢考驗朕!第68章 宋用臣 (1)【求首訂!】第860章 引誘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980章 揚王的‘美好未來’第715章 紡織浪潮(2)第922章 鐵錢與鉅艦第542章 格物風潮(2)90.第89章 至善至仁(1)【求月票】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805章 呂惠卿的恐懼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第731章 遼軍再入日本(2)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278.第264章 君臣獨對(1)87.第86章 京東鐵馬(1)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第680章 冬至衆生第936章 大宋傳統士大夫內鬥369.第349章 恩賞第960章 宋遼會談(1)316.第300章 蘇頌第49章 高太后:太子果然這麼說的嗎?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第921章 蔡京:章惇!吾可取而代之!第687章 尊號394.第374章 白酒風雲第889章 一忠遮百惡第966章 朔黨的黃昏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339.第322章 呂公著:現在也就只能指望王介第38章 太子(1)第1001章 熙河人的教育發展之心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第1008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第91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第14章 通風報信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589章 絕殺第895章 母子交心(2)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第603章 環慶路就是絞肉機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第708章 大宋小呂布第588章 逼捐(5)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137.第131章 女中堯舜,從此變成公共牌187.第178章 苗授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909章 極限施壓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834章 問政第688章 心態各異的使者們第674章 趙煦對章惇的信任第817章 蒲宗孟的表演第801章 恩情之始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1008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327.第311章 工具人司馬光(1) 【中秋快樂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第833章 輿論第975章 金明池第573章 外交(1)第793章 趙煦:不賺就是虧第831章 部署393.第373章 掮客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第842章 風暴(3)第558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
第688章 心態各異的使者們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760章 魯迅說得對。498.第472章 視察420.第398章 汴京風雲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675章 默許第778章 太皇太后:孽障啊!431.第408章 感動的羣臣第599章 西北狼煙(4)418.第396章 戰前(2)第651章 蘇軾回京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192.第182章 文彥博:司馬十二要倒黴了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463.第439章 還不如讓呂惠卿來呢!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第684章 王安石的請求119.第114章 司馬牛301.第286章 漢明之質 唐宣之德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歡錢!別拿錢考驗朕!第68章 宋用臣 (1)【求首訂!】第860章 引誘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980章 揚王的‘美好未來’第715章 紡織浪潮(2)第922章 鐵錢與鉅艦第542章 格物風潮(2)90.第89章 至善至仁(1)【求月票】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805章 呂惠卿的恐懼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349.第331章 潛移默化第731章 遼軍再入日本(2)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278.第264章 君臣獨對(1)87.第86章 京東鐵馬(1)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第680章 冬至衆生第936章 大宋傳統士大夫內鬥369.第349章 恩賞第960章 宋遼會談(1)316.第300章 蘇頌第49章 高太后:太子果然這麼說的嗎?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第921章 蔡京:章惇!吾可取而代之!第687章 尊號394.第374章 白酒風雲第889章 一忠遮百惡第966章 朔黨的黃昏408.第387章 立功心切的大宋武將們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339.第322章 呂公著:現在也就只能指望王介第38章 太子(1)第1001章 熙河人的教育發展之心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第1008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第91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第14章 通風報信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589章 絕殺第895章 母子交心(2)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第603章 環慶路就是絞肉機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第708章 大宋小呂布第588章 逼捐(5)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137.第131章 女中堯舜,從此變成公共牌187.第178章 苗授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909章 極限施壓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第834章 問政第688章 心態各異的使者們第674章 趙煦對章惇的信任第817章 蒲宗孟的表演第801章 恩情之始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1008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327.第311章 工具人司馬光(1) 【中秋快樂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第833章 輿論第975章 金明池第573章 外交(1)第793章 趙煦:不賺就是虧第831章 部署393.第373章 掮客第484章 臥龍鳳雛 (爲了道歉而加更)第842章 風暴(3)第558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