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

兩宮接過了彈章。

一人一本,先看起來。

趙煦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繼續臨摹字帖。

一刻鐘後,兩宮都放下了她們各自手中的彈章。

然後,互相對視了一眼,也看了看趙煦。

發現趙煦正全神貫注的臨摹着字帖,於是都欣慰的笑了一聲。

“昔年董仲舒治學,三年不窺園!官家也幾有董仲舒治學之風矣!”

這是太皇太后最欣賞這個孫兒的地方了。

定力很好!

幾有泰山崩於前而不改其色的穩重!

向太后微笑着點點頭,然後和太皇太后道:“御史們所言之事,娘娘覺得如何?”

太皇太后捏着手中的劉摯奏疏,想了想,說道:“左司諫所言甚爲有理!”

向太后跟着點頭。

劉摯彈劾的黃履,讓兩宮都深以爲然!

確實!

黃履在過去三個月裡,從未彈劾過宰執大臣。

最多象徵性的說一下或者跟風彈劾一下。

主動彈劾或者監督宰執的事情,他是一個也沒做啊!

再讓他留在御史臺,確實不合適了!

御史臺必須監督宰執!

怎麼可以和都堂宰執你好我好呢?

不過,兩宮都缺乏怎麼讓一位御史中丞主動服軟、請辭出知的經驗。

所以這個事情有些難辦。

此外,劉摯和王覿,都在談論官家(六哥)在福寧殿裡讀王安石《字說》的事情。

特別是王覿,一口氣將幾乎所有經筵官一網打盡!

除了呂希哲、蘇轍外,剩下的人,每個人都被他指斥了一遍。

該如何和官家(六哥)說呢?

雖然這幾天,兩宮都在慢慢的和官家(六哥)說那些士大夫之中流傳的有關《字說》的笑話。

但,官家(六哥)的態度,卻是總是微笑。

最多說一句:“知道了!”

沒有人知曉,他真實的想法。

兩宮也不願,刺激他。

畢竟,呂公著和文彥博,都上表說過,此事當緩不當急。

急的話,就可能適得其反!

思慮良久,向太后最終決定試一試,便拿着劉摯的那封彈章,對趙煦道:“六哥,這裡有一封御史彈章,且看看吧!”

“哦!”趙煦微笑着,接過了向太后遞來的彈章。

然後,仔細的看了一遍。

劉摯的文采,自然是沒得說,哪怕罵人也罵的很文雅。

畢竟,這可是司馬光死後,朔黨的帶頭大哥!

在元祐時代的舊黨大分裂中,率領朔黨笑到了最後!

洛黨和蜀黨,都被他和他的黨羽們,扣上了無數帽子,一個個灰溜溜的被逐出了汴京。

而劉摯最後,也是一路平步青雲,做到了宰相!

不過,趙煦親政,就送給他一套剝麻套餐。

最後,這位元祐時代的宰相,朔黨領袖被貶死在新州(廣東新興)。

算是替蔡確報了一箭之仇!

而趙煦對劉摯的感觀,三輩子都沒有改變過——非常惡劣!

因爲他既不像呂大防,能做事,會來事。

也不像範純仁,純粹是給別人背鍋,甚至是被人逼着做出了很多不符合他本心的選擇。

這個劉摯則從頭到尾,都在想盡辦法的沽名釣譽。

別人說東,他就想往西。

你覺得青苗法還可以,他那邊一蹦三尺高。

你說要恢復免役法,劉摯立刻怒不可遏的找上門來,問伱還有沒有良心!

但你要說他是個壞人嘛。

又不大像!

劉摯這個人爲官,還算清廉,對自己的私德要求,雖然不如司馬光、呂公著、範純仁、呂大防、章惇等人。

但他確實是沒怎麼貪污最多也就是,利用職權給親朋謀取了不少肥厚的差遣。

但這在大宋是很正常的事情。

除了章惇之外,歷代宰執,誰沒有給自己的親朋好友謀求過福利?

哪怕是王安石,也曾爲他的兒子王雱的仕途鋪路許久!

那裡像章惇,自己的幾個兒子,哪怕考了進士的,也不肯給其選個好差遣。

反而拼命打壓,不給他們升官!

趙煦放下手裡的彈章,對向太后笑着道:“母后,這個大臣的文采不錯!”

向太后笑着道:“這個劉摯,可是嘉佑年間的進士!”

趙煦哦了一聲,就沒有再說話。

向太后忍不住問道:“六哥除了覺得文采好之外,還有沒有想法?”

趙煦搖搖頭,道:“兒拿不準!”

“拿不準?”

趙煦點點頭,指着彈章的文字,和向太后說道:“母后,兒覺得,這個大臣似乎說的有些道理!”

“祖宗們既然定下了條貫,讓御史臺監督宰執大臣……”

“定是用意深遠的謀國之策!”

“現在,御史臺都不監督、彈劾宰執了,豈不是相當於自斷一臂?”

“父皇在時,就一直教誨兒:大小相制,異論相攪,祖宗深思熟慮之政,絕不可棄之不用,不然社稷便有倒懸之危!”

這已經是趙煦第N次,提起了‘父皇教誨兒:大小相制,異論相攪,乃祖宗制度!’。

這既是趙煦在表明心跡——我是崇尚祖宗之法的。

同時也是在潛移默化的對兩宮植入這個概念。

以此來防止,兩宮如同他上上輩子般,聽信了某些人的一面之辭,結果把朝堂搞成了某些傢伙的一言堂。

兩宮聽着,都是點頭。

特別是向太后,摸着趙煦的頭,說道:“六哥所言甚是!”

“娘娘覺得呢?”

太皇太后道:“官家所言,老身以爲甚好!”

“御史臺就該監督宰執大臣,不可叫人一手遮天!”

由此,達成了統一意見。

趙煦卻在這個時候,忽然問道:“母后,兒對這個大臣彈章後面所言之事,有些費解……”

“緣何他會說,兒在宮中看《字說》,便是不對?還說御史臺不能匡正,也是大罪!”

“難道《字說》有問題?”趙煦裝作思考的樣子,然後就搖搖頭:“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父皇在福寧殿中,留下的《字說》足有好幾本!而且,好多書上面,皆有父皇的御筆親批和註解!”

“父皇聖德,豈會看一本有問題的書,還對其註解、讚賞?!”

兩宮聽着,面面相覷。

這個事情棘手就棘手在這裡了!

大行皇帝,在熙寧時代對王安石,既視爲知己,也視作老師一樣。

所以,王安石第二次拜相的制詞之中,就有一句:遂週歲歷殊拂師瞻!

這幾乎是公開的說,以師傅視之了!

元豐時代,雖然王安石已經不在汴京,隱居江寧,但,任何人只要在君前攻訐/詆譭王安石,依然很容易引發雷霆之怒!

所以,這個事情真的很難和官家(六哥)講清楚!

兩宮都已經問過大臣了。

文彥博、張方平、孫固,都先後上書,談論了這個事情。

元老大臣,一致認爲——主上年少,雖天性純聖,然不可貿然言王安石之事!

原因很簡單。

他太聰明瞭!

現在,貿然對王安石攻訐的話,萬一官家自己一個人去琢磨,琢磨出點什麼東西來。

一旦不幸,讓他覺得王安石有道理。

那麼將來,必有災禍!

所以,不可輕舉妄動,最好,等官家再大一些,再嘗試慢慢的和他說這其中的利弊。

簡單來說,就是拖,拖到官家長大,有了足夠的心智,可以真正分辨善惡利弊。

再與他說王安石的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先教官家行正道,讀君子聖人之書。

陶冶他的情操,培養他對君子之道的熱愛。

其實就是,先讓官家變成大家都希望的形狀,再來慢慢與他解釋王安石的所作所爲,說清楚王安石爲什麼是錯誤的。

兩宮看完元老的議論,也都深以爲然!

所以,這些日子都只是悄悄的繞着圈子,和官家(六哥)說字說的一些錯繆。

根本不敢去觸碰,那個名曰王安石的不可名狀的禁忌!

如今,兩宮卻被迫面對這個禁忌。

兩宮都深感頭疼!

向太后思慮了一會後,勉強笑着說道:“六哥,此事有些複雜,三言兩語也難以說清楚……”

“不如等文太師入宮時,六哥再去親自請教……”

“哦!”趙煦懂事的點點頭。

可兩宮都分明在他眼中看到了一些好奇,一些疑問,以及一些審視的神色。

於是,再也不敢讓趙煦去看其他兩封彈章,特別是王覿的彈章了。

……

等趙煦回了福寧殿,兩宮便在延和殿便殿中召見了呂公著,同時還傳召了李常這樣的先帝潛邸大臣。

在延和殿中,商議了很久。

最後拿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王覿的彈章留中,冷處理,希望王覿自己懂事、明白。

同時對劉摯的彈章,下都堂討論。

希望可以藉此,分散朝野的注意力,不叫官家自己讀《字說》的事情,在朝野內外造成太大影響。

既避免激怒正人君子們,也避免讓新黨大臣們看到希望!

至於剩下的事情,便只能請經筵官們,想辦法讓官家將精力放到讀書上。

所以,呂公著建議,立刻將程頤招入京城!

以這位鴻儒淵博的學問、高尚的品德,來感染官家。

讓官家暫時遠離王安石!

……

學士院內。

鄧潤甫的眼底已經佈滿了血絲。

但他的神色,卻無比興奮。

官家託付給他的事情,現在總算有了些許微末的成果!

他認真的將這些日子來,日夜不休,每天只睡兩三個時辰,帶着整個學士院上下,終於努力做出來的成果,仔細的裝好。

然後,他帶上這些寶貝,在內東門下遞了請求陛見的帖子!

旋即,他獲准在崇政殿陛見。

等到鄧潤甫再次走出大內的時候,他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已經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第537章 暴利第879章 吐蕃正統在大宋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736章 冊封第690章 傳國玉璽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第874章 大家都不想太皇太后回來了第677章 以舊換新第959章 民心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336.第319章 開戰!開戰!(4)第619章 戰局(1)第649章 安排第952章 蔡確回京第939章 呂公著:必須出重拳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409.第388章 開啓潘多拉的魔盒第767章 朕不願傷太母之聖德第726章 魔術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878章 安祿山PTSD綜合症集體爆發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第970章 名將如雲第9章 蔡確的野望第568章 見賢思齊第948章 敕封媽祖337.第320章 開戰!開戰!(5)第811章 面試(2)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第677章 以舊換新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393.第373章 掮客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854章 雙贏196.第186章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第780章 鄧潤甫:陛下,臣還沒有上車!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779章 酷吏回京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歡錢!別拿錢考驗朕!第928章 金盃共汝飲(2)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202.第192章 程顥的遺言第835章 馮京:這聖眷,老夫必得之!第937章 太皇太后:向太后還是太年輕了第799章 呂惠卿的異動134.第129章 文彥博: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第636章 章惇在廣西第1018章 放榜(4)第699章 層層套娃(2)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155.第146章 憋屈的司馬光第803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1)第1035章 殿試第635章 生擒鬼章第775章 躁動的御史第894章 母子交心(1)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第885章 王大斧,王舜臣!人形自走加特林?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第775章 躁動的御史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第683章 王棣入京458.第435章 踏營(2)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849章 清清白白愛民如子的好官家461.卡文第697章 借殼上市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第660章 白河法皇的哀嘆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第912章 都怪陳勝吳廣開源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第761章 判律學第663章 耶律洪基:這天下事,哪裡能單憑道第1030章 打窩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960章 宋遼會談(1)第856章 孤家寡人第842章 風暴(3)
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第537章 暴利第879章 吐蕃正統在大宋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736章 冊封第690章 傳國玉璽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第874章 大家都不想太皇太后回來了第677章 以舊換新第959章 民心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882章 崩壞的日本336.第319章 開戰!開戰!(4)第619章 戰局(1)第649章 安排第952章 蔡確回京第939章 呂公著:必須出重拳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第28章 高太后:誤會了啊409.第388章 開啓潘多拉的魔盒第767章 朕不願傷太母之聖德第726章 魔術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878章 安祿山PTSD綜合症集體爆發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第970章 名將如雲第9章 蔡確的野望第568章 見賢思齊第948章 敕封媽祖337.第320章 開戰!開戰!(5)第811章 面試(2)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第677章 以舊換新78.第77章 失眠的章惇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393.第373章 掮客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854章 雙贏196.第186章第491章 趙佶想改生辰?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第780章 鄧潤甫:陛下,臣還沒有上車!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779章 酷吏回京第486章 蔡京:我就只值三千貫嗎?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歡錢!別拿錢考驗朕!第928章 金盃共汝飲(2)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202.第192章 程顥的遺言第835章 馮京:這聖眷,老夫必得之!第937章 太皇太后:向太后還是太年輕了第799章 呂惠卿的異動134.第129章 文彥博: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第636章 章惇在廣西第1018章 放榜(4)第699章 層層套娃(2)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155.第146章 憋屈的司馬光第803章 給呂惠卿的任務(1)第1035章 殿試第635章 生擒鬼章第775章 躁動的御史第894章 母子交心(1)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第885章 王大斧,王舜臣!人形自走加特林?462.第438章 有關皇后的想法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第775章 躁動的御史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第524章 命運的糾纏第899章 遼國水師真的出現了!第683章 王棣入京458.第435章 踏營(2)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849章 清清白白愛民如子的好官家461.卡文第697章 借殼上市120.第115章 長胖長高了 (15500更新完畢,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415.第393章 耶律洪基:朕欲法南朝,與士大第660章 白河法皇的哀嘆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第912章 都怪陳勝吳廣開源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第761章 判律學第663章 耶律洪基:這天下事,哪裡能單憑道第1030章 打窩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960章 宋遼會談(1)第856章 孤家寡人第842章 風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