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躁動的御史

呂陶派去跟蹤的人,很快就回來了。

“察院,小人查清楚了……”對方湊到呂陶跟前:“方纔那人喚作:陳十二,是本廂的廂典王茂實的小妾之弟……”

呂陶聽完,眯起眼睛來:“竟是本廂廂典的人!”

本已平靜的心臟再次撲通撲通的跳動起來。

呂陶甚至感覺,自己已經看到了一張通天的階梯,在他面前出現。

開封府的廂吏?還是本廂的廂典?

呂陶忍不住舔了舔嘴脣。

這可是一個很敏感的羣體!

而廂吏、和尚、道士,組合在一起,更是一瓶對外戚來說堪比砒霜的毒藥!

可不要看開封府的廂官體系是承襲自晚唐五代的廂官體系,就下意識的認爲,這就是一個和唐五代的基層廂官一樣的制度。

只承擔着治安、防火的職責。

實則不然!

就像畢仲遊所說——諸廂小使臣,雖帶督察盜賊,其實分管估計家業,取問病人口詞,並檢驗救火等雜務,不類捕盜之官。

這汴京城的廂吏,從太祖之後,就已經從州郡的那種治安官,轉變成了地頭蛇!

所有廂吏,都是駐在本廂本坊,與街坊鄰居朝夕相處!

他們是汴京城的細小血管。

也是趙官家們的耳目與口舌!

而從先帝開始,他們的身上開始揹負更多職責。

先是熙寧三年,先帝下詔——詔京城裡外雪寒,老疾孤幼無依之人,令開封府分擘於諸福田院住泊,於額外收養。仍令推判諸廂使臣依舊福田院條約看驗,每日依額內人給錢!

元豐五年,因感入京商賈及士人,窮困得病,無錢醫治,常常病死於京中,先帝再次下詔:令開封府諸廂使臣各轄二人,凡商旅窮獨被病者,錄名醫治,會其全實,爲賞罰法,人月支合藥錢兩千。

當今天子,廣福田院之設,令太醫局分於諸廂設診,以治孤寡老幼無依之人,並免診錢。

就是從先帝的這些善政上發展而來。

同時,諸福田院中孤兒,最終都會被挑選,然後被汴京新報收走,剩下的則送諸作坊爲學徒。

也是以承先帝之德政,廣祖宗之宏德爲名,出封樁庫錢,並命開封府、太醫局、福田院實施。

實際負責具體工作,進行甄別、上報、覈實的,就是這些廂吏。

此外早在先帝即位之初的熙寧元年,先帝就已經下詔,強化了開封府廂吏的權力——以京朝官曾歷通判、知縣者爲諸廂勾當公事,凡鬥訟六十以下情輕者許得專決。

這就是將開封府諸廂坊的民事糾紛、鬥毆,都交給各廂坊的勾當本廂公事官處斷。

先帝起初的設想是很好的。

合天下州郡能臣之力,將京城建設成真正的首善之地。

奈何,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這個美好的設想,徹底落空了。

原因很簡單。

文臣,都是流官。

任期都很短,尤其是開封府的文官任期,特別的短。

過去,權知開封府幾乎是一年換一個。

好多人,甚至連半年都做不滿就已經高升或者獲罪出知了。

不止是權知開封府如此。

開封府的所有中高級文官,都是這樣的。

流水的開封府,鐵打的廂官吏。

故此,在實際上,本該屬於廂勾當公事的‘鬥訟杖六十以下得專決’的權力,自然而然的落到了那些廂吏手中。

便是來了一個想做事的能臣,成功的將權力從這些廂吏手中收回。

但,要不了多久,這位能臣就會迅速高升。

而繼任者則會迅速的將前任搶回來的權力,再次拱手送出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外戚與廂吏,而且還是本廂的廂吏有染,就顯得很刺眼了。

尤其是,這個外戚在同時,還與和尚、道士,糾纏不清。

僅僅是這一點,只要報上去,那這駙馬就要百口莫辯,成爲天家眼中的‘可疑外戚’。

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

但,想要靠這種捕風捉影的事情,扳倒一位駙馬,天子的親姑父,還是有難度的!

然而,有了彈劾的內容,要是不彈劾,就像在勾欄聽曲,人家小娘子都已經投懷送抱了,但自己卻已在賢者時間。

渾身難受啊!

再說了……

呂陶是很清楚,現在的御史臺內部是多卷的。

無論新黨、舊黨,都在爭相的表忠心,都希望天子能像關注朱光庭一樣關注自己,乃至於追贈父祖三代。

所以,一個個卷的飛起。

呂陶很擔心,現在盯着駙馬的人,不止他一個。

若是如此的話,他要是不彈劾,被人搶了先。

這到手的功勞和聖眷,豈不是要飛了?

不行!

呂陶想到這裡,就對那官吏道:“汝且在此繼續盯着!”

“吾回一趟御史臺……”

“諾!”那官吏拱手應命。

呂陶拍拍後者的肩膀,勉勵道:“汝自努力,本官將來表功,必有汝的份!”

“說不定,皇恩浩蕩,能特旨許汝出官呢!”

這官吏頓時興奮起來:“請察院放心,小人定會努力的!”

這御史臺現在可不僅僅烏鴉們在卷,他們這些烏鴉的打手也在卷。

無他!

朝廷給的太多了!

從元豐八年至今,御史臺裡的胥吏,得到出官的員額,就已有十人!

而在過去,一年都未必有一個!

在大宋這樣的官本位社會裡,哪怕再小的官,即使是不入流品的小官,也是有無數人趨之若虞,削尖了腦袋,做夢都想要拿到的。

……

呂陶出了永寧坊,就騎上馬,直奔御史臺。

走到半路的時候,他迎頭撞見了一個熟人。

“元均公!”對方也早早的發現了呂陶,遠遠就拱手行禮。

呂陶來到這人面前,下馬後還禮問道:“芸叟怎在此地?”

此人,正是呂陶的好友張舜民。

他和呂陶、蘇軾兄弟還有鮮于侁等人,都是一個團體的。

這個團體一度在朝中,自成一派,而且聲量很大。

因爲基本都是蜀地士人,所以被人污衊爲蜀黨。

不過,現在的蜀黨,在經過鮮于侁一案的打擊,已經分崩離析。

這從呂陶現在開始和朱光庭走近就能看出來。

朱光庭可是程顥、程頤的學生!

而程頤和二蘇之間的關係,如今不能說是貌合神離,至少也是相看兩厭。

特別是程頤的學生們!

他們對蘇軾兄弟的感觀,因爲蘇軾在司馬光喪儀上對程頤大嘴巴開嘲諷的緣故,已經差到無以復加,發誓一定要給老師報仇。

兩個派系之間,一度斗的很厲害。

不過,隨着鮮于侁、上官均被罷,蘇轍出知,雙方的關係,開始緩和。

呂陶也是因此,才能和朱光庭走到一起。

但張舜民卻依然仇視着程頤。

甚至認爲鮮于侁一案,是程頤搞的鬼!

在這種情況下,他自然慢慢的疏遠的了呂陶。

所以,今日在此遇到張舜民,而且,看上去是張舜民專門來等自己的,呂陶非常開心。

張舜民見了呂陶,卻是道:“元均公,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還請移步酒肆……”

“也好!”呂陶高興的說道:“久未與芸叟把酒呢!”

兩人便就近找了個食肆。

而在如今的汴京城裡,開的最多、裝修最好的,莫過於孫家燒肉店。

呂陶與張舜民進的就是一家開在附近的孫家燒肉店。

進了店鋪,與店家招呼一聲,要個雅間,張舜民點了幾個招牌的燒肉,要了些茶水,並囑咐店家不要打擾他們。

進了那雅間,關上門,兩人分賓主坐下來。

張舜民就對呂陶道:“元均公,我方接到了吏部的官告,已是定下了六月出知熙州,任爲同知熙州!”

呂陶聞言,喜道:“這是好事啊!”

“知州遊景叔,通判包君航,皆君子也!芸叟與君子同事一州,將來定是佳話!”

“是啊!”張舜民道:“這確實是好事!”

他這次其實是被貶了。

他被貶是因爲他和蘇軾一樣,管不住自己的嘴巴。

三月份的時候,他上章彈劾太師文彥博操弄權術,任用私人。

證據是文彥博向朝廷舉薦的幾個人,都和他有舊。

然後,就被鐵拳了。

文彥博都還沒有說什麼,都堂宰執就已經跳了起來,將他的彈劾逐一駁斥。

特別是呂公著,直接要求,貶黜張舜民。

不然,他就要辭相!

道理是很簡單的——去年,呂陶等人以文彥博,年老、多病,乞尊禮爲帝師,勿以朝政、國家事煩憂。

然後,文彥博當即就發了脾氣,立刻閉門謝客。

當時就鬧出好大風波!

最後還是天子親自去請,才把老太師請出來。

事後,呂陶等人本該貶黜,但文彥博求了情,才留用了下來。

如今,張舜民好死不死,又頭鐵的要評論文彥博,還說他私相授受。

以文彥博的脾氣,他是可能再次發作的。

而宰執們最怕的就是這個了。

張舜民悠悠一嘆:“不瞞元均公,某此番能得熙州同知,是太師上的表章舉薦的!”

呂陶沉默了。

因爲上次,他能留用,也是太師文彥博上的表章求情。

好人、壞人,都是文彥博!

就他們這些人,是小丑,是處事毛躁的年輕人,是不知輕重的激進派。

反正,別人都是這麼議論的。

就這,他們還必須感謝文太師,得感恩稱頌太師的度量。

只能說,四朝元老,真的很厲害!

隨隨便便就可以把他們這些年輕人吊起來錘。

“不說這些了……”張舜民道:“此番回到熙河,對某而言,也算是好事了!”

他當年曾跟着高遵裕在西北用事。

對於西北地方的情況算是瞭解的。

“某來尋元均公,是來告知元均公一個事情的……”

“嗯?”

“天子再次留中了今日彈劾駙馬的彈章……”張舜民悠悠的道:“王明叟等人,在御史臺中串聯,欲至內東門下長跪不起,乞天子詔對,乞當面呈奏駙馬不法事!”

呂陶聞言,神色劇變。

他知道的,王覿要做的事情叫扣闕!

像扣闕這種事情,一旦發生,就必然會鬧的滿城風雨。

同時,也必然將都堂宰執們全部拉下水!

道理是很簡單的——御史扣闕,等於繞過了正常的程序,屬於越級上告。

這本身在官場就是大忌!

更要命的是,御史扣闕後,都堂宰執就必須站隊。

是支持御史們?或者反對?

這是沒有中間選項的!

選中間立場,等於告訴天下人,這位宰執是兩面人,在騎牆觀望。

而支持的話,若扣闕失敗,支持者只能自請出外。

若反對的話,一旦扣闕成功,反對者從此就要爲千夫所指。

所以,都堂宰執們是很反感御史們扣闕的。

他們也嚴防死守着御史扣闕,稍有動靜,都堂的鐵拳就會立刻降臨!

王覿哪來的膽子?

呂陶看向張舜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只是留中的話,王覿不可能串聯其他御史。

御史們莽歸莽,輕重還是知道的。

越過都堂宰執,等於挑釁都堂權威。

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生,若沒有一個合理的、足夠說服所有人的理由。

那就不僅僅是得罪現在的宰執。

也在得罪將來的所有宰執!

這樣做的人,會被所有人視作異類,當成刺頭。

永遠都會被按在偏遠軍州,永世不得翻身!

張舜民嘆道:“天子下詔,命出封樁庫錢,爲駙馬補虧空!”

呂陶張大了嘴巴,心臟撲通撲通跳個不停。

天子詔出封樁庫錢爲駙馬補虧空?

這是什麼神仙舉措啊!

反正,呂陶在知道了此事後,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他立刻就道:“王察院欲率衆扣闕請命於天子!”

“此乃爲天下人言事!”

“吾雖不才,必當從之!”

在天子下詔出封樁庫錢,爲駙馬填補虧空後。

整個事情的性質,已經徹底變了。

爲什麼?

因爲天子出封裝庫錢給駙馬填補虧空的這個詔命,就類似於現代的某個基金髮短信給自己的客戶——家人們,我真的沒有被擠兌啊!

妥妥的此地無銀三百兩!

此事也是一般的道理。

不打自招的同時,給了所有人一個公平的出風頭、表忠心的機會。

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二三子可擊鼓而攻之!

任何御史言官,只要智商還在線,在知道了這個事情後就會猛猛的衝起來。

再沒有比現在更安全,更容易表現自己忠誠的機會了!

甚至可以說,誰不參加扣闕,誰就是心裡有鬼!

這個人應該被狠狠的審查,查他祖宗十八代!

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第1012章 韓絳教弟(1)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659章 蘇轍:完了,我家要不乾淨了。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第807章 聖師第849章 清清白白愛民如子的好官家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331.第314章 大宋禁軍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460.第437章 心潮澎湃的刑恕第561章 封賞(2)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第837章 是的,你們都是朕的翅膀第902章 宋遼交易(2)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第599章 西北狼煙(4)第880章 趙煦的和平提議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第782章 再次彈劾第708章 大宋小呂布203.第193章 兀卒159.第150章 軟肋第21章 王珪的選擇第69章 宋用臣(2)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528章 拿捏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第961章 宋遼會談(2)第60章 朕的錢!!!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第715章 紡織浪潮(2)第785章 新的交子(2)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第820章 爭寵第602章 開戰(2)第924章 陣圖(1)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第669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2)第768章 利益分配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323.第307章 趙煦:皆在我甕中247.第235章 囑託第569章 壽宴(1)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971章 趙煦:只能依靠子孫後代的智慧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第26章 曾布第713章 宰相分雞(2)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第43章 茶藝大師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第523章 說客(1)第5章 心動的皇后第26章 曾布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第968章 人事104.兩宣麻大拜除。157.第148章 望母成龍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196.第186章第618章 棉甲第968章 人事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第903章 瀆聖同盟第796章 召見(1)第569章 壽宴(1)第818章 層層加碼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第789章 最佳的使遼人選:蘇軾第626章 聖明天子第1014章 省試名單出爐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669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2)414.感冒了。485.第459章 司馬光:只要陛下是知老夫的就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572章 文彥博:妥了!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183.第174章 司馬光:張之諫不該被罪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912章 都怪陳勝吳廣開源第682章 人事第35章 命運之日(2)
445.第422章 廷推之議第580章 你怎麼穿老劉家的衣服?第1012章 韓絳教弟(1)195.第185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 母后不高興,第659章 蘇轍:完了,我家要不乾淨了。第508章 宰相的交易440.第417章 茶葉傾銷事件第807章 聖師第849章 清清白白愛民如子的好官家280.第266章 伴讀和漣漪331.第314章 大宋禁軍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460.第437章 心潮澎湃的刑恕第561章 封賞(2)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438.第415章 戰前的雙方第837章 是的,你們都是朕的翅膀第902章 宋遼交易(2)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第599章 西北狼煙(4)第880章 趙煦的和平提議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第782章 再次彈劾第708章 大宋小呂布203.第193章 兀卒159.第150章 軟肋第21章 王珪的選擇第69章 宋用臣(2)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528章 拿捏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第961章 宋遼會談(2)第60章 朕的錢!!!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第715章 紡織浪潮(2)第785章 新的交子(2)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166.第157章 地震和瑣事第820章 爭寵第602章 開戰(2)第924章 陣圖(1)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第669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2)第768章 利益分配219.第208章 又打了一個窩323.第307章 趙煦:皆在我甕中247.第235章 囑託第569章 壽宴(1)76.第75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971章 趙煦:只能依靠子孫後代的智慧266.第252章 各自的上書第26章 曾布第713章 宰相分雞(2)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第604章 回扣發揮了作用第43章 茶藝大師235.第223章 趙煦的解釋第55章 蔡確陛辭薦元老第523章 說客(1)第5章 心動的皇后第26章 曾布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第968章 人事104.兩宣麻大拜除。157.第148章 望母成龍86.第85章 趙煦上上輩子的夢魘記憶189.第180章 皇太妃【7500月票加更】196.第186章第618章 棉甲第968章 人事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第903章 瀆聖同盟第796章 召見(1)第569章 壽宴(1)第818章 層層加碼176.第167章 第一次插手人事第789章 最佳的使遼人選:蘇軾第626章 聖明天子第1014章 省試名單出爐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669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2)414.感冒了。485.第459章 司馬光:只要陛下是知老夫的就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572章 文彥博:妥了!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171.第162章 提醒沈括183.第174章 司馬光:張之諫不該被罪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912章 都怪陳勝吳廣開源第682章 人事第35章 命運之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