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

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

司馬光見到範純仁的時候,幾乎有些沒有認出來。

辨認了好一會兒,才疑惑着問道:“堯夫?”

當年洛陽見到的範純仁,正直青春風華,風姿倜儻之年歲。

轉瞬,當年那個在洛陽在他面前以晚輩、後進自居的年輕人,也已經老了。

華髮生鬢,司馬光驀然才醒悟。

是哦……

堯夫也已近知天命矣!

範純仁恭身一拜:“範純仁見過司馬相公!”

司馬光哈哈一笑,扶起範純仁,道:“自當年洛陽一別,已有十餘年未見堯夫矣!”

“今日重逢,當孚一大白!”

就吩咐左右置酒備宴。

然後,就拉着範純仁的手,在這官廨後宅的院子裡坐下來,促膝而談,說道:“老夫自從聽說兩宮命堯夫入京面聖後,就一直期盼着堯夫,不意堯夫入京竟是這般的快!”

範純仁說道:“自得兩宮旨意,某星夜兼程,馬不停蹄,自河中府疾馳入京……”

這一次河中履職,已是範純仁第二次知河中。

上一次是熙寧二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以知制誥、同知諫院、判國子監出知河中府。

其後地方輾轉十六七年,於前年再知河中。

這十幾年來,範純仁從河中至成都,從成都到河州、慶州,然後回到河中。

就像是來回跑一樣!

看似是回到了原點,實則只有範純仁知道,他在這些地方都收穫了些什麼?

十六七年前,那個年輕氣盛,自詡掌握天下真理的範純仁,在這來來回回的履任中已經死了。

現在的範純仁,已經清楚的知道,天下之事絕不是儒者嘴裡的仁義道德四個字可以概括的。

“堯夫此番入京,路上可聽說了少主的事蹟?”司馬光問道。

範純仁點點頭,對着皇城方向拱手:“祖宗保佑,蒼生幸甚,竟降聖君於我朝……故而,某日夜兼程,不捨晝夜而來!”

河中府到汴京,足足有着八百多裡。

即使這一段的官道寬敞,交通便捷,但他範純仁卻只用了不到七天就抵達了汴京。平均日行百餘里,這對一個士大夫來說,確實已經是極限的速度。

他這麼急切,自然是因爲聽說了汴京的事情。

少主的傳說,讓他大爲振奮。

因爲,他也是一個神童!

範純仁八歲的時候,就已經跟着胡媛、孫復學習儒家經典,所學一次就通,引得上下都去和范仲淹道喜。

司馬光點頭頷首:“少主聰俊仁聖,千古罕見,朝野稱頌!”

“尤爲難得的,還是少主於治學上,頗爲嚴謹,年雖幼衝卻已頗得古人治學之要……”

“宮中皆言:官家每日自晨起誦聖人之經,及夜深之時,猶讀春秋,方上榻入睡……”

“此外……”司馬光看着範純仁,滿是讚賞的說道:“少主還曾在大內讀大行皇帝所遺之書,讀到了文正公昔年的《岳陽樓記》,當殿與我等臣子解義言語之中對文正公可謂推崇備至!”

範純仁聽得,眼睛都泛起了淚光,他是個大孝子,當年范仲淹年邁,他中了進士就回鄉守着范仲淹,服侍范仲淹終老,又守孝三年纔出仕爲官。

如今,少主幼衝,卻已掛念他的父親,推崇文章。

這對範純仁來說,比什麼都重要!

畢竟,對大宋士大夫們來說孜孜於科舉之途,除了得官入仕,施展自身抱負外,最大的動力就在於——進父祖之名於天子御前!

哪怕是範純仁之父范仲淹,乃是國家元老,前朝重臣。

可少主掛念,推崇乃父,依舊是莫大榮譽。

這個榮譽,對範純仁來說,遠比他自己進用,得到賞識,更能讓他激動。

當即就對着皇城大內拜了一拜:“先臣有幸,文章得入聖心,幸甚!幸甚!”

司馬光頷首微笑。

範純仁入京了,他的後顧之憂,也已經解除了大半!

有範純仁輔佐,都堂上的那些陰暗手段,就不足爲懼!

因爲範純仁,不僅僅家學淵源,自幼就跟着范仲淹履任各地,熟知上下情弊。

這些年奔走天下,在政務和國家法度、典故上,更當已瞭然於胸。

於是,等着下人們,將酒菜備好,便拉着範純仁一邊飲酒,一邊談起了他如今面對的局面。

尤其是都堂上,刻意的文書刁難。

範純仁一聽,當即表示:“相公勿憂,且將那些文書交於某……”

“今日便可解相公之憂!”

這種地方上的胥吏,用來刁難那些剛剛上任的官的手段,在範純仁眼中,隨手可破。

因爲一切文書,都自有規律,都自有手法。

只要找到這個規律,就可以如庖丁解牛一樣,輕鬆的從浩浩文海之中,找到最重要的那幾條。

其他的……

都是用來污染耳目,佔據精力的垃圾!

司馬光聞之大喜:“老夫就知道,堯夫只要入京,宵小束手可擒矣!”

範純仁見着,卻忽然想起了一個事情。

“司馬相公,緣何侷促至此?”

“汴京元老們,怎無人相助?”

“尤其是文太師……”範純仁想着:“這等小事,太師門下隨便遣一門生,就可破解……”

這不大合理。

不過,範純仁並沒有太過深入的去想。

反正,他明日也要去拜訪這些元老大臣。

尤其是文彥博,必須登門拜訪!

這可是他家的世交!

……

福寧殿中,夜幕已經降臨。

趙煦陪着向太后,吃着晚膳。

因爲馮景管着御廚,所以趙煦直接通過馮景,遙控御廚的菜式。

所以,福寧殿的菜餚,數量大大減少,但質量大大提高。

尤其是齋菜水平,突飛猛進。

各種蘑菇和豆腐,都被御廚們玩出花來了。

向太后和太皇太后,都很滿意,所以馮景在御廚的地位,已經不可撼動。

吃完晚膳,母子兩人就在福寧殿帷幕裡,說起話來。

“六哥,明日有大臣要陛辭……”

“嗯!”趙煦點點頭。

“是馮京馮當世!”向太后看着趙煦,說道:“就是母后和太母常說的金毛鼠……”

“哦!”

“六哥記得,明日殿上,不要表現出什麼傾向來,免得傷了老臣的心!”向太后叮囑着。

雖然,她和太皇太后,都有些不大喜歡馮京。

可馮京到底是四朝元老,而且還是富韓公的女婿。

元老的體面還是要給的。

向太后現在就怕,趙煦這個孩子不懂事,當殿表達出喜惡。

趙煦微笑着說道:“母后放心,兒知道的,殿上無私德!”

對趙煦來說甭管馮京私德怎麼樣?人品如何?

但人家可是很給面子,也很識趣的!

看到風聲不對勁,直接就開始提桶跑路。

這樣的人,怎麼能加罪?

必須鼓勵!必須獎勵!

於是,便問道:“母后,既是元老大臣陛辭,依故事當如何?”

向太后沉吟片刻,道:“故事,是當推恩!”

馮京今年已經六十有四!

又是大宋第一個三元及第的狀元!

這些年來,在地方上也做的中規中矩。

所以,該有的體面,確實不能少他的。

“那就改知五都之一?”向太后沉吟着,對趙煦說道:“韓相公拜相以來,河南府出闕……”

“以馮京知河南府?”

趙煦立刻就像個好好學生一樣,認真的點點頭:“一切母后做主就是……”

“只是……”

“兒不太懂,這河陽府和河南府之間的區別……還請母后教之……”

向太后於是興致滿滿的和趙煦簡單科普了一下,大宋地方行政級別。

趙煦就像個好好學生一樣,認真聽講,也不插話,只等向太后說完,才眨着眼睛一副‘今天又學到新知識了’的樣子。

看的向太后受用不已。

於是,她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一個事情。

“馮京既知河南府,那他的觀文殿學士的貼職,恐怕就不夠了!”

“得加觀文殿大學士才行!”

“可觀文殿大學士,卻是宰相出外,才能帶的貼職!而馮京從未宣麻拜相……”

“這樣的話,爲了褒揚老臣,就只能授馮京節鉞了!”

文臣的最高待遇,就是生封節度使!

在大宋,大部分文臣哪怕能得節度加封,也通常都是在致仕後。

只有少數中的少數,因爲地位、資歷以及人望,才能在致仕前獲封節度!

在這些少數裡少數中,又有特例,可以同兼兩節度!

那馮京夠資格得節鉞嗎?

向太后想了想,這頭金毛鼠還真有資格!

因爲他是四朝元老,也因爲他離致仕也只有幾年了。

可是,假若封了馮京,韓維恐怕也得給節度才行!

一下子兩位使相?

動靜太大了啊!

別人會說閒話,覺得她這個太后,不珍重國家名爵!

趙煦看着向太后的神色,問道:“母后在想什麼?”

向太后看了一眼趙煦,微笑着道:“母后在想,祖宗法度,國家名爵不可輕授大臣,以免濫觴!”

趙煦點點頭:“這是自然!”

“可若獨授馮京……其他元老,大約不會服氣……”

趙煦微笑着說道:“母后爲何不再選一個已經致仕的元老,與這叫馮京的大臣,並給名爵?”

“這樣外人也就不會說閒話了!”

向太后眼前一亮:“六哥怎知這個?”

趙煦眨了眨眼睛,說道:“兒是忽然想到的……”

“爲什麼會這麼想呢?”他假裝着疑惑的樣子。

向太后看着,頓時欣喜起來:“我兒聰俊如此,必可爲聖君!”

雖然她已經知道,這個孩子在政務上,似乎非常有天賦,常常能直接找到關鍵!

所以,如今兩宮批閱奏摺,都會帶趙煦在旁邊。

就像昨天,那成都府的事情,趙煦隨口一提,就指出了關鍵!

但,向太后還是沒有想到,這孩子居然在人事上也是有這樣絕佳的天賦!

居然能靈光一閃,就找到解決的辦法!

真是祖宗保佑呢!

於是,抱着趙煦,欣慰而激動,便賞了福寧殿上下。

……

送走向太后。

趙煦就在女官的服侍下,開始更衣、洗腳,準備睡覺。

坐在御榻上,趙煦閉着眼睛,回憶着上上輩子的一些事情。

文彥博和司馬光的聯繫,已經被斬斷,或者說被模糊。

那頭老狐狸,似乎聞到了什麼味,聽說今日都堂都沒有去。

而馮京,雖然在兩宮面前不得喜歡。

但,他的朋友遍及朝野。

在舊黨一系之中,馮京也算是自成一系了。

所以,在趙煦上上輩子,司馬光爲了拉攏他,在呂公著建議下,給了他一個節度使的名頭。

馮京於是心滿意足的給司馬光做了背書。

文彥博、馮京、韓維、張方平……舊黨元老們緊密團結。

司馬光、呂公著的地位不可撼動。

一直等這兩個人先後去世,舊黨纔開始正式四分五裂,分崩離析。

但如今看來,恐怕今年之內,舊黨就要四分五裂了。

(本章完)

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第33章 瞬間爆炸!(求月票,求打賞,求追讀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595章 戰前(2)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134.第129章 文彥博: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113.第109章 想卡位塞人的曹家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第488章 機會第924章 陣圖(1)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第848章 人人要過關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251.第238章 三國的中秋節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529章 蠶鹽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208.第198章 橫渠門下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第895章 母子交心(2)183.第174章 司馬光:張之諫不該被罪第1030章 打窩第814章 人事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461.卡文468.第444章 決戰(2)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第16章 王珪的心思第974章 科舉作弊和反作弊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615章 吃幹抹淨第681章 廷推風波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959章 民心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第726章 魔術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第791章 漣漪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802章 先天科學聖體第840章 風暴(1)第719章 韓絳致仕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第24章 請君入甕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第506章 入甕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962章 遼國挖了,就是大宋挖了279.第265章 君前獨對(2)279.第265章 君前獨對(2)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第963章 冊封大理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第598章 西北狼煙(3)第980章 揚王的‘美好未來’第843章 流血376.第356章 大奧487.第461章 聖天子啊!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650章 給王安石的生日禮物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第505章 招供第603章 環慶路就是絞肉機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第783章 張敦禮是真的怕了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第663章 耶律洪基:這天下事,哪裡能單憑道第917章 朕爲天下,何惜做一番賀六渾?!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第522章 和離第992章 趙煦理解的中庸333.第316章 開戰!開戰!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133.第128章 趙煦:呂惠卿 蘇軾,現在爾等都第848章 人人要過關第965章 文彥博:這是撥亂反正!170.第161章 劉昌祚第720章 漣漪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774章 阿里骨不是真的跪了,他只是怕了!第68章 宋用臣 (1)【求首訂!】第577章 大和尚的反擊第873章 天子斷案第886章 卸任與留任第990章 治不了死人,還治不了活人?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
105.第101章 仁廟他顯靈啦!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第33章 瞬間爆炸!(求月票,求打賞,求追讀392.第372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第595章 戰前(2)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134.第129章 文彥博: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第742章 蕭不噠野的發現113.第109章 想卡位塞人的曹家332.第315章 元祐元年第488章 機會第924章 陣圖(1)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第848章 人人要過關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480.第455章 韓絳被人恨死了102.第99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251.第238章 三國的中秋節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154.第145章 委屈求全的韓絳第529章 蠶鹽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208.第198章 橫渠門下第744章 趙煦與文彥博的默契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第895章 母子交心(2)183.第174章 司馬光:張之諫不該被罪第1030章 打窩第814章 人事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461.卡文468.第444章 決戰(2)第623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3)293.第278章 深夜邊報第16章 王珪的心思第974章 科舉作弊和反作弊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615章 吃幹抹淨第681章 廷推風波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959章 民心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第726章 魔術428.第405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第791章 漣漪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第802章 先天科學聖體第840章 風暴(1)第719章 韓絳致仕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第24章 請君入甕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第506章 入甕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962章 遼國挖了,就是大宋挖了279.第265章 君前獨對(2)279.第265章 君前獨對(2)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第963章 冊封大理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第598章 西北狼煙(3)第980章 揚王的‘美好未來’第843章 流血376.第356章 大奧487.第461章 聖天子啊!132.第127章 分裂的痕跡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650章 給王安石的生日禮物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351.第333章 錦囊妙計第505章 招供第603章 環慶路就是絞肉機250.8月總結,九月展望。第783章 張敦禮是真的怕了311.第296章 西夏的計劃第663章 耶律洪基:這天下事,哪裡能單憑道第917章 朕爲天下,何惜做一番賀六渾?!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第522章 和離第992章 趙煦理解的中庸333.第316章 開戰!開戰!第755章 除拜(1)【國慶快樂】133.第128章 趙煦:呂惠卿 蘇軾,現在爾等都第848章 人人要過關第965章 文彥博:這是撥亂反正!170.第161章 劉昌祚第720章 漣漪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774章 阿里骨不是真的跪了,他只是怕了!第68章 宋用臣 (1)【求首訂!】第577章 大和尚的反擊第873章 天子斷案第886章 卸任與留任第990章 治不了死人,還治不了活人?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888章 慶壽宮的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