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輿論(2)

第944章 輿論(2)

範祖禹的家,位於汴京新城東廂的顯仁坊中。

是範鎮當年在朝爲官的時候所購。

房子並不大,前後六進而已,加起來有十幾個廂房。

但卻住了包括範祖禹一家在內的數十口人。

這是因爲,明年正月的科舉將至。

蜀地的範氏宗族與姻親、故友家的孩子,紛紛入京準備科舉。

於是,範府立刻變得擁擠起來。

這些人的到來,不止使範府變得擁擠。

也讓範祖禹的荷包,變得羞澀。

單單就是這些人,住在範府,每日的取暖和照明之費,就掏乾淨了範祖禹的積蓄。

迫使這位唐鑑先生,只能做起給人寫墓誌銘的活計來維持生活。

劉安世到的時候,範祖禹剛剛給城北的一位富商剛剛去世的母親寫完墓誌銘。

作爲司馬光的學生,範祖禹爲人素來誠樸。

所以他寫墓誌銘,不會和其他人一樣,只是應付了事。

而是會認真的研究,僱主的需求,瞭解已故之人的生平。

然後再構思落筆,以春秋筆法,褒其德、隱其過、美其成。

於是一篇墓誌銘寫完,那求寫墓誌銘的富商一看,頓時就被文字勾起了,母親將他含辛茹苦的撫養長大,而他好不容易,終於靠經商,賺到了錢,正欲孝順母親,母親卻染上疾病,撒手人寰,叫他無處盡孝的事情,當場就落下眼淚,直呼:“阿母!阿母!兒不孝啊!”

不止是當場就給付了約定好的潤筆錢兩百貫,還另外多給了一百貫的酬勞。

範祖禹本不想要,奈何人家非得給。

剛剛送走富商,劉安世便拍馬趕到。

“器之?”範祖禹看到劉安世,很是好奇。

劉安世看到範祖禹,下馬之後,不等拴馬,就哭喪着臉,來到範祖禹身前,拱手而拜:“純甫救我!”

範祖禹連忙上前,扶起劉安世:“器之快快請起!”

“究竟怎了?”

……

兩刻鐘後,範府內宅中。

範祖禹,聽完劉安世的傾訴,他看向劉安世,滿眼都是問號!

劉安世則眼巴巴的看着範祖禹,幾乎是哀求着道:“爲今之計,只有純甫才能救我!”

“還望純甫看在昔年同事司馬溫公,同修《資治通鑑》的情分上,儘快爲我引薦那汴京義報中人……”

“若果能得純甫相助!”

“某必感激不盡!”

“器之啊……”範祖禹嘆息一聲,道:“且不提,司馬溫公故後,公休(司馬康表字)便已將汴京義報託付友人,而那人連在下也不知是誰!”

這是事實!

司馬光去世到司馬康扶棺回鄉的那些日子裡。

幾乎整個汴京城中,能和司馬光、司馬康扯上關係的人,都在和司馬康打聽《汴京義報》未來如何安排的事情。

那時候,不知有多少人,摩拳擦掌,欲將這影響力至關重要的輿論喉舌,收歸己有。

但所有人都在司馬康這裡碰了釘子。

面對他人的追問、索求,司馬康一直都只有一個固定的回答——吾已按先父生前遺願,託付給友人。

至於友人是誰?

他是死也不肯透露。

便是範祖禹,也不知司馬康究竟託付給了誰?

劉安世聽着,頓時就慌了神,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

便只聽範祖禹道:“便是我知汴京義報的主事者,也不會給器之引薦!”

劉安世頓時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的看着範祖禹:“純甫!”

“器之難道忘了嗎?”範祖禹站起身來,悠悠的面相榆林巷的呂宅拱手:“當朝左相呂公,是吾之泰山啊!”

“正是因泰山在朝,吾纔在回京後,屢次三番,堅拒朝廷的除授!”

“於是,兩宮嘉之,詔拜提點萬壽觀公事!”

範祖禹是今年四月份,才從陝州的涑水回京的。

回京後,吏部就給他安排了新的差遣——左正言。

但他以泰山在朝堅辭之。

於是,吏部又給他安排了一個相對閒散的差遣——祠部員外郎,叫他去主管在京道觀、寺廟。

他依舊堅辭之。

有司以聞,以其賢能,直接向兩宮舉薦,兩宮嘉之,於是詔拜提點萬壽觀公事(宮祠官低品,可由帶貼職之文臣或大使臣以上武臣、內侍充任)。

這算是給了他一個掛名吃俸祿,計算磨勘資序的地方。

範祖禹閉上眼睛,對劉安世道:“器之啊……”

“你我相知也有幾近十年了!”

“器之理當知我家事!”

他雖從未在外宣揚過,自己是呂公著的女婿。

但是,同在資治通鑑書局中修書,平日迎來送往,各家姻親關係,都應該門清。

何況,他範祖禹還是司馬溫公的衣鉢傳人!

所以……

範祖禹知道,劉安世要麼是不在乎他範祖禹,以至於根本不關心他範祖禹的家庭情況和個人婚姻。

要麼……要麼就是此人,沒有把他範祖禹當人!

而無論是那個解釋。

範祖禹都知道,此人不可交往!

因爲他就是個徹徹底底的小人!

劉安世聽着,在短暫的慌亂過後,看向範祖禹,拱手道:“純甫啊!”

“吾劾左相,乃是爲了天下公議!”

“公議之下,別無親疏!”

“便是左相在此,吾也能坦然相對!”

“左相也當能理解吾!”

範祖禹嘆了口氣:“那依器之之意,汴京新報刊文評論,也屬公議!”

“器之爲何如此急躁?”

“那不是公議!”劉安世漲紅了臉,低沉着說道:“那所謂胡飛盤,文筆粗鄙,怕是連個貢生都不是!”

“只是讀了幾天書,識得幾個字的黔首而已!”

“黔首,怎知天下大義?又如何能評論我輩?” 這倒確實是大宋士大夫們的共識。

布衣黔首,愚昧無知,既不曾學聖人經義,更不懂忠孝仁恕。

所以,士大夫們從不要求他們遵守禮教,更不要求他們有什麼氣節。

像汴京城裡,就有大量的婦女,參與勞動。

各家各戶的廚娘、婢女、灑掃的健婦都是花錢僱的他人之妻女。

士大夫們習以爲常,並不覺得,這些婦女在外拋頭露面,有傷風化。

但,士大夫自家的妻女,就是另外一個要求了。

家中女兒,八歲就不可與男子同席。

平日裡,更會教她們讀各種女德讀物,以期出嫁後成爲一個賢妻良母。

正是在這樣的風氣下,當年文彥博才能在朝堂上,當着先帝的面,坦然說出那句:陛下乃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非與百姓共治天下!

而無論是當時在場的大臣(包括王安石),還是後來得知此事的其他士大夫,以及先帝本人,對此都沒有異議。

因爲這是共識!

只有士大夫才享有各種權力和義務。

布衣黔首,只有被士大夫統治、教導以及教化的義務。

自然的,他們沒有參政議政的權利。

範祖禹聽着,卻是冷笑一聲:“劉安世!”

他直呼其名,這在大宋士大夫中,屬於非常嚴厲且極不尋常的態度。

在一般情況下,直呼他人名諱,幾乎就等於割袍斷席。

“汝給吾出去!”他指着自己家的大門:“吾家廟小,容不下閣下這樣的大佛!”

他冷冷的看着劉安世,就像發怒的猛獸。

不止是因爲劉安世彈劾了他的岳父。

也不止是因爲,劉安世沒把他當人看。

更是因爲劉安世已經碰到了他的底線!

作爲司馬光臨終指定的衣鉢傳人。

範祖禹在接下了恩師的衣鉢的同時,自然也承擔起了,必須隨時隨地維護老師名聲以及功業的義務。

而他老師司馬光生前,最關注的就是農民,就是那些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備受壓榨和剝削的農民。

自元豐八年入朝後,他的老師,在上給朝廷的奏疏中,除了攻擊、批判新法之外,其他幾乎所有奏疏,都在談論農民的辛苦,百姓的痛苦。

但劉安世卻在他面前,大發厥詞,對布衣黔首,極盡貶低、羞辱。

語言之中,根本沒有把布衣黔首視作人。

這犯了他的恩師司馬光的大忌,也犯了他的忌諱!

若不及時反應,與之果斷切割。

範祖禹知道,新黨的那些小人,一旦得知此事。

指不定會怎麼編排他和他的老師司馬光。

當年,司馬光在陳州的事情,迄今都還在被小人們拿來做文章攻擊、指摘。

一旦,他們得知劉安世方纔說的話,而範祖禹卻沒有及時切割。

範祖禹毫不懷疑,那些小人,定會拿去做文章,將他以及已故的老師還有整個資治通鑑書局,都打入另冊,冠以‘不恤百姓’、‘虛僞’等名。

這是範祖禹不可接受的。

劉安世大笑一聲,看向範祖禹:“吾知矣!”

“汝因吾彈劾乃岳父,故此不肯救援!”

“司馬溫公啊!”劉安世看向涑水方向,企圖道德綁架範祖禹,這在他的認識裡,是很好用的手段。

就要哭喪,乾嚎,吸引其他人的注意,以便將範祖禹給架起來。

但範祖禹聽到劉安世喊出‘司馬溫公’這四個字後,頓時勃然大怒!

“滾!”

“先師沒有汝這樣狼心狗肺,不仁不義之門生!”

“吾今以司馬溫公衣鉢弟子之名,宣告天下,寄書四方:汝非司馬溫公門生!”

對範祖禹這樣的敦厚君子來說。

劉安世這種小人,留在恩師門下一天,都是對老師的玷污。

於是,他幾乎是瘋狂的咆哮大喊。

這立刻引來了範家的家人、親朋。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在客房中怒髮衝冠,幾欲殺人的範祖禹。

他們都不敢相信,像範祖禹這樣的溫厚君子,竟有這樣瘋魔的一面。

……

“大家……”

石得一躡手躡腳的走到正欲就寢的趙煦面前。

“何時?”趙煦揮手,屏退了正在服侍着他洗腳的女官。

石得一壓低聲音:“探事司方纔急報……”

“右正言入提點萬壽觀公事範祖禹宅,未及爲範祖禹所斥罵而出,據說非常狼狽……”

趙煦聽着,頓時樂了:“範祖禹都發火了嗎?”

在趙煦的記憶裡,那位唐鑑公除了脾氣和司馬光一樣又臭又硬外,其實是一個性格溫和,做事慢條斯理,輕易不會發火的人。

哪怕,劉安世彈劾了他的岳父,也應該不至於讓其如此暴怒。

想到這裡,趙煦就問道:“都知且仔細說來!”

石得一低着頭,道:“臣所知並不多……只聽說,似乎右正言在提點萬壽觀公事面前,說了些不太好聽的話……”

“譬如呢?”

“似乎有‘黔首,怎知天下大義?又如何能評論我輩?’之語……”

趙煦眼睛頓時就亮了,撫掌道:“善!”

他看向石得一,叮囑道:“都知且去告訴馮景,讓他抽調幾個寫《三國演義》的編輯,將此事好生編排一番,使其有些戲劇性,重點放在右正言的狂妄之上!”

那劉安世的那一句話,在趙煦看來,就已經具備了成爲輿論爆點的潛力!

畢竟,雖然士大夫們都覺得,平民百姓只有被士大夫統治、教化的義務。

同時平民百姓可能也大都認可了士大夫們的這個看法。

但……

若有人赤裸裸的點出這個事實……

那兩邊都可能會對劉安世,產生極大的反感。

足以在汴京輿論中,形成一個類似‘我爸是李剛’的爆點。

(本章完)

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707章 毫不掩飾對趙佶的惡意第947章 祭天(2)第871章 耶律洪基真的要改劉姓了?第709章 棉布風潮(1)第678章 密詔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第548章 聖天子(1)第901章 宋遼交易(1)第1023章 死得好啊!第973章 趙煦的傳家寶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第921章 蔡京:章惇!吾可取而代之!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第45章 文德殿上 (1)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第769章 皇恩浩蕩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835章 馮京:這聖眷,老夫必得之!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第905章 汴京城升起了一個新太陽第996章 禮部試(2)第702章 立規矩(1)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539章 坐而論道第60章 朕的錢!!!第764章 呂惠卿的見聞(1)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第26章 曾布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670章 太學教導主任程頤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796章 召見(1)141.第135章 範純仁:又是一個拗相公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第696章 葉康直的關係網356.可以訂閱了!389.第369章 趙煦:他們應該感恩戴德376.第356章 大奧第628章 輿論造勢409.第388章 開啓潘多拉的魔盒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954章 賜名幼子133.第128章 趙煦:呂惠卿 蘇軾,現在爾等都第488章 機會119.第114章 司馬牛第1008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第921章 蔡京:章惇!吾可取而代之!第656章 越次第505章 招供177.第168章 大行皇帝到底留了多少奏疏?第673章 停戰第1002章 相見第943章 輿論(1)第925章 菜單上的高麗第874章 大家都不想太皇太后回來了第895章 母子交心(2)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337.第320章 開戰!開戰!(5)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1034章 騰籠換鳥與耶律洪基的憂慮第641章 不肯讓趙煦白嫖的漕司將士74.第73章 外戚(2)第856章 孤家寡人第812章 士大夫天生都有着愛人的能力第1023章 死得好啊!第880章 趙煦的和平提議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第15章 高太后:果然都在稱頌六哥純孝嗎?157.第148章 望母成龍109.第105章 潤物細無聲第641章 不肯讓趙煦白嫖的漕司將士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822章 廢稅(2)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第6章 兒科聖手第44章 兩宮聽政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656章 越次368.第348章 交子務第1001章 熙河人的教育發展之心336.第319章 開戰!開戰!(4)第1030章 打窩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981章 太宗皇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第49章 高太后:太子果然這麼說的嗎?第549章 聖天子(2)
244.第232章 樑太后:假意悔過,日後再犯 (第707章 毫不掩飾對趙佶的惡意第947章 祭天(2)第871章 耶律洪基真的要改劉姓了?第709章 棉布風潮(1)第678章 密詔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第548章 聖天子(1)第901章 宋遼交易(1)第1023章 死得好啊!第973章 趙煦的傳家寶第483章 耶律延禧:孤必報今日之仇第921章 蔡京:章惇!吾可取而代之!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494.第468章 寬厚仁聖第45章 文德殿上 (1)第562章 仕途高歌的蘇軾第769章 皇恩浩蕩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835章 馮京:這聖眷,老夫必得之!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287.第273章 重祿倉法第905章 汴京城升起了一個新太陽第996章 禮部試(2)第702章 立規矩(1)284.第270章 仁多家來投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539章 坐而論道第60章 朕的錢!!!第764章 呂惠卿的見聞(1)139.第133章 好人就會被人欺負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第26章 曾布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670章 太學教導主任程頤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796章 召見(1)141.第135章 範純仁:又是一個拗相公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第696章 葉康直的關係網356.可以訂閱了!389.第369章 趙煦:他們應該感恩戴德376.第356章 大奧第628章 輿論造勢409.第388章 開啓潘多拉的魔盒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第954章 賜名幼子133.第128章 趙煦:呂惠卿 蘇軾,現在爾等都第488章 機會119.第114章 司馬牛第1008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2)第921章 蔡京:章惇!吾可取而代之!第656章 越次第505章 招供177.第168章 大行皇帝到底留了多少奏疏?第673章 停戰第1002章 相見第943章 輿論(1)第925章 菜單上的高麗第874章 大家都不想太皇太后回來了第895章 母子交心(2)501.第475章 李師師的手段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337.第320章 開戰!開戰!(5)502.第476章 遼國 高麗交惡之始401.第381章 武裝移民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1034章 騰籠換鳥與耶律洪基的憂慮第641章 不肯讓趙煦白嫖的漕司將士74.第73章 外戚(2)第856章 孤家寡人第812章 士大夫天生都有着愛人的能力第1023章 死得好啊!第880章 趙煦的和平提議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第15章 高太后:果然都在稱頌六哥純孝嗎?157.第148章 望母成龍109.第105章 潤物細無聲第641章 不肯讓趙煦白嫖的漕司將士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822章 廢稅(2)318.第302章 蘇轍 (補更1)第6章 兒科聖手第44章 兩宮聽政237.第225章 賞罰要速第656章 越次368.第348章 交子務第1001章 熙河人的教育發展之心336.第319章 開戰!開戰!(4)第1030章 打窩245.第233章 太醫局改革第981章 太宗皇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第49章 高太后:太子果然這麼說的嗎?第549章 聖天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