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皇恩浩蕩

第769章 皇恩浩蕩

永寧坊,壽康公主邸。

壽康公主滿臉嚴肅,神色焦急,口中不斷念着佛號。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菩薩保佑啊……”

公主當然是很焦慮的。

昨夜忽聞噩耗,說是御史臺的烏鴉們,已經上了彈章,狠狠的彈劾了她的丈夫一把。

傳說,甚至有人列出了張敦禮數條大罪,請求國法嚴懲!

“公主……”門外傳來了壽康公主的乳母王氏的聲音。

公主立刻起身,迎了出去,見了王氏就焦急的問道:“如何?”

王氏搖了搖頭,嘆道:“滎陽郡王府上的司閽言,郡王昨日感疾,已是請了太醫過府診脈,如今全家人都在郡王榻前服侍……”

“啊!”壽康公主頓時亂了方寸。

滎陽郡王曹佾是外戚之首,也是天子敬重的舅祖。

若他肯入宮求情,壽康公主認爲,應當是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不意他卻在此刻感疾了!

“那姐夫怎麼說的?”壽康公主急切的問道。

“駙馬不在家……”王氏道:“據說,昨日一早就出城,到了在城外的窯場去巡視了!”

“這……”壽康公主頓時失望不已。

明明前天,姐夫纔將秉淵接了過去的。

於是,她就剩下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了。

“三位皇伯呢?”她問着。

如今外戚,以曹佾爲首,宗室則是濮王系的高密郡王、安化軍節度使、大宗正趙宗晟,相州觀察使、同知大宗正事趙宗景,以及嗣濮王趙宗暉爲首。

這些宗王,雖然只管宗室,但在兩宮和天子處,都是很有面子的。

若他們願意出面,這禍事大抵也能平了

“嗣濮王在廣親宅見了老身……”王氏道:“只是嗣濮王言,這是政事,宗室不得干政,乃祖宗法度!”

“唉……”壽康公主低下頭去,對此她是早有準備的。

自趙世居案後,宗室的這些長者,就越發低調了。

他們徹底的遠離了朝堂,即使是和宗室有關的事情,他們也緊緊閉嘴,從不發表意見。

一心一意,只爲磨勘,只爲給子孫求一個好出路。

所以,嗣濮王肯見王氏,已經是很給面子了。

“這該如何是好?”壽康公主頓時急的團團轉。

她忍不住的看向自己的丈夫,如今耷拉着頭,坐在椅子上,一臉頹廢的駙馬。

看着駙馬的模樣,壽康公主也是無奈。

她這個丈夫就是這樣的。

平素無事時,就外面非常高調,她勸了無數次,想讓丈夫與她一起在家,吃齋唸佛,不要去外面結交那些士人、大臣。

喜歡唱曲、喜歡看歌舞,可以去瓦子裡僱回來。

她又不是個善妒的。

奈何丈夫就不聽,偏要出去與那些和尚、士人混在一起,成天喜歡議論朝政。

也就元豐八年,王詵死後那一段時間安靜了一點。

過後就又出去固態萌發了。

如今遇到事情,卻是這個模樣,非但拿不出主意來,只將所有事情都推給她,叫她這個婦道人家出面。

可她能怎麼辦?

還能和離不成?

仁祖的愛女福康公主當年爲了與駙馬李瑋和離,尋死覓活,好不容易成功了。

但沒幾年,就又不得不在朝野壓力下與駙馬複合。

其人生最後的時光,在公主邸中備受折磨,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更是幾近瘋癲。

其死時年僅三十三歲,遺體上遍佈傷痕,身上穿的衣服裡,爬滿了蝨子,公主臉上更是有一個極爲恐怖的,明顯的被火燒過的傷口。

先帝親臨,目睹公主死狀,極爲震怒,也極爲悲痛。

於是下詔嚴懲駙馬李瑋,將之貶爲郴州團練使,編管陳州。

但沒幾年,就又不得不在朝野壓力下,起復李瑋,甚至還升了他的官——恢復駙馬都尉身份,拜彰信軍留後。

這是因爲,他哥哥李彰死了。

李家人藉此贏得了朝野同情,很多大臣都給李瑋說好話。

如今,這位曾有逼殺公主嫌疑的駙馬,依然在京城中快活瀟灑。

只是,在王詵死後,他就變得極爲低調,平素在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同時也將家中事,都放手給了公主的嗣子,從李彰處過繼來的李嗣徽去辦,就連元日大朝會,也是託病讓李嗣徽代爲出席。

若說福康公主當年那麼慘,是因爲最疼愛她的父皇去世了,她的兄弟全部早夭。

所以她沒有靠山,無依無靠。

但……

壽康公主自己的親姐姐寶安公主的婚姻,與福康公主幾乎是一模一樣。

甚至更加悲慘——堂堂公主,甚至被駙馬王詵羞辱。

姐姐患病期間,王詵非但不積極求醫問藥,反而帶着婢妾甚至是妓女,在公主病榻前淫亂。

其病重的時候,壽康公主去看過姐姐。

那個時候,姐姐骨瘦如柴,連話都很難說。

她才三十歲啊!

大好的年紀!

就那樣死了,死的非常痛苦!

但……

除了先帝和她這個妹妹,幾乎沒有人爲她的悲慘遭遇傷心。

王詵事後,雖然也和李瑋一樣被懲罰。

但結局是一樣的——過兩年,依然在朝臣們勸說下被起復。

原因?

李瑋和王詵,都是士人承認的文人。

因爲他們畫畫畫的好!

也因爲寫詩不錯!

更因爲他們有很多名滿天下的士大夫朋友!

最後,還是新即位的皇帝侄子,給姑姑找回了公道,幾乎是逼着王家人,讓王詵‘忽發急病,一日而死’,爲了平息帝怒,王家人甚至不敢將王詵葬在祖墳裡,只能草草將之安葬在一個寺廟內。

也正是因王詵之死,那李瑋纔不得不夾起尾巴做人。

他也怕‘被急病’。

與福康公主和姐姐寶安公主相比,壽康公主很知足了。

她的駙馬,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

但到底不曾苛待她、虐待她、打她。

更不曾羞辱她,乃至於不給她吃飯,不給她新衣服。

在這家中,其他張家人也都對她這個新婦很敬重,平日裡說話也有分量。

尤其是如今這個侄子即位後,她的地位蹭蹭蹭的向上漲。

甚至可以和民間的妻子一樣,可以對家中大小事務進行處置。

想到這裡,壽康公主就只能嘆道:“爲今之計,只能是吾親自入宮,去見太后娘娘,去見官家了……”

“一家人,總歸有些情面……”

張敦禮聽到妻子的話,頓時驚喜的擡頭:“公主早該入宮了!”

“吾可是官家的親姑父,公主更是官家的親姑姑!”

“何必求別人?”

壽康公主聽着,搖了搖頭。

她的母親,當朝的太皇太后是個什麼樣的人?

她這個做女兒的最清楚不過了。

太皇太后最要面子!

誰不給她面子,她就會讓誰難受!

出了這樣的事情,她老人家若知道了,怕是會狠狠的責罵她。

然後,她老人家會爲了顏面和士林風評,犧牲她這個女兒以及女婿。

一定會從重責罰!

駙馬免不得降授,甚至是奪官、勒停。

所以,壽康公主才說,要入宮去求太后去求官家。

但卻沒有一個字提及自己的生母。

шшш▪ тtkan▪ ¢ O

因爲,太皇太后素來如此!

姐姐寶安公主去世前後,就已經證明了。

她對顏面的看重,遠勝母女情。

元豐八年,錯非是當朝官家堅持,一定要給自己那未曾謀面的姑姑主持公道。

信不信,王詵最終會被起復,甚至升官進爵!

如今也是一般。

不過,這些話,壽康公主知道不必與駙馬說。

說了甚至可能更糟,因爲駙馬太張揚了,嘴上不把門,很容易傳出去,一旦如此,慶壽宮震怒,她這個家就徹底完了。

但……

去求太后、官家……

這也不是好求的啊!

她這個小姑子,與太后皇嫂的關係,並不如外人看到的那般親密,只能算是平淡之交。

官家侄子倒是對她很敬重,每次入宮見面,都會噓寒問暖。

但,正是因此,壽康公主才越發謹慎。

每次到御前,都是非常惶恐。

因爲她知道,聖眷、親情這種東西,用一次就少一次。

這次要不是無奈,她是絕不會入宮的。

她原來計劃是要將這聖眷,留待將來,給兒子求尚公主的。

如今,要是用了,將來再求尚公主,成功的可能性就要降低至少一半,甚至歸零!

但沒辦法!

駙馬是她丈夫!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她總不能眼睜睜看着丈夫因爲御史臺的烏鴉彈劾而被朝廷責罰,甚至被送進太學——壽康公主知道,她那個侄子官家,是做得出,送親姑父去太學接受聖人‘再教化’的事情的。

……

趙煦在內寢之中,研究汴京地圖,研究了整整兩個時辰,直到內寢的漏刻敲響了代表午正的小鼓。

他才醒悟過來,結束了思考,在孟卿卿服侍下,用了午膳。

然後就來到福寧殿東閣的靜室,命人打開這靜室的後門,聽着御花園中的鳥語花香,吹着夏日的微風,進入了夢鄉。

他正睡的甜美,耳畔出現了低低的呼喚聲:“大家……大家……”

趙煦從夢鄉中醒來,睜開眼睛,看到了馮景的身影,在他身前大約三步左右。

“何事?”趙煦問道。

“太后娘娘請您到保慈宮中去……”

“嗯哼?”

“冀國大長公主,到了保慈宮中……”馮景低聲說道。

“哦!”趙煦笑了一聲,這在他的意料中。

壽康公主肯定會入宮,也必須入宮!

她不入宮求情,趙煦怎麼向世人證明自己是一個重視親情的天子?

倒是……

“公主沒有去慶壽宮嗎?”趙煦問道。

馮景搖頭。

趙煦笑了,他在心中道:“太母啊太母……連親生的女兒,也不親近您啊!”

“出了事情,寧願去求嫂子,也不求母親!”

但,這就是太皇太后。

一個對權力和名聲,遠高於親情的人。

趙煦上上輩子的許多苦難,可以說就是因此而來。

所以,他也不意外,站起身來,問着馮景:“駙馬入宮了沒有?”

馮景搖頭:“並未!”

“嗯!”趙煦點點頭,就吩咐道:“通知延長縣君,爲我準備沐浴、更衣吧!”

每次去見兩宮,趙煦都要沐浴更衣。

這是基本要求!

……

在孟卿卿服侍下,洗完澡,穿上新衣服。

趙煦就在燕援護衛下,來到了保慈宮。

他到的時候,壽康公主正在陪着向太后說話。

聽到贊禮官的聲音,她慌忙起身相迎:“官家……”

“姑姑好!”趙煦微笑着朝她頷首,然後便來到向太后面前請了安,接着就很自然的坐到了向太后身邊,問道:“母后,姑姑入宮可是有什麼事情?”

壽康公主趕忙盈盈一禮,拜道:“臣妾今日入宮,乃是爲駙馬都尉到娘娘、官家面前請罪的……”

“乞娘娘、官家恕罪!”

“罪?”趙煦笑了:“姑姑……駙馬有何罪?我怎不知?”

壽康公主連忙道:“妾聽說,御史臺的御史們,因事彈劾駙馬……”

“妾雖是駙馬之妻,但國法莊嚴,不敢徇私,故此入宮乞娘娘、官家降罪!”

“駙馬,也已在家待罪!”

這態度就很好了!

老實說,若是其他事情,趙煦可能也就看在壽康公主的態度上,真的將之當成了空氣,沒有發生過。

可,張敦禮,他犯的不是一個小錯誤啊!

首先——太后面前進讒言,外戚干政!

這是踩了皇權的第一個忌諱!

若只是如此,趙煦念其初犯,加上看在壽康公主的面子上,板子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小懲大誡也就算了。

可問題是……

他還踩了結交宗教妖人、阻撓國家大策、與皇權正面衝突這接二連三的紅線。

他張敦禮,要是有個叫郭子儀的爹也就算了。

但他什麼都沒有!

在尚公主前,甚至只能算布衣白身——頂多有些名氣。

那他憑什麼?

若皇權能被這樣的人騎在臉上,都不能給出反應。

那誰還會敬畏皇權?

抵當所的事情,他這個皇帝將來還怎麼管?

這個世界上,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皇帝若是太過溫良謙讓。

那麼,士大夫外戚勳貴,都會蹬鼻子上臉的!

他想做的事情,更是不可能被推動了。

故此,趙煦只是一笑,就道:“姑姑說什麼胡話呢?”

“御史彈劾駙馬?”

“我怎麼不知道有這個事情?”

他扭頭問馮景:“馮景,你知道嗎?通見司有送過御史們彈劾駙馬的彈章?”

雖然說,今天早上,都還有對駙馬的彈章入宮。

但馮景卻是睜着眼睛說瞎話:“臣不知有這個事情……”

壽康公主頓時愕然,她嚥了咽口水,眼眶微紅:“官家……”

“恩重如山啊……”

“妾代駙馬叩謝隆恩!”

說着就要跪下去磕頭,趙煦趕緊讓人阻止,將公主扶起來,看着向太后,趙煦笑着道:“都是一家人,就不必如此客氣了……”

“母后說,對不對?”

“六哥說得對!”向太后保持着微笑:“都是一家人,公主不必如此多禮!”

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第976章 錢勰:官家心裡有我第43章 茶藝大師第907章 暴富的趙煦461.卡文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798章 蒲宗孟的誓言第501章 出幸文府(2)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第22章 忽聞暗箭來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769章 皇恩浩蕩425.第402章 學區房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第871章 耶律洪基真的要改劉姓了?第884章 趙煦盯上了太皇太后的私房錢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觀察 【四更12000字384.第364章 問題的根源第615章 吃幹抹淨356.可以訂閱了!第629章 太皇太后主動提歸政了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593章 聞戰則喜(2)第503章 斷尾求生第548章 聖天子(1)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703章 立規矩(2)453.第430章 有人要反攻倒算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第997章 禮部試(3)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第971章 趙煦:只能依靠子孫後代的智慧第584章 逼捐(1)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100.第97章 老臣手段第827章 中古的蘇聯陰影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213.第203章 養女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第45章 文德殿上 (1)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第710章 棉布風潮(2)第10章 天子第869章 文彥博成了工商業鼓吹者第723章 財政(1)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第715章 紡織浪潮(2)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334.第317章 開戰!開戰!(2)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201.第191章 賞功第923章 蔡京的苦惱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第586章 逼捐(3)第690章 傳國玉璽第906章 汴京城出了個新太陽(2)143.第136章 呂公著和王安石458.第435章 踏營(2)492.第466章 章惇的相位危機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第549章 聖天子(2)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第569章 壽宴(1)112.第108章 熙河將星第514章 賈種民:汴京城能自己長金子了!(新春快樂)330.九月總結。第50章 兩位王叔第1001章 熙河人的教育發展之心465.第441章 求和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142.最後一天,求月票!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第597章 西北狼煙(2)第37章 間幕:兄弟309.第294章 顆粒火藥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712章 宰相分雞(1)第868章 孔家的危機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20章 拉扯第976章 錢勰:官家心裡有我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第627章 文彥博:當今天子,謀定而後動第904章 趙煦:大遼皇叔祖,已經接近聖人了!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
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第976章 錢勰:官家心裡有我第43章 茶藝大師第907章 暴富的趙煦461.卡文第526章 文彥博:還是得繼續攢嫁妝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798章 蒲宗孟的誓言第501章 出幸文府(2)第647章 鷹犬與捷報第22章 忽聞暗箭來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769章 皇恩浩蕩425.第402章 學區房第951章 馮京要跳反?第871章 耶律洪基真的要改劉姓了?第884章 趙煦盯上了太皇太后的私房錢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觀察 【四更12000字384.第364章 問題的根源第615章 吃幹抹淨356.可以訂閱了!第629章 太皇太后主動提歸政了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593章 聞戰則喜(2)第503章 斷尾求生第548章 聖天子(1)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第703章 立規矩(2)453.第430章 有人要反攻倒算第601章 第五百九十七 開戰(1)第997章 禮部試(3)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534章 仁義在口,刀劍在手(1)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第971章 趙煦:只能依靠子孫後代的智慧第584章 逼捐(1)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100.第97章 老臣手段第827章 中古的蘇聯陰影第515章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是(新年快樂)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213.第203章 養女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第45章 文德殿上 (1)347.第329章 遼 夏戰略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第710章 棉布風潮(2)第10章 天子第869章 文彥博成了工商業鼓吹者第723章 財政(1)第575章 混亂的東南亞(1)第715章 紡織浪潮(2)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444.第421章 愛乾乾,不幹滾334.第317章 開戰!開戰!(2)第564章 太母車與聖母梭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201.第191章 賞功第923章 蔡京的苦惱第58章 少年天子,小試牛刀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第624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4)第586章 逼捐(3)第690章 傳國玉璽第906章 汴京城出了個新太陽(2)143.第136章 呂公著和王安石458.第435章 踏營(2)492.第466章 章惇的相位危機121.第116章 文府夜宴(1)第549章 聖天子(2)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第569章 壽宴(1)112.第108章 熙河將星第514章 賈種民:汴京城能自己長金子了!(新春快樂)330.九月總結。第50章 兩位王叔第1001章 熙河人的教育發展之心465.第441章 求和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248.第236章 刺激經濟142.最後一天,求月票!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735章 義天僧入汴京第597章 西北狼煙(2)第37章 間幕:兄弟309.第294章 顆粒火藥381.第361章 曹佾:想要命就趕緊還錢第712章 宰相分雞(1)第868章 孔家的危機第639章 伎術官的春天(2)299.第284章 不可治罪第20章 拉扯第976章 錢勰:官家心裡有我124.第119章 畫餅 (12500更新完畢,繼續求第627章 文彥博:當今天子,謀定而後動第904章 趙煦:大遼皇叔祖,已經接近聖人了!164.第155章 呂公著:司馬光到底在擔心什麼230.第218章 社牛刑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