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金明池

元祐三年正月甲戌(26)。

知貢舉章衡、權知貢舉範百祿、王子韶上書言:先帝推恩宗親,以皇族日加繁衍,而親疏之施未有等衰,甄敘其材,乃詔宗親願鎖廳應舉者,可依外官條例,更不賜名授官,允准應舉,解額以五十爲限……今貢舉增明算、明法進士之額度,卻未增宗親明算、明法之解額,此豈聖朝尊尊親親之制?乞依例增宗親明算、明法之解額。

從之,詔明法、明算,更增解額,皆毋過二十。

章衡等再奏:祖宗受命以來,聖朝文治鬱郁,然科場之弊,數之不勝,猶以懷挾爲最,乞更立條貫,命太學並國子監,刻錄圖書,以備貢生查閱,自後禁貢生挾帶書冊入貢院。

又,懷挾者常藏衣袖,乞朝廷定製,賜布匹爲貢生之衣,俟其入院更衣,以絕懷挾。

從之,詔有司定製貢衣尺寸,着定三等,俟貢試爲賜。

於是,裁造院、綾錦院,各上奏疏,乞以麻布爲衣,僱京中裁縫而制,從之。

光祿少卿趙令鑠上劄言:自蒙先帝恩典,立宗學之制,各聘教授,以教宗子,宗子向學之心日盛……今朝廷倡明算、明法之業。

乞於宗學之中,增明算、明法教授有差。

從之,詔增親賢宅、廣親宅、睦親宅明算、明法教授各一,以京官充任。

趙煦的政治訴求,基本得到了滿足。

同日,以久寒不晴,詔罷春宴。

這個時候,趙煦卻已驅車,在錢勰等開封府主要官員的扈從下,在御龍諸直的護駕下,來到了汴京城外的金明池。

自元豐八年,先帝重病,朝廷下詔罷金明池爭標以來,此地已有足足三年,未曾舉行爭標活動了。

而金明池爭標,與上元燈會,併爲趙官家與民同樂的兩大慶典。

也是這中古時代,少有的全民娛樂。

趙官家們或許不懂軍事。

但論起統治和維穩,卻是個頂個的天賦異稟。

哪怕是趙佶那混賬,在上元節的燈會慶典現場和金明池爭標時,也會裝一下親民的樣子。

今年的上元燈會,因爲上元節當天,汴京城下大雪而取消。

便是馬上要按照傳統在集英殿上舉行的春宴,也已因爲嚴寒而取消。

自然,三月份的金明池爭標,就成爲了一個堪與今年科舉一般的盛典。

甚至,在趙煦眼中,重要性可能還要高於今年的科舉。

畢竟,科舉說到底只是選官。

且,今年是一個科舉小年,在趙煦的印象裡,今年科舉選出的大臣,含金量都很低。

至少,在趙煦的上上輩子,他親政後想從自己的飛龍榜裡選用賢才的時候,選來選去也沒有選出幾個堪用的。

當然了,這也可能和他上上輩子,此時的政治形勢有關。

畢竟在他的上上輩子,今年的科舉是存着打壓新黨的政治意圖的。

大批新黨士子或者傾向新黨的士子,都在科舉中被黜落!

章持能中舉,都是靠着蘇軾把他的卷子錯認成自己的門生李廌的卷子。

所以,實際上他上上輩子的飛龍榜,所能遴選的人才,都侷限在舊黨之中。

偏生舊黨在過去的十幾年備受打壓,人才匱乏。

甚至有斷代的危險。

於是,最後連狀元都只能在矮個子裡拔高個的——李常寧。

而李常寧是什麼人?

這位生於嘉佑年間,如今已五十好幾了。

其妻秦氏,就是蘇軾門下秦觀的親姑姑。

最要緊的是,趙煦記得,後來在紹聖時有人告訴過他——李常寧這個龍飛榜的狀元,其實在一開始就沒有通過發解試。

換而言之,他連解額都沒有。

他能參加今年科舉,純粹是走的捷徑——舉薦。

舉主是誰呢?

孫覺!恩,這位現任太常少卿,乃是是黃庭堅的岳父,蘇軾的好友。

同時,也是後來被蘇軾舉薦,進入貢院,協助閱卷的考官之一。

問題來了——當一位屢試不第的老士人,遇到了一個熟悉他的舉主的時候。

請問此人的文風,他的舉主認不認得?

所以啊,在趙煦的上上輩子,大鬍子被貶嶺南吃荔枝,甚至流放崖州,不是沒有原因的。

你連朕的龍飛榜,都敢玩這種操作?

膽子好大啊!

如今,卻是章衡知貢舉,範百祿、王子韶權知貢舉。

這些人肯定也會選擇一批和他們三觀、立場相近的大臣進入貢院,協助閱卷。

在這樣的情況下,說不定一些在趙煦上上輩子曾被埋沒的人才,可能被選拔出來。

當然,沒有也無所謂。

趙煦看重的,早已不是傳統的文人了。

真才實幹,纔是他所看重的。

所以,趙煦幾乎是剛剛處理完科舉的安排,就來到了這金明池,視察開封府的準備工作。

不過,趙煦來的時候,天氣還是很冷。

金明池中,依然被堅冰所覆蓋。

冰面上,宮中的內臣們正在忙着鑿冰。

然後將鑿出來的冰塊,用着雪橇車從冰面上運去汴京城。

自入冬以來,每天都有着數千塊冰塊,被運到汴京。

質量最好的、最乾淨的自然是先送皇城冰窖儲存。

其他的,則分送汴京各官署以及外戚宗室家的冰窖儲存。

這些冰就是夏季,汴京皇族和達官貴人們用來製作各種冷飲的原料。

趙煦見着冰面上的情形,便問着陪在身邊的錢勰:“錢府尹,開封府對於今年的金明池爭標,可有什麼準備?”

錢勰茫然了一下,然後低下頭去,答道:“回稟官家,臣已命開封府左右都巡檢並府界諸縣鎮公事,依元豐七年之例,俟天晴之後,僱工清理金明池中淤泥,然後將諸龍舟修葺一遍,以待爭標!”

“就這?”趙煦眯起眼睛來:“自皇考升暇,金明池爭標已廢弛三年!”

“今歲又遇雪寒,府界諸縣、京西、京東、河東等路,久寒不晴……”

“朕欲於此金明池與民同樂,與天下同慶,焉能小意?”

趙煦可是在現代留過學的。

在現代,他可不僅僅學會了小鎮做題家的解題思路。

同時還兼修了小乘贏學和大乘贏學的不傳之秘!

他可太清楚,在經歷了今年正月這場罕見的雪災後,他和他的國家要做的是什麼?

承認這場空前災害,給國家帶來的傷害?

然後埋頭苦幹,休養生息?

那是都堂的宰執們該做的事情!

而不是他這個皇帝,要做的事情!

皇帝要做的是什麼?

讓天下人,讓治下的百姓,相信並且確定,他這個皇帝是關心和惦記他們疾苦的。

也是一定能帶他們走出困境的。

要讓哪怕是汴京城裡,瘦骨嶙峋的苦力,在想起他還有這麼一個時時刻刻掛記着他的疾苦的好官家的時候,都能驕傲的挺起胸膛!

而不是,怨氣沸騰,惡從膽邊生——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

所以,必須粉飾太平!

必須要發動輿論,塑造聲勢,以愚弄天下人。

特別是廣大的勞動人民——

小小雪災,不值一提,今我朝聖主在位,咱們的好日子還在後面呢!

要做到這一點,輿論的鼓譟,固然重要。

但一場規模空前的大型慶典,也是關鍵。

金明池爭標,就是趙煦所選擇的這樣一場大型慶典。

473.第449章 司馬光在行動(2)第1009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1)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458.第435章 踏營(2)第830章 新軍(2)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第913章 震懾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第682章 人事77.第76章 祀在戎前275.第261章 西夏想用馬換交子?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第47章 司馬光第914章 諸蕃歸心第65章 皇權的第一次外延 (求首訂)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第626章 聖明天子第926章 宋遼聯姻,天下再次歸一的戰略機遇第659章 蘇轍:完了,我家要不乾淨了。第45章 文德殿上 (1)第967章 得意的遼人第837章 是的,你們都是朕的翅膀第932章 扶持買辦(4)第678章 密詔411.第390章 鬥紐與帶泄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724章 財政(2)第626章 聖明天子第960章 宋遼會談(1)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第33章 瞬間爆炸!(求月票,求打賞,求追讀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113.第109章 想卡位塞人的曹家第668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1)第586章 逼捐(3)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634章 龍丘居士傳染鏈第869章 文彥博成了工商業鼓吹者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657章 蘇 程生隙第738章 工商大興的汴京城第907章 暴富的趙煦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455.第432章 李常傑:老夫將再次拯救大越第822章 廢稅(2)第944章 輿論(2)283.第269章 第一茬第952章 蔡確回京第539章 坐而論道第605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741章 旱災再起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459.第436章 無師自通的耶律琚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第797章 召見(2)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第569章 壽宴(1)第924章 陣圖(1)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937章 太皇太后:向太后還是太年輕了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第778章 太皇太后:孽障啊!第631章 我挖我自己牆角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第834章 問政第1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368.第348章 交子務第946章 祭天(1)423.第401章 大興土木吧!太皇太后!441.第418章 惡龍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第38章 太子(1)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歡錢!別拿錢考驗朕!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779章 酷吏回京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681章 廷推風波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第6章 兒科聖手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觀察 【四更12000字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第987章 元祐革新(5)第1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666章 牛頭人終被牛頭人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963章 冊封大理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
473.第449章 司馬光在行動(2)第1009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1)第661章 封建專制帝王的自我修養216.第205章 趙煦的底牌458.第435章 踏營(2)第830章 新軍(2)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第913章 震懾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第682章 人事77.第76章 祀在戎前275.第261章 西夏想用馬換交子?448.第425章 章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174.第165章 章惇:難道真有人能生而知之?第47章 司馬光第914章 諸蕃歸心第65章 皇權的第一次外延 (求首訂)430.第407章 虛空造牌第626章 聖明天子第926章 宋遼聯姻,天下再次歸一的戰略機遇第659章 蘇轍:完了,我家要不乾淨了。第45章 文德殿上 (1)第967章 得意的遼人第837章 是的,你們都是朕的翅膀第932章 扶持買辦(4)第678章 密詔411.第390章 鬥紐與帶泄300.第285章 劉摯:小人無朋,君子有之!350.第332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第724章 財政(2)第626章 聖明天子第960章 宋遼會談(1)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第33章 瞬間爆炸!(求月票,求打賞,求追讀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113.第109章 想卡位塞人的曹家第668章 宗澤的夢幻之日(1)第586章 逼捐(3)236.第224章 元祐字典第634章 龍丘居士傳染鏈第869章 文彥博成了工商業鼓吹者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第657章 蘇 程生隙第738章 工商大興的汴京城第907章 暴富的趙煦第556章 現實的天龍八部455.第432章 李常傑:老夫將再次拯救大越第822章 廢稅(2)第944章 輿論(2)283.第269章 第一茬第952章 蔡確回京第539章 坐而論道第605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312.第297章 三國刊行第741章 旱災再起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459.第436章 無師自通的耶律琚471.第447章 漸漸好戰的兩宮第797章 召見(2)497.第471章 請君入甕第569章 壽宴(1)第924章 陣圖(1)427.第404章 交趾:難道是呂惠卿南下?第937章 太皇太后:向太后還是太年輕了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第778章 太皇太后:孽障啊!第631章 我挖我自己牆角197.第187章 太皇太后:文彥博居然看上了老229.第217章 該害怕的是他們!第834章 問政第1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490.第464章 重商主義的萌芽之地368.第348章 交子務第946章 祭天(1)423.第401章 大興土木吧!太皇太后!441.第418章 惡龍207.第197章 西夏的條件第38章 太子(1)第502章 朕根本不喜歡錢!別拿錢考驗朕!231.第219章 遼使的算計第779章 酷吏回京第777章 飛揚跋扈的駙馬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第681章 廷推風波第611章 司馬光之死(2)第6章 兒科聖手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觀察 【四更12000字475.第450章 司馬光在行動(3)第987章 元祐革新(5)第1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666章 牛頭人終被牛頭人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第963章 冊封大理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422.第400章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225.第214章 開心的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