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第265章 君前獨對(2)

章惇聽着那位官家的話,整個人頓時就一機靈。

然後如釋重負的籲出了一口氣。

只要不罷廢就好!

旋即,章惇也立刻反應過來,官家前面說那麼多,其實只是在敲打他。

或者是整個新黨。

他點出了問題的核心關鍵——怨歸於朕,恩歸於下。

所以,新法大臣應該識相點,不要再糾纏下去。

想到這裡,章惇的態度就變得越發恭敬起來。

他大概猜到,這位官家必然有他的想法,於是小心翼翼的問道:“臣愚鈍,請聖意明示……”

倒不是他想不出辦法。

而是這種事情,必須要皇帝給一個方向。

不然的話,就是越做越錯。

作爲執政,章惇這點政治敏感性肯定是有的。

只見那位少年官家沉吟片刻,就道:“不是天下所有百姓,都能如汴京城百姓一般識字!”

汴京自五代以來,就是政治中心。

繁榮的商業,昌盛的文化範圍,加上雕版印刷的普及,讓汴京市民的識字數量達到了當前生產力的瓶頸。

雖然沒有人統計過但光是從汴京人總喜歡打官司就能看出些端倪了。

大字都不識一個的黔首,會知道打官司嗎?

知道去打官司的人,肯定多少懂些法令。

但其他地方呢?

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一個村能有幾個人識字?

不識字的措大,就只能被人騙的團團轉。

“所以,朕的意思是給青苗貸換個名目……”

“不如就叫便民低息貸,並標註年息兩分。”

“叫百姓即使不識字也能知曉,此貸息錢很低!”

章惇聽着,自然立刻恭維起來:“聖明無過陛下!”

皇帝嘛,不管是聰明的、愚笨的、進取的、懦弱的,都是要哄的。

不哄着他們,大臣是沒辦法做事的。

比如說真廟,要不是寇萊公超水平發揮,將他哄到了澶州,現在大宋京城還是不是汴京,甚至現在還有沒有大宋都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可御座上的少年官家,卻似乎根本不吃他這一套:“是嗎?”

章惇低着頭道:“臣豈敢欺君?”

“呵呵?”少年天子笑着,卻像是在嘲諷一樣。

“天下事若如此簡單就好了……”他悠悠嘆息着。

章惇不知爲何也跟着嘆息了一聲。

天下事,從來不簡單。

更不是一個政策,一個法令就可以更改的。

因爲,官府是人組成的。

是人就有着七情六慾,所以上面規定的再嚴格,下面的人也能找出他們的應對之策。

而大宋的體制,臃腫而複雜。

朝廷法令最多能落到軍州層級,到了縣、鄉就真的是看官員們的良心了。

可這年頭良心又不值錢。

再加上胥吏在中間插一手,截留一點,苛捐雜稅就是這樣氾濫的。

“所以啊……”御座上的官家道:“朕想着,這便民低息貸可不可以官督民營?”

章惇聽着,整個人立刻炸刺:“陛下,萬萬不可……”

官督民營這個概念,他雖然是第一次接觸。

可章惇還是第一時間就理解了。

字面意思嘛。

無非是將包裝成‘便民低息貸’的青苗貸,交給民間形勢戶經營,然後由官府監督、抽稅。

這在大宋並不稀奇。礦業基本都是這個模式。

榷酒法也是類似模式。

可問題是,這兩個事情,都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官府可以直接控制!

譬如礦業礦山就在那裡。

民營的礦主,想要經營就必須按照官府的辦法來。

榷酒也如此,官府壟斷、控制了酒麴。

私人想要釀酒就必須和官府購買酒麴。

於是形勢戶們就開始利用自己的財力,和官府達成了撲買的協議。

這就有了汴京城的三十二家正店——每一家皆是掏了大錢,從官府處買了本年的酒麴額度,他們也藉此完全壟斷了汴京城的酒業,其他人想要買酒,就得從這三十二家正店進貨。

而章惇知道,無論礦業還是酒業,商賈都是以逐利爲本。

他們花錢是爲了賺更多錢。

同樣的道理,便民低息貸若是民營。

形勢戶們要麼乾脆廢了它,在自己的地盤不發這個貸款,純當給官府交了保護費,換來自己在地方上隨便魚肉的特權。

要麼就是必然要分肥。

兩成年息?

就算全給他們也不夠!

四成起步,利滾利纔是正常操作。

……

趙煦端坐在御座上,看着章惇炸刺的模樣。

臉上的笑容,終於再也壓抑不住。

他笑的無比燦爛。

這纔是他熟悉的章惇!

一個平時喜歡開玩笑,看着似乎不大靠譜,但到了關鍵時刻,卻絕對會比任何人的想象中的他還要強硬、也還要堅持原則的大臣!

所以,在上上輩子的元祐初年,舊黨在司馬光率領下一手遮天,所有人都噤聲的時候。

他站了出來,幾乎一己之力,就要將司馬光趕出朝堂。

可惜,他遇到的是,根本不會和他玩規則的舊黨士大夫。

於是……

章惇雖然讓司馬光在天下人面前暴露出了他的短板。

但卻反被扣上了無數帽子,指斥爲奸臣小人,趕出了朝堂。

於是,他在御前憤怒的咆哮了起來:“他日安能奉陪吃劍?”

好在趙煦對章惇已經足夠熟悉了。

所以,他笑着道:“相公莫急……”

“此事,也並非要馬上做……都堂上且慢慢計較!”

“其他事情,先行考量再說!”

“朕有的是時間,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總歸能想到妥善解決的辦法……”

這其實就是畫餅。

也是在故意放風,減少民間形勢戶的對抗和敵對心理。

當然也不僅僅是畫餅。

等宋遼交子發行個幾年,信譽完全穩固,百姓也都有了接受和認可後。

再順勢推出近現代的銀行體系,哪怕是錢莊這種明清的機構。

如此,無論是緩解錢荒還是給大宋經濟潤滑,都有着不錯的成效。

章惇何等聰明的人物?

他一聽,就聽出趙煦的話外之音。

當然了,他只在第一層,想了想,章惇就拜道:“聖明無過陛下!”

看吧!

剛剛還在炸刺,現在就又聖明無過陛下了。

這皇帝啊,想要好好當,確實是個累活。

這也就難怪了,很多皇帝年輕的時候,明明勵精圖治,政績斐然,可中年之後就開始放羊擺爛。

道理是很簡單的——朕爲天下操勞了這麼多年,享受享受怎麼了?

第699章 層層套娃(2)第680章 冬至衆生273.第259章 靈駕發引第663章 耶律洪基:這天下事,哪裡能單憑道第819章 無用之人,死!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第1005章 努力給孫女攢嫁妝的文彥博252.第239章 新約(1)第718章 窗口指導476.第451章 司馬光:陛下定與我一般,心憂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第599章 西北狼煙(4)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第885章 王大斧,王舜臣!人形自走加特林?第682章 人事134.第129章 文彥博: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第830章 新軍(2)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解釋一下熙河棉莊經濟的運作。第549章 聖天子(2)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第758章 遣宋使213.第203章 養女第979章 楊家將的全新用途201.第191章 賞功第713章 宰相分雞(2)第752章 君臣(1)第710章 棉布風潮(2)第24章 請君入甕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316.第300章 蘇頌第855章 太皇太后:馮氏爲什麼不肯去死?!第807章 聖師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第657章 蘇 程生隙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89.第88章 京東鐵馬(3)第955章 興龍節(1)第43章 茶藝大師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第17章 母子(1)114.第110章 對李憲的安排394.第374章 白酒風雲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第874章 大家都不想太皇太后回來了457.第434章 踏營(1)第975章 金明池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第997章 禮部試(3)第505章 招供第33章 瞬間爆炸!(求月票,求打賞,求追讀第1033章 蕭不噠野:在日本實行大漢軍功勳爵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第63章 司馬光入京第838章 影帝曾布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1017章 放榜(3)第898章 興盛的紡織業第805章 呂惠卿的恐懼365.第345章 轉世之約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134.第129章 文彥博: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第512章 城管祖師爺(1)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第989章 水力鍛錘279.第265章 君前獨對(2)314.請假條第563章 章惇是下一個王安石?第612章 司馬光之死(3)136.今天沒有了第496章 文彥博:我確實是老了!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98.第95章 文彥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51章 登基第1030章 打窩第544章 司馬光的病情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第810章 面試(1)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1011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3)第538章 吐蕃使者第670章 太學教導主任程頤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第718章 窗口指導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477.第452章 血手人屠章子厚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97.第94章 嚴查
第699章 層層套娃(2)第680章 冬至衆生273.第259章 靈駕發引第663章 耶律洪基:這天下事,哪裡能單憑道第819章 無用之人,死!第622章 拽厥嵬名二進宮(2)482.第456章 新的問題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第1005章 努力給孫女攢嫁妝的文彥博252.第239章 新約(1)第718章 窗口指導476.第451章 司馬光:陛下定與我一般,心憂246.第234章 黃河秋汛第599章 西北狼煙(4)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第885章 王大斧,王舜臣!人形自走加特林?第682章 人事134.第129章 文彥博: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第830章 新軍(2)第759章 文彥博的誓言解釋一下熙河棉莊經濟的運作。第549章 聖天子(2)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第758章 遣宋使213.第203章 養女第979章 楊家將的全新用途201.第191章 賞功第713章 宰相分雞(2)第752章 君臣(1)第710章 棉布風潮(2)第24章 請君入甕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316.第300章 蘇頌第855章 太皇太后:馮氏爲什麼不肯去死?!第807章 聖師第520章 遼國想嫁公主?第657章 蘇 程生隙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89.第88章 京東鐵馬(3)第955章 興龍節(1)第43章 茶藝大師第630章 大宋的城市化太快了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第17章 母子(1)114.第110章 對李憲的安排394.第374章 白酒風雲第606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2)第874章 大家都不想太皇太后回來了457.第434章 踏營(1)第975章 金明池第1036章 趙官家的恩情,永遠還不完(1)第997章 禮部試(3)第505章 招供第33章 瞬間爆炸!(求月票,求打賞,求追讀第1033章 蕭不噠野:在日本實行大漢軍功勳爵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第63章 司馬光入京第838章 影帝曾布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1017章 放榜(3)第898章 興盛的紡織業第805章 呂惠卿的恐懼365.第345章 轉世之約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134.第129章 文彥博: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第512章 城管祖師爺(1)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第989章 水力鍛錘279.第265章 君前獨對(2)314.請假條第563章 章惇是下一個王安石?第612章 司馬光之死(3)136.今天沒有了第496章 文彥博:我確實是老了!第583章 和尚也得講政治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98.第95章 文彥博回京 (求追定,求月票啊!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第51章 登基第1030章 打窩第544章 司馬光的病情397.第377章 魏國大長公主的感謝第810章 面試(1)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263.第249章 新役法(2)第1011章 資本主義發芽了(3)第538章 吐蕃使者第670章 太學教導主任程頤220.第209章 乃聖乃神,乃文乃武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第718章 窗口指導116.第112章 太皇太后:向宗回 高公紀的美官477.第452章 血手人屠章子厚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232.第220章 遼使:我們遇到了一個怪物!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97.第94章 嚴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