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

四月初,正是江東多雨時節,一路從陸路過錢唐,抵達餘暨,途中並未過多停留。

附近倒也沒有山賊,在即將抵擋山陰之際,同行的張昭、張紘跟在一左一右。

“少將軍,前方便是柯笛亭。”張紘一手撫須,戴着儒冠,策馬緩步行進間,身形在馬背上挺得很直。

“柯笛亭,原名柯亭,亦爲高遷亭,昔日蔡中郎避難江東,曾於此地投宿,取椽爲笛,此亭因此而得名。”此事自然瞞不過同爲北地名士的張昭。

劉奇微微頷首,“竟是蔡中郎投宿之地,吾必往之。”

“善。”兩人同時點頭。

跟在三人身後的於麋、笮融二將一前一後,壓着前後軍陣,聽到這話,倒也默不作聲。

“報……”也就在距離高遷亭還有十里之際,一騎快馬來報。

馬上斥候翻身下馬,朝着劉奇跪地一拜,“稟報少將軍,前方高遷亭中,有數百兵卒等候,他們自稱是此地士族,在此相迎少將軍。”

“少將軍仁義遍佈江東,今日剛入會稽,便能得會稽士族擁護,當動身前往接見。”張紘臉上多出幾分喜色,果然,他沒有看錯劉奇,至少,會稽士族的眼光,和他相差不大。

“然也。”張昭亦是點頭,對那高遷亭中等候的士族,多了幾分期待。

幾人既知此事,便不能毫無動靜,只得是加快了行進的速度。

“少將軍,會稽士族,當以舊會稽太守王朗,今天子加封豫章太守華歆爲首,功曹虞翻、功曹魏騰等人次之。”

“豪族之中,當以賀齊、全柔、高岱等人爲最,北來士族之中,有袁忠、徐奕、陳矯等人,不知,少將軍如何處之。”張昭三言兩語,便已是將會稽、吳郡附近的幾多豪門士族一一列舉出來。

“還有一人,前吳郡都尉許貢,爲何不提?”張紘忍不住出聲問詢道。

劉奇微微一笑,“昨日得報,此人已和逆賊嚴虎,一同授首矣。”

張紘大笑,“如此,高岱可收矣。”

“爲何?”劉奇忍不住發問。

“早在少將軍率軍南下之時,因爲舊怨,許貢此人,挾持高岱母親逼迫其就範,卻爲高岱走脫後,殺死其母,如此殺母之仇,少將軍代其報之,此人豈能不來投之。”

“善。”劉奇微微點頭,這高岱乃是名士高彪之子,有才學,亦被舉孝廉,只因得罪許貢,而隱居餘姚。

“那王朗、華歆之輩,怕是少將軍得禮賢下士登門拜訪,方纔能勸其投效。”張紘再道。

“袁忠、徐奕、陳矯然也。”張昭也是點頭。

“至於賀齊、全柔之輩,當以禮待之,今少將軍得江東四郡,料他二人也不敢不應徵闢。”

“善。”

三人談論之餘,便已是來到了亭外一里處。

遠遠地,他們看到了守在小亭附近的數百氣勢雄渾的兵卒,他們都穿着尋常披甲,腰間挎着短刀短劍,並無軍中長兵。

劉奇翻身下馬,帶着張昭、張紘二人邁步上前,於麋、笮融二將則是快步上前,迅速帶兵上前圍了小亭。

“放下兵器,討逆將軍到此,我等焉敢造次。”亭中傳來一聲大喝,旋即,衆多兵卒紛紛放下兵器,任由笮融、於麋部衆帶到一側,亭中只留下幾人。

“全柔(袁忠、董襲)拜見討逆將軍。”三人衝着劉奇長輯一禮,皆是禮重。

“三位請起。”劉奇上前一一扶起三人。

全柔,面色肅然,絡腮蓄鬚,身長七尺有餘。

袁忠,乃是出自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名門之後,與冀州袁本初、淮南袁公路,乃是堂兄弟。

他相貌一般,放在人羣中根本不起眼,但卻有着四世三公出身的風度,儀表亦是不凡。

至於董襲,身高八尺,武力過人,乃是後世東吳十二虎臣之一。

他的到來,也是劉奇意料之中,東吳衆多文武,他最爲了解的便是十二虎臣,此人當年,便是在這高遷亭,相迎前往會稽的孫策。

正值晌午,劉奇當即下令,讓人在附近購了一頭豬,宰殺之後,在附近埋鍋造飯,就地烹煮。

一時間,香飄十里,附近兵卒皆嚴密把守,行道附近亦有行人途徑,卻無人敢靠近。

席間,劉奇將饅頭分與衆人,又得一一誇讚。

他當即封全柔爲主薄、袁忠爲功曹,又命董襲爲帳前司馬。

當衆人用膳後,啓程前往山陰,前腳剛至,從秣陵趕來的快馬便已是來到了山陰。

“聖詔:揚州刺史劉繇,平定內亂,收江東四郡,重歸大漢,乃安邦固土之功,擢其爲前將軍,加吳侯,假節。”

劉奇面色微變,荊州牧劉表亦爲成武侯,乃是縣侯之掘,然其官拜鎮東將軍,尚次劉繇一等,這是何意?

“繇長子劉奇,年過二八,少有武勇,南征北戰,平定內亂,保境安民,乃漢室雋才,擢其爲安東將軍,加武鄉侯。”

“武鄉侯?”劉奇面色微驚,自己這位同一輩分的小皇帝對他還真是厚重啊,出手便是一個鄉侯,而且,安東將軍的話,位列上卿之下,僅在四徵、四鎮將軍之下。

他一手託着下巴,堂中衆人卻是紛紛在座上雙手一輯,恭謹一拜,“恭喜少將軍晉位安東將軍、武鄉侯。”

“子布先生,吾父子乃漢室宗親,因功封侯,如此豐厚,爲何吾父官拜前將軍,卻比荊州牧尚高一等。”

“無他,今天子受制於李傕、郭汜之輩,無非是想挑起江南各地爭端爾。”張昭眯着眼,露出一副早已看穿一切的笑容。

“此外,袁術年前遷左將軍,與刺史大人平級,此番孫策大敗,且封賞聖旨下來,怕是,也會引起袁術不滿。”

“果然。”劉奇心裡暗道,一石二鳥之策,想來,那長安城內,也是有心思縝密之輩,不過,那又是何人呢,竟然能向李傕獻上這等計謀。

不過,劉繇封吳侯,正合他意,他官拜武鄉侯、安東將軍,也正好便宜他日後行事。

隨後的一衆封賞,便是他的二弟劉基,也被封騎都尉,這倒是讓他有些驚訝,畢竟,劉基年幼,尚未舉孝廉。

劉奇麾下一衆部將,也多有封賞。

不過,這卻是劉繇親自書寫的嘉獎,隨後上表長安即可。

太史慈拜丹陽都尉,虎賁中郎將。

吳憲拜吳郡都尉,統軍中郎將。

蔣欽拜豫章都尉,掌軍中郎將。

周泰拜豫章都尉,奉車中郎將。

朱桓拜會稽都尉,撫軍中郎將。

徐盛任鎮軍將軍、潘璋任撫軍將軍。

樊能任武威將軍,笮融任建忠將軍,於麋任建義將軍,陳橫任宣威將軍。

其餘將校,皆有封賞。

至於文臣一方。

孫邵任揚州別駕,丹陽太守,是儀任揚州長史,吳郡太守,顧雍任會稽太守,許靖任治中從事,留於劉繇身邊聽用,步鷙任兵曹從事,揚武將軍,豫章太守。

薛禮任曲阿令。

快到四月中旬,一行人行至餘姚,高岱奉上所有家資,主動來投。

劉奇擢其爲府中長史。

行至章安、在永寧途中,遇到率家兵近千前來投效的豪族賀齊。

劉奇當即封其爲門下督,留於身邊聽用,所部兵馬盡皆收編。

一行人來到東冶之時,麾下兵馬已有三千人之衆。

“末將朱桓(周泰),拜見主公。”行至城門外十里處,朱桓、周泰便早已率城中文武等候在此。

“休穆,幼平快快請起。”劉奇上前攙扶起兩員大將,“今會稽重歸揚州刺史府治下,你二人功不可沒。”

說完,跟在他身後的長史高岱便嚴肅地宣讀了一遍聖詔。

兩人叩首謝恩,起身之際,已是滿臉激動。

雖然中郎將已然不是數十載之前五中郎將,秩二千石之時,但亦爲軍中中層武將,位列雜號將軍之上,而且,二人又各自領了一郡都尉,掌握一郡軍事,這等信任和重賞,已是讓二人感激涕零。

“罪臣王朗(虞翻、魏騰、周昕),拜見安東將軍。”王朗帶着一衆會稽官吏邁步上前,亦是行大禮。

“景興先生折煞劉奇乎,你乃經世大才,與吾父相交,當爲吾長。”言罷,劉奇主動拉着王朗的手臂,一直將其帶到城內堂前入座,且讓他落座旁席。

王朗手臂一直都在顫抖,便是落座之後,面色仍舊有些潮紅。

古之禮遇,不過赤足披髮相見,持手而交,秉燭夜談,同榻而睡。

“吾欲上表景興先生爲典學從事,掌管一州學政,不知先生可願屈就。”

“固所願也,敢不從耳。”王朗朗聲應下。

“吾欲擢先生爲丹陽郡丞,不知先生可願屈就?”他又將目光看向了下席的虞翻。

“虞翻拜見主公。”虞翻見王朗也已經主動投效,哪裡還不應允。

隨後,劉奇又擢周昕爲偏將軍,留用身旁,一時間,滿堂盡歡。

後有文獻記載,時有安東將軍、武鄉侯劉奇南下會稽,相迎者甚衆,斥候,會稽之定,世家豪族,盡皆從將軍府諭令。

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津,木牛流馬第兩百零二章 神將殺手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操兵敗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五百四十六章 難道我張郃是來收屍的?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場只有勝負第一百六十一章 子龍離營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開個單章吧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五百一十章 吳中五帥第十一章 鬥將第兩百三十六章 鳳雛出仕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五百一十章 吳中五帥第十一章 鬥將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七十八章 軍用沙盤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十一章 鬥將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五十章 夜襲衝營,太史慈趕到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八十六章 呂蒙給自己升官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仲景之怒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三百五十二章 朐忍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師之外的任務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四百九十三章 貂蟬產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劍,着王袍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五羌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參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兩百七十九章 千軍辟易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九十三章 鄱陽水師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杆銀槍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四百三十一章 狙殺!百步穿楊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三十六章 宛陵之圍
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津,木牛流馬第兩百零二章 神將殺手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操兵敗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五百四十六章 難道我張郃是來收屍的?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五十四章 張昭張子布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場只有勝負第一百六十一章 子龍離營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開個單章吧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五百一十章 吳中五帥第十一章 鬥將第兩百三十六章 鳳雛出仕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五百一十章 吳中五帥第十一章 鬥將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都督之墓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四百四十一章 拆牆巷戰第七十八章 軍用沙盤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十一章 鬥將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五十章 夜襲衝營,太史慈趕到第兩百七十六章 陸遜新官上任的一天第八十六章 呂蒙給自己升官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仲景之怒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四百四十七章 路招和繁欽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三百五十二章 朐忍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師之外的任務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四百九十三章 貂蟬產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劍,着王袍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五羌第兩百九十五章 秘不發喪第兩百四十八章 千帆過江,片舟不存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兩百一十六章 毛玠與桓階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參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兩百章 寸土不讓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兩百七十九章 千軍辟易第九章 喜怒交加的劉繇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九十三章 鄱陽水師第四百零五章 揚帆,東萊縣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杆銀槍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三百一十二章 兩虎相爭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嚴顏第四百三十一章 狙殺!百步穿楊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三十六章 宛陵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