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

“長緒、子羽,你二人隨吾渡江南下,乃是吾之舊臣,日後這揚州四郡,政務之上,尚需汝二人多加提點。”

“臣等,必竭盡所能。”孫邵雙眼通紅,是儀躬着的身子微微顫抖着,肩膀微微抽動,匍匐在地的臉龐,已是淚流滿面。

興才張機傳訊堂外,刺史大人已經彌留之際,此刻紅光滿面,他們那裡不曉,此乃迴光返照爾。

“子布、子綱。”

“臣在。”張昭與張紘立即擡手一輯。

“汝二人入奇兒府中舊矣,處事嚴謹,治政一方,今日且爲州郡之守,他日,便可執政一州,還請你二人,竭盡所能,輔佐吾兒。”

“臣定不辱命。”兩人亦是俯身一拜,面上皆有痛惜,劉繇出身名門,不落漢室雋才之聲譽,與詩書之上,亦有極高的造詣,而且,看重他們這等文士。這一年半載以來,他們也相處如賓。

“元直。”

“臣在。”徐庶在江東,若是無人問津他,他便表現得有些脫身世外,平日裡,大堂裡議事,他多是虛心聽教爲主。

旁人問他行政文事,他笑着指了指張昭等人,推託自己學藝不精。

唯獨有人問他行軍打仗之事上,他纔開口回覆。

他,終究是謙遜的。

“元直,汝乃吾兒帳下軍師祭酒,吾兒爲汝設下此職,日後,你可獨領一軍,不知,你可願擔負其吾江東之重?”

“臣必竭盡所能。”徐庶下拜到底,神情有些低落,這,或許還是刺史大人和他聊得最久的一次了吧。

“子義。”

“末將在。”太史慈擡頭,直視着眼前這位同鄉,表情亦是沉重。

“汝乃吾同鄉,渡江北來探望,吾老朽愚鈍,不肯用你,你可懷恨在心?”

太史慈肅然一輯,“絕無此念。”

“汝乃吾江東大將,如今戍守一郡,對汝乃是屈才,汝弓馬嫺熟,日後可爲吾江東之地開疆拓土。”

“末將遵命。”太史慈抱拳下拜,隨即,劉奇便聽到劉繇在咳嗽。

“咳咳……”劉繇在劉奇的攙扶下,含笑看着眼前六人,“爾等,皆爲江東基石,咳咳……”

“父親。”劉奇雙目含淚,欲要勸阻劉繇不要繼續說下去。

“也罷。”劉繇笑着回頭看了一眼劉奇,任由他扶着自己躺下。

“還請吳侯保重貴體。”榻前跪倒的六人齊聲高喝道。

“爾等之願,吾已知曉,且先退下吧。”

“喏。”六人緩緩起身,紅着雙眼,陸續走出屋外。

“嗚嗚……”屋外,頓時傳來了一陣低泣哀嚎聲。

“吾兒,吾走之後,汝便是這江東之主。”劉繇深深地看了一眼劉奇,一隻手緊緊抓着他的胳膊,“莫要四處開戰,養江東之民,趁機襲取荊襄、淮南之地,以成大業。”

“喏。”

“袁術逆賊,不殺之,吾既死,怒意也難平之……”劉繇瞪大了雙眼,死死盯着劉奇的雙眼,“他日,踏平壽春之日,且勿忘墳頭告祭爲父。”

“孩兒知曉。”

劉繇露出了笑容,緩緩鬆開了劉奇,他仰面看着牀榻頂上的雕花,眼神漸漸迷離。

“吾爲揚州刺史數載,無恩德於江東之民,在任之時,卻有吾兒爲吾平息戰亂,一統治下數郡之地,吾此生足矣……”

他的聲音緩緩消失,劉奇立即驚醒,擡頭看向此刻已經閉上雙眼嘴角微微揚起,面色十分安詳恬靜的劉繇,他包裹在眼眶中的眼淚,猶如兩串珠簾,順着眼角就“嘩啦嘩啦”地流淌下來。

“父親。”

他的高喝響徹了整個院落,屋外,一羣婦孺侍女紛紛放聲大哭。

不多時,有內侍入內,將渾身乏力地劉奇攙扶到園內,來到劉氏面前。

劉氏面色蒼白,無半分血色,她勉強打起幾分精神,一手撫摸着劉奇的側臉,“吾兒莫要傷感,汝父既去,汝便是江東之主,今北地諸侯尚屯兵對岸,虎視眈眈,江東四郡,尚有山越未平,人心不穩,這後宅之中,自有爲娘與練師照應,守孝之事,便讓汝弟三人代勞吧。”

劉氏看了一眼身旁亦是哭聲大作的次子劉基,三子劉爍、四子劉尚,次子年已十三,然三子四子,方纔六七歲,子嗣之中,亦僅有眼前的劉奇,可堪重任。

“孩兒知曉。”劉奇勉強打起幾分精神,身旁,立即有侍衛上前,“君侯,院外幾位先生尚在等候。”

“吾無力見他們。”劉奇微微擺手,站起身來,“傳吾諭令,府中設靈堂,揚州各郡縣官吏,皆着縞素,軍中將士,亦戴白綾。”

“吾父雖去,他仍是吾江東之主,仍是吳中之侯,仍是吾漢室貴胄……此外,再上表許縣天子,請天子追封吧。”

“喏。”

“傳令別駕,主持吾父身後事宜,命長史暫統府中文事,令軍師,暫管江東之兵。”

“喏。”

劉奇腳步蹣跚地走向內宅,他帶着身後早已是哭成淚人兒的三位弟弟。

劉基已經開始明事理,倒是這兩個身高剛及劉奇大腿的幼弟,此刻,卻只知道哭泣,完全不知,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失去了家中頂樑柱,意義爲何。

所幸的是,劉奇在此之前,已經平定了江東。

回返之事,在他心志未蒙打擊之前,他便已經下令,命麾下衆將鎮守四方,此番,劉繇病逝訊息,三五日之內,必定被荊襄、淮南、徐州、許縣等諸侯知曉,但他無懼。

劉奇的心思,已經飄到了北地,劉繇之死,並不意味着江東會就此消沉。

他臨終前的那一番話,劉奇一直都記在心裡,猶如李克用遞給李存勖的三箭,在日後,這必定如鯁在喉。

——

二月裡,秣陵城外下了一場大雨,陰雨綿綿的時節,靈堂擺了三日,便由劉奇捧着靈牌走在最前,身後,尚在不斷抹眼淚的三位幼弟隨行,擡棺的,是臨危受命的昔日劉繇麾下四大舊將,樊能、笮融、陳橫、於麋。

這一日,江東盡皆飄着縞素,無數人走上細雨的街頭,聽着郡縣書院裡,朗朗的禱告聲。

江東數百萬之民,皆知老吳侯,已魂兮歸去。

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兩百五十二章 升官發財不走此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兩百五十一章 龐統渡江第十一章 鬥將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九十五章 袁術稱帝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一百八十二章 算計曹孟德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兩百三十三章 劉表遞戰表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三十八章 周泰戰孫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VS江東精騎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涼刀和涼甲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五百四十九章 去見曹操最後一面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叔的嘆息第四百六十八章 曹丕身體有疾?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四百六十八章 曹丕身體有疾?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三十八章 周泰戰孫策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五章 點卯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五百四十二章 是故,孫權還活着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三百一十七章 先殺孔融祭旗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兩百五十一章 龐統渡江第七十八章 軍用沙盤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五羌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
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兩百二十一章 魏文長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兩百五十二章 升官發財不走此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兩百五十一章 龐統渡江第十一章 鬥將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一百三十章 劉奇馭下第九十五章 袁術稱帝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兩百八十章 淮河渡上遍地浮橋第三百二十六章 逢貂蟬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一百八十二章 算計曹孟德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兩百三十三章 劉表遞戰表第兩百四十三章 赤壁!赤壁!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三十八章 周泰戰孫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VS江東精騎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四百零二章 俘虜十萬,拓土三百里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第四百四十九章 劉奇教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涼刀和涼甲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五百四十九章 去見曹操最後一面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叔的嘆息第四百六十八章 曹丕身體有疾?第四百八十六章 華元化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三百七十章 家有五常,誰敢殺吾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四百六十八章 曹丕身體有疾?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三十八章 周泰戰孫策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三百零四章 心灰意冷第五章 點卯第三百三十三章 二次奪城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五百四十二章 是故,孫權還活着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兩百八十八章 李嚴獻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陽事變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三百一十七章 先殺孔融祭旗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兩百五十一章 龐統渡江第七十八章 軍用沙盤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五羌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