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玄德不舉乎?

樑縣,自劉備遣使入長安之日後,孫權便乘騎戰馬先行,帶着魯肅、羊秘先行一步,率先抵達此處。

“子敬,汝以爲,那豫王劉玄德好何物?吾與他不過見了數次,此番結盟,怕也得準備一份見面禮纔是。”

“若當如信上所言,他劉備願率先出兵攻取樑國,吸引陳留之兵相救,吾軍便可輕易奪取河內,一份薄禮,應在情理之中爾。”

“子敬吶,汝言奪取河內之後,再取陳留,以此處屯兵,自雁門、晉陽兩路出兵,攻取冀州之地,可定河北後再逐鹿中原。可這劉玄德得中原之地後,勢力大漲,怕是到時吾軍非其敵手爾。”

“主公,劉備所得中原之地,將直面東吳、北魏之兵,吾關中可坐視三家刀兵之爭,而趁機北伐河北之地。”

“爲何不是爭奪中原?”孫權滿臉狐疑,“吾軍若得陳留,南下取潁川,東取濟陰亦如探囊取物爾。”

“吾軍若是插手中原之戰,便是三家爭兗州之地,更何況還有北魏虎視眈眈。”魯肅一手撫須,“主公吶,大都督生前命吾全力攻取幷州,便是涼州失守,便是他亡故,亦不能回救,便是爲主公日後開拓河北之地爲謀。”

“逐鹿天下,當真要取河北乎?”

魯肅滿臉複雜,“高祖起兵於蜀中、關中之地,而如今屬中原之地百姓居多,富饒亦不過如此,而河北三州,有冀州之盛,又有民風彪悍之勇,此三地或可爲根基。”

孫權思忖片刻,“那江東如何?”

“昔日公瑾定計,奪江東四郡而進取淮南、荊州,以此二州之地,可逐鹿天下,如今看來,卻因南地無馬而多水師兵卒,北上中原之時,卻爲騎軍威脅良多,天生便有掣肘之物。”

“依汝之見,中原可否替代河北?”

魯肅陷入了沉默,自家主公對於中原的偏執,便是因爲中原之地毗鄰江東,可與江東爲戰乎?

他想到了孫劉的仇怨,心中感慨,微微擡手:“主公,中原無久守之地,而河北卻有黃河天險。”

“劉奇發兵遼東,跨海擊之,公孫康今歲必亡,其後夫餘、三韓之輩又豈是他劉奇之敵,到時吾軍奪取遼東,亦要與江東幾面爲戰,此乃自取滅亡之途爾。”孫權長嘆道。

“況且吾軍與劉備素來交好,殊不知天下諸侯四分,東吳強而北魏次之,吾軍與劉備則不分伯仲。”

在孫權看來,此前他的兵力是勝過劉備的,可如今關中卻出現後繼無人的情形,倘若程普、韓當亡故,又有何人能夠挑起大梁?

是故出兵東進,亦或北伐,絕不能拖延。

“若取冀州,汝可有把握?”

“以程普將軍率軍自雁門而出,攻取幽州諸郡,吾自領主力,攻取鄴城,可有五成把握。”

孫權沉吟之際,便聽堂外走來一名軍士,“稟報涼王,劉備已至二十里外。”

“大開城門,命城中官吏隨孤相迎。”

“喏。”

“子敬,吾聞他劉玄德年過不惑之年,亦未有子嗣?”

“主公,聽聞早年劉備亡妻曾爲其誕下二女,卻於南陽之際,爲曹純虎豹騎俘虜,如今尚在許昌城內。”

“曹孟德當年狠煞劉玄德,竟未將其二女殺害?”

“主公,昔日徐州之時,呂布奪徐州尚且將劉備妻兒送回,大丈夫征戰,亦不害其家小。”

孫權微微頷首,“可惜吾幼妹尚且年幼,否則許配與他劉玄德倒也算是一樁美談。”

魯肅眯着眼,“聽聞西涼馬氏有一女,英姿颯爽,如女子一般不愛紅妝愛武裝。”

“可是那馬雲騄?”

“喏。”

“此女尚且年幼,孤聞那東吳妻取新法,倒是和那曹孟德不謀而合,吳王劉奇、魏王曹操,皆好他人妻子爾。”

魯肅苦笑一聲,“主公,臣以爲,當娶此女,以定關中諸侯之心。”

“攻取幽州,可需馬騰、韓遂助力?”

魯肅沉默,“此二人野心勃勃,此前便數次出兵,以數千鐵騎嘗試奪回涼州。若主公強行命其出兵幽州,只怕到時即便奪下幽州,這北地數郡之地亦會落入關中諸侯之手。”

“遼東公孫度之禍,主公不可不防矣。”

孫權狐疑地看了一眼魯肅,“子敬莫非擔憂降不住此二人乎?”

“臣只是唯恐死後,無人能夠遏制馬超、龐德等將爾。”

孫權眯着眼,“孤還在呢。”

魯肅渾身一顫,想到了周瑜和孫權此前的齷齪,微微擡手,便不再開口。

晌午,劉備和孫權在樑縣會晤。

孫權看到了劉備身後的張飛,自己身後也帶着張繡。

一番交談之後,孫權以涼刀、涼甲各三百副相贈。

劉備則以淮北繳獲三連弩五百具回贈。

樑縣的酒宴結束之後,孫權下令將服侍宴席的兩名美貌關中女子送到劉備房中。

“三弟,汝妻亡故一載,如今亦當再娶,此二女便爲汝妻妾,日後亦可爲吾豫軍生幾個猛將。”

“兄長,吾房中已有一人,這……”張飛面色微微漲紅,他怎好意思奪走劉備所愛。

劉備微微搖頭,“孤這前半生顛沛流離,汝二位嫂子未曾懷孕,全乃孤之過錯爾,如今大業未成,焉能貪玩享樂。”

張飛垂頭喪氣,“那吾便將這女子退回。”

劉備微微搖頭,“涼王所賜,不可退之,孤此來只是商議結盟之事,莫要傷了和氣。”

“喏。”張飛苦笑一聲,只得是帶着三女回房。

劉備的屋子就安排在張飛隔壁,整夜聽着張飛那狂戾的咆哮聲,和斷斷續續的低吟,他將被子罩住頭,亦是輾轉反側,直到天亮,他方纔沉沉睡去,可剛睡過去不久,便被同行的侍從給驚醒。

而得了此前內侍彙報的孫權,卻是一大早和魯肅待在自家小院,“哈哈哈……未曾想,那劉玄德竟是如此不近女色乎,他十餘載無子,此刻莫非已然不舉?”

魯肅憋着笑,“主公吶,還是儘早去接見劉玄德罷,今日商議妥當之後,便將其送回,吾軍亦可早日出兵北上。”

“善。”

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兩百二十七章 劉奇納降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三百五十八章 黃忠戰嚴顏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異臣服第五百一十五章 夜話子龍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三百二十章 郭嘉:扶我起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兩百七十三章 攻淮還是伐劉第五百零三章 臣龐德,前來救駕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恐霸王之絕唱第二十七章 鄱陽宗帥第三百六十四章 諸葛南下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四百三十章 壘土攻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場只有勝負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曹與二劉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五百一十三章 陳到拒劉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八十章 天子東歸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二十一章 步鷙說許昭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毦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三十六章 宛陵之圍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二十七章 鄱陽宗帥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七十八章 軍用沙盤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地不夠第三十三章 鄱陽營第三百一十三章 拖刀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七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五百零一章 主公!魯肅在此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到的放逐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三百七十三章 六路伐劉第六十章 同遊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
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兩百二十七章 劉奇納降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第三百五十八章 黃忠戰嚴顏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異臣服第五百一十五章 夜話子龍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一百九十章 潰敗,虎豹騎的屠殺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三百二十章 郭嘉:扶我起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兩百七十三章 攻淮還是伐劉第五百零三章 臣龐德,前來救駕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操:扶我起來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恐霸王之絕唱第二十七章 鄱陽宗帥第三百六十四章 諸葛南下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四百三十章 壘土攻城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場只有勝負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曹與二劉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五百一十三章 陳到拒劉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八十章 天子東歸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二十一章 步鷙說許昭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四百五十一章 八陣圖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三百一十八章 白毦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三十六章 宛陵之圍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仁之死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石灘殺夏侯第二十七章 鄱陽宗帥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七十八章 軍用沙盤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地不夠第三十三章 鄱陽營第三百一十三章 拖刀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七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五百零一章 主公!魯肅在此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到的放逐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三百七十三章 六路伐劉第六十章 同遊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戰——趙雲拜營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