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敬禮,迎親

午時,刺史劉繇就在堂中賜下午膳,從四方招賢館趕至的數百儒士匯同在場的數十文武都在堂前用膳。

“阿蒙,莫要猴急,注意儀態。”

“姐夫臉紅作甚,莫非是因爲方纔堂中歌舞?”

“休要胡言亂語,這等世家豪族取樂觀賞之樂,與吾何干,倒不如你家阿姊貌美。”

“哈哈,姐夫真心吾自然知曉,不過,阿姊尚在吳郡,姐夫此言,羞也不羞?”

“當真是拿你無可奈何,此番卻是曲阿將軍命吾將你帶來,你可莫要到處亂跑,若是生了事端,到時,曲阿將軍卻會受累。”

“蒙知曉了。”

看着眼前小舅子一臉故意乖巧的模樣,鄧當滿臉是氣,“你年不滿弱冠,便偷偷混入吾軍中,征討山越之時,尚且身先士卒,你當時若是有個好歹,你讓我,如何向你阿姊交代。”

“姐夫,如今你我皆不在軍中,何須舊事重提。”

“此來,吾欲將你送入少將軍興建的吳郡書院中就學,如今吳中不少名士都在書院中任教,教諭更是長史親任,你有戰功,若是在書院中學個三五兩載,及冠之時回返軍中,再次也可擢升校尉。”

面白少年氣鼓鼓地反駁道:“吾在軍中,征討山越,平定賊寇,亦能在三五兩載內擢升校尉。”

鄧當氣不打一處來,正想開口,卻見堂外已經有傳令兵行至堂中。

“稟報刺史大人,丹陽都尉,虎賁中郎將太史將軍已與徐軍師回府。”

“哈哈”,劉繇大喜,當他站起身來之際,堂中不少文武也停下碗筷,朝門邊看去。

只見徐庶和太史慈一左一右,走在最前,身後便是董襲、陳橫二將,四人來到近前,盡皆躬身朝着劉繇一拜。

“吾等拜見刺史大人。”

“哈哈,元直、子義辛苦,此番一舉剿滅丹陽祖郎所部,日後,這丹陽之地,再無賊寇之憂,全賴你等之功。”

言罷,劉繇立即爲幾人賜座,又命站在他身側的許靖宣讀加封文書。

“今丹陽郡定,列爲有功,奉詔當賞,擢太史慈爲兵曹,掌管揚州軍事,擢徐庶爲祭酒從事,加奉義中郎將,擢董襲爲討逆將軍,虎賁營統帥,擢陳橫爲建威將軍,宛陵縣尉。”

“吾等拜謝刺史大人。”

四人入座,徐庶有軍中職位在身,又以軍師之職,於列座將軍之上,居右下首,他身旁便是太史慈、曲阿、周泰、賀齊、陳橫、董襲等將。

新入劉奇軍中的徐晃也在,不過此刻卻是陪在文官之中,和韓義一左一右,站在老太僕韓融身後。

他魁梧的身形和冷峻的外表,也時不時吸引一衆軍中武將的注意。

酒足飯飽,衆人案前的酒菜都被撤走,這時,太僕韓融朝着劉繇微微拱手,“吳侯。”

“太僕公有何事?”劉繇不敢怠慢,在他眼裡,這位可是德高望重。

“吾聞吳侯有意讓公明留在秣陵,是爲訓練守護宮牆之虎衛?”

“是矣。”劉繇點頭,他早已是得到了劉奇的囑咐。

“如此,今後公明,便待在你江東吧。”韓融笑了笑,伸手一招,身後徐晃躬身出列,來到堂中朝劉繇恭敬一拜,“末將徐晃,拜見吳侯。”

“公明,今後,你便是虎衛軍的統帥,訓練新兵,還需你勞碌辛苦。”

“晃分內之事,定盡心盡力。”徐晃躬身再次一拜。

“來人,賜座。”劉繇大喜,徐晃這便離開了韓融父子,坐到了武將的案席中。

“虎衛軍,可是吾等俘虜的賊寇精壯,送往秣陵城外新建大營的新軍?”周泰朝着曲阿看了一眼問道。

“正是,主公麾下之兵,如今僅有虎賁一軍,不過三千餘衆,賀將軍所部,尚需一年半載方能成軍,虎衛一軍,是爲守護宮牆近衛。”曲阿笑道。

“這徐公明有何能耐,竟是剛入吾軍,便能任一營統帥?”周泰身側不遠處的笮融,嘴裡嘀咕着,伸手將碗中烈酒一口飲盡,任憑灑落的酒水順着鬍鬚流淌到案上。

曲阿雙眉微皺,看了一眼坐在自己上首的太史慈,太史慈伸手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示意,稍安勿躁。

反觀徐庶,目光卻是若有若無地落在徐晃的身上,這位身材魁梧的壯漢,面對笮融的冷嘲熱諷,面色一如既往的淡定。

他嘴角微微勾勒,之前和劉奇的交心之談後,他自然知曉,自家主公,並非是那等鼠目寸光之輩,這徐公明能被其委以重任,絕對不是庸碌之輩。

只是,他也感受到了一些矛盾,之前追隨吳侯劉繇的舊部之中,樊能、笮融、於麋、陳橫、薛禮等將,官位都不如如今的五大中郎將,獨領一軍的,也僅有樊能,其餘幾將,大多都是以副將之職留于軍中。

以他們的資歷和軍功,面對五大中郎將時,稍有不如,也就無言反駁,但徐晃不過是一新投之人,初入軍中便獨領一營,五千兵馬,自然會引起他們的不滿。

好在,笮融不過嘟囔了一句,便被陳橫主動敬酒,兩人談笑後,也就漸漸將徐晃拋之腦後。

到了黃昏,這一場婚禮,方纔正式到來。

“吉時已到,敬禮。”伴隨着贊者一聲長喝,府中管竹絃樂,編鐘建鼓一齊奏響,聲樂交匯一片,一條足有數步寬敞的紅毯,從府門之外鋪到堂內,數十步臺階兩側,早有兵將手持一丈等候。

刺史府大門敞開,兩列文武,江東官吏世家豪族,收到請柬的,全都如約而至,手裡各自拎着一個禮盒,邁步入內之際,將禮盒放入堂內一側的長案上,自有侍者上前,幫忙擺放。

“迎親。”隨着贊者再次長喝,門外每隔數步便站有一名侍者,聽到堂內傳來聲音後,一個緊挨着一個,陸續唱名。

“迎親”

“迎親”

一道道回聲,傳入府門外,位居長街盡頭的一座府邸門外,劉奇早已是在此等候多時。

劉奇頭戴錦冠,一手拉着紅繡球,此刻,門內走來一人,與後世的鳳冠霞帔相差不大,隱約間,可以看到她俏臉上的嬌羞。

兩人並肩行走在長街之上,頭頂不知何時已經多了一頂大紅的禮蓋。

兩人的禮服主色調都是大紅,僅有腕、襟、帶、領等地有着玄黑的色調,這還是劉奇第一次穿着這麼寬敞的禮服,兩人走過長街,街道兩側,響起了陣陣歡呼,秣陵城內,數萬百姓都涌到了街頭,圍觀這一盛景。

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飛VS太史慈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兩百三十六章 鳳雛出仕第四百三十四章 諸葛灌湯包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六章 奇襲無錫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一百七十一章 叔父,吾來也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津,木牛流馬第兩百九十一章 白馬義從的戰法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四百六十九章 丁奉賺城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三百一十三章 拖刀計第三十章 破賊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仲景之怒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劍,着王袍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三十三章 鄱陽營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劍,着王袍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五百四十二章 是故,孫權還活着第三百八十三章 劉曄議工部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略遼東諸島第兩百七十九章 千軍辟易第兩百六十三章 吳侯家的莊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人想做關雲長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VS馬超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退爲難曹孟德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五百零一章 主公!魯肅在此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南大營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典,突圍第三百五十八章 黃忠戰嚴顏
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一百五十九章 張飛VS太史慈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生騎射第兩百三十六章 鳳雛出仕第四百三十四章 諸葛灌湯包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一百三十三章 城破,追擊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兩百八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六章 奇襲無錫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一百七十一章 叔父,吾來也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風津,木牛流馬第兩百九十一章 白馬義從的戰法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四百六十九章 丁奉賺城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叔面前秀演技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三百一十三章 拖刀計第三十章 破賊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三章 劉繇帳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仲景之怒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劍,着王袍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三十三章 鄱陽營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三百六十一章 天子劍,着王袍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五百四十二章 是故,孫權還活着第三百八十三章 劉曄議工部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略遼東諸島第兩百七十九章 千軍辟易第兩百六十三章 吳侯家的莊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人想做關雲長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三百七十二章 趙雲VS馬超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退爲難曹孟德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四百八十四章 襄平之戰(二)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五百零一章 主公!魯肅在此第三百九十四章 平南大營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典,突圍第三百五十八章 黃忠戰嚴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