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劉曄議工部

“在座諸位,都是孤治下州郡幹臣,不日或將升任六部,爾等以爲,這新政可有何疏漏之處。”劉奇目光環視一眼堂中羣臣,新政頒佈,便需納言,在座的都是青史留名的幹臣,他們的意見,劉奇自然不能忽視。

劉曄率起身,“主公命吾接管工部,據吾這些日調查,即便是吾淮南工匠坊,如今亦有數千人之衆,匠作卻不過五六百人之多。”

劉奇朝他壓了壓手,“都坐下答話。”

“喏。”

隨即,劉奇便聽到一聲驚呼,“怎會只有五六百名匠作,那些匠作學徒平日裡亦隨同打造連弩與投石車,倒是複合甲和弩車不曾參與製作,但亦算熟手。”

劉曄緩緩回頭看了一眼這名小吏,“汝有所不知,吾要提的並非是這些匠作太少,而是吾江東工匠坊耗資太過嚴重,倘若以吾江東征戰損耗的錢糧爲預估,今歲彙總之際,只怕各地工匠坊消耗錢糧只怕還要在各軍總和之上。”

“爾等之見,當裁工匠坊民夫?”劉奇眯着眼道。

劉曄微微搖頭,“主公既看重吾接管工部,當掌吾江東之下五州諸郡工匠作坊,臣下以爲,光方山書院開設工科授課卻是太少,倒不若讓學子們多往秣陵工匠坊掛職,平日裡亦可於工匠坊參與研究。”

“準。”劉奇微微頷首,身側的戴良便立即提筆記下。原本平時劉奇的起居言論都是由一名侍從記錄,但每當重臣齊聚,商議要事之際,卻是他親自記錄。

“主公,工匠學徒之所以爲學徒,主公可知爲何?”

劉奇微微挑眉,“子揚但講無妨。”

劉曄擡手一輯,“吾江東工匠作坊,如今分爲數類,船坊爲一大類,于徐州沿海鬱洲山島、鄱陽水師駐地、彭澤水師駐地、江陵水師駐地,會稽東冶、交州合浦廣州駐地,以及海外夷郡、朱崖郡之地當有千人以上船坊。”

“造船特分爲三類,一類於江海運輸所用,可稱爲輜重船;一類用於捕魚、潛水海撈所用,可稱爲捕魚船;這最後一類便是吾軍戰船,如今多以車船、海軍水師樓船爲主。”

“南海一代船坊多引沿海老漁民與小船坊工匠爲用,後得軍中詔令,從各船坊之中挑選心靈手巧、家世清白之輩爲匠作學徒,可主公吶,那些匠作並非所有人都願傳授技藝。”

張昭微微一愣,“這是爲何?”

劉曄苦笑着看了他一眼,“別駕有所不知,正如吾等士族,自家嫡系旁系,門生故舊自然不談,倘若是一介寒門子弟主公登門來投,即便身家清白,吾等礙於自身地位,是否也當考慮再三,纔將其收入門牆?”

衆人沉默。

劉曄鄭重其事地朝着劉奇一輯,“主公,且下令讓吾軍中匠作亦於各州郡書院一角開設工科罷。”

“劉長史,汝之前所言,各地工匠坊每年調撥錢糧已是繁重,爲何還要進諫開設工科,汝可知,書院即便廣納寒門士子,卻因他們都是讀書人,凡天下飽學之士,無論貧賤富貴,仍有氣節,自從主公下令各地開設書院,原本潛藏於山林之間隱居,於交州、會稽避難的士人也都出山任教,可那工匠不同,工匠皆入雜戶,與士人……”

“嘭”,劉奇猛地一掌拍在岸上,面色鐵青不已,堂下劉曄沒有擡頭,平日裡也曾學這些奇淫巧技的他,沒有破口大罵,已是家學涵養極高了。

“鄧令侯,汝今擢爲豫章郡丞,此見乃汝之高見,還是汝豫章鄧氏一族之見?”

全場頓時噤若寒蟬,張昭、許靖等人乃是吳侯府老臣,豈能不知劉奇心性,幾乎在羣臣議事之時,他很少拍案而起,當真惱怒,這興許還是初次。

鄧令侯絲毫未覺,仰着頭指着堂外,“吳侯,汝以改進造紙之術,以細鹽之法,以牛耕曲轅犁,以肥田之法養活五州之民,輕賦稅更得百姓信服,天下士人亦遵從汝印刷拓本,開書院以教天下人之宏願,但更多的,卻是看重汝這漢室宗親的血脈尊崇。”

聞言,堂中羣臣都陷入了深思。

或許汝許靖這般老臣是在劉繇府中任職之際看到了自家這位少主的雄才大略,而張昭等人更是親眼目睹了劉奇擊敗孫策的勇略,爲之折服,但後來的荊州士人、淮南士人,肯冒着被劉表、袁術族滅的兇險渡江而來,大多卻都是看重劉奇的血脈尊崇,他日有成龍之機。

“那汝可知,除卻汝所言之漢皇血脈之外,其餘諸般,盡皆出自秣陵工匠坊?”

劉奇指着堂內的樑柱,指着衆人身前的長案,指着自己座下的凳子,“這些,俱出自工匠坊,他們雖爲雜戶,但在孤頒佈新政之後,孤江東之下設工部之後,但凡擅長奇淫巧技,有功於國者,都可重賞,賜金封官。”

“孤今日不妨告訴爾等,只要這天下一日未平,這工匠坊的錢糧消耗,當爲吾江東之重。”

“孤於南海設諸路水師,今後還會合兵一處,設一海軍水師都督府,倒時沿會稽至合浦,繞行日南、九真二郡南部海峽繼續西進,與西面列國會晤,於他們商貿往來,正如世宗絲綢之路。”

聞言,堂中一片死寂。

“日後,吾江東亦當重用商賈。”劉奇順勢再拋出一記重磅炸彈,一時間,堂內羣臣紛紛變色。

“當然,日後亦分爲官商與民商,這海上絲綢之路,亦當由吾戶部調撥糧草,以禮部交接國書,以兵部派兵將護送,以吳王府幹臣爲主使。”

劉奇環視一眼衆人,見劉曄面色好轉,笑着看了他一眼,“吾兄劉曄,今日爲戶部利弊之言,大善,爾等他日往各部任職,當多效仿劉子揚。”

“喏。”

“鄧令侯,貶爲龍川縣丞,且先去交州瞧瞧那些修建馳道,幫着設計規劃馳道路線,如何翻山越嶺的工匠罷。”

鄧令侯頓時滿臉慘白,他從六百石貶爲二百石,心中苦澀難言,江東治下,幾乎是吳王劉奇一言可定,他顫顫巍巍地朝着劉奇恭敬一輯:“喏。”

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陣營,進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三百一十七章 先殺孔融祭旗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三百二十章 郭嘉:扶我起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三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五百四十九章 去見曹操最後一面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算計曹孟德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四百七十二章 擺了一道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五百零一章 主公!魯肅在此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三十五章 小霸王渡江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十四章 奪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叔的嘆息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VS江東精騎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淮北之戰——斥候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三百一十章 徐晃來也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五羌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五百五十三章 涿縣之戰(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末路第十四章 奪城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督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兩百三十四章 桂陽太守黃忠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末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萬馬衝陣,三丈槍林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八十五章 大功告成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
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陣營,進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三百一十七章 先殺孔融祭旗第四百零四章 時機已到,北伐青州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三百二十章 郭嘉:扶我起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五百二十六章 猛火油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三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連環計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五百四十九章 去見曹操最後一面第三百九十二章 丞相爲何不救?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算計曹孟德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四百七十二章 擺了一道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兩百一十五章 長沙張氏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五十六章 劉奇入會稽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五百零一章 主公!魯肅在此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三十五章 小霸王渡江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雲和關羽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十四章 奪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叔的嘆息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VS江東精騎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一百六十六章 淮北之戰——斥候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韙起兵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一百二十四章 郭嘉:吾有一計第一百零六章 救與不救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三百一十章 徐晃來也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三百零八章 末將文聘,願永爲漢臣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漢當五羌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七十二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五百五十三章 涿縣之戰(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末路第十四章 奪城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督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呂布之圍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五百六十九章 滅鮮卑,攻貴霜第兩百三十四章 桂陽太守黃忠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末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萬馬衝陣,三丈槍林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六十五章 劉表:此乃文興重器矣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八十五章 大功告成第五百三十六章 三氣曹操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三十九章 進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兩百三十八章 劉琦被俘第兩百零三章 軍功二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