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諫

“陛下何至於此。”司馬懿伸手接過書信看了不過一眼,便拿在手上,匍匐在地上哀嚎大哭,“臣麾下還有數萬兒郎,可願爲陛下死戰爾,那諸葛虔、陳羣之輩,不過是臣應允他吳王劉奇的權宜之計,臣願率親衛千人回返城內,便是爲與陛下坦誠相見,絕無犯上之心吶。”

“可汝距離兵諫,拎着朕項上人頭出城獻降,只剩臨門一腳罷。”曹丕朗聲大笑,“司馬懿,先帝在時,便言汝心高氣傲中又有賈文和之隱忍,汝今日回返這大殿之內,汝若還能寫下一封軍令,命城外十里大軍入城,由王凌、典滿指揮,朕今日還可饒汝死罪。”

“臣既帶父兄到此,便是爲見陛下,告知北地之時,如今已彙報完,那臣也該走矣。”言罷,司馬懿擡腳起身。

“想走,司馬懿,汝竟敢孤身來此,莫非就沒想到汝做那叛逆的下場乎?”話音剛落,殿外腳步聲雜錯響起,來人手持長槍,帶着五百名刀斧手魚貫涌入殿內,不多時,便將拔出長劍防禦的司馬懿等人團團圍在中央,只待曹丕一聲令下,便可將他們全部砍殺當場。

司馬防、司馬朗、司馬孚、司馬恂四人都下意識抽出腰間長劍將他司馬懿護在中央,但司馬懿仍舊面色淡定自若地擡起頭來看向曹丕。

“陛下,汝已窮途末路,整個大魏只剩鄴城還未失陷,吾可安然無恙地率軍南下,莫非汝還不知這北地郡縣的舊臣全都已歸降東吳乎?”

“汝以爲朕是在自欺欺人?”曹丕面色陰冷,“那是汝司馬懿自以爲是,昔日吾父丟了兗州根基之地,麾下兵馬雖有,卻已心灰意冷。可後來仍舊東山再起,如今朕麾下亦有數萬精兵,朕爲何便不可與他劉奇一戰?”

“哈哈哈……”司馬懿放聲大笑,“吾本以爲可竭盡全力保陛下一條生路,未曾想,陛下卻是自絕於前。”

“放肆。”話音剛落,曹丕身前的荀彧便踏前一步,瞪着鮑勳喝道:“鮑中郎將,誅殺此賊。”

話音剛落,場中鴉雀無聲,卻見鮑勳持槍將目光轉向曹丕,眼神冷冽卻並不答話。

“鮑勳,汝自幼深受先帝寵信,莫非今日汝亦要背叛陛下不成?”荀彧面色大變道。

“吾從未背棄過先帝,爲太子中庶子時,不就已被太子記恨乎?”鮑勳目光不閃不避地直視着曹丕,“何況太子登基之前,便是心狠手辣之輩,倘若如今不是窮途末路,只怕汝還想將吾除之而後快罷。”

“鮑勳,汝這叛逆之賊,當誅。”曹丕怒喝一聲,身後龍椅兩側的通道突然傳來一陣密集的腳步聲,數百名披甲持弩的軍士魚貫衝出,攔在龍椅之前,將曹丕和羣臣護在身後,和鮑勳對峙。

“嗒嗒嗒”,殿門之外,也有大隊軍士匯聚而來,卻聽鮑勳笑道:“吾兄鮑邵已率羽林衛於殿外集結待命,陛下,吾勸汝還是棄械歸降罷,待吾等打開鄴城城門,迎吳王入城,或許還可念在昔日恩義,上書請吳王饒汝一命。”

曹丕氣得咬牙切齒,目光環視一眼左右,“陳王何在?”

“皇兄。”話音剛落,殿外被一衆宦官護着的曹植便已邁步走入殿內,他行至司馬懿身側,朝着曹丕恭敬一輯。

“果然是汝,汝吾本是同胞兄弟,汝爲何害朕?”

“非是加害皇兄,乃是保全皇兄欲吾曹氏宗族,以全先帝遺命與城中百姓。”曹植坦然答道。

“好一個大義凜然之說,荀公達,荀文若,汝二人可有參與?”曹丕冷笑着看向下側的荀彧,也看到了跟着曹植從門外走進來的荀攸。

“還請陛下下旨,打開城門,迎吳王入城。”荀彧朝他恭敬一輯道。

“陛下且下旨罷,吳王乃是漢室宗親,以賢能、功勳登基,爲天下之主,乃是民心所向,吾曹魏此前爲漢臣,匡扶漢室,乃是人心所向,可背漢自立,便爲天下百姓所唾棄之,還請陛下莫要執迷不悟,讓吾等難做。”荀攸亦是躬身一輯答道。

“他王凌、王基、田豫如何?還有那許儀、典滿等功勳故舊之後,莫非都與汝等一般,甘願投靠他東吳不成?”

司馬懿擡手一輯,“陛下,這幾位將軍倒不知此地消息,不過陛下,汝身側軍士雖持有馬均連弩,吾身側這些精銳卻都是早年先帝爲汝挑選的羽林衛,汝麾下的近衛必不是他們敵手。”

“可朕卻從未想過要棄械歸降。”曹丕發狂似地指着自己,“朕乃天子,亦是曹孟德之子,吾兄曹昂,戰死宛城,吾弟曹彰,戰死遼東,吾父曹操更是病逝涿縣,吾乃大魏宗室明君,焉能降賊?”

曹植目光一黯,原本此行他也不想來,但他心知司馬懿等人都已降吳,此刻若是不來,怕是曹魏宗室的人全都保不住,他不得不來。而且還要當着這些降臣之面,怒斥曹丕方可。

“既是如此,那便請陛下赴死罷。”司馬懿第一個俯身下跪。

“請陛下赴死。”荀彧也俯身下跪。

“請陛下赴死。”荀攸也跟隨着下跪。

他們的親友還有荀氏一族的生死都掌握在吳王劉奇手中,他們荀氏一族出仕曹袁,顯赫了近百年,如今也不可在他們的手上斷絕傳承。

更何況,他們終究是漢室忠臣,若是曹操尚在,他們或可念在十餘載君臣之誼,即便心中投漢,也絕不反叛。

但事到如今,曹丕卻是一意孤行,若按照他的策略,怕是他會下令在這城內開墾田畝,堅守十年八載,與東吳鏖戰。

可如此一來,傷的不僅僅是百姓,更是他們這些根深蒂固的士族豪富。

開城投降,士族仍是士族,即便降些爵位,少些俸祿,也會長存於一個統一的新朝,他們,乃至身後的鮑勳等人,在如今的曹魏,已經看不到一個光明的明天。

而曹丕,頂多繼承了曹孟德四五成本事,若給他時間沉澱,有一衆老臣輔佐,當可挑起大梁。可曹操終究死得太早,而荀攸、荀彧也不得不顧及妻兒親友相勸。

即便他們羞愧難當,有心出了此門便追隨先帝而去的意願,也要在臨死之前,定下這亡魏之策。

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五百四十章 輪射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中火燒連營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兩百五十一章 龐統渡江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兩百七十四章 殿試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杯毒酒王朝沒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五百零一章 主公!魯肅在此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十四章 奪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三百七十六章 臥病中的周瑜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五十章 夜襲衝營,太史慈趕到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五百一十五章 夜話子龍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一百三十一章 督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家兩個演技派(第十更,完畢)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四百三十四章 諸葛灌湯包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四百五十六章 試行一月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三百零三章 蒯子柔,請吧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三百六十九章 今日,吾效班定遠矣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五百一十三章 陳到拒劉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十一章 鬥將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末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淮北之戰——斥候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懾萬衆者,陸伯言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忠:喲,我又撿人頭了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
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三百九十八章 百獸破陣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五百四十章 輪射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中火燒連營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兩百五十一章 龐統渡江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兩百七十四章 殿試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五百零九章 三國立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五百三十三章 效秦滅義渠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杯毒酒王朝沒第兩百五十四章 武試·默武經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三百六十章 劉大耳朵的當第五百零一章 主公!魯肅在此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十四章 奪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兩百三十一章 黃忠夜襲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三百七十六章 臥病中的周瑜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五十章 夜襲衝營,太史慈趕到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五百五十章 願請老曹爲相第五百四十七章 名將血,阿瞞哭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五百一十五章 夜話子龍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四百九十八章 孫權大婚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兩百三十五章 誰的戰船猛?第一百三十一章 督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胡府後宅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雲出漢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劉家兩個演技派(第十更,完畢)第三百六十二章 西街一個劉,南門一個劉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四百三十四章 諸葛灌湯包第兩百六十一章 大興土木,修建馳道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四百五十六章 試行一月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歷史的會晤第三百零三章 蒯子柔,請吧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蠻開市,賜銀歸義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三百六十九章 今日,吾效班定遠矣第兩百五十章 甘寧醒來第五百一十三章 陳到拒劉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三百四十章 萬人敵——張飛第兩百六十七章 審卷第十一章 鬥將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末路第一百六十六章 淮北之戰——斥候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懾萬衆者,陸伯言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三百一十四章 準備撤軍第四百九十章 自此行醫不入北魏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忠:喲,我又撿人頭了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