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城位於汾水的西面,卡在天龍山與汾河之間的要道上。春秋末年,晉國上卿趙殃家臣董安於在軍事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的汾河西岸,構築堅城,趙氏正是憑藉關這座高大堅固的晉陽孤城,先後挫敗範氏、中行氏和知氏、韓氏、魏氏的兩次大規模的聯合進攻,最終反敗爲勝,轉危爲安,其勢力形成了後來的趙國,奠定了與韓、魏“三分晉室”的基礎。
晉陽城屹立了一千五百餘年,自其建成之後,就堵住了北方草原民族從河東南下侵掠的必經之路。除了中原內亂,這座北方的堅城從來都沒有被從雁門關南下的草原民族攻破過,所以河東之地,很少受到戰亂波及,人口密度一直在國內保持在前列。隋末唐國公李淵從晉陽起兵,最終建立大唐帝國,晉陽成爲唐王朝有發祥之地。
唐代晉陽城幾經擴建,並被封爲北都,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爲三京,在唐朝時期晉陽的人口就達到了五十萬之衆,在國內屬於僅次於長安的“一線城市”。受唐末戰亂的影響,晉陽城目前擁有人口大約有二十萬左右,卻是居於國內之冠。
所以當年晉王李克用在丟掉了半個河東後,仍然能夠憑藉着太原盆地和忻代、雲州三地,維持一定的兵馬數量,與強大的樑國相抗,成爲反樑勢力中最爲主要的一支力量。
實際上現在的晉陽城,並不是過去春秋時代趙國上卿董安於所建的晉陽古城,而主要是興建於北魏和北齊時期,又經隋、唐兩朝幾經擴建而成。
北魏時期,權臣高歡在晉陽城外設“大丞相府”,大興土木,於城西天龍山開鑿石窟,並營造了規模宏大的避暑行宮。其後,高歡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立北齊,繼續在高歡所建的晉陽行宮基礎上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北齊歷時27年間,修建起了輝煌的晉陽大明宮。
其後,隋煬帝楊廣又在這裡大興土木,繼續擴大晉陽皇宮的規模,在北齊大明宮外築成周長七裡,高逾四丈的“新城”,其後又在新城西邊築起高四丈,周長8裡的倉城。此外,隋煬帝在第一次北巡迴到晉陽後還曾下詔重建北齊大明宮。並設晉陽宮監管理,有正監、副監各1名。
正因爲晉陽城擁有如此宏大的規模,城牆高大堅固,在隋末唐初,突厥頡利可汗曾率二十萬大軍從雁門南下,然而圍晉陽城將近一年不克,最終無奈退兵北返。
唐代貞觀年間,幷州長史李績在汾河東岸新建了南北約八里半,東西約五、六裡的東城,因爲東城井水苦鹹難飲,又建設了名爲“晉渠”的橫跨汾河直通東城的引水渠,從晉祠送去甘甜的難老泉水。周皇武則天年間,幷州長史崔神慶“跨水聯堞”,修建了連結東、西二城的中城。如此,這才形成了現在晉陽城的規模。
如今的晉陽城,橫跨汾水兩岸,東西長十七裡,南北寬近八里,城中佔地面積近三十平方公里。西接天龍山,東連五龍山,城牆高逾四丈,猶如一道巨大的屏障,將太原盆地北方的入口完全地給封閉隔絕了起來。
晉王府規模很大,緊挨着晉陽宮,這原是唐代的晉陽皇宮所配屬的東宮建築羣。晉陽宮是唐代僅次於長安大明宮、洛陽皇宮外,李唐皇室最大的行宮所在,而且由於沒怎麼遭受過唐末戰爭的破壞,保存得相對十分完整。已歷千年之久的晉陽宮規模宏大,雖然歸李克用管轄,但是晉王李克用卻不願撍越,搬進晉陽宮內居住,只佔據了這片屬於唐代東宮太子府的建築羣來作爲自己的王府。
李岌在晉王府生活了十二、三年的時間,對於王府裡的一切自然是十分熟悉,在進了王府之後,原來緊張的心情,終於是稍稍放鬆了一些。
李岌在王府內寢殿換了一身太子朝服後,回到王府正殿,又與太原一衆主要的官員、將領重新相見。李岌坐在了主位,待各人落座後,先開口把自己得到的情況和記憶裡有關興教門之變的一些事情用平穩的語氣與衆人詳細述說了一遍,最後看了衆人一遍這才慢慢開口說道:“如今變起突然,父皇罹難,以穩定局勢爲首要之事。大家都是晉軍中的老人,值此變亂之時,當同舟共濟,共忬國難……”
他說到這裡,停頓了下來,又用凌厲的目光巡視了一遍在座的衆人:“李氏以武起家,我爲身太子,當以振興社稷爲第一要務!大家莫要欺我年少,真要是打什麼歪主意,到時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不念過去的情分!”
李岌冷冽的眼神讓衆人心裡一寒,張憲已經從李環處得知太子行事與以往有很大不同,於是站起身來表示道:“臣等志疏才淺,殿下即不嫌棄,自當效犬馬之勞。”
有人帶頭,於是衆人紛紛起身,表示效忠。
李岌也站起身來,拊掌說道:“好,既然如此,大家既然現在不負我,我自當以大家爲肱股柱石,共享富貴。他日位列凌煙,封王稱侯,亦不是什麼難事!”現在管不了那麼多,先是許下好處再說。
李彥卿道:“殿下這是準備興兵討伐不臣麼?”
李岌搖頭:“現在先穩定局面,看情況再說,只要李嗣源不做撍越之事,大家暫時沒必要撕破臉皮。”現在自己一方勢弱,如果硬撼對方,反倒很有可能立刻就會分崩離析,只能是先站穩腳根,徐圖進取。
張憲也點頭表示讚賞道:“太子心思沉穩,老成謀國,乃是國之幸事。”
李岌點點頭,看着李彥超說道:“如今晉陽兵力空虛,我欲招振武節度使安金全,雁門防禦使周光輔率軍馳援,各位若是沒有意見,就請張使君代我擬定手諭吧,就用行營都統軍令再加蓋太子印璽。”
雲朔一帶的振武軍爲防禦契丹的邊軍,兵強馬壯,節度使老將安金全是晉軍老臣,而忻州刺史周光輔則是名將周德威之子,兩人還算是比較忠誠的。李岌還是不放心李彥超兵力獨大的情況,召回這兩人的意圖是有所牽制,唯有潞州的昭義節度使孔勍是樑國降將,讓人有些不太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