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出師河北

卻說李嗣源扶立皇子繼嶦爲帝,依然自命爲監國,還繼續留在留在興聖宮裡當朝,只把原來的福延宮分給了小皇帝兄弟居住,以好就近監視。

樞密使安重誨以扶佐李嗣源有大功自居,侍寵而驕橫不止,在朝堂剪除異己,扶植親信,也是權勢熏天。李嗣源的侄子李從璨,本是一員猛將,爲人剛直,與安重誨發生衝突。結果安重誨彈劾說李嗣源去年前往汴梁,平定朱守殷叛亂時,命李從璨留守皇城時,他酒後戲登御座,有謀反之心。

李嗣源聽信安重誨讒言,竟貶從璨爲房州司戶參軍,隨即賜死。

現在李嗣源大權在握,猶如一國之主,也似乎變得昏聵起來,手下大將包括幾個兒子也開始各懷心思,漸生亂象。

義武節度使王都,愛女許配給了太子繼岌,與莊宗結爲姻親,自然是與晉陽爲一體。前兩年李嗣源初進洛陽,各地不安,也只能是曲意優容,不加計較。現在地方漸漸安定,監國李嗣源在安重誨的慫恿下,便命王晏球爲北招討使,發兵討伐定州。

在另一時空歷史上,李嗣源討伐定州時,王德四面無援,只得投靠契丹,結果契丹國主耶律德國派出的兩支援軍,都爲後唐所敗,王都固守定州一年,終爲唐軍所破,身死族滅。

現在王德在得知南軍來攻後,當然是第一時間派人向晉陽方面求救。

四月中旬,王德所派使者到晉陽時,李岌剛從山北返回,在得知南軍進攻定州的消息後,立刻召集衆將商量對策。

對於自己老丈人的危機,自然不能坐視不救。

李岌一邊命令晉陽周邊屯駐各軍抽調六千兵馬到北苑大營集中,一面命令山北留後符彥超、山北防禦使裴約和新州刺史白承福統軍在儒州待命。

四月二十日,正是烈日炎炎,在晉陽宮的命令下達後,所抽調的六千晉陽軍和三千禁軍齊聚晉陽北苑大營,正整裝待發。

由於快到麥收時節,不能耽誤農時,李岌在接到命令後並沒有讓全軍出動,只是從各屯駐軍營調遣了一半的兵力前往河北,去支援王都對抗南軍。

晉陽禁軍三千親衛騎軍和八千步軍,另外還有張慕晉率領的三千晉北蕃部人馬。自己這出兵打仗,總不能讓這幫手下各部落也閒着。讓李岌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在自己的命令下達後,府州刺史折從遠居然率二千五百府州騎軍也趕往晉陽,準備隨同他這位天子一起出徵。

這次派軍跟隨行動明顯是在向他這位皇帝在示好。

在華夏曆史上西北有名的“折家將”就是從折從遠這一輩開始算起的。折從遠因爲避諱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名諱而改名爲折從阮,他有位在後世演義裡非常有名的孫女婿叫楊業,他的孫女折太君在後世的演義裡被改稱作了“佘太君”。

府州折家和党項拓跋氏一樣,本是鮮卑後裔,世居隴南洮河一帶。後因土蕃強盛,隨党項羌內附唐朝,遷居於黃河曲部一帶遊牧定居,由於與黨項羌部混雜在一起,到了唐末時已經明顯被党項同化,算作是党項八部之一。

不過,府州折氏部族由於漢化較深,卻不聽命於党項首領的拓跋部調遣,反而是臣服中原王朝,在極力限制党項羌向河東和雲內一帶的擴張,也算是有些奇特。

可能是害怕自己的部族和地盤被党項拓跋氏所吞併。

李岌用了兩年時間,把晉北、雲州和山北的軍戶擴充到了三萬餘戶,反正是賺到的錢糧又投入到了新的軍屯營地的開發上面,看似每年賺得不少,其實也是囊中空空,可沒有多少積蓄。這也沒有辦法,養軍和擴充實在是太耗費錢糧了。

究竟自己手下的這些“屯田廂軍”戰力如何,李岌心裡並沒有多少底。不過,元行欽、符彥卿和安審琦等手下將領們卻都是信心滿滿。不爲別的,只因這些軍卒因爲生活較好,一眼看上去基本上是身強體壯,滿面紅光。

反正餓上一兩天應該沒啥問題,不像國內其他的部隊,如果餓上一天不吃東西,差不多就要虛脫崩潰了。

現在晉陽北軍的生活和體力儲備看來要比南軍稍好一些,持續作戰能力要強於對方。

晉陽城北苑大營的大校場上,兩面繡有巨大的唐字和李字紅色帥旗在營中的將臺前升了起來,迎風獵獵飛舞。即將出戰的近萬名晉陽大軍,頂盔貫甲,已經列隊整齊。臨時搭建的點將臺上,李岌也是一身戎裝,正在主持者出征前的祭旗儀式。

親將康九牽上來一頭黑牛,元任手持一把雁翎彎刀,一刀刺下,將黑牛的大動脈和喉管割斷,飛濺的牛血灑向旗杆。

似乎噴得不太準!

這些都是末節,李岌對着面前架好的一個鐵皮喇叭,對着列隊的大軍喊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正是爾等建功立業之時!軍中的規矩大夥自然也是很清楚,如果到了戰場上,誰要是不聽號令,就別怪到時軍法無情!”

李岌只簡單說了幾句,其後就直接抓起一把令箭,然後開始點將。

在分配任務完畢後,李岌站起身來:“諸將聽令!全軍即刻出徵!”

“諾,全軍即刻出徵!”高臺下響起轟然的應答聲!

隨着沉重的戰鼓聲開始擂響,李岌只是靜靜地看了自己手下的近萬將士一會兒,並沒有說話,隨後點了點頭,站在他身後的傳令官何栓揮動起了令旗。前軍主將王全斌首先上馬,衝着天子李岌雙手抱拳行禮,其後率領本隊人馬就馳出了校場營門,其後是符彥卿統帶的左軍和康泰統帶的右軍,再後是中軍和後軍輜重部隊依次出發。

李岌卻從晉陽書院抽調了六百少年親軍,由他們護衛隨行,與輜重部隊走在了一起,中軍反而由樞密使元行欽統率。

共和二年四月二十日,李岌在稱帝后親率晉陽軍步騎一萬五千餘人馬,兵出太原,開始救援義武軍。

與此同時,留守山北的大將裴約和白承福也在接到軍令後,也只得點起五千兵馬,前往蔚州,與蔚州刺史安審暉會合,共八千兵馬,由飛狐道前往易州。嬀州防禦使符彥超則開始屯軍南關,威脅幽州北方……

十、吳堡五五、整飭三二、出戰四一、出動十七、湟州六六、廷議十二、北方初定三二、莽將一波三九、板鎧七三、韓城二七、朔方十一、洛陽之變(二)四八、橡膠十七、海軍中尉五五、整飭二八、北山堡四五、安置二八、潛艇部隊七七、陷阱(二)二八、頓涅茨戰役(三)六六、廷議三、興學六二、獵犬(三)八二、大戰之前五八、飛狐道十七、野狐嶺五一、海洋三一、入秋二十、分離派四四、山神廟(一)十六、魚雷三、渭水四三、出征三五、並淮西二六、廷杖七八、攻城四三、水運二四、觀雲閣五三、預備團二七、兄弟鬩牆十七、皇莊十三、山寨二四、交城監五、超大型潛艇四八、山神廟(五)一、新武器(一)十七、冰島戰役(三)六四、冬行六五、豐州三一、情報局八一、大地驚雷(一)七八、血火五一、大漠狼煙十九、北苑六八、打造八三、回師四四、撤退二五、晉陽宮六七、融合七七、閃電河谷五九、出白陘五十、發動四六、平閩四二、澤州五、北巡三、定西城六八、陸戰隊五七、蜀道四五、安置四五、凌靜怡三、裝備局二二、雪夜襲營州(一)十六、長安五一、燕雲六八、打造七、秋狩二一、冬日閒事三八、插曲(一)七、移民家庭三○、頓涅茨戰役(五)三六、巡察十九、成都十六、長安五四、轉進魏博五三、預備團八、潼關二五、假道伐漢二一、鐵礦七五、北地戰起十、晉陽(一)二四、交城監二五、威塞騎十三、轉進三八、宗府十、洛陽之變(一)八十、紅山谷七三、出師河北十八、老艦改裝四六、參觀潛艇
十、吳堡五五、整飭三二、出戰四一、出動十七、湟州六六、廷議十二、北方初定三二、莽將一波三九、板鎧七三、韓城二七、朔方十一、洛陽之變(二)四八、橡膠十七、海軍中尉五五、整飭二八、北山堡四五、安置二八、潛艇部隊七七、陷阱(二)二八、頓涅茨戰役(三)六六、廷議三、興學六二、獵犬(三)八二、大戰之前五八、飛狐道十七、野狐嶺五一、海洋三一、入秋二十、分離派四四、山神廟(一)十六、魚雷三、渭水四三、出征三五、並淮西二六、廷杖七八、攻城四三、水運二四、觀雲閣五三、預備團二七、兄弟鬩牆十七、皇莊十三、山寨二四、交城監五、超大型潛艇四八、山神廟(五)一、新武器(一)十七、冰島戰役(三)六四、冬行六五、豐州三一、情報局八一、大地驚雷(一)七八、血火五一、大漠狼煙十九、北苑六八、打造八三、回師四四、撤退二五、晉陽宮六七、融合七七、閃電河谷五九、出白陘五十、發動四六、平閩四二、澤州五、北巡三、定西城六八、陸戰隊五七、蜀道四五、安置四五、凌靜怡三、裝備局二二、雪夜襲營州(一)十六、長安五一、燕雲六八、打造七、秋狩二一、冬日閒事三八、插曲(一)七、移民家庭三○、頓涅茨戰役(五)三六、巡察十九、成都十六、長安五四、轉進魏博五三、預備團八、潼關二五、假道伐漢二一、鐵礦七五、北地戰起十、晉陽(一)二四、交城監二五、威塞騎十三、轉進三八、宗府十、洛陽之變(一)八十、紅山谷七三、出師河北十八、老艦改裝四六、參觀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