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整飭

李岌率大軍到達臨清,進行短暫的休整。

另一方面,李嗣源又派汴梁留後李從厚率汴軍五萬,前往魏博增援。

李從厚率軍在汴梁動身後,先派騎將孟漢瓊率五百騎軍到魏州,與房知溫進行聯絡。不知怎麼魏博的軍兵中盛傳朝廷見他們不肯服從命令,就要派兵過來殺他們。結果在孟漢瓊入城的當天晚上,魏博軍就發動兵變,亂軍分頭襲擊房知溫與孟漢瓊兩人親軍的駐地。

一時間魏州城內大亂,房知溫和孟漢瓊兩人見亂軍勢大,聚到一起後,在親軍保護下從城衝殺了出去。亂軍只是要趕走他們,也不真的阻擋,這兩人出城後,先到南樂,立刻派人向李從厚求救。

魏博軍這百十餘年來革命鬥爭經驗十分豐富,搞兵變都已經習慣成自然,在趕走了房知溫和孟漢瓊後,立刻推舉軍校龍晊爲首領。這龍晊本是銀槍效節軍指揮,對於搞兵變也是十分熟悉,知道李嗣源那邊肯定不會輕饒他們,立刻派人給在臨清的李岌送信。

信中說原來魏博軍受了李嗣源的蠱惑,現在已經迷途知返,撥亂反正,重新效忠晉陽,準備與李嗣源的叛亂政權作堅決的鬥爭,請皇帝陛下火速派兵前來支援。

李岌在接到魏博軍的投靠書信後,大喜過望,立刻親率大軍直奔魏州而來,同時命大將張虔釗與符彥卿兩人前去攻取博州。

此時,李從厚已經率軍正在從澲州德勝渡口渡過黃河,大軍只過河一半,就接到魏州叛亂,叛軍引北軍進城的消息。過了兩天,房知溫和孟漢瓊兩人只領了幾百殘兵到澶州與李從厚會合,在聽了兩人的彙報後,李從厚只得是屯兵澶州洹水,與北軍對峙,一面派人向洛陽方面通報。

臨清到鄴城二百里路,騎兵大軍只用半天時間就能趕到。

作爲親軍騎將的元任先率五千禁軍抵達魏州鄴城,控制住局面,當頭頂的日頭開始西斜的時候,李岌的天子儀仗出現在了城外的大道上。

元任命魏州軍全部在城外大道兩旁列隊,歡迎天子的到來。

魏州軍卒雖然心裡恐懼忐忑,但在五千精銳甲面前,還是乖乖服從將令,在軍校的帶領下離營列隊。

李岌策馬從這支隊伍的面前緩緩走過,內心裡感到十分失望。他知道這支軍隊很糟糕,只是沒想到會這樣糟,身上的甲衣有破舊的皮甲和竹片扎甲,鐵甲很少,衣服也大都破爛不堪。他很奇怪就是這麼一支如同叫花子般的軍隊,如何能在唐末五代呼風喚雨,公然與朝堂作對,竟然還有數次左右了天下大勢的流向。

魏博軍叛亂是後梁由盛轉衰的開始,而莊宗之死起因也是這魏博軍的叛亂……

朝堂法紀在這幫**們的眼裡,狗屁不是。

李岌表情嚴肅,一路沉默進了鄴城。

到了軍衙,李岌沉默半晌,心情卻是有些複雜看向在座的部下們問道:“這魏博兵患久矣,反覆無常,各位有何看法?”

“自唐季以來,禮樂綱常崩壞,軍隊專橫恣意,紀律敗壞,實乃各軍鎮縱容之禍,痼疾已深。魏博各軍當重新整飭,嚴明紀律。”盧琰說道。

夏魯奇的臉上帶着一股狠厲,目光陰冷:“這魏博軍最是無常,先帝嘗優柔待之,以其爲銀槍效節軍,吾嘗任軍使,卻沒想到他們關鍵時刻背棄先帝,真乃狼子之心,不若全部誅之,永絕後患!”

李岌聽了他的話,反而倒冷靜了下來,不禁感慨道:“這天下,亂得久了,這些當兵的,哪裡還有什麼忠義,只要能活下去就好……不過也確實要根治這塊毒瘤,不能讓他們在這裡繼續存在下去。吩咐下去,先按照北地屯軍標準,在魏博各地招募軍戶……”

這個年代,由於連年戰亂,後世放眼望去,滿眼綠色平整田地的華北平原,現在卻是滿目瘡痍,人煙稀少,到處是斷壁殘垣,遍地饑荒。只要豎起招兵大旗,就有人前來投效,前提是得有錢有糧。

在這亂世,當兵吃糧也算是貧民不多的幾條活路之一……

現在的李岌所缺的並不是錢糧,而是人口。

“這裡原來是朕的封地,就不再設節度使了,以後魏博軍就交給晉陽書院出來的學生們統帶,也好讓他們有實踐的地方。”李岌淡淡地說道,這話別人也挑不出毛病來,因爲他在當太子時,獲封魏王,這魏博軍鎮本就是他的封地。

一道上諭下來,魏博軍撤銷了使用了一百七十多年的天雄軍鎮號,被改稱爲鎮寧軍,重新編成了五軍。在得知鎮寧軍的軍衙設在北地的集寧後,軍營裡哭成了一片——“少年戍邊關,白髮始還鄉”,這話可不是說着玩的,自古戍邊簡直是九死一生。

可是從皇帝上諭的語氣上來看,卻沒有半點商量的餘地,魏博軍全軍重新整編,在裝備和訓練後進行分配安置。

魏博軍都是帶家屬住在軍營裡的,龍晊對着那些哀嚎哭泣的老人家們也是無可奈何。

龍晊、趙遇吉、張原等軍校見到夏魯奇和元任兩個帶着騎兵遠遠地望着這邊,知道若是反抗,就是隻有被屠戮的份,哪裡能討着好去,只好連哄將營內安撫下來,讓軍將們在校場中列隊。

十幾輛造型奇特,有着四個輪子的馬車從大開的營門外駛了進來……

四九、山神廟(六)五六、東角海戰(二)三七、家事四六、山神廟(三)五五、建城(二)八二、破敵十八、定州(一)一、風帆十九、騷亂三四、郵輪一、風帆三○、頓涅茨戰役(五)六、火槍(二)二九、鐵坊七五、發現七六、陷阱(一)四四、山神廟(一)三四、破陣二、海軍軍官五五、建城(二)十七、冰島戰役(三)五八、大橋五七、巡視山北十七、皇莊六一、獵犬(二)五七、蜀道五三、預備團一、孝義城五七、東角海戰(三)十四、爭論四一、李繼儼(一)四三、水運四十、潞州十六、決策三十、火輪二五、重型轟炸機六二、法奧一、技術與文明十六、遠征二三、輕取河中三九、準備三七、邊鎮五十、北寧之戰(二)二一、鐵礦二十、分離派五七、東角海戰(三)七四、南向二四、收復盧龍七四、青州六十、生產一、新武器(一)五四、轉進魏博四三、出征十九、成都二六、興和堡六九、甘州十八、漁民?八十、紅山谷六九、甘州二三、輕取河中二八、移鎮二五、假道伐漢三八、插曲(二)三、裝備局四六、平閩四七、四輪馬車七五、北地戰起八、潼關三七、教材六、敕勒川三五、親軍七九、破城七九、陷阱(四)九、航空派十八、老艦改裝八、情報六三、疏勒(一)五八、冒進三七、邊鎮三六、權爭十八、漁民?三五、接應七一、捕獵(二)十八、老艦改裝一、風帆三八、冬祀四四、撤退三二、再度出擊(一)六一、麥收七七、陷阱(二)四八、橡膠五三、新時代三七、教材五九、出白陘七二、隴西五、火槍(一)五十、北寧之戰(二)十一、洛陽之變(二)五一、海洋六二、碎葉城
四九、山神廟(六)五六、東角海戰(二)三七、家事四六、山神廟(三)五五、建城(二)八二、破敵十八、定州(一)一、風帆十九、騷亂三四、郵輪一、風帆三○、頓涅茨戰役(五)六、火槍(二)二九、鐵坊七五、發現七六、陷阱(一)四四、山神廟(一)三四、破陣二、海軍軍官五五、建城(二)十七、冰島戰役(三)五八、大橋五七、巡視山北十七、皇莊六一、獵犬(二)五七、蜀道五三、預備團一、孝義城五七、東角海戰(三)十四、爭論四一、李繼儼(一)四三、水運四十、潞州十六、決策三十、火輪二五、重型轟炸機六二、法奧一、技術與文明十六、遠征二三、輕取河中三九、準備三七、邊鎮五十、北寧之戰(二)二一、鐵礦二十、分離派五七、東角海戰(三)七四、南向二四、收復盧龍七四、青州六十、生產一、新武器(一)五四、轉進魏博四三、出征十九、成都二六、興和堡六九、甘州十八、漁民?八十、紅山谷六九、甘州二三、輕取河中二八、移鎮二五、假道伐漢三八、插曲(二)三、裝備局四六、平閩四七、四輪馬車七五、北地戰起八、潼關三七、教材六、敕勒川三五、親軍七九、破城七九、陷阱(四)九、航空派十八、老艦改裝八、情報六三、疏勒(一)五八、冒進三七、邊鎮三六、權爭十八、漁民?三五、接應七一、捕獵(二)十八、老艦改裝一、風帆三八、冬祀四四、撤退三二、再度出擊(一)六一、麥收七七、陷阱(二)四八、橡膠五三、新時代三七、教材五九、出白陘七二、隴西五、火槍(一)五十、北寧之戰(二)十一、洛陽之變(二)五一、海洋六二、碎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