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艱難的抉擇

對趙孝錫而言,按規矩向朝廷發出報捷戰報,也算讓大宋的百姓跟君臣,都知道他人在瓊州,可一直在爲大宋的江山社禝忙碌着。讓百姓知道,大宋有他這樣一個瓊州王。

至於皇城裡,那位堂弟跟他的心腹大臣們會怎麼樣,趙孝錫根本就不怎麼理會。按步就班,完成心中的計劃便行,其它的事情關心再多也沒用。

不論是他還是趙煦,在事關大宋安危的事情上,兩人都是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只要趙孝錫一天沒舉反旗,趙煦就不敢把趙孝錫怎麼着。

當新任臣相章惇,擔心未來皇帝壓制不住趙孝錫時。這位瓊州王,已然帶領兩路大軍,將升龍城給團團包圍了起來。卻一直沒什麼攻城的動作,就這樣擺開陣勢恐嚇城中人。

對趙孝錫而言,仗打到這個份上,李朝君臣想必也明白,他此次開戰要的是什麼。什麼割地賠款,趙孝錫都不加理會,他要的是整個李朝的彊土。

完成包圍的第一時間,趙孝錫就讓人給城裡的李乾德下達了最後通諜。只給他一個選擇,交出李朝的皇印,他便保證李家一門的安全,讓其前往汴梁城居住。

未來改成安南路的李朝,跟他李家再無任何關係。李乾德也能以郡王的身份,入住到大宋皇城之中。從此,三代子孫不得離開汴梁城半步。

給其三天時間考慮,如果三天之後,李乾德不接受這個建議。趙孝錫便會發動進攻,到時城破之日,便是李家滿門皆殺的下場。

除此之外,唯一指定必殺的,便是當年指揮熙寧之戰,屠殺邕州十萬軍民的罪魁禍首。如今已然貴爲李朝太尉的李常傑,這位已然白髮蒼蒼的老將,則是必殺之人。

做爲李朝的三朝元老,李常傑在李朝也有軍神之稱。殺掉這樣的統兵老將,對李朝的打擊可想而知。只是如今年老的軍神,面對眼下的局勢同樣無能爲力。

爲了拖延趙孝錫大軍的速度,李朝將他們最爲強大的象隊,都曾派去過。由李常傑的侄孫,親自領兵作戰。結果一頓炮擊過後,象陣立刻四散而逃。

根本不用趙孝錫的軍隊動手,那些被炮彈炸瘋的大象,直接將李朝本部的士兵給踩踏至死。包括李常傑的侄孫,被喻爲李朝將星的年青都統,也成一灘肉泥。

用趙孝錫的話,在他面前玩大象,簡直就是找死的舉動。這種火炮的出現,令這種兵種將徹底的被淘汰出軍隊的序列當中。玩象自殘,指的就是這些傢伙的找死舉動。

看着升龍城內人心慌慌的樣子,儘管物資準備充分的李朝,卻陷入了一片慌亂的景象當中。擠在城中,近十萬可戰之兵,卻根本沒多少與宋軍作戰的勇氣。

這段時間,兩路大軍的火炮,已然將他們的信心給催毀。這種根本不是人力所能匹敵的武器,包括軍神李常傑,也覺得無力迴天。

儘管李常傑在朝堂表示,爲了李朝爲了皇室,他死不足惜。只是答應趙孝錫的條件,李朝真的就徹底的亡國了。可如今這種情景,跟亡國又有什麼區別呢?

面對這種人心惶惶的情景,李乾德也顯得非常無助。一直以來,他都自認爲李朝的中興之主。可偏偏碰到趙孝錫這麼個妖孽,讓他一腔野心都化爲烏有。

每次看到朝臣們啞口無言的樣子,李乾德的心情可想而知。回到後宮,看到那些妃嬪哭哭啼啼的樣子,李乾德也覺得,國主當成他這樣子,真的倒黴透頂了。

隨着時間一天天過去,最後通牒的一天到來,李朝的百姓跟官兵。都望着皇宮所在的方向,希望看到這位皇帝,能夠識時務向宋朝大軍投降。

不然,那種天雷真的飛進城裡。不論是城裡的軍隊,還是逃難到城裡的百姓,都將出現無辜被炸死的場景。而這三天,宋軍已然將全城封鎖的水泄不通。

看着整齊待發的宋軍,開始在四城佈置令李朝官兵魂飛魄散的火炮。被武將嚴令待在城牆上的李朝士卒,都顯得有些人心惶惶,生怕那天雷飛到頭上。

得知宋軍開始有所舉動,將火炮都架到了城門前面,待在皇城中的李乾德。也知道,宋軍攻城只怕要不了多久。而他到底是降是戰,還不能下定決心啊!

就在這個時候,守衛皇宮的禁衛都統,卻顯得有些慌張的道:“啓稟皇上,宮外來了大批百姓,他們全部跪在皇宮外面,還請皇上示下!”

聽到這話,李乾德臉色一黑,而這時有官員問道:“李都統,那些百姓可攜帶了兵器?”

這位禁衛都統搖頭道:“沒有,這些百姓都很安靜,一起跪在皇宮外面。也沒衝擊禁軍的哨線,而且末將還看到,跪在皇宮外面的百姓越來越多。”

安靜的下跪,這些百姓的意思,已然說的很明白。看這樣子,百姓是希望李乾德降了,讓他們免去這場刀兵之禍。畢竟,宋軍給了他們三天考慮時間,已然很仁義了。

百姓以無聲的下跪,乞求他這位皇帝出城納降。做爲皇帝的李乾德,正可謂又氣又急。氣的自然是,這些百姓敢這樣對待於他。急的是,這些百姓現在還算冷靜。

如果宋軍一開炮,這些百姓還會不會老實下跪請願,那就不是他所能預料的。真讓這些百姓拼起命來,他這位皇帝只怕也會被百姓砍頭,送到城外跟宋軍乞降。

不是不戰,而是誰都知道,這戰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明知不可爲,卻硬要跟宋軍拼死一戰。對這些,只想過些安穩日子的百姓而言,他們自然選擇不戰。

看着堂下那些文武百官,也是悶不吭聲的樣子。李乾德豈能不知,他們也希望他能投降。這樣一來,他們也能保存性命,再不濟也能保存一些家產啊!

從各方收到的消息,宋軍進攻李朝以來,對百姓還是比較寬厚。真正倒黴的,反倒是那些官員跟大戶人家。可只要順從宋軍的管制,同樣能得到赦免。

對於這些李朝文武大臣而言,在實在沒有選擇的時候,選擇保住性命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反正,他們相信宋軍,不會將他們全部斬殺乾淨。

只要在李朝,那怕將來這裡變成宋朝的治下。他們這些人,憑藉經營的人脈關係。早晚還會有出頭之日,這種王朝更替,歷史上又不是沒有發生過。

王朝不斷更替,可一些世家卻永遠的毅立於此。世家靠的是什麼生存下來,無非就是趨利避禍,識時務才活下來的。而眼下,又到了他們識時務的時候。

就在李乾德快把嘴脣給咬破之時,殿外又傳來一陣嚎哭之聲。真心煩的李乾德,立刻怒道:“來人,把那哭喪的傢伙,拖出去斬了。朕還沒死呢!”

跑出門外的禁軍,沒多久又重新跑了回來,略顯忐忑的道:“皇上,殿外哭喪的人,乃是太尉府的管家。他說,太尉大人,在府中自刎了。”

此話一出,朝堂中還有點愛國心的文武大臣,也忍不住失聲道:“啊!怎麼會這樣!”

那怕李乾德,得知這個消息,也一屁股跌坐在龍椅上。他明白,這位太尉以這種方式,希望死的光彩一些。如果被宋軍殺人,對他而言是一種恥辱。

沒多久,那位滿臉淚水,一身素服的太尉府管家。來到大殿之上,哽咽着聲音道:“皇上,太尉大人過世前,讓小的轉告皇上一句話。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短短的十個字,道盡了這位太尉最終做出的選擇。其實李常傑也不想死,可當他得知,皇宮外面被下跪的百姓給包圍,城上的守軍也無心抵抗,便知大勢已去。

這種情況,李乾德身爲君主,能做的便是委屈求全。爲李朝的百姓,盡最後一份國主之誼。這樣或許在將來,他還有機會回到李朝時,能收穫到這些百姓的活命之恩。

如果繼續堅持下去,宋軍真的開炮,不但升龍城將血流成河。皇族一脈,也將徹底被斬殺至淨。這種明哲保身的方法,儘管會感受到恥辱,卻總有機會期待未來。

一些門下跟宋軍有所關係的文武官員,知道是時候讓這位皇帝下決心。很快下跪道:“懇請皇上,看在全城百姓乞求的份上,看在太尉大人以身就義的份上,降了吧!”

沒等那些所謂的忠臣怒斥,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已然跪倒一大半。看到這些文武官員,都無心再戰,他這個皇帝又有什麼選擇呢?

覺得有種萬念俱灰的李乾德,一咬牙道:“告訴城外的宋軍,朕開城投降!”

艱難吐出這句話,朝堂之上下跪的文武官員,自然欣喜的道:“皇上聖明。”

而一些不甘就此失去一切的官員,自然橫加阻攔。可他們那點聲音,很快就淹沒在投降派的打擊聲中。這個時候,已然沒什麼好顧慮的了!

只是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在李乾德剛剛下達投降時。一支守衛皇城的東門的守軍,便悄然的將皇城打開。先皇帝一步,打開城門向宋軍投降了!r1152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家出走的郡主第二十八章 母女私房話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一百七十七章 段譽的羨慕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一百零六章 找死的舉動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二百九十五章 暗營武衛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紫的小盤算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前排兵佈陣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騎約死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武林大會 六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路遇跟蹤者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三百二十二章 兄弟間的算計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六十八章 帶兵包圍平江軍第二百零三章 看一場‘好戲’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二十三章 恐怖的建城速度第二百六十八章 緣分早註定?第八十四章 靡爛的兵曹司第二百六十八章 緣分早註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敵騎攻擊受挫第一百三十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一百四十章 夜襲之奪橋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第二百四十五章 上少林見神僧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第九十章 後知後覺的李朝第五十九章 美人帶刺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五十七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義爲先第二百二十八章 識破身份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奔杭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人要學着長大第一百六十七章 河神之怒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一百一十七章 城破衆人驚第八十八章 曼陀山莊之行第八十八章 海軍VS水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皇祖母病危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要金銀要人頭!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生死符的條件第四章 你不敢殺我!第一百二十八章 誰是誰的戰利品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二百七十二章 人要學着長大第一百零三章 管好自己的事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二十九章 凶神惡煞嶽老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三十七章 鍾靈傾情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五十八章 夜探香閨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零三章 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九十章 年齡略大的女婿第一百八十二章 戰星宿門徒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胡令之威第五十九章 美人帶刺第五十四章 海上實彈測試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襲之殺戮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二十二章 請喬峰喝酒第二十六章 白疊子與熱鬧第一章 小王爺回京第六十九章 連夜抓捕第十三章 微服私訪移民村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京前的佈置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第九十六章 攻擊接連受挫第二百三十九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八十四章 鹽商們的臣服第四十二章 大婚在即第一百一十五章 緊急集結號第一章 小王爺回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終有分別時第一百零四章 勸惡從善第七十五章 瓊州新政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朱的悲喜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雙箭術第二百四十八章 痛斥蕭遠山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戰是和?
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家出走的郡主第二十八章 母女私房話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一百七十七章 段譽的羨慕第三十四章 請美女野餐第一百零六章 找死的舉動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二百九十五章 暗營武衛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紫的小盤算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前排兵佈陣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騎約死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武林大會 六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路遇跟蹤者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三百二十二章 兄弟間的算計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六十八章 帶兵包圍平江軍第二百零三章 看一場‘好戲’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二十三章 恐怖的建城速度第二百六十八章 緣分早註定?第八十四章 靡爛的兵曹司第二百六十八章 緣分早註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敵騎攻擊受挫第一百三十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一百四十章 夜襲之奪橋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第二百四十五章 上少林見神僧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第九十章 後知後覺的李朝第五十九章 美人帶刺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五十七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義爲先第二百二十八章 識破身份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奔杭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人要學着長大第一百六十七章 河神之怒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一百一十七章 城破衆人驚第八十八章 曼陀山莊之行第八十八章 海軍VS水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皇祖母病危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要金銀要人頭!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生死符的條件第四章 你不敢殺我!第一百二十八章 誰是誰的戰利品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二百七十二章 人要學着長大第一百零三章 管好自己的事第一百章 英雄不好當第二十九章 凶神惡煞嶽老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三十七章 鍾靈傾情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五十八章 夜探香閨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二百七十九章 段譽的成長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一百零三章 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九十章 年齡略大的女婿第一百八十二章 戰星宿門徒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胡令之威第五十九章 美人帶刺第五十四章 海上實彈測試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襲之殺戮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二十二章 請喬峰喝酒第二十六章 白疊子與熱鬧第一章 小王爺回京第六十九章 連夜抓捕第十三章 微服私訪移民村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十一章 代姑訓孫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京前的佈置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第九十六章 攻擊接連受挫第二百三十九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八十四章 鹽商們的臣服第四十二章 大婚在即第一百一十五章 緊急集結號第一章 小王爺回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終有分別時第一百零四章 勸惡從善第七十五章 瓊州新政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朱的悲喜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雙箭術第二百四十八章 痛斥蕭遠山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戰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