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新知州人選

隨着應天府的禁軍指揮使呼延豹,帶回了趙煦這位少年皇帝,期盼已久查處江南貪腐案的鐵證。這個早朝讓所有朝官都明白,這位少年皇帝發起怒來,同樣會令他們雙腳打顫心驚肉跳。那幾個涉及此案的朝臣,就算不死也恐怕再無出頭之日。

更何況被查墨家產之後,他們的家族成員也將因此受到牽連。過慣了奢靡浪費的生活,突然一下變得一貧如洗,這種急轉直下的生活,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過來的。但相比以往的抄家滅門,現如今這種崇文抑武的情況下,他們這些犯官都應爲之慶幸。

江南貪腐案蓋子被掀開,並沒這些大臣所擔心的那樣,引起江南各地的紛亂。要說真正引起混亂的,也只有江南官場那些涉及此案的官員。

其中兩浙路無疑是此次的重災區,知州外加轉運使通通被拿下,即將押送京師受審。其管轄之下的州府官員,同樣也是波及甚廣。一直由欽差大臣看着,總歸不是個事,很快怒火消平了一些的趙煦,開始讓朝臣商議,由誰去接任這個朝廷稅賦豐厚的兩浙路知州職務。

清楚這個兩浙路知州的份量,一點不比在朝廷當朝官差,雖說品級底一點。但畢竟是管理朝廷稅賦最豐厚的地區,加上那又是文人墨客雲集之地,那個朝官不希望有機會外放。去那裡擔任一方知州,真正成爲一方諸侯般的角色呢?

擔驚受怕完的朝臣們,現在聽到趙煦讓他們推薦接替這看似爛攤子的兩浙路知州官員。就算因此事元氣大傷的範純仁,也絲毫不客氣的推薦了,他門下一位品級夠資格,聲譽也不錯的文官擔任此職務。

但其它跟其對立一派的大臣,自然不會甘願讓其再搶到這個職位,同樣推薦了本派的官員。爲的就是,讓這個空缺出來的知事州,能有本派的官員擔任,加大他們在朝廷跟地方上的話語權。這種幾乎拼搶的推薦,也令趙煦覺得煩躁不已。

就在兩方朝臣爲一個份量極重的知事州而相互攻擊時,趙煦看着平時很少說話的皇叔趙顥,突然道:“徐王,有關兩浙知事州任命,你有何看法?”

聽到這位皇侄將矛頭轉向這裡,徐王趙顥望着改革保守兩派大臣的如炬目光,清楚支持誰都是個得罪人的事情。只是關於這個知事州的人選,他心裡還真有一人。當然,這個人選從某種意義上,也是趙孝錫在給他的密信中稍稍提及過。

‘聖上,微臣以爲此次江南貪腐案,究其原因還是這些官員私心太重。面對上官的貪婪壓迫不敢直面諫言,導致今天整個江南官場,幾乎半成官員涉及此案。微臣以爲,江南稅賦事關朝廷根基江山穩固,而兩浙路知事州的職務,更顯得尤其重要。

依微臣看,若聖上舍得,微臣舉薦左司諫劉大人擔任此職。雖說品級上略有降低,但微臣覺得值此江南官場動盪之時,需指派一得利之大臣整肅官場。

劉大人無論其品德還是爲官操守,微臣覺得都足以勝任此職,若劉大人能擔任此職,也有助此時江南官員心思浮動之時,起到安撫衆心的作用。同時替聖上牧守一方,令江南稅賦不再出現此次的亂事。同時也能彰顯聖上,對江南的器重之意安撫江南百姓之心。’

原本充當看客的劉安世,突然聽到這位親家王爺,把他給推到這風口浪尖之上。也不明白對方到底是何意思!尤其是看到範純仁這位宰相,望着他的眼神中多了一絲詢問,劉安世也實在不知做何解釋。總不能現在告訴他,這兩浙路知事州他可沒想過吧!

也許是因爲避嫌的原因,劉安世這位以前更多靠向保守派一方的大臣,在與徐王府結成姻親之後,已然變得低調了許多。不再象以前那樣,每次上朝之時都顯得咄咄逼人。這讓原本對他沒太多好感的趙煦,也覺得這位皇祖母的親信,在他面前似乎老實了許多。

現在突然聽到趙煦推薦他擔任兩浙知州事,雖然品級略有相差,但趙煦突然覺得。相比這兩派大臣窩裡鬥推出來的大臣,劉安世似乎還真的最適合。在如今這種情況下,出任這個兩浙路知事州。至少趙顥有一句話說到他心裡,那就是劉安世的官品還是靠譜的。

若非看到劉安世也是一臉錯愕神情,似乎根本沒預料到這種事,加上其望向範純仁的眼神中,也多有難言之意,趙煦還真會以爲。這位皇叔什麼時候,真的跟這位文官親家走到了一起,才特意在這個時候唱雙簧,想要拿下這個兩浙稅賦重地呢!

想到這些趙煦道:“劉愛卿,對徐王之舉薦,你怎麼看?”

面對這位皇帝的問詢,劉安世其實在當日趙孝錫上門之時,明顯提醒他收斂一點。不要以爲靠上高太后,這位垂簾聽政的太皇太后,就能無所顧慮的抨擊趙煦的決議。因此,藉着跟徐王府結親的機會,他很適時的疏遠保守派,成爲類似於中立派的朝官。

‘回稟聖上,微臣才疏學淺恐難當此大任。若聖上覺得微臣能擔此重任,那微臣一定盡心盡力,早日令江南恢復平定,爲朝廷提供穩定稅賦。’

先推後迎,也是他們這些身爲臣子的老套路。但對趙煦而言,此時的劉安世似乎是最佳的合適人選。因此他徵詢了身後垂簾聽政高太后的意思之後,很快決定由劉安世擔任兩浙知事州,併兼職江南督查使,賜其直接具折上奏到聖前的權力。

看着最大的肥肉被劉安世吞得,範純仁覺得相比那些對立大臣推薦的人選,劉安世似乎更象他們這一派的人。而那些改革派的大臣,也覺得劉安世近來安份了不少。若將其外放出去,同樣也對他們比較有利。更何況,劉安世並非範純仁舉薦得到這個職務。

這也意味着,劉安世跟範純仁心有不和的傳言,看來並非無風不起浪。能分化這位保守派宰相的權力,這些改革派的大臣,都覺得非常划算。對於改革派的大臣而言,他們有這位少年皇帝的支持,早晚能再次引領朝政,壓倒這些保守派的官員。

現在他們所欠缺的,無非就是一個趙煦真正親政的時機。在時機尚未成熟之前,他們也不敢過多刺激那位垂簾聽政的太皇太后,循序漸進纔是他們覺得最穩妥壓制保守派官員的辦法。欲速則不達的道理,這些大臣同樣明白。

選定了兩浙路知州事,其餘需要清理查辦的知府,同樣將由吏部負責調查跟增補。對於涉及貪腐數額巨大的官員,趙煦也直言不諱要進行嚴懲。但此事不能操之過急,先處理劉光遷這個鉅貪大鱷,再處理那些一方知府更爲妥當。

相比其它朝官若有所失,聽到呼延豹此次還押運了幾百萬兩白銀抵京,戶部的官員無疑最爲高興。有了這幾百萬兩白銀,捉襟見肘的朝廷府庫又能堅持一段時間。

更何況,呼延豹直言這只是第一批押解來的白銀,後期還有查抄那些鹽商跟貪官的貪腐銀,數量應該不會比這個少。這意味着,此次剷除了江南官場的毒瘤之餘,還替朝廷的府庫增加了一筆意外之財,這也算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但此刻更多的朝臣,都非常想知道,解決這個問題的朝廷欽差大臣,到底是何許人也。能把這件足以令江南生亂的貪腐案,處理的如此乾淨利落。

直到賣夠了關子之後,趙煦纔將秘密派遣趙孝錫處理江南稅賦案的事情說了出來。聽到是這位無敵小霸王,如此漂亮的處理了這件事情,滿朝文武官員都覺得非常意外。等到呼延豹說出趙孝錫,採用的胡蘿蔔加大棒處理手段時,這些朝廷官員也覺得。

這種在他們看來,異常棘手的事情,到了這位二愣子郡王手中,反倒被他一番嚇唬加刀槍給解決了。雖說過程有些血腥,但只要江南沒生亂,替朝廷解決了問題還賺足了銀子。誰也不敢在處決海盜跟朱家人的事情上,抨擊這位如今在兩宮面前的紅人。

反倒是即將隨呼延豹返回兩浙路赴任的劉安世,突然覺得他能被徐王趙顥,推出來擔任這個知事州。其中少不了那位他真心明白,並非有勇無謀郡王爺的幫忙。能離開這個朝廷的是非圈,在兩浙路替朝廷牧守一方,劉安世也覺得非常幸運。

如今隨着趙煦的權柄加重,範純仁一派的官員,也可謂日子不太好過。若非顧及那位太皇太后的面子,範純仁能否擔任文官之首的宰相之職,都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加上這次江南案爆發,範純仁更是失了面子。要不是有高太后保着,他卸官歸家養老都有可能。

現在離開這個不知何時生亂的是非窩,劉安世覺得很慶幸。同時也有一種隱隱的直覺,這位如今官至節度使的郡王爺,怕沒他們想象的那麼簡單。但不管如何,這些事情此刻已經跟他沒多大關係,當好這個知事州纔是他當務之急最需要考慮的事!

(ps:推薦朋友一本都市修者類型的爽書,有興趣的朋友可進直通車欣賞一下!謝謝)

[bookid=3183607,bookname=《最強修真紈絝》]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四十二章 大婚在即第二百三十九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婉清的憂慮第二十六章 白疊子與熱鬧第十三章 御花園中吃狗肉第九章 琉球初議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義爲先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二章 帝王家,無親情!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語嫣的無奈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一百九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五章 再不走,就走不了!第八十章 將爲衆軍膽第二百章 莽牯朱蛤第二百五十六章 武林大會 四第九十六章 攻擊接連受挫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潮涌動第三章 久別重逢敘親情第三百一十章 沒證據的懷疑第二百五十五章 武林大會 三第八十章 將爲衆軍膽第八十九章 又見忽悠術第二百九十三章 火馬危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爭主動權第一百五十五章 疲兵戰術第一百三十八章 騎兵交鋒第一百零二章 喜憂兩重天第六十章 軍政事務初定近期更新說明!第七十四章 包圍鹽商總會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一百六十章 決死突圍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亦拋棄非常抱歉!第二百二十章 段延慶的醒悟第一百二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二十四章 奴隸的巨大作用第三百二十二章 兄弟間的算計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一百九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一百八十七章 兄妹終相逢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戰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才多藝第四十八章 對未來的思考第二十二章 請喬峰喝酒第一百二十五章 賜封遼東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胡令之威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拓跋部落來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十七章 奇特的考覈第二十四章 軍營的不速之客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二百六十三章 癡情王語嫣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第三百零五章 驛站外的殺手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四十一章 嚇退四大惡人第一百四十章 宗廟交鋒第六章 裝傻充愣謀封地第三十七章 鍾靈傾情第一百零七章 無懼流言蜚語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二百零八章 函谷八友第七章 事畢終離京第一百一十三章 爲生孩子而努力第五章 再不走,就走不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十九章 中轉香灣島第二章 家門前動武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理新蕭府第八十章 將爲衆軍膽第二百二十五章 癡情師姐妹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皇繼位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一百九十章 年齡略大的女婿第一百二十八章 誰是誰的戰利品第十五章 朝堂爭鋒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十一章 未來的無限期待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六十二章 搭救不留名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六十五章 僱賊殺王第二十四章 軍營的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家將使命第二十五章 除夕團圓夜
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四十二章 大婚在即第二百三十九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婉清的憂慮第二十六章 白疊子與熱鬧第十三章 御花園中吃狗肉第九章 琉球初議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義爲先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二章 帝王家,無親情!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語嫣的無奈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一百九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五章 再不走,就走不了!第八十章 將爲衆軍膽第二百章 莽牯朱蛤第二百五十六章 武林大會 四第九十六章 攻擊接連受挫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潮涌動第三章 久別重逢敘親情第三百一十章 沒證據的懷疑第二百五十五章 武林大會 三第八十章 將爲衆軍膽第八十九章 又見忽悠術第二百九十三章 火馬危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爭主動權第一百五十五章 疲兵戰術第一百三十八章 騎兵交鋒第一百零二章 喜憂兩重天第六十章 軍政事務初定近期更新說明!第七十四章 包圍鹽商總會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聽話的後果第一百六十章 決死突圍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亦拋棄非常抱歉!第二百二十章 段延慶的醒悟第一百二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二十四章 奴隸的巨大作用第三百二十二章 兄弟間的算計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一百九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一百八十七章 兄妹終相逢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戰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才多藝第四十八章 對未來的思考第二十二章 請喬峰喝酒第一百二十五章 賜封遼東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殺胡令之威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拓跋部落來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十七章 奇特的考覈第二十四章 軍營的不速之客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二百六十三章 癡情王語嫣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第三百零五章 驛站外的殺手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九章 去河裡洗嘴巴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四十一章 嚇退四大惡人第一百四十章 宗廟交鋒第六章 裝傻充愣謀封地第三十七章 鍾靈傾情第一百零七章 無懼流言蜚語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二百零八章 函谷八友第七章 事畢終離京第一百一十三章 爲生孩子而努力第五章 再不走,就走不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十九章 中轉香灣島第二章 家門前動武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理新蕭府第八十章 將爲衆軍膽第二百二十五章 癡情師姐妹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一百三十四章 新皇繼位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一百九十章 年齡略大的女婿第一百二十八章 誰是誰的戰利品第十五章 朝堂爭鋒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十一章 未來的無限期待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六十二章 搭救不留名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六十五章 僱賊殺王第二十四章 軍營的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家將使命第二十五章 除夕團圓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