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喜憂兩重天

當趙孝錫揮軍進攻李朝之時,遠在中原汴梁城中的趙煦,也一直在關注這方面的戰報。對他而言,將廣南西路的軍政大權交給趙孝錫,更多也是出於帝王的野心。

對於真正開始掌控皇帝權利的趙煦而言,他需要拿出一些成績,告訴他的子民。他有能力保護這個國家,有能力讓治下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可他從另一個角度,卻很擔心把過多的權利,交給趙孝錫手上,最終會不會失控。可最終對勝利的渴望,對開拓國土的野心,讓他答應了趙孝錫的條件。

其實更多的一面,也讓趙煦看到了趙孝錫的能力。不管怎麼說,在領兵打仗上面,他確實不如趙孝錫。如果趙孝錫能取勝,對大宋而言也是個天大的喜訊。

只是在勝利的消息沒有抵達之時,趙煦還是嚴格兵部,將這個消息告知百姓。如果趙孝錫敗了,他也可以告知李朝跟天下百姓,這事是趙孝錫擅自動兵的結果。

反正在趙煦看來,這件事情無論勝敗,他都是獲利的一方。當然,從內心講,他更渴望這是一場勝利。而不是一場,需要他幫趙孝錫擦屁屁的失敗。

而對於趙孝錫而言,一直壓着獲勝的消息不報,未必沒有吊一些朝廷衆人胃口的意思。直到他跟趙五的大軍,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報捷的戰報才被覈准發出。

相比趙煦打着如意算盤。想獨佔這份功勞,趙孝錫又怎麼可能,給他這個機會呢!這種賣力的事情都他在做。軍費開支都是他在掏,根本沒朝廷半毛事。

很快一封報捷的快報,從廣南西路出發直奔京城。特意交待,那些驛卒每城必報大捷消息的趙孝錫。也趁次機會,讓中原百姓知道他瓊州王又取得大勝了。

原本可以更快抵達京城的報捷戰報,直到趙孝錫跟趙五兩軍合兵一處,抵達高度警防禦的升龍城下。這份八百里加急的報捷信。才抵達了汴梁城中。

京城的百姓,看到那揹着黃布包的驛卒。一臉興奮的喊道:“瓊州戰報,瓊州王大破李朝五路天子軍,殲敵無數。八百里加急,衆人皆迴避!”

如此大呼小叫的聲音。自然引來路人爭相圍觀。聽到大宋跟李朝開戰,很多百姓都覺得非常意外。怎麼朝廷與其它國家開戰,他們一點都不知道呢?

可就算如此,還是有百姓會好奇道:“瓊州王是誰啊?怎麼沒聽說,朝廷有這麼個王爺啊?”

有見識的百姓,很快就道:“你忘了,前兩年蘭州之戰,就是瓊州王指揮打勝的。哦!那個時候,他還不是王爺。而是郡王爺。真沒想到,他又打了場大勝仗啊!”

百姓的議論之聲,隨着這份報捷書的到來。令全城都沉浸在討論當中。有猜測,大宋爲何跟李朝舉行大戰的。也有議論這個,被乾德賜封瓊州的前巴蜀郡王。

也許是驛卒有意爲之,他送報捷塘報的時候,也是趕在趙煦即將下朝之是。聽到大殿外傳來的大捷之聲,朝堂上的文武大臣。自然也是議論紛紛。

不少不知情的文武官員,更是有點錯愕的道:“大捷?那來的大捷?沒聽說。邊關有戰事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直到這個時候,看到那些搖頭不語的六部尚書,還有幾個資格老的大臣都不吭聲。這些職位低下的大臣,很理智的閉嘴不言,清楚這應該是朝廷機密。

聽到朝堂跟殿外傳來的聲音,趙煦露出一絲喜色道:“傳驛卒入朝覲見!”

站在身邊的太監,很快便用着尖銳的嗓子道:“皇上有旨,傳驛卒覲見!”

一聲聲傳召之聲,很快來到了大殿之外。看着恭敬捧着盒子的驛卒,太監很適時的上前,將盒子給接了過來。將將其打開,將裡面的捷報遞到趙煦手上。

看到上面顯示着趙孝錫的親筆信,告知李朝大半國土已然佔領,攻破升龍城也指日可待。其中當然少不了,那兩場起到決定性的大戰。

只是在戰死的比例上面,趙孝錫還是誇大了一些。將戰死將士的數字,提升到兩萬人。而俘虜跟斬殺的李朝將士,自然是達到了十萬人以上。

五比一的戰績,加上趙孝錫上面寫明,已然佔領的城池。趙煦也忍不住欣喜道:“好,瓊州王不愧本朝文武雙全的王爺,這仗打的好!

章愛卿,你將此捷報念與衆卿聽,讓諸位愛卿也分享一下,這難得的喜訊。若是父皇在天有靈,想必聽到這個消息,也能心有安慰了。諒山,我們拿回來了!”

得到旨意的臣相章惇,很快從太監手中接過這份報捷文書。在滿朝文武期待的目光中,同樣略顯驚愕般,將其給訴讀了出來。而他心裡,此刻也可謂大吃一驚。

儘管從回到朝堂,章惇就知道這位王爺,怕是大宋建朝已來,第一位文武雙全的王族子弟。可其蘭州之戰,在章惇看來更多是打了西夏一個措手不及。

可眼下趙孝錫,以一路之兵力,便將他都有所忌憚的李朝,打的如此乾脆利落。從上面寫出的佔領的城池,章惇也覺得,李朝只怕剩不下多少國土了。

相比滿堂文官中,不少人表情有些驚訝,武將們則都是一臉的狂熱。對於他們而言,這位知武事的王爺,無疑是他們武人敬仰的代表。

那怕如今趙孝錫,已然離開了朝堂。可在他離開的這段時間,這些武將世勳家裡,逢年過節都會得到,不具名人送來的禮物。誰送的,不言而喻!

當然,值得趙孝錫如此結交的,自然是擁立宋朝有功的武勳世家。普通的武將,自然是得不到這種待遇。面對這種情況,那怕趙煦也不好多說什麼。

如果趙孝錫給一個武將世家送禮,趙煦身爲君主則可以打壓他。可面對趙孝錫不具名,跟這位多對朝廷有擁立跟護衛之功的世家送禮,他又怎麼敢打壓呢?

他是帝王不錯,可那些軍中的將士跟將領,大多都出自這些武將世家。要是把這些武將世家,全部給打壓下去,這朝廷的安全由誰來護衛呢?

總之,眼下朝廷當中,文官有一部分太后在位時的老臣,對趙孝錫可謂充滿好感。當初高太后出世,趙孝錫的仁孝已然得到他們的認可。

加上高太后出世,他們這些老臣儘管失寵,下場卻沒想象的那般悽慘。這一切得自誰之利,這些文臣心中也有數。真正對趙孝錫忌憚的,反倒是趙煦提拔的新寵臣。

這種舉動,自然是帝王所忌憚的。可在趙孝錫看來,這也是他必須做的。爲的就是,將來趙煦出事,他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控大宋的軍權跟朝堂。

眼下又是一場大勝,無論對趙孝錫有好感還是有惡感的大臣。都不敢在這個時候,往趙孝錫頭上潑髒水。畢竟,這是替大宋開拓彊土呢!

等到散朝之後,幾位已然退位,卻享受上朝參政議政待遇的老將。突然走到可謂三朝老將的王師約身邊,笑着道:“長駙馬,今日去你家討杯酒喝,可否?”

王師約面對這些老將的要求,也知道他們心裡高興,同時也明白。真正跟趙孝錫關係親密的,也是他這位跟趙孝錫,還有一些裙帶關係的姑父。

可不管如何,這種受人羨慕跟敬重的滋味很不錯。加上如今他年事已大,連趙煦這個皇帝見到他。有時也要尊稱一聲‘姑父’,他只要按規矩行事,就不怕皇帝責怪。

另外他派到趙孝錫身邊的孫子,如今也掌管一支五千精騎。此刻在與大遼的衝突當中,也屢次立功,已然是正四品的武將。

這一切都是因爲,他跟趙孝錫建立的關係,讓王家又看到了希望。不管這兩兄弟將來誰當家,在王師約看來,王家的地位都能一直保持。

望着這些老將,王師約也笑罵道:“你們這些老貨,看來不喝乾淨老夫家裡的英雄血,你們是不肯善罷干休了。算了算了,誰叫今天高興呢!喝就喝吧!”

對於這些愛酒的老將,趙孝錫幾乎每月都會給他們送去。只是數量上面,王師約無疑比他們多一些。這也成了,老將們每次喝酒,都喜歡跑到王家去的原因。

下朝的文官們,看着這些開懷大笑的老將們,也不敢多說什麼。儘管朝廷重文輕武,可眼前這些老將,大多都是三朝老臣。真惹急了,捱上一頓打,他們都沒地說理去!

做爲新派文官們的首領,章惇下朝之時,也顯得興致有些不高。相比其它大臣臉上的喜色,他卻能夠從這份捷報中,看出趙孝錫身居瓊州,依然整軍備戰的決心。

從他上折請旨,到兵發李朝,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趙孝錫就訓練出,一支能夠攻掠李朝的精銳部隊。那怕是他,對趙孝錫的統兵練兵能力,要寫上一個服字。

最令他敬佩的,還是這場戰事,一應開支都是趙孝錫提供。這幾個月,朝廷的軍餉那怕延遲發送廣南西路各府,都沒象以前,看到海量催軍餉的奏摺。

從這種變化中,章惇就知道,這些廣南西路各府的軍政官員,怕是都心向趙孝錫。他們所需要的東西,沒有朝廷一樣能得到。這是真正值得警惕的事情啊!(未完待續)

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終成眷屬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三十九章 聰慧的木婉清第一百零一章 丐幫麻煩至第一百一十六章 騎軍待出征第二百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 完第二百二十一章 路遇跟蹤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戰是和?第八十九章 又見忽悠術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二百零六章 初戰老毒物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義爲先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奔杭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三百三十二章 邊境局勢驟緊第三章 久別重逢敘親情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霸氣的喬峰第六十四章 佳人的矛盾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四劍婢的伺候第一百三十九章 勝利與離別第一百一十章 穿越者的說教第五十四章 煙雨樓紫雲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四十四章 保定帝訓弟第二十六章 白疊子與熱鬧第四十章 夜探大理皇宮第五十七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第一百五十三章 鐵漢也有柔情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一百四十五章 邊關狼煙起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二十八章 母女私房話第五十四章 煙雨樓紫雲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覈淘汰選精兵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三十九章 聰慧的木婉清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五十三章 新型戰船非常抱歉!第二十七章 英雄救美第十四章 建新城與任命第七十二章 事關江山的稅賦第二百二十章 段延慶的醒悟第十三章 微服私訪移民村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啥招都不好使第四十二章 大婚在即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奔杭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色殺神第七十五章 瓊州新政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十章 組建六部一府第一百零六章 找死的舉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背後的致命一擊第三十章 奇門卜卦之術?第一百零九章 國之根基第一百九十章 年齡略大的女婿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騎軍待出征第二百一十章 段譽的江湖首戰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二百五十三章 武林大會 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求仇人幫忙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一百二十八章 誰是誰的戰利品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征的意義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公主的好奇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一百零五章 被偷襲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親的條件第一百九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被坑了!第三十一章 考查新移民基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趙蔦遇襲中箭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二十一章 衆女終至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二百五十七章 武林大會 五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七十九章 王爺駕臨嶽府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
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終成眷屬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三十九章 聰慧的木婉清第一百零一章 丐幫麻煩至第一百一十六章 騎軍待出征第二百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 完第二百二十一章 路遇跟蹤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戰是和?第八十九章 又見忽悠術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二百零六章 初戰老毒物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義爲先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奔杭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三百三十二章 邊境局勢驟緊第三章 久別重逢敘親情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騎軍襲營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霸氣的喬峰第六十四章 佳人的矛盾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四劍婢的伺候第一百三十九章 勝利與離別第一百一十章 穿越者的說教第五十四章 煙雨樓紫雲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四十四章 保定帝訓弟第二十六章 白疊子與熱鬧第四十章 夜探大理皇宮第五十七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第一百五十三章 鐵漢也有柔情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一百四十五章 邊關狼煙起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二十八章 母女私房話第五十四章 煙雨樓紫雲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覈淘汰選精兵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三十九章 聰慧的木婉清第一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相逢第五十三章 新型戰船非常抱歉!第二十七章 英雄救美第十四章 建新城與任命第七十二章 事關江山的稅賦第二百二十章 段延慶的醒悟第十三章 微服私訪移民村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啥招都不好使第四十二章 大婚在即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奔杭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色殺神第七十五章 瓊州新政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十章 組建六部一府第一百零六章 找死的舉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背後的致命一擊第三十章 奇門卜卦之術?第一百零九章 國之根基第一百九十章 年齡略大的女婿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一百一十六章 騎軍待出征第二百一十章 段譽的江湖首戰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二百五十三章 武林大會 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求仇人幫忙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一百二十八章 誰是誰的戰利品第三百三十六章 豐厚的聘禮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征的意義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公主的好奇第九十四章 復國之策 上第一百零五章 被偷襲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二百四十四章 少寺山下葉二孃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親的條件第一百九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三百三十四章 又被坑了!第三十一章 考查新移民基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趙蔦遇襲中箭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二十一章 衆女終至第一百三十一章 鬼騎VS重騎第二百五十七章 武林大會 五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七十九章 王爺駕臨嶽府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