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異動。”西羅王之死,也纔過去了七天。
“這符合貝迦一貫的風格。”趙先河開口,“它會先觀望,等這些勢力混戰幾輪,決出幾個草頭王,貝迦再決定要扶持哪一個或者哪幾個,這樣拉長戰爭,說不定又能打上好幾年,給天魔多貢獻一些魘氣。”
貝迦挑撥離間、製造混亂的手法十分純熟,根本用不着自己下場。
如今帝流漿頻發,天魔惱火。西羅王的暴斃,倒是有助於貝迦完成魘氣任務。
從這個角度上說,“說不定,西羅王之死也是貝迦動的手腳,反正他本來就沒用處了。”
貝迦當年扶他上位,就是要借用西羅的母國名義給盤龍城添堵,結果這西羅王比其父還不如,一直沒能對盤龍城有效出兵,反而耗費貝迦不少物力人力,還曝出兩樁貪腐案。
在靈虛王廷上這個策略也時常被詬病爲浪費資源。
既如此,貝迦還不如做掉他,搞些動亂,給天魔多進獻一些魘氣。
也算是廢物利用了。
鍾勝光搖頭,指了指案上的卷宗:“有宮人指認,那寵妃放給西羅王的助眠藥物,出自一個盤龍城商人之手。因此都城也有傳言,說西羅王之死的幕後主使是我們。”
南軻將軍大喇喇道:“那種傳言都不重要。鍾大人,西羅國覆亡,那片土地已是無主之物!”
西羅國都已經滅亡了,苦主都沒了,誰會在意真正的兇手是誰?
同樣地,盤龍城也不會在意這種弱者的指認,更不會被它影響行動。
所有人關注的焦點,都在南軻將軍的後半句。
是啊,西羅國的領地,已經是“天下共逐之”。
從前盤龍城不攻打西羅,因爲那是曾經的“母國”,是無數盤龍城人的故土。
如今這層桎梏已不存在,盤龍城還有什麼理由不動手?
溫道倫也開了口:“前年夏天西羅境內還發現一座白錏礦脈,西羅王當時就趾高氣昂起來,向周邊國家開出高價。如今政亂,這座礦脈的價值越發突出。”
這兩年,誰不知道特性武器在戰場上的作用巨大?而白鋼就是煉製特性武器的重要材料。
白錏雖非煉製特性武器的主料,卻也是合成銀錳、白鋼的不可或缺的金屬輔料。
盤龍城的領地近幾年屢次擴大,但特性武器的原材料依舊出產較少,還得從海外購入。靈山總拿這個卡着盤龍城。
如果可以拿下西羅境內的白錏礦脈,盤龍領地今後的熔冶手法就更靈活,武備來源會更充足。
這是很重要的戰略考量。
賀靈川靜靜聽着。
後世的申國也包括了西羅國土,這白錏礦脈自然也在申國境內。賀越就跟他說過,這礦脈的儲量相當豐富,開採了近百年都沒采光,過去是鳶國十分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
幾位將領也紛紛求戰:“大人,民間呼聲很高,百姓都希望重奪故土,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是啊,大家都在熱議,希望盤龍軍出兵東進,拿下西羅舊地!”
過去多年,盤龍荒原都是西羅的領地。人家動不動就降旨斥罵,吆五喝六;如今有機會反過來,把西羅變成盤龍城的領地!
光是這麼想一想,從將士到百姓都覺得好爽啊。
這種揚眉吐氣,這種風水輪流轉,嘖嘖嘖!
百姓願戰、民間支持盤龍城出兵也就理所當然。
疏抿學宮院長許實初卻道:“西羅國變未久,貝迦都不急着出手,我們何妨等它塵埃落定?”
南軻將軍不同意:“這等下去還有什麼意義?”
“難得盤龍城這幾年不打仗,經濟蒸蒸日上,百姓漸漸富足。帝流漿頻發,最好安心發展,不宜輕啓戰端。”許實初道,“外頭紛繁複雜盤龍還是要以‘內穩’爲主啊。”
賀靈川看了許實初一眼。
許院長很少在這種軍事會議上主動表態,今天有些反常了。
這是有什麼內情麼?
所以賀靈川也不表態。
看他不吭聲,包括門板在內的七八名大將,也就按捺心神,不發一語。
“正值天地靈氣暴漲之時,我們才更有必要擴張領土。更多領土、更多人口,也就是更多靈氣、更多生產、更多財富!”南軻將軍辯道,“咱現在爲什麼能發展得這麼好?還不是因爲拿下了茂河平原,又拿下了許多領土。若像原先那樣只守着盤龍荒原的話,哪有今日之盛?”
這話得到不少人點頭贊同。
盤龍城的步步強盛,確實始於他們東進打下金檮國,拿穩了茂河平原。
茂河平原不僅富饒,還通往出海口。這就讓盤龍城的對外聯繫一下子變得豐富多彩。
同樣地,西羅也有其他出海口,也聯通其他國家。
“我們盤龍城若是拿下西羅,領地面積幾乎要再翻一倍,可以對標大國了。”南軻將軍緊接着又道,“更何況西羅的土地,自來就比盤龍荒原強得多了。”
西羅國地形以平原和小丘陵爲主,只有三分山地,怎麼不比原本的盤龍荒原更強?要不是戰亂連年,西羅國何至於淪落到國弱民飢的地步?
許實初步半不讓:“西羅國變初始,我們現在一頭扎進去,不知要打多久。戰爭是泥淖,在座各位應該深有感觸。如真想打,何妨等到西羅地頭局勢明朗,我們再出手也不遲。”
他不等南軻將軍開口,就接了下去:
“莫忘了西羅東邊緊挨着貝迦,它會坐視我們舒舒服服、順順利利拿下西羅嗎?”
沒人接話,但大家都知道答案是不會。
這兩邊的樑子早就結大了。
“它一定趁這機會,重新把盤龍城拖進戰爭的漩渦,不讓我們好好發展。我們這時趕去,怕不是一頭栽進人家做好的局裡。”
趙先河正要開口,鍾勝光擡起了手。
場內突然安靜,都等着首領發言。
“我知道你們都很激昂,既然西羅已是無主之地,誰都能拿,憑什麼不是盤龍城去拿?”
衆將紛紛點頭,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