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火炮的缺點

林縛接下來,打算讓張苟、楚錚兩部沿渦水河、潮白河往兩翼展開,與虜騎保持接觸,反而將戰力最強的登海鎮師暫時雪藏在津海按兵不動——這個戰術安排,張苟、楚錚兩次自然是樂意,但換了陳漬就極不樂意。

林縛要軍部擬定更詳細的作戰方案,陳漬就直接闖到行轅來請戰。

陳漬在奪津海西壘裡,左臂給飛濺的小半截城牆磚砸傷,綁着繃帶,衝進行轅來求見。

林縛數日來都沒有好好的休息,午間抽時間小憩一番,沒有重要事情,內衛都監事周斌就攔着不叫陳漬進去,陳漬就氣鼓鼓的守在院子外等候。

林縛小憩醒來,也沒有搭理陳漬,將到黃昏時,要去看高宗庭他們有沒有擬好作戰方案,看到陳漬還守在院子門外,忍不住擡腳要去踢他:“你個蠢貨,有這時間不去軍部參與擬定作戰方案,不去軍醫局視看傷兵,堵我的門有個鳥用?”

“末將也是傷號,特來請主公視看?”陳漬臉皮子厚,林縛罵他也只是涎着臉擡起受傷的胳膊給林縛看。

宋佳跟在後面抿嘴而笑,淮東軍裡倒是有幾個將領,叫林縛也無計可施。林縛哭笑不得——只能任陳漬跟着一起到議事廳。

高宗庭、吳齊、楊一航等人率統帥部的參謀將官已經忙碌的大半天,葛存信、嶽峙等人也是忙於處理各項軍務。

張苟也是剛安排好其部在渦水河南岸的駐營,到統帥部來,看到陳漬吊兒朗當的跟在林縛後面進來,取笑道:“主公可曾許你出戰的心願?撈戰績的好事,總不能叫登海鎮師都撈過去,也要讓兄弟部隊分一杯羹!”

“胡扯蛋,登海鎮師有兩百門火炮,不當主力,派你們軟娘娘的去打王登臺山,要有個閃失,不是壞了大事?”陳漬不饒人的頂了張苟一句。

“有那個勁爭吵,不如過來說說你率第一鎮師在渦水河南岸要怎麼打?”林縛拎出一把椅子在堂前坐下來,打斷張苟與陳漬的鬥嘴,將他們喊到跟前來,問他們的想法。

“我們已經清理出從渦水河口進入的水道,護衛艦進入到王登臺山北面沒有大問題,葉濟多鏑應該不會給我們在王登臺山附近決戰的機會,”張苟說道,“我部可以沿着渦水河西進,但越往西,河道變得越窄,實際進入渦水河的護衛艦能提供的炮火支持,就會變得越來越有限。虜騎或許會在火炮射程邊緣,反擊的刺探我部,末將以爲,火炮即然不能集中發揮威力,就應該限制使用,而步旅只要能壓制陣腳,徐徐西擊,實不畏虜騎衝擊……”

“張苟倒是跟軍部不謀而和,”高宗庭走過來笑道,指着陳漬笑罵道,“你個沒頭蒼蠅,找半天沒找到你的人,沒想到你卻是去堵主公的院門了。主公現在把登海鎮師藏在津海不用,是接下來打算大用登海鎮師;張苟與楚錚是從兩翼撐開,實際也是要保護將來直接從津海進擊燕京主力兵馬的側翼——這麼說,你可是放寬心了?”

“現在讓我打側翼,將來有需要,再將我調到中路來,完全沒有問題。”陳漬是一仗都不想落下。

“不要胡攪蠻纏了,”林縛打斷陳漬的話,問高宗庭,“方案做好沒有?”

吳齊將下一步的用兵方案拿過來,林縛接過一邊翻看,一邊跟陳漬等人說道:

“火炮的技術,遠沒有發展到成熟的階段,之所以對虜兵造成這麼大的殺傷力,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虜兵對出現在戰場之上、遠別於傳統、戰械的新式火炮,完全沒有適應的機會跟時間,一上來就給打得陣腳大亂、措手不及——虜兵不瞭解火炮的特性,自然就不會有對應的戰術。即使有所謂的‘吃一塹、長一智’,也是需要一個過程了。我們當前一個緊要的思路,就是不給他們有這個適應跟總結教訓的機會。所以,火炮要麼不用,要麼就集中起來,用在一次性能大量殺傷敵兵的戰場上……”

林縛指着陳漬,問他:“你說說看,要怎麼做,才能一次性大量殺傷敵兵……”

“要想一次性大量殺傷敵兵,最好是將敵兵吸引到渦水河與潮白河之間的正面戰場上來……”陳漬回道。

“你倒是不蠢啊,”林縛又好氣又好笑道,將高宗庭他們花費大半天時間擬好的作戰方案拍在桌子上,“這個方案,就要將敵兵吸引到渦水河與潮白河之間的正面戰場上來,你不過來出謀劃策,倒跑到我院子口堵門,你真是出息了啊!”

陳漬給林縛強迫着,倒是能識得全字,將作戰方案拿起來方案,涎着臉替自己開脫道:“我光想着統帥部可能會擔心胡狗子棄都從燕京逃跑,叫張苟、楚錚快速從兩翼包抄過去……”

“胡狗子棄都會往哪裡逃,你擔心他們逃往大同去?”林縛反問道,“那樣正好,可以少打一仗,其他有什麼好擔心的?”

燕胡這時候要棄都,往遼東逃,必然要走遼西,狹長的遼西走廊緊貼着渤漲,縱有三四十里的縱深,淮東軍隨時可以走海路打側翼——燕胡往遼東已無可能,只能往大同方向或太原方向逃。

往大同逃,雖說淮東軍沒有可能攔截,但燕胡的兵馬也將因此徹底的四分五裂,淮東軍即使放棄西逃大同的虜兵,也將有更好的機會,將山東、河南的虜兵予以徹底的圍殲,也將達到北伐收復中原的戰略意圖。

事實上,燕虜即使有棄都西逃的決心,也不大可能會放棄其在山東、河南兵馬的決心,其棄都之後。燕虜棄燕京往西南逃,往太原逃,則有匯合其在山東、河南兵馬的機會,而林縛在太原以東的太行山裡,給燕虜準備好太行山獨立鎮師這個伏子,所以不怕他們往太原方向逃。

賀津海戰的大敗以及鎖海防線給摧枯拉朽的撕破,燕虜將帥都給打蒙了,在整體上還沒有充裕的時間去反思、去總結。

緊接着相隔不到七八天,淮東軍就以閃電戰的勢態,迅速拉開津海登陸戰的序幕。

燕虜不棄津海,不把兵馬拉到遠離海岸的內陸腹地去,反而不顧受淮東戰艦舷炮直接威脅的情況固守城池,也就註定兩萬守軍的覆滅結局。

淮東火炮技術即使再不成熟,以傾國之力、花兩年時間鑄造的火炮,差不多有近千門集中於這個狹小的戰場,也足以將所有的缺點都掩蓋掉。

林縛拖了兩年半時間才進行北伐,在正式揭開北伐戰事序幕之後,嵊泗、海州的幾處海島弩場,光試射、演練所消耗的彈藥,就佔了軍械監到目前爲止所生產彈藥總量的一成半。

除了試驗火炮及火藥性能外,另一個主要的目標,就是要通過大規模的試射、演練,培養出一批合格的炮手及火炮指揮官,使水步軍掌握火炮用於海陸複雜戰場的各種戰術。

也許淮東軍此時的火炮戰術,還談不上成熟,但相對毫無防備的燕兵來說,就好出太多。以有備打不備,還不能取得勢如破竹、一擊即潰的效果,那林縛這兩年多時間就白拖延了?

當然,林縛心裡也很清楚淮東軍此時所裝備的火炮缺點。

此時的淮東火炮,無法精確控制膛管及炮彈的鑄造精度及發射時的氣密性,在縱向上的命中率很低。開花彈技術不成熟,炸膛的概率十分高,不能用於實戰——故而淮東目前只鑄造低平射角的長膛炮,發射實心彈在橫向給敵城壘及敵密集戰陣以較爲準確的轟殺,近距離作戰則以散彈爲主。

長膛炮對地形的要求嚴格,無法攻擊障礙物之後的目標,在山地地形的使用受到嚴重的限制。再一個,長膛炮的發射時間相對較長,目前淮東訓煉最有素的炮手,一個時辰也只能持續發射二十炮。

在敵騎的衝鋒線上,訓練再有素的炮手,也只有發射一次實心彈跟一次散彈的機會。

在理論上,只要燕胡摸清楚淮東火炮的特性,將騎兵主力拉到冀西或冀東北的丘山地形,用分散及間歇性的衝鋒陣列,就能有效壓制淮東火炮的戰術發揮。

燕胡此時的騎兵主力還沒有受到大挫,包括燕東、燕西及奚胡、西北夷諸族在內,燕胡的騎兵總數將近二十萬,只不過分散於各地:

其在山東、河南防線上大約還有近七萬騎兵,在高麗有近兩萬騎兵,北都遼陽及遼東有三萬騎兵,晉中及關中以及燕西等地,有三萬騎兵;燕胡聚守燕京及外圍的騎兵數量,僅有五萬不到,這差不多也是燕胡守國都的主要兵力。

雖說此時守燕京及外圍的騎兵數量僅佔到北燕騎兵總數的四分之一,但這五萬騎兵卻佔到燕東諸胡、也就是北燕核心勢力東胡人本族兵力的五成以上。

只要有機會將這五萬騎兵吃掉,就算北燕王室有機會率其餘十五萬騎兵全部西逃,也會因爲東胡本族兵力的大幅削弱,將難以再有效的去控制燕西諸胡、奚胡及西北夷諸族的勢力跟兵馬——將會給淮東贏得更多分化燕胡、各個擊破的機會。

要吃掉王登臺山以西、燕京及燕京外圍的五萬虜騎,就到誘他們到燕京東南、到燕京與與津海之間的正面戰場來堵淮東軍的炮口。

林縛決心使張苟、楚錚往兩翼展開,而將登海鎮師暫時藏在津海休整,其根本目的就在於此。

淮東軍優先將火炮用於海戰,陸軍兵馬唯有登海鎮師大規模裝備了三個戰弩營、兩百門火炮,鳳離營張苟及楚錚所部,還是傳統的馬步軍。

張苟、楚錚兩部往兩翼展開,與王登臺山以西以及潮白河兩岸的虜騎先行接觸,就是要限制虜騎在野戰戰場有接觸火炮、摸清火炮戰術的機會。

而等後備兵馬從海路調上來之後,將配合登海鎮師從中路直接逼近燕京城,虜騎就會面臨要麼從正面攔截淮東軍、要麼就放淮東軍從容進逼到燕京城下的選擇。

林縛並不擔心時間往拖後,會有更多的虜騎趕援燕京。

騎兵的優勢在於機動性,在於戰場選擇的優先權。在燕京與津海的正面戰場上,淮東精銳步旅,兩翼有戰船,陣中有火炮,不用擔心本陣會給敵騎沖垮。

要是敵騎主力不到燕京與津海的正面戰場來決戰,淮東軍則專心往燕京城推進;說到守城,將更是燕胡騎兵的弱項。

第十四章 海島生存(二)第55章 易幟立軍第29章 補充第60章 分贓擴軍第70章 攻守第六十七章 銀子銀子第108章 守淮攻閩第2章 江寧風潮(2)第83章 帝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第13章 擁兵自重第80章 雲崖小鎮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30章 沒有良機第38章 縱虎歸山第68章 天下未雨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63章 子嗣第34章 開館設學第155章 風起第78章 密議出兵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誰來計(二)第12章 議兵第21章 憂降第57章 京畿密鬥第67章 暗將第52章 江寧行第91章 站隊第五章 下車伊始第38章 濟南失守第120章 降服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十六章 宗祠夜火第71章 野心第80章 鐵橋營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73章 舟行海上第16章 糧荒第126章 逃第八十七章 兵退如潰第一百零一章 四月芳菲(二)第36章 歷史總是重演第1章 兒女情長第16章 公府治政(三)第九十六章 妝容驚豔第三十四章 人生難逢一知己第82章 大敗第21章 國務第3章 投石問路第83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8章 伏兵第99章 江寧形勢第135章 暴雨將傾第一百零一章 四月芳菲(二)第34章 鐵流第八十一章 簡短交易第43章 泄水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銀(三)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25章 官溪嶺第144章 後手謀淮西第145章 壽州第五章 林氏家主(二)第119章 真正的較量第59章 收心第17章 山南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34章 登王臺山第38章 勤王之議第14章 鶴灘第34章 秘倉第79章 深宅之事第22章 攻寨第73章 聯兵方案第113章 永嘉野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民生誰來計(一)第5章 幕僚第60章 偏師奇襲第一百零二章 四月芳菲(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40章 封官賞爵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21章 子嗣第170章 疥癬之患第153章 前奏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十七章 流馬寇第27章 變化第33章 觀星臺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64章 贈人利刃第30章 堵口第23章 歸塵第47章 網更密第77章 火炮的缺點第31章 土地第31章 說服第103章 定策第59章 援圍
第十四章 海島生存(二)第55章 易幟立軍第29章 補充第60章 分贓擴軍第70章 攻守第六十七章 銀子銀子第108章 守淮攻閩第2章 江寧風潮(2)第83章 帝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迷局(一)第13章 擁兵自重第80章 雲崖小鎮第四十二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30章 沒有良機第38章 縱虎歸山第68章 天下未雨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63章 子嗣第34章 開館設學第155章 風起第78章 密議出兵第一百四十章 民生誰來計(二)第12章 議兵第21章 憂降第57章 京畿密鬥第67章 暗將第52章 江寧行第91章 站隊第五章 下車伊始第38章 濟南失守第120章 降服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十六章 宗祠夜火第71章 野心第80章 鐵橋營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73章 舟行海上第16章 糧荒第126章 逃第八十七章 兵退如潰第一百零一章 四月芳菲(二)第36章 歷史總是重演第1章 兒女情長第16章 公府治政(三)第九十六章 妝容驚豔第三十四章 人生難逢一知己第82章 大敗第21章 國務第3章 投石問路第83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8章 伏兵第99章 江寧形勢第135章 暴雨將傾第一百零一章 四月芳菲(二)第34章 鐵流第八十一章 簡短交易第43章 泄水第七十一章 江中取銀(三)第九十九章 族仇家恨第25章 官溪嶺第144章 後手謀淮西第145章 壽州第五章 林氏家主(二)第119章 真正的較量第59章 收心第17章 山南第21章 巡政之屯田第34章 登王臺山第38章 勤王之議第14章 鶴灘第34章 秘倉第79章 深宅之事第22章 攻寨第73章 聯兵方案第113章 永嘉野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民生誰來計(一)第5章 幕僚第60章 偏師奇襲第一百零二章 四月芳菲(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暗迷情(一)第40章 封官賞爵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21章 子嗣第170章 疥癬之患第153章 前奏第129章 灘頭說美人第十七章 流馬寇第27章 變化第33章 觀星臺第一章 秋水夕陽琴音渺第64章 贈人利刃第30章 堵口第23章 歸塵第47章 網更密第77章 火炮的缺點第31章 土地第31章 說服第103章 定策第59章 援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