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秘倉

入夜後,林夢得、李書義一起過去看陳雷接管縣大倉的情況,怕他初來乍到、應付不暇,趕到北山門西院,看到這邊一切都還井井有條,也頗爲滿意,知道陳雷是個能用的人手。

林夢得就站在院子裡,看着縣大倉屋廣牆厚,與李書義笑道:“還真要感謝奢家這幾年來對廣教寺投入大量的資源大興土木,不然崇州城毀之後,縣衙連個臨時辦公的地方都沒有,不知道奢家知道廣教寺就這樣給我們奪了,會不會氣得吐血?”

私下裡,大家都不避諱將東海寇與奢家混爲一談。

“林大人、李大人過來,有什麼事情要吩咐?”陳雷到院子給林夢得、李書義見禮。林夢得積軍功,如今是正八品的散階,李書義本身就是秀才功名,之前就正式擔任戶房書辦,都擔得起“大人”的稱謂。

“過來看看你接手情況如何?”林夢得笑道,“比起別處的混亂,這裡算不錯的。”

“陳雷不能不竭盡所能以報諸位大人的栽培與信任。”陳雷說道。

控制地方,無非是從人跟物兩方面入手。

沒有人手、沒有資源,不管日後來崇州擔任知縣、縣丞、縣尉的人是不是嶽冷秋的心腹親信,都逃不脫給架空的命運。

縣大倉可以說是直接控制縣裡所能掌握、調用的物資,任用人手十分關鍵,最終選定陳雷,也是考慮許久才確定的事情。

林夢得笑道:“客氣話不多說了,你這邊吩咐一下,帶你去山南……”

紫琅山山勢不高,倒也險峻,東、北兩面接陸,西、南兩面臨江,西南角上有江碼頭,環山有石徑直通。

眼下除了北麓山門及禪院劃出來當作臨時縣衙外,紫琅山其他地方都給江東左軍嚴密控制,尋常人不得進入,特別是山南那座碼頭,更是江東左軍控制軍事要點。

陳雷也不多問,回屋裡吩咐了一聲,就隨林夢得、李書義走石徑,走了兩三里路,便繞到南麓去。

燈籠的燈火也照不遠,聽着江濤拍岸的水聲,除了江岸碼頭外,陳雷發現江岸碼頭東側還有一處獨立的小院子給重兵把守着,林夢得與李書義帶他往那裡走去,走到近處,才發現林縛也在那裡。

原以爲是山崖下一座平淡無奇的小院子,走進院子裡才發現裡面大有文章。院子裡的正屋直接緊貼着山崖腳而建,堂屋大門洞開着,屋子裡點有多支巨燭,光線明亮,陳雷站在院子裡看屋子,裡面竟然是如此的深邃,一眼竟然望不到底。

“這是奢家在山腳下所建的秘倉,”林縛看到林夢得、李書義帶陳雷過來,跟他介紹他所看到的情形,“想法也頗功妙,早年就聽說紫琅山南麓山腳有一處蛇仙洞,昨天夜裡愣是沒有發現洞口在哪裡。還是清晨才發現僧寇將蛇仙洞改造成秘倉,並建了這座小院子將洞口遮住……”又感慨的跟林夢得說道,“在幕後替奢家謀劃是個高人啊,要不是我們搶先一步,要是給東海寇在昌國縣諸島站穩腳跟,將這一處的佈置發揮出作用來,後果還真難設想!”

“他們算計又有何用?”林夢得笑道,“還不是給我們做了嫁衣?”

林縛也微微一笑,一起往秘倉裡走去。

陳雷還沒有接觸到被俘僧衆,僧衆通匪也只是別人口頭告訴他,走進秘倉,才真切的感受廣教寺僧衆通匪什麼叫證據確鑿。

整個蛇仙洞都給改造成秘倉,裡面空間差不多比整個北山門禪院還大,深入到紫琅山山腹之中。

雖說秘倉裡積存的物資還不算多,大部分地方是空的,拿林夢得的說法,要是奢家組織上萬人規模的水營奇襲江寧,秘倉所積存的物資能進行一到兩次的中途補給,米糧、兵甲、箭矢等物資能支持兩千人的精銳戰力堅守紫琅山半年之久。

林縛擡頭看着火光照不到的深遂洞頂,微微一嘆,看紫琅山的佈置,至少奢家動過奔襲江寧的心思,只可惜沒有能及時在昌國縣諸島整合出一支有戰力的成規模水師出來。

實在想象不出江寧給東海寇奇襲陷落後,整個南方以及整個大越朝會陷入怎樣的混亂之中,林縛想着杜榮或者山頂那個女人嘴裡,是不是能挖出更多的秘密出來?

“昨夜所查封的寺倉物資都已經轉給縣大倉,以作縣衙臨時之開銷,”林縛從負責人員手裡接過清點冊子,給陳雷說道,“這處秘倉,暫時也作爲秘倉來用,不向地方通報,我們調兩都隊武卒輪流護倉,你可願意兼管此倉?”

“全憑大人吩咐……”陳雷說道。

“那這裡就拜託你了,”林縛說道,“若縣大倉物資有急缺,你與李書義都可以從權調撥,但事後需知會林夢得知道,”明示林夢得纔是總負責江東左軍後勤事務的人,又說道,“緊急調撥秘倉物資以借貸入賬,縣倉有積盈,需及時還歸秘倉!”

“屬下明白。”陳雷說道。

林縛盯住陳雷看了兩眼,陳雷又補充說道:“大人的意思是虛縣倉而實秘倉。”

林縛這才點點頭,陳雷果真是明白之人,便將秘倉物資清點冊子交到陳雷手裡。

陳雷接過冊子,先隨意翻看了兩眼,心想還真是了不得。

這處秘倉僅存糧就有一萬石之多,布匹、鹽鐵、兵甲、箭矢、車乘等,應有盡有,也許是東海寇攻破崇州城洗掠一空,將相當一部分的物資都暗藏此處……

崇州城被毀,之前的縣大倉也給劫之一空。

從海陵府臨時撥下的賑濟銀也許不少,但是吳梅久只劃了一萬兩歸縣大倉管轄,還有負責兩千府軍在崇州的錢糧支度,陳雷接管縣大倉裡,這筆銀子就剩下五千兩不到。

此外就是今日接管了江東左軍移交的廣教寺倉所存的物資。

廣教寺寺倉所存物資也不多,要不是發現秘倉,以寺倉所存的物資,廣教寺還真不像是東海寇在崇州所建的據點。林夢得除了扣下一萬兩銀子外,將寺倉裡其他物資都轉給縣裡,僧衣、香燭等僧院所用的雜物頗多,布料才三十餘匹、米糧也僅五百餘石,此外還有就是僧院裡由僧衆直接種作的約五十畝大小的菜園子。

這點物資維持縣衙日常開支都遠遠不夠,要是有個緊急情況,根本不足以應付。

林縛使陳雷兼管秘倉,使李書義、陳雷有意緊急調撥秘倉物資,就是同意將秘倉所積存的物資一起作爲崇州縣的後備儲存物資來使用,但不會直接將秘倉劃歸縣裡,就是要實施“虛縣倉、實秘倉”之策。

不管怎麼說,作爲名義言順朝廷所委派的正印官,知縣、縣丞等職事官是有權直接調撥縣大倉物資的。虛縣倉而實秘倉,就是要將知縣等正印官陷入有權調撥卻無物資可調的境地,從而實現架空的目的。

林縛在李書義、陳雷面前已經不再掩飾他有意控制崇州地方的用心,畢竟他要控制崇州地方,也必須通過李書義、陳雷等人去實施。

李書義、陳雷也不覺得有什麼難以接受的。爭權奪勢本是文臣武將之本性,官場上提拔、任用下屬,說什麼對朝廷、對皇帝忠心耿耿都是假的,直白的說就是下級對上級的忠心、部屬對主公的忠誠。官場裡任用私人是爲常態,呼朋結黨也爲常態,他們倒沒有想更遠的事情,他們這時候也不敢去想更遠的事情。

再說林縛將繳獲物資完全佔爲己有,別人也完全不好說什麼。

**********

看過秘倉,林縛、林夢得與李書義、陳雷一起回北麓去,難得將官吏補齊,有許多事情要緊急議定,也就不分什麼晝夜了。

曹子昂、胡致誠、吳梅久以及新補任的六房書辦等官吏都聚集成臨時充當縣衙的院子裡,就等林縛過來;李書堂、胡致庸等人也作爲鄉里代表聚在這裡。大堂上明燭高燒,亮如白晝,聽到說林縛等進院子來,一起走出去迎接。

不管吳梅久承不承認,林縛實際上已經掌握了崇州地面上的軍政大權。他反正也不想跟林縛爭什麼,他一個暫代知縣,吃飽了撐着得罪林縛這麼一個強權人物。

“無需這麼客氣,就當我是個過來旁聽的閒雜人等,縣裡需要什麼,江東左軍都盡力支援,我就是怕大家都是新聚在一起,有人對我不熟悉,纔過來露露臉。”林縛笑着說話,與大家走進大堂裡議事,他也推辭讓吳梅久坐主位主持議事。

雖說林縛位更高權更重,但是縣裡畢竟要以吳梅久爲主,再說他也沒有精力事事插手、事事過問。不論對內還是對外,目前也暫時形成曹子昂抓軍事、林夢得抓後勤替林縛分擔繁重事務的分權格局;對崇州地方進行控制,也是胡致誠對曹子昂負責、李書義對林夢得負責,林縛只掌握大局。

第48章 敵軍太狡猾第97章 大軍集結第9章 也算承諾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蹤(一)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8章 寢殿密議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27章 變化第89章 勸進(一)第34章 河口秘情第84章 鶴城司軍塞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139章 借刀第139章 借刀第79章 火中慄第84章 牽鼻子第30章 星星之火第56章 顧嗣元第27章 算計深沉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60章 梟臣第75章 手段第20章 調虎離山第112章 謠言第139章 借刀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135章 恩仇第7章 曬鹽第72章 防線四不像第78章 大勢已去第142章 棋子第6章 息議第64章 潰擊第38章 勤王之議第11章 嫡爭(二)第86章 殘局碎夢第74章 雁過拔毛第11章 巢東第70章 豔若桃花第5章 狗官第92章 雜魚第46章 搶灘第47章 父子談險謀第85章 轉折第117章 攻城拔寨第71章 南陽第44章 人口隱憂第五章 下車伊始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40章 敗仗跟蠢仗第69章 信陽第24章 魂歸何處第49章 奢家變數第43章 欺君第35章 鏖戰第十三章 楚黨新貴第120章 降服第81章 兵分兩路第67章 暗將第19章 巡政談馬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36章 對壘第46章 錢莊第30章 堵口第46章 柳暗花明第24章 淮東制置使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襲上林裡(三)第41章 遼海崩潰第140章 笞刑第66章 獻平虜策第154章 歸心第124章 北線第164章 窮寇宜追第110章 浙南前哨戰第16章 滄南大捷第75章 摧枯拉朽第44章 齊頭並進第73章 青州軍第81章 了無牽掛第34章 秘倉第161章 誰是獵物第4章 備戰糧荒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86章 纏殺第六章 殺威風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47章 網更密第28章 廢除匠戶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106章 驚疑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59章 烽煙緊第四十七章 治獄(二)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18章 弱國邦交第12章 拖延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風情(一)第140章 北還崇州第31章 土地
第48章 敵軍太狡猾第97章 大軍集結第9章 也算承諾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位迷蹤(一)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8章 寢殿密議第七十章 江中取銀(二)第27章 變化第89章 勸進(一)第34章 河口秘情第84章 鶴城司軍塞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139章 借刀第139章 借刀第79章 火中慄第84章 牽鼻子第30章 星星之火第56章 顧嗣元第27章 算計深沉第八十八章 構陷屠民第60章 梟臣第75章 手段第20章 調虎離山第112章 謠言第139章 借刀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135章 恩仇第7章 曬鹽第72章 防線四不像第78章 大勢已去第142章 棋子第6章 息議第64章 潰擊第38章 勤王之議第11章 嫡爭(二)第86章 殘局碎夢第74章 雁過拔毛第11章 巢東第70章 豔若桃花第5章 狗官第92章 雜魚第46章 搶灘第47章 父子談險謀第85章 轉折第117章 攻城拔寨第71章 南陽第44章 人口隱憂第五章 下車伊始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40章 敗仗跟蠢仗第69章 信陽第24章 魂歸何處第49章 奢家變數第43章 欺君第35章 鏖戰第十三章 楚黨新貴第120章 降服第81章 兵分兩路第67章 暗將第19章 巡政談馬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寨湖盜第36章 對壘第46章 錢莊第30章 堵口第46章 柳暗花明第24章 淮東制置使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襲上林裡(三)第41章 遼海崩潰第140章 笞刑第66章 獻平虜策第154章 歸心第124章 北線第164章 窮寇宜追第110章 浙南前哨戰第16章 滄南大捷第75章 摧枯拉朽第44章 齊頭並進第73章 青州軍第81章 了無牽掛第34章 秘倉第161章 誰是獵物第4章 備戰糧荒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86章 纏殺第六章 殺威風第五十六章 募工(一)第47章 網更密第28章 廢除匠戶第148章 春夜苦短第106章 驚疑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59章 烽煙緊第四十七章 治獄(二)第七章 江心牢城第18章 弱國邦交第12章 拖延第二十一章 跋扈的風情(一)第140章 北還崇州第31章 土地